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壳基高比表面积介孔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9
1
作者
薛广钊
侯贵华
+2 位作者
乔仁静
董鹏玉
张勤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5-378,共4页
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分炭化和活化两步制备高表面积介孔活性炭。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其N2吸附脱附等温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活性炭形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与显微结构进行...
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分炭化和活化两步制备高表面积介孔活性炭。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其N2吸附脱附等温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活性炭形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与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气保护下,稻壳在420℃温度下炭化4 h,再将KOH与炭化稻壳按质量比3∶1混合均匀后,在750℃活化1 h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平均孔径可达4.54 nm,比表面积高达2 174.09 m2/g,介孔率达到7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KOH
活性炭
比表面积
介孔率
原文传递
稻壳质介孔炭的制备与成孔机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广钊
侯贵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
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炭化和活化两步法制备了介孔炭。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介孔炭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仪(SAXRD)表征介孔炭形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与显微...
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炭化和活化两步法制备了介孔炭。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介孔炭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仪(SAXRD)表征介孔炭形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与显微结构,由同步热分析质谱联用仪(TG-MS)分析生成的气体成分并推测成孔机制。结果表明:稻壳在420℃下炭化4 h,再将KOH与炭化稻壳按质量比3∶1混合均匀后,在750℃下活化1h,所制备的活性炭平均孔径为2.3 nm,最可几孔径4.5 nm,比表面积高达2175 m2/g,介孔率达到78.57%;同时,炭化稻壳在KOH的活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成分含有CO、CO2和H2O,炭化稻壳中SiO2与KOH的高温分解物K2O反应生成K2Si4O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介孔炭
活化
原文传递
题名
稻壳基高比表面积介孔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9
1
作者
薛广钊
侯贵华
乔仁静
董鹏玉
张勤芳
机构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5-378,共4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2676
BK20130428)
文摘
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分炭化和活化两步制备高表面积介孔活性炭。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其N2吸附脱附等温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活性炭形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与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气保护下,稻壳在420℃温度下炭化4 h,再将KOH与炭化稻壳按质量比3∶1混合均匀后,在750℃活化1 h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平均孔径可达4.54 nm,比表面积高达2 174.09 m2/g,介孔率达到78.57%。
关键词
稻壳
KOH
活性炭
比表面积
介孔率
Keywords
rice hulls
KOH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area
mesoporous proportion
分类号
TQ424.1 [化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稻壳质介孔炭的制备与成孔机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薛广钊
侯贵华
机构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676/BK20130428)
文摘
以稻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炭化和活化两步法制备了介孔炭。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介孔炭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仪(SAXRD)表征介孔炭形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与显微结构,由同步热分析质谱联用仪(TG-MS)分析生成的气体成分并推测成孔机制。结果表明:稻壳在420℃下炭化4 h,再将KOH与炭化稻壳按质量比3∶1混合均匀后,在750℃下活化1h,所制备的活性炭平均孔径为2.3 nm,最可几孔径4.5 nm,比表面积高达2175 m2/g,介孔率达到78.57%;同时,炭化稻壳在KOH的活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成分含有CO、CO2和H2O,炭化稻壳中SiO2与KOH的高温分解物K2O反应生成K2Si4O9。
关键词
稻壳
介孔炭
活化
Keywords
rice husks
mesoporous carbon
activation
分类号
TQ424.1 [化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壳基高比表面积介孔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
薛广钊
侯贵华
乔仁静
董鹏玉
张勤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原文传递
2
稻壳质介孔炭的制备与成孔机制
薛广钊
侯贵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