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伪狂犬病毒野毒株感染病例的病原学诊断
1
作者 曾繁荣 尹家银 +6 位作者 唐青海 薛娇雄 喻娇 刘雪晴 唐斯萍 杨海 王芳宇 《湖南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26-29,共4页
对一例疑似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集病猪的脏器,进行PRV gE基因的PCR检测,病料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并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PCR监测第3代、第5代和第7代培养物PRV的gE和gG基因核酸... 对一例疑似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原的分离培养。采集病猪的脏器,进行PRV gE基因的PCR检测,病料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并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PCR监测第3代、第5代和第7代培养物PRV的gE和gG基因核酸,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病毒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动态。结果表明,病猪心脏、肺脏和脾脏为PRV gE基因核酸阳性,Vero细胞在接种病毒48 h,变圆、融合;第3代、第5代和第7代培养物中gE和gG基因核酸均为阳性,第7代培养物与PRV阳性血清呈特异性反应,病毒感染后第6 h、Vero细胞中即可检测PRV抗原,第24 h绝大部分细胞呈PRV抗原阳性。该病例为PRV野毒株感染,所分离的PRV毒株对Vero细胞适应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PCR 分离培养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 增殖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