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A、PJA逆转人高转移肺癌细胞FasFasL途径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兴奎 张玲 +4 位作者 王芸 毛海婷 李登华 温培娥 崔树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研究ICA、PJA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细胞免疫逃逸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ICA、PJA对PG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CD3AK杀伤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Fas、FasL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应用PG细胞与JurkatT细胞其培养... 目的 :研究ICA、PJA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细胞免疫逃逸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ICA、PJA对PG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CD3AK杀伤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Fas、FasL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应用PG细胞与JurkatT细胞其培养的方法体外研究FasL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PG细胞高表达FasL ,低表达Fas ,对CD3AK细胞杀伤敏感性较低 ,并在与JurkatT细胞共培养中诱导高表达Fas的JurkatT细胞凋亡。ICA、PJA对PG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ICA可明显提高PG细胞Fas的表达率。ICA、PJA可明显降低PG细胞FasL的表达率。ICA、PJA可使PG细胞与JurkatT细胞共培养中 ,降低JurkatT细胞的凋亡率。ICA、PJA可提高CD3AK细胞对PG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ICA、PJA可逆转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通过Fas FasL途径逃避机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 PJA PG细胞 细胞凋亡 免疫逃逸
下载PDF
ICA,PJM逆转肿瘤细胞恶性表型及其机制的研究
2
作者 薛兴奎 张玲 +4 位作者 王芸 毛海婷 李登华 温培娥 崔树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研究ICA,PJM逆转肿瘤细胞恶性表型,提高免疫效应细胞识别和杀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ICA,PJM对PG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CD3AK杀伤敏感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ICA,PJM对bcl-2和c-fos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目的:研究ICA,PJM逆转肿瘤细胞恶性表型,提高免疫效应细胞识别和杀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ICA,PJM对PG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CD3AK杀伤敏感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ICA,PJM对bcl-2和c-fos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A,B,C抗原表达的变化以及c-fos,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ICA,PJM对PG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可以提高细胞表面HLA-A,B,C分子的表达和c-fos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提高CD3AK细胞对PG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ICA,PJM可以逆转肿瘤恶性表型,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PJM ICA HLA-AB C抗原 bcl-2 c-fos 免疫治疗 肺巨细胞腺癌
下载PDF
FasFasL系统介导的免疫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3
作者 薛兴奎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1年第5期339-341,共3页
一些肿瘤细胞可以表达FasL ,并能够同T淋巴细胞上的Fas分子结合 ,通过Fas途径介导T淋巴细胞凋亡。本文拟就此现象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FAS FASL 细胞凋亡 免疫逃逸 肿瘤免疫
下载PDF
SKI-2053R对胃癌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4
作者 薛兴奎 陈晓萍 +3 位作者 左文述 宋恕平 宋现让 王兴武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1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 :研究SKI 2 0 5 3R对胃癌细胞株SGC 790 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SKI 2 0 5 3R对SGC 790 1的增殖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改变。结果 :SKI 2 0 5 3R可明显抑制SG... 目的 :研究SKI 2 0 5 3R对胃癌细胞株SGC 790 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SKI 2 0 5 3R对SGC 790 1的增殖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改变。结果 :SKI 2 0 5 3R可明显抑制SGC 790 1的增殖活性 ,改变SGC 790 1的细胞周期分布 ,降低PCNA的表达。结论 :SKI 2 0 5 3R对SGC 790 1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增殖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药理学 胃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铁皮枫斗颗粒(胶囊)治疗肺癌放化疗患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晓萍 张沂平 +5 位作者 朱娴如 郑晓 朱远 薛兴奎 马胜林 王泽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研究铁皮枫斗颗粒与胶囊治疗肺癌放化疗患者伴气阴两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入组,铁皮枫斗颗粒组(32例),铁皮枫斗胶囊组(32例),生脉胶囊对照组(16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30天前后气阴两虚证症状、肺癌主要症状及KPS... 目的研究铁皮枫斗颗粒与胶囊治疗肺癌放化疗患者伴气阴两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入组,铁皮枫斗颗粒组(32例),铁皮枫斗胶囊组(32例),生脉胶囊对照组(16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30天前后气阴两虚证症状、肺癌主要症状及KPS评分、血常规变化。结果铁皮枫斗颗粒组与胶囊组气阴两虚证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1·2%、93·3%,显著高于生脉胶囊对照组(50·0%,P<0·05,P<0·01)。铁皮枫斗胶囊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均P<0·05)。结论铁皮枫斗颗粒及胶囊对气阴两虚证及肺癌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两种剂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气阴两虚证 铁皮枫斗颗粒 铁皮枫斗胶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晓萍 薛兴奎 +5 位作者 张沂平 宋恕平 宋现让 盛立军 马胜林 王泽时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345,359,共4页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人胃癌中分化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胃癌细胞的凋亡。PI染色法检测凋亡晚期的胃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人胃癌中分化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胃癌细胞的凋亡。PI染色法检测凋亡晚期的胃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西紫杉醇作用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分子Fas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0.92、3.7、14.8、59.2μg/mL多西紫杉醇作用于SGC7901细胞72h,抑制率分别为13.3%、21.6%、57.5%、61.0%。多西紫杉醇可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发生细胞凋亡。多西紫杉醇使SGC7901凋亡分子Fas表达增加,作用前后分别为(26.5±7.2)%、(37.9±7.0)%;多西紫杉醇作用SGC7901前后Bcl2表达分别为(38.9±9.1)%、(31.2±5.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西紫杉醇对胃癌中分化细胞株SGC7901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诱导胃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凋亡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多西紫杉醇诱导Fas分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多西紫杉醇 基因 FAS SGC-7901细胞
下载PDF
直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与癌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兴武 管杰 +2 位作者 王家林 郑燕 薛兴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7-8,共2页
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19例直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及 3 9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环氧合酶 - 2 (COX- 2 )蛋白表达。结果发现 ,18(94.74% )例息肉组织 COX- 2蛋白阳性表达 ,3 9(10 0 % )例癌组织 COX- 2蛋白均阳性表达。提示 COX... 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19例直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及 3 9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的环氧合酶 - 2 (COX- 2 )蛋白表达。结果发现 ,18(94.74% )例息肉组织 COX- 2蛋白阳性表达 ,3 9(10 0 % )例癌组织 COX- 2蛋白均阳性表达。提示 COX- 2蛋白表达检测在诊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COX-2蛋白 直肠癌 环氧合酶-2 直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下载PDF
致敏树突状细胞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现让 魏玲 +2 位作者 王兴武 薛兴奎 宋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92-2196,共5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抗肿瘤及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方法细胞因子诱生人PBMC未成熟DCs,加入肿瘤细胞抗原提取物致敏DCs产生成熟D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鉴定成熟DCs,MTT法测成熟DCs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抗肿瘤及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方法细胞因子诱生人PBMC未成熟DCs,加入肿瘤细胞抗原提取物致敏DCs产生成熟DCs;通过细胞形态、表面标记鉴定成熟DCs,MTT法测成熟DCs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体外杀伤活性;裸鼠体内注射活化CTL观察其抑制移植瘤生长及发生的作用。结果经过7d培养,获得大量形态典型、具有强烈刺激增殖能力、高表达CD80(63.5%)、CD83(67.6%)和CD3/HLA-DR(83.2%)的DCs。其活化的CTL在20∶1效靶比时对抗原来源细胞株自身的杀伤率达75%以上,对同系细胞株的杀伤活性为35%-45%,对其它种系肿瘤细胞仅有微弱杀伤力(P<0.01)。CTL对裸鼠结肠癌HT-29移植瘤有特异性的生长抑制和预防生成作用(P<0.05)。CTL治疗组肿瘤组织中PC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细胞抗原活化的DC诱导CTL对肿瘤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体内应用可特异性抑制移植结肠癌的生长或预防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结直肠肿瘤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志勇 宋丽华 +8 位作者 卓培英 王永胜 薛兴奎 王圣芳 魏玲 张翠珍 吕宝玉 李祖国 吴泰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9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化疗前后外周血hMAMmRNA的变化。结果 :肿瘤原发灶 >2cm和≤ ...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9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化疗前后外周血hMAMmRNA的变化。结果 :肿瘤原发灶 >2cm和≤ 2cm两组间、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间、有无远处转移两组间hMAM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MAMmRNA阳性组化疗前后肿瘤缩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血hMAMmRNA阳性率可以反映乳腺癌的病期 ,外周血hMAMmRNA表达的变化可以反映化疗效果。HMAMmRNA表达的检测对乳腺癌转移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珠蛋白 肿瘤转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膀胱癌细胞BIU87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湘鲁 王兴武 +4 位作者 国前 魏玲 宋现让 薛兴奎 陈正勤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0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rsenictrioxide ,As2 O3)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 87的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氮唑蓝 (MTT)法检测As2 O3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BIU 8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As2 O3作用 72h后...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 (arsenictrioxide ,As2 O3)对人膀胱癌细胞株BIU 87的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氮唑蓝 (MTT)法检测As2 O3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BIU 8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As2 O3作用 72h后细胞中与凋亡有关蛋白Fas、Bcl 2的表达。结果 :As2 O3可有效抑制BIU 87细胞的生长 ,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特点。Fas、Bcl 2的表达分别与浓度增加呈正、负相关 ,P <0 0 5 ,且二者随浓度增高呈负相关 ,P <0 0 5。结论 :As2 O3可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 ,其作用机制与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病理学 基因表达 砷剂 药理学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CD_(44)V_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廖湘鲁 王兴武 +3 位作者 魏玲 张自成 薛兴奎 国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食管鳞癌 CD44V6蛋白 基因表达 预后 流式细胞仪 肿瘤转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宋现让 魏玲 +3 位作者 李敏 王兴武 薛兴奎 宋丽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回输自动员人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血细胞分离系统分离9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动员乳腺癌患者PBSC,在体外经rhGM-CSF、rhIL-4诱导和自体肿瘤细胞提... 目的:探讨回输自动员人外周造血干细胞(PBSC)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S-3000血细胞分离系统分离9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动员乳腺癌患者PBSC,在体外经rhGM-CSF、rhIL-4诱导和自体肿瘤细胞提取物刺激后成为成熟DCs,收集并自体回输。用MTT法测定DCs在体内外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9例患者平均采集1.02×109PBSC,培养后平均收获2.3×108DCs,CD83表达率平均为68.7%。收获DCs的数量是等量未动员全血的57.5倍。在体外自体肿瘤抗原致敏的DCs激活CTL对自体原代培养的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活性。DC瘤苗自体回输除轻微发烧外,无任何其它不良反应,回输后患者PBMC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20倍。结论: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G-CSF动员肿瘤患者PBSC,在体外诱导制备自体DC瘤苗,回输治疗可提高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而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 乳腺癌 细胞毒性T细胞
下载PDF
旋光法测定硫酸安普霉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兴奎 卓文海 +1 位作者 刘翠玲 成蓉 《齐鲁药事》 2006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目的采用旋光测定法检测硫酸安普霉素发酵过程中以及提取分离精制过程中中间体的浓度。方法通过测定硫酸安普霉素的旋光度来计算其浓度。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0.30%(n=5),硫酸安普霉素的浓度与其旋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 目的采用旋光测定法检测硫酸安普霉素发酵过程中以及提取分离精制过程中中间体的浓度。方法通过测定硫酸安普霉素的旋光度来计算其浓度。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0.30%(n=5),硫酸安普霉素的浓度与其旋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550~2200μg·ml-1(γ=0.9998)。结论该方法测定硫酸安普霉素的浓度,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安普霉素 旋光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通过渗透微泵稳定抑制小鼠血浆CD26/DPPIV分子酶活性的研究
14
作者 薛兴奎 韩新华 +2 位作者 蔡思齐 陈晓玲 Melody Y.Zeng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皮下植入渗透微泵给予西他列汀对小鼠体内CD26/DDPIV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与持续时间。方法将灌注西他列汀药物的渗透泵经手术植入BL6/C57小鼠皮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监测小鼠体内血液药物浓度,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浆DPPI... 目的研究采用皮下植入渗透微泵给予西他列汀对小鼠体内CD26/DDPIV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与持续时间。方法将灌注西他列汀药物的渗透泵经手术植入BL6/C57小鼠皮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监测小鼠体内血液药物浓度,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浆DPPIV蛋白酶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脾T细胞CD26分子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小鼠T细胞迁移能力。取渗透泵周围皮肤,病理切片检查小鼠皮下病理损害或炎性反应。结果B6/C57小鼠在植入渗透泵后,体内药物浓度比采用直接皮下注射法稳定,持续时间久,血浆DPPIV蛋白酶活性抑制程度与血药浓度明显相关。给药24 h后,小鼠脾T细胞CD26分子表达无明显变化,渗透泵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皮下植入渗透泵小鼠组饮食活动度无明显改变,皮肤病理检查未见炎性反应与病理损害。结论通过渗透泵给予小鼠药物能够保持西他列汀血药浓度稳定,持续抑制体内DPPIV活性,降低T细胞迁移能力,为CD26/DPPIV分子功能与免疫体内研究提供更方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6/DPPIV分子 西他列汀 渗透泵 T细胞
下载PDF
CD26基因敲除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的研究
15
作者 薛兴奎 韩新华 +2 位作者 蔡思齐 陈晓玲 Melody Y.Zeng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研究CD26基因敲除对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CD26基因敲除C57BL/6小鼠(CD26^(-/-))骨髓细胞和脾T细胞,输注经过900 cGy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进行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分为骨髓细胞组(BM组)... 目的研究CD26基因敲除对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CD26基因敲除C57BL/6小鼠(CD26^(-/-))骨髓细胞和脾T细胞,输注经过900 cGy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进行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分为骨髓细胞组(BM组)、小鼠骨髓加脾脏T细胞组(BM+S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基因小鼠移植的嵌合体。移植后监测小鼠体质量、活动度、弓背情况、毛发等,统计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指数。取小鼠肝脏、皮肤、肠道组织,制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敲除CD26的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受者小鼠体内,BM组、BM+SP组在第8周嵌合率[(71.16±7.34)%vs (66.72±6.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的供者造血干细胞能在受者体内引起GVHD的发生,在移植后第35天,BM组、BM+SP组小鼠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2.2%与28.5%,GVHD分数分别为0.30±0.44与5.2±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取小鼠肝脏、皮肤、肠道组织,病理切片评估,结果显示,BM组和BM+SP组均有明显的病理损害,提示有GVHD的发生。结论 CD26基因敲除小鼠造血干细胞能够顺利植入受者小鼠并构建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导致GVHD发病,为研究CD26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6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异基因骨髓移植 嵌合体 基因敲除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塞曲司特片的溶出度
16
作者 卓文海 薛兴奎 +1 位作者 成蓉 孔丽丽 《齐鲁药事》 2008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塞曲司特片的溶出度。方法 于400~200nm波长处扫描,确定塞曲司特在266nm处有最大吸收。结果 塞曲司特浓度与吸光度值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4-20μg·mL^-1(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2%...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塞曲司特片的溶出度。方法 于400~200nm波长处扫描,确定塞曲司特在266nm处有最大吸收。结果 塞曲司特浓度与吸光度值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4-20μg·mL^-1(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45%(n=3)。结论 该方法测定塞曲司特片溶出度,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曲司特片 溶出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转染对T细胞活化和亚群分布的影响
17
作者 薛兴奎 孙文佶 +2 位作者 姚航平 胡洁 蔡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9-780,共2页
为了隆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人们试图在输注的淋巴细胞中转染一种自杀基因,这种外源基因使输注的T细胞对特殊药物具有敏感性,设置了一种特定“开关”。当严重的CVHD发生时,应用特定药物特异性杀伤T细... 为了隆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人们试图在输注的淋巴细胞中转染一种自杀基因,这种外源基因使输注的T细胞对特殊药物具有敏感性,设置了一种特定“开关”。当严重的CVHD发生时,应用特定药物特异性杀伤T细胞,达到防治GVHD的目的。为此我们构建了含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ik)的pBabe-puro逆转录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胸苷激酶基因 T细胞活化 基因转染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逆转录病毒载体 亚群
原文传递
阿霉素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的抑制及凋亡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于志勇 左文述 +7 位作者 魏玲 薛兴奎 卓培英 宋现让 刘玉谭 刘岩松 周正波 邵志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ADM)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MDA- MB -231的抑制作用效果及机制,评估细胞凋亡对乳腺癌治疗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阿霉素作用于Bcap37、MDA- MB -231,用MTT法检测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 目的 探讨阿霉素(ADM)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MDA- MB -231的抑制作用效果及机制,评估细胞凋亡对乳腺癌治疗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阿霉素作用于Bcap37、MDA- MB -231,用MTT法检测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分子Fas、Bcl- 2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阿霉素对Bcap37的抑制率较高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但对MDA -MB -231抑制率较低,且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不明显。阿霉素作用于Bcap37后Fas表达升高,Bcl- 2表达降低,可观察到细胞凋亡。阿霉素作用于MDA- MB -231后p53、Fas、Bcl -2表达变化不明显,未发现凋亡细胞。结论 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由于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化疗敏感性、抗药性不同,与化疗药物对其诱导凋亡的能力差异有关,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MDA-MB-231 乳腺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BCL-2表达 凋亡调控 作用 抑制率 剂量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于志勇 王永胜 +9 位作者 宋现让 薛兴奎 左文述 魏玲 吴泰璜 刘雁冰 王圣芳 吕宝玉 张翠珍 李祖国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探讨其作为外周血微转移指标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蛳PCR技术检测97例乳腺癌病例外周血hMAMmRNA,观察其个体临床病理参数,并与血清指标CEA、CA153作相关分析。结果:在肿瘤原发灶>2 cm、≤...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探讨其作为外周血微转移指标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蛳PCR技术检测97例乳腺癌病例外周血hMAMmRNA,观察其个体临床病理参数,并与血清指标CEA、CA153作相关分析。结果:在肿瘤原发灶>2 cm、≤2 cm两组间,外周血hMAMmRNA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P<0.05);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远处转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mRNA、CA153、CEA的检测结果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MAMmRNA与后两者任一联合检测敏感性较单一指标明显提高(P<0.05),并且hMAMmRNA特异性高。结论:外周血hMAMmRNA阳性率可以反映乳腺癌的病期。联合检测外周血hMAMmRNA、CEA、CA153可以提高复发转移指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乳腺癌珠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