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模式识别方法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韩晓光
《华南地震》
1992年第1期80-85,共6页
本文阐明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国内22个水库为样本(其中11个是有震样本),提取水库诱发地震有关的地质、地震、水文等方面的因素及特征,对拟建长江三峡三斗坪和清江隔河岩高...
本文阐明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国内22个水库为样本(其中11个是有震样本),提取水库诱发地震有关的地质、地震、水文等方面的因素及特征,对拟建长江三峡三斗坪和清江隔河岩高坝水库进行预测。初步判定这两个水库区存在着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背景,并且清江隔河岩高坝水库区都镇湾以西地段,不存在诱发地震的背景,而其以东库,存在着水库诱发地震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诱发
地震
危险性
预测
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带现代地震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0-116,共17页
根据长江带76个地震震源机制解与17个小震综合断层面解的结果统计分析,得到该带地震应力场主应力方向的优势分布。表明该带处于北东东—南东东向挤压和北北西—近南北向引张的构造应力作用之中。在力的性质上,该带水平张应力高于水平压...
根据长江带76个地震震源机制解与17个小震综合断层面解的结果统计分析,得到该带地震应力场主应力方向的优势分布。表明该带处于北东东—南东东向挤压和北北西—近南北向引张的构造应力作用之中。在力的性质上,该带水平张应力高于水平压应力,斜向压应力又高于斜向张应力,与华北地区比较,主应力方向相对向东南方向偏转,该带水平力和斜力所占比例均高于华北地区,同时讨论了该带中三个分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它们的力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应力方向
长江
地震构造带
地震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地震波探讨鄂西地区现代构造应力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本文对近几年来鄂西地区记录到的小震地震波,采用了时间域中计算小震震源尺度以及通过断裂力学观点推出的构造剪应力公式,试算了鄂西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得出该区处于几一几十巴低应力水平。
关键词
地震波
构造
应力
断裂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震方法在鄂西地区的应用
4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93-94,共2页
1.资科和方法研究区(图1)位于东秦岭以南、江汉平原以西,是丹江水库及葛州坝所在区域。考虑到研究区包含了不同的构造单元,将该区划分为两个小区域进行处理。以青峰断裂为界(约北纬32°),鄂西南以黄陵背斜为主体,范围为北纬30°...
1.资科和方法研究区(图1)位于东秦岭以南、江汉平原以西,是丹江水库及葛州坝所在区域。考虑到研究区包含了不同的构造单元,将该区划分为两个小区域进行处理。以青峰断裂为界(约北纬32°),鄂西南以黄陵背斜为主体,范围为北纬30°—32°,东经108°—112°;鄂西北以武当地块为主体,范围为北纬32°—34°,东经108°—112°。所用资料选自《湖北省台网地震目录》。依据该区台网控制能力及该区地震少而小的特点,震级下限取为M_L≥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缺震
湖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西地区地震序列的建模与预测的讨论
5
作者
薛军蓉
《地震学刊》
CSCD
1990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采用了对动态数据处理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鄂西地区近几十年的地震资料从AR(P)和0-1序列途径建立了AR_1(1)和AR_2(1)模型,又用两个模型和0-1序列自身动态变化三个渠道给出了鄂西地区未来几年的地震动态预测。为了检验此方法的可行...
本文采用了对动态数据处理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鄂西地区近几十年的地震资料从AR(P)和0-1序列途径建立了AR_1(1)和AR_2(1)模型,又用两个模型和0-1序列自身动态变化三个渠道给出了鄂西地区未来几年的地震动态预测。为了检验此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了时间外推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地区
地震
预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下游“缺震”现象
6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华南地震》
1990年第1期60-62,共3页
用短时段平均震级(?)减去相应长时期平均震级(?)得到平均震级差Δm。作Δm随时间变化曲线,从中发现自198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缺震”现象。应加强区内具有中强地震背景地段的地震监视。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缺震现象
地震预报指标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王墩
姚运生
+2 位作者
薛军蓉
陈俊华
宋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后震源机制为走滑-正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各异,P轴仰角较大,明显不受区域应力场控制,这种现象可能与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制的复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
蓄水
震源机制解
水平最大主压应力
孔隙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巴东东瀼口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
11
8
作者
陈俊华
甘家思
+2 位作者
李胜乐
狄莉莎
薛军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5,共9页
分析了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湖北省巴东东瀼口一带的地震活动特性,认为:该区的微震、极微震具有间歇性波动的频度-强度时间进程,绝大多数地震事件发生于浅表层海平面附近,极少数位于沉积盖层下部,显示了低Q值介质品质特性;ML≥2.0...
分析了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湖北省巴东东瀼口一带的地震活动特性,认为:该区的微震、极微震具有间歇性波动的频度-强度时间进程,绝大多数地震事件发生于浅表层海平面附近,极少数位于沉积盖层下部,显示了低Q值介质品质特性;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了因地而异的局部岩层破裂滑动应力状态,没有证据表明与该区西北侧的北东向高桥断裂南西段有关联,它们不属于受一个较大的孕震体支配的具有统一构造类型的事件群;该区东瀼河峡谷地震活动密集的主要诱因是:在库水渗透作用下浅表层库岸边坡重力卸荷及山体调整性微位移所导致的沉积盖层的应力调整-应变释放过程。此外,峡谷东侧煤矿开采产生的矿震也是地震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东瀼口地区
三峡水库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水库地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Vp/Vs)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陈俊华
甘家思
+3 位作者
李普丽
薛军蓉
李峰
李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6期12-14,42,共4页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等有关,并存在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震前波速比回升...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等有关,并存在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震前波速比回升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巴东地区
水库诱发地震
固定台站法
波速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首发微震群活动
被引量:
15
10
作者
李胜乐
严尊国
+2 位作者
薛军蓉
王育
廖武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75-79,共5页
长江三峡水库 2 0 0 3年 5月 19日正式蓄水 ,6月 7~ 30日发生可定位 0级以上地震 131次 ,其中最大为ML2 .1。经分析 ,该微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有关。
关键词
长江三峡
水库蓄水
微震群
地震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研究
被引量:
27
11
作者
严尊国
李普丽
薛军蓉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6-91,共16页
在中国近震震级标度系统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实际观测资料,本文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和近震最大震相平均衰减形态的研究,确立了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R_(LE)(Δ)和R_(LW)(Δ),并约定了它们的使用区域...
在中国近震震级标度系统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实际观测资料,本文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和近震最大震相平均衰减形态的研究,确立了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R_(LE)(Δ)和R_(LW)(Δ),并约定了它们的使用区域。 中国东部地区:(Δ≤120km) (Δ≥120km) 中国西部地区:(Δ≤120km) (Δ≥120km) R_(LE)(Δ)和R_(LW)(Δ)的确立,突出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震和地壳介质的地区性差异,是对中国近震震级标度系统的完善,它保持了近震震级测定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它的应用将减少震级测定值的离散度,提高区域台网测定近震震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近震
量规函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
6
12
作者
严尊国
杨福平
+4 位作者
周昕
廖武林
狄莉莎
薛军蓉
李普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做好未来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实践的技术准备 ,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特殊性和三峡地区的区域性特点 ,主要论述了测震学方面部分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应变蠕变曲线形态方法、小震活动“密集 -平静”等常用方法和序列频度衰减系数 h...
为做好未来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实践的技术准备 ,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特殊性和三峡地区的区域性特点 ,主要论述了测震学方面部分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应变蠕变曲线形态方法、小震活动“密集 -平静”等常用方法和序列频度衰减系数 h值、震级 -频度关系系数 b值、波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长江三峡
预测方法
应变蠕变曲线
测震学
B值
震级
波速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三峡地区地震事件频谱特征及分类问题探讨
被引量:
9
13
作者
吴海波
姚运生
薛军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5,共6页
用三峡地区29次地震事件的频谱特征,与三峡周边地区36次已知成因类型地震事件的频谱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构造地震相比,三峡地区地震事件记录波形低频成分比较丰富,优势频率、峰值频率和拐角频率等参数偏低。依据频谱参数特点,这29...
用三峡地区29次地震事件的频谱特征,与三峡周边地区36次已知成因类型地震事件的频谱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构造地震相比,三峡地区地震事件记录波形低频成分比较丰富,优势频率、峰值频率和拐角频率等参数偏低。依据频谱参数特点,这29次地震事件可分为4类,即构造地震、浅表构造地震、介于构造与塌陷之间的地震和塌陷型地震,其中第三类地震事件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频谱
参数特征
类型
分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检验研究
被引量:
13
14
作者
严尊国
李普丽
薛军蓉
《华南地震》
1995年第1期1-11,共11页
在文献[1]得到的新区域性量规函数RLE(△)(适用于我国东部地区)和RLW(△)(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基础上,利用新的地震观测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方法,检验其合理性。同时考察应用RLE(△)和RLW(△)对现行...
在文献[1]得到的新区域性量规函数RLE(△)(适用于我国东部地区)和RLW(△)(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基础上,利用新的地震观测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方法,检验其合理性。同时考察应用RLE(△)和RLW(△)对现行近震震级系统的稳定性和其它方面的影响。研究证实:(1)RLE(△)和RLW(△)分别在反映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地壳的地区性特征上效果良好,大大改善了目前不同台网测定同一地震震级存在偏差较大的混乱状态。我国东部地区,不同台网测定同一地震震级平均偏差从0.10下降至0.03震级单位,西部地区从0.20下降至0.05;(2)关于RLE(△)和RLW(△)的实用分区约定是合理的;(3)应用RLE(△)和RLW(△)将能够保持我国现行近震震级系统的稳定性。并且,震级测定的平均离散度和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
量规函数
中国
地震
近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
10
15
作者
严尊国
薛军蓉
耿爱玲
《华南地震》
1994年第3期24-32,共9页
在讨论震源参数和M震级关系以及论述利用地方震尾波估算地震矩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系统估算了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内43次ML≥2.5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并讨论了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特征。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的初步分析表明...
在讨论震源参数和M震级关系以及论述利用地方震尾波估算地震矩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系统估算了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内43次ML≥2.5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并讨论了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特征。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的初步分析表明:丹江口及邻区属低应力降地区。水库蓄水的附加引张应力效应可能使得丹江口水库中局部以引张应变为主的地区应变迅速增加,地震应力降高于该区一般地震原有水平、从而诱发地震。此外,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破裂长度可能和震源机制的破裂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丹江口水库
地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近震震级M_L综述
被引量:
5
16
作者
严尊国
薛军蓉
《中国地震》
1987年第4期-,共8页
本文回顾了1959年中国近震震级标度公式建立以来近震震级研究的进展。在调查分析全国三十余个地方台网(包括传输台网)M_L震级测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近震震级的统一和标准化,较系统地论述了区域量规函数、台站校正、测定值离散度...
本文回顾了1959年中国近震震级标度公式建立以来近震震级研究的进展。在调查分析全国三十余个地方台网(包括传输台网)M_L震级测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近震震级的统一和标准化,较系统地论述了区域量规函数、台站校正、测定值离散度和误差、仪器影响以及测定近震震级的其他方法、中国近震震级和Richter原始M_L震级的关系等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规函数
近震震级
震级标度
M_L
台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地震震级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严尊国
薛军蓉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9-55,共7页
根据地震有感区地动位移和震级的关系,本文阐述了利用Ⅳ度有感区等效圆半径估算宏观震级的方法,初步解释了它的物理基础。同极震区烈度估算震级的方法结合运用,可以提高历史地震震级厘定的置信度。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震级试算的结果表明...
根据地震有感区地动位移和震级的关系,本文阐述了利用Ⅳ度有感区等效圆半径估算宏观震级的方法,初步解释了它的物理基础。同极震区烈度估算震级的方法结合运用,可以提高历史地震震级厘定的置信度。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震级试算的结果表明,现行历史地震目录中强震震级值可能存在偏高估计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震级
地动位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期的讨论
被引量:
4
18
作者
严尊国
李普丽
+1 位作者
狄莉莎
薛军蓉
《华南地震》
1996年第2期10-15,共6页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存在一个340年左右的主要分期,目前处在1400年以来的第二活动期。本文充分注意到70余年的次级分期影响,分析表明,第二活动期可以简单划分为平静和释放两个阶段,释放阶段存在两个...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存在一个340年左右的主要分期,目前处在1400年以来的第二活动期。本文充分注意到70余年的次级分期影响,分析表明,第二活动期可以简单划分为平静和释放两个阶段,释放阶段存在两个应变释放高潮时段,自1986年进入第二高潮时段,1994年9月台湾海峡7.3级地震是其主要标志之一,预计这一高潮时段将持续至2040年左右,其间可能会有数次M≥6级地震发生,并且不能排除继续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带
地震周期
东南沿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6年9月秭归泄滩极微震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罗俊秋
薛军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6期26-30,46,共6页
2006年9月17-22日在秭归泄滩镇西侧发生了一次极微震群活动,其中最大地震为9月20日21时10分ML1.8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震群的震中主要集中于泄滩镇老石门村至老泄滩一线,震源深度为海平面以上0.5 km范围内,为正倾滑机制解;该震群频谱...
2006年9月17-22日在秭归泄滩镇西侧发生了一次极微震群活动,其中最大地震为9月20日21时10分ML1.8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震群的震中主要集中于泄滩镇老石门村至老泄滩一线,震源深度为海平面以上0.5 km范围内,为正倾滑机制解;该震群频谱最佳频率主要集中在2 Hz左右,初步推断该震群为地表层重力作用下矿塌型地震并伴有几次浅层微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滩极微震群
地震波
波形特征
震源机制解
振幅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中游地区地震断裂力学类型及其应力环境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蓉川
薛军蓉
《地震学刊》
CSCD
1989年第1期8-12,共5页
一、引言地震断裂一般是指地震时震源区所形成的深部断裂带及地表破裂痕迹,但事实上只有少数浅源大震在震后地表才能留下了可供直接研究其性状和特点的宏观痕迹。因此,大部分地震断裂的力学特点常常借助于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分析得出。震...
一、引言地震断裂一般是指地震时震源区所形成的深部断裂带及地表破裂痕迹,但事实上只有少数浅源大震在震后地表才能留下了可供直接研究其性状和特点的宏观痕迹。因此,大部分地震断裂的力学特点常常借助于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分析得出。震源机制解得出的两条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地震
断裂
断裂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模式识别方法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韩晓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华南地震》
1992年第1期80-85,共6页
文摘
本文阐明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国内22个水库为样本(其中11个是有震样本),提取水库诱发地震有关的地质、地震、水文等方面的因素及特征,对拟建长江三峡三斗坪和清江隔河岩高坝水库进行预测。初步判定这两个水库区存在着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背景,并且清江隔河岩高坝水库区都镇湾以西地段,不存在诱发地震的背景,而其以东库,存在着水库诱发地震的背景。
关键词
水库
诱发
地震
危险性
预测
模式
Keywords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
Anticipation of earthquake risk
Methods of how to distinguish the model
Distinguishing criterion
分类号
TV697.2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带现代地震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0-116,共17页
文摘
根据长江带76个地震震源机制解与17个小震综合断层面解的结果统计分析,得到该带地震应力场主应力方向的优势分布。表明该带处于北东东—南东东向挤压和北北西—近南北向引张的构造应力作用之中。在力的性质上,该带水平张应力高于水平压应力,斜向压应力又高于斜向张应力,与华北地区比较,主应力方向相对向东南方向偏转,该带水平力和斜力所占比例均高于华北地区,同时讨论了该带中三个分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布及它们的力源关系。
关键词
应力场
应力方向
长江
地震构造带
地震地质
Keywords
Stress field,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Changjiang River earthquake tectonic zon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地震波探讨鄂西地区现代构造应力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8-172,共5页
文摘
本文对近几年来鄂西地区记录到的小震地震波,采用了时间域中计算小震震源尺度以及通过断裂力学观点推出的构造剪应力公式,试算了鄂西地区平均构造剪应力,得出该区处于几一几十巴低应力水平。
关键词
地震波
构造
应力
断裂力学
Keywords
Seismic wave, Western Hubei Province, Tectonic stress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震方法在鄂西地区的应用
4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93-94,共2页
文摘
1.资科和方法研究区(图1)位于东秦岭以南、江汉平原以西,是丹江水库及葛州坝所在区域。考虑到研究区包含了不同的构造单元,将该区划分为两个小区域进行处理。以青峰断裂为界(约北纬32°),鄂西南以黄陵背斜为主体,范围为北纬30°—32°,东经108°—112°;鄂西北以武当地块为主体,范围为北纬32°—34°,东经108°—112°。所用资料选自《湖北省台网地震目录》。依据该区台网控制能力及该区地震少而小的特点,震级下限取为M_L≥1.0。
关键词
地震
缺震
湖北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西地区地震序列的建模与预测的讨论
5
作者
薛军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刊》
CSCD
1990年第1期33-40,共8页
文摘
本文采用了对动态数据处理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鄂西地区近几十年的地震资料从AR(P)和0-1序列途径建立了AR_1(1)和AR_2(1)模型,又用两个模型和0-1序列自身动态变化三个渠道给出了鄂西地区未来几年的地震动态预测。为了检验此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了时间外推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个方法。
关键词
鄂西
地区
地震
预测
序列分析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下游“缺震”现象
6
作者
薛军蓉
李蓉川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华南地震》
1990年第1期60-62,共3页
文摘
用短时段平均震级(?)减去相应长时期平均震级(?)得到平均震级差Δm。作Δm随时间变化曲线,从中发现自198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缺震”现象。应加强区内具有中强地震背景地段的地震监视。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缺震现象
地震预报指标
长江中下游地区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王墩
姚运生
薛军蓉
陈俊华
宋琛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基金
中国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131)
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项目(CT-06-07-03)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19)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IS200756043)
文摘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后震源机制为走滑-正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各异,P轴仰角较大,明显不受区域应力场控制,这种现象可能与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制的复杂性有关。
关键词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
蓄水
震源机制解
水平最大主压应力
孔隙压
Keywords
key monitoring area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mpoundment ,focal mechanism, horizontal maximum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pore pressure
分类号
P315.728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巴东东瀼口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
11
8
作者
陈俊华
甘家思
李胜乐
狄莉莎
薛军蓉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5,共9页
基金
中国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131)
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资助项目
文摘
分析了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湖北省巴东东瀼口一带的地震活动特性,认为:该区的微震、极微震具有间歇性波动的频度-强度时间进程,绝大多数地震事件发生于浅表层海平面附近,极少数位于沉积盖层下部,显示了低Q值介质品质特性;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表明了因地而异的局部岩层破裂滑动应力状态,没有证据表明与该区西北侧的北东向高桥断裂南西段有关联,它们不属于受一个较大的孕震体支配的具有统一构造类型的事件群;该区东瀼河峡谷地震活动密集的主要诱因是:在库水渗透作用下浅表层库岸边坡重力卸荷及山体调整性微位移所导致的沉积盖层的应力调整-应变释放过程。此外,峡谷东侧煤矿开采产生的矿震也是地震成因之一。
关键词
巴东东瀼口地区
三峡水库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水库地震
Keywords
Dongrangkou area of Badong county, Three Gorges reservior,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stress field,reservoir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728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Vp/Vs)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陈俊华
甘家思
李普丽
薛军蓉
李峰
李垠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6期12-14,42,共4页
基金
中国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131)
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固定台站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湖北省巴东地区ML2.0以上地震的波速比值,并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巴东地区地震波速比值变化与水库地震的震源浅,裂隙发育,水的渗入作用等有关,并存在扩容期间波速比降低,震前波速比回升的现象。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巴东地区
水库诱发地震
固定台站法
波速比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ior, Badong area, induced reservoir earthquake, multi-station method, wave velocity ratio
分类号
P315.31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首发微震群活动
被引量:
15
10
作者
李胜乐
严尊国
薛军蓉
王育
廖武林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4期75-79,共5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强地震短期预测技术研究>资助
文摘
长江三峡水库 2 0 0 3年 5月 19日正式蓄水 ,6月 7~ 30日发生可定位 0级以上地震 131次 ,其中最大为ML2 .1。经分析 ,该微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有关。
关键词
长江三峡
水库蓄水
微震群
地震活动
Key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water storing, microquake swarm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研究
被引量:
27
11
作者
严尊国
李普丽
薛军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6-91,共16页
文摘
在中国近震震级标度系统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实际观测资料,本文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和近震最大震相平均衰减形态的研究,确立了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R_(LE)(Δ)和R_(LW)(Δ),并约定了它们的使用区域。 中国东部地区:(Δ≤120km) (Δ≥120km) 中国西部地区:(Δ≤120km) (Δ≥120km) R_(LE)(Δ)和R_(LW)(Δ)的确立,突出反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震和地壳介质的地区性差异,是对中国近震震级标度系统的完善,它保持了近震震级测定的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它的应用将减少震级测定值的离散度,提高区域台网测定近震震级的一致性。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近震
量规函数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
6
12
作者
严尊国
杨福平
周昕
廖武林
狄莉莎
薛军蓉
李普丽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课题 (95 -12 -0 5 -0 2 )资助
文摘
为做好未来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实践的技术准备 ,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特殊性和三峡地区的区域性特点 ,主要论述了测震学方面部分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应变蠕变曲线形态方法、小震活动“密集 -平静”等常用方法和序列频度衰减系数 h值、震级 -频度关系系数 b值、波速比。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长江三峡
预测方法
应变蠕变曲线
测震学
B值
震级
波速比
Keywords
earthquake induced by reservoir,the Three Gorges on the Yangtze River,forecasting method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P315.7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三峡地区地震事件频谱特征及分类问题探讨
被引量:
9
13
作者
吴海波
姚运生
薛军蓉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317)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项目(SXSN-2377)
文摘
用三峡地区29次地震事件的频谱特征,与三峡周边地区36次已知成因类型地震事件的频谱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构造地震相比,三峡地区地震事件记录波形低频成分比较丰富,优势频率、峰值频率和拐角频率等参数偏低。依据频谱参数特点,这29次地震事件可分为4类,即构造地震、浅表构造地震、介于构造与塌陷之间的地震和塌陷型地震,其中第三类地震事件居多。
关键词
地震
频谱
参数特征
类型
分类
Keywords
earthquake
frequency-spectrum
parameter characteristics
type
classify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检验研究
被引量:
13
14
作者
严尊国
李普丽
薛军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华南地震》
1995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文摘
在文献[1]得到的新区域性量规函数RLE(△)(适用于我国东部地区)和RLW(△)(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基础上,利用新的地震观测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方法,检验其合理性。同时考察应用RLE(△)和RLW(△)对现行近震震级系统的稳定性和其它方面的影响。研究证实:(1)RLE(△)和RLW(△)分别在反映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地壳的地区性特征上效果良好,大大改善了目前不同台网测定同一地震震级存在偏差较大的混乱状态。我国东部地区,不同台网测定同一地震震级平均偏差从0.10下降至0.03震级单位,西部地区从0.20下降至0.05;(2)关于RLE(△)和RLW(△)的实用分区约定是合理的;(3)应用RLE(△)和RLW(△)将能够保持我国现行近震震级系统的稳定性。并且,震级测定的平均离散度和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关键词
震级
量规函数
中国
地震
近震
Keywords
Magnitude M_L, calibration function, China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
10
15
作者
严尊国
薛军蓉
耿爱玲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华南地震》
1994年第3期24-32,共9页
文摘
在讨论震源参数和M震级关系以及论述利用地方震尾波估算地震矩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系统估算了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内43次ML≥2.5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并讨论了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特征。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的初步分析表明:丹江口及邻区属低应力降地区。水库蓄水的附加引张应力效应可能使得丹江口水库中局部以引张应变为主的地区应变迅速增加,地震应力降高于该区一般地震原有水平、从而诱发地震。此外,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破裂长度可能和震源机制的破裂类型有关。
关键词
震源参数
丹江口水库
地震
Keywords
Source parameter, Danjiangkou Reservoir
分类号
P315.1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近震震级M_L综述
被引量:
5
16
作者
严尊国
薛军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震》
1987年第4期-,共8页
文摘
本文回顾了1959年中国近震震级标度公式建立以来近震震级研究的进展。在调查分析全国三十余个地方台网(包括传输台网)M_L震级测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近震震级的统一和标准化,较系统地论述了区域量规函数、台站校正、测定值离散度和误差、仪器影响以及测定近震震级的其他方法、中国近震震级和Richter原始M_L震级的关系等主要问题。
关键词
量规函数
近震震级
震级标度
M_L
台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类号
P3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地震震级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严尊国
薛军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9-55,共7页
文摘
根据地震有感区地动位移和震级的关系,本文阐述了利用Ⅳ度有感区等效圆半径估算宏观震级的方法,初步解释了它的物理基础。同极震区烈度估算震级的方法结合运用,可以提高历史地震震级厘定的置信度。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震级试算的结果表明,现行历史地震目录中强震震级值可能存在偏高估计的现象。
关键词
历史地震
震级
地动位移
分类号
P315.08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期的讨论
被引量:
4
18
作者
严尊国
李普丽
狄莉莎
薛军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华南地震》
1996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摘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存在一个340年左右的主要分期,目前处在1400年以来的第二活动期。本文充分注意到70余年的次级分期影响,分析表明,第二活动期可以简单划分为平静和释放两个阶段,释放阶段存在两个应变释放高潮时段,自1986年进入第二高潮时段,1994年9月台湾海峡7.3级地震是其主要标志之一,预计这一高潮时段将持续至2040年左右,其间可能会有数次M≥6级地震发生,并且不能排除继续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带
地震周期
东南沿海
Keywords
Seismicity, Seismic period, Fujian-Guangdong coastal seismotectonic zone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6年9月秭归泄滩极微震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罗俊秋
薛军蓉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6期26-30,46,共6页
基金
科技部2004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3J131)
文摘
2006年9月17-22日在秭归泄滩镇西侧发生了一次极微震群活动,其中最大地震为9月20日21时10分ML1.8级。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震群的震中主要集中于泄滩镇老石门村至老泄滩一线,震源深度为海平面以上0.5 km范围内,为正倾滑机制解;该震群频谱最佳频率主要集中在2 Hz左右,初步推断该震群为地表层重力作用下矿塌型地震并伴有几次浅层微滑坡。
关键词
泄滩极微震群
地震波
波形特征
震源机制解
振幅谱
Keywords
the mini-earthquake swarm at Xietan town, seismic wave, waveform characteristic,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amplitude spectrum
分类号
P315.31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中游地区地震断裂力学类型及其应力环境
被引量:
3
20
作者
李蓉川
薛军蓉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刊》
CSCD
1989年第1期8-12,共5页
文摘
一、引言地震断裂一般是指地震时震源区所形成的深部断裂带及地表破裂痕迹,但事实上只有少数浅源大震在震后地表才能留下了可供直接研究其性状和特点的宏观痕迹。因此,大部分地震断裂的力学特点常常借助于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分析得出。震源机制解得出的两条节面,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地震
断裂
断裂力学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的模式识别方法初探
薛军蓉
李蓉川
韩晓光
《华南地震》
199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带现代地震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薛军蓉
李蓉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地震波探讨鄂西地区现代构造应力
薛军蓉
李蓉川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缺震方法在鄂西地区的应用
薛军蓉
李蓉川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西地区地震序列的建模与预测的讨论
薛军蓉
《地震学刊》
CSCD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长江中下游“缺震”现象
薛军蓉
李蓉川
《华南地震》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研究
王墩
姚运生
薛军蓉
陈俊华
宋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湖北巴东东瀼口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陈俊华
甘家思
李胜乐
狄莉莎
薛军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Vp/Vs)研究
陈俊华
甘家思
李普丽
薛军蓉
李峰
李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长江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首发微震群活动
李胜乐
严尊国
薛军蓉
王育
廖武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研究
严尊国
李普丽
薛军蓉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2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未来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技术探讨
严尊国
杨福平
周昕
廖武林
狄莉莎
薛军蓉
李普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长江三峡地区地震事件频谱特征及分类问题探讨
吴海波
姚运生
薛军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近震震级量规函数检验研究
严尊国
李普丽
薛军蓉
《华南地震》
199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丹江口水库及邻区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严尊国
薛军蓉
耿爱玲
《华南地震》
199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近震震级M_L综述
严尊国
薛军蓉
《中国地震》
198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历史地震震级研究
严尊国
薛军蓉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8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期的讨论
严尊国
李普丽
狄莉莎
薛军蓉
《华南地震》
199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2006年9月秭归泄滩极微震群初步研究
罗俊秋
薛军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长江中游地区地震断裂力学类型及其应力环境
李蓉川
薛军蓉
《地震学刊》
CSCD
198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