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5
1
作者 薛建元 尹浩然 +3 位作者 朱正纲 李树发 燕敏 林言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龄老年胃癌 ,探讨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 1984~1993年间 2 12例 70岁以上高龄老年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 :高龄老年胃癌起病隐匿 ,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 ;绝大多数合并有... 目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龄老年胃癌 ,探讨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 1984~1993年间 2 12例 70岁以上高龄老年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 :高龄老年胃癌起病隐匿 ,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 ;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疾病。手术证实绝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 ,病理检查无明显特殊性。 16 3例行胃癌切除术 ,切除率为 76 9% ;其中根治性切除 10 3例 (6 3 2 % )。切除术死亡率 3 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3 2 %。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为 37 9% ,根治性切除达 5 9 3%。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 11 8个月。临床早期胃癌 (Ⅰa、Ⅰb期 )切除术后 5年生存率达 92 5 % ,中期胃癌 (Ⅱ、Ⅲa期 )为 43 2 % ,晚期 (Ⅲb、Ⅳ期 )仅 2 9%。结论 :近年高龄老年胃癌逐渐增多 ,应争取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经术前充分准备 ,术后积极处理 ,老年人多能耐受手术。对早期和中期胃癌 ,力争行根治性切除术 (D2 ) ,可以获得较满意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老年人 外科手术 D2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IV型胶原纤维及其酶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薛建元 林言箴 +3 位作者 尹浩然 王瑞年 朱寿柱 朱正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采用IV型胶原纤维单抗和IV型胶原酶多抗检测76例胃癌。发现IV型胶原纤维染色所示基底膜明显缺损,在分化较差者及浸润型胃癌中(>75%)明显高于分化较好者及膨胀型胃癌(P<0.005)。IV型胶原酶明显增加在分化较差... 采用IV型胶原纤维单抗和IV型胶原酶多抗检测76例胃癌。发现IV型胶原纤维染色所示基底膜明显缺损,在分化较差者及浸润型胃癌中(>75%)明显高于分化较好者及膨胀型胃癌(P<0.005)。IV型胶原酶明显增加在分化较差者,浸润型及有淋巴结转移者(80%左右)显著高于分化较好者,膨胀型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说明分化程度低的胃癌产生更多IV型胶原酶,严重破坏基底膜,促进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其可作为恶性程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Ⅳ型胶原纤维 浸润 转移 病理
下载PDF
层粘素和纤粘素在胃癌中的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建元 林言箴 +3 位作者 尹浩然 王瑞年 朱寿柱 朱正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1-143,共3页
采用层粘素(LN)多抗和纤粘素(FN)多抗检测76例胃癌。证实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和局部浸润能力越强,造成的基底膜(BM)缺损越严重。证明反应性间质增生与癌肿的浸润转移趋势有关。癌细胞穿透基底膜进入间质,引起间质反应性... 采用层粘素(LN)多抗和纤粘素(FN)多抗检测76例胃癌。证实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和局部浸润能力越强,造成的基底膜(BM)缺损越严重。证明反应性间质增生与癌肿的浸润转移趋势有关。癌细胞穿透基底膜进入间质,引起间质反应性增生,后者可促进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层粘素 纤粘素 基底膜 间质
下载PDF
老年人胃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薛建元 朱正纲 《消化外科》 CSCD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龄老年胃癌,探讨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984-1993年间212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 高龄老年胃癌起病隐匿,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绝大多数合并有其它疾病... 目的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龄老年胃癌,探讨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984-1993年间212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 高龄老年胃癌起病隐匿,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绝大多数合并有其它疾病。手术证实绝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病理检查无明显特殊性。163例行胃癌切除术,切除率为76.9%;其中根治性切除103例(63.2%)。切除术死亡率3.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3.2%。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37.9%,根治性切除达59.3%。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11.8个月。临床早期胃癌(Ia、Ib期)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达92.5%,中期胃癌(Ⅱ、Ⅲa期)为43.2%,晚期(Ⅲb、Ⅳ期)仅2.9%。结论 近年高龄老年胃癌逐渐增多,应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经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积极处理,老年人多能耐受手术。对早期和中期胃癌,力争行根治性切除术(D2),可以获得较满意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胃肿瘤 老年人 并发症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胃近侧部癌根治手术范围的探讨
5
作者 薛建元 姚育修 +4 位作者 黄顺生 张顺元 彭立民 胡元龙 徐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1987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前对胃近侧部癌(C区癌)根治手术范围尚无一致的意见,为此,我们对胃近侧部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临床病理研究,探讨胃近侧部癌根治手术的范周。
关键词 全胃切除 侧部 淋巴结 淋巴组织 根治手术 进展期胃癌 胰体尾 切除范围 转移率 近侧胃大部切除 早期胃癌 大体类型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ras和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明学志 尹浩然 +3 位作者 朱正纲 薛建元 王瑞年 林言箴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7-360,387,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H-ras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0例胃癌组织进行H-ras、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检测。结果:MVD...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H-ras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0例胃癌组织进行H-ras、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检测。结果:MVD与胃癌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t值分别为-2·18、-3·46、-4·52和-3·85,P值分别为0·040、0·001、0·001和0·004;VEGF亦与胃癌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χ2值分别为12·80、11·49、10·43和11·52,P值分别为0·002、0·001、0·005和0·003。H-ras的表达与胃癌分化和Lauren分型相关,χ2值分别为11·85和8·87,P值分别为0·001和0·003;并与VEGF的表达相关,χ2=10·79,P=0·001。生存分析显示,MVD和VEGF的表达均影响胃癌的预后,但仅MVD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H-ras的表达对胃癌的预后影响较小。结论:激活的H-ras可上调VEGF的表达,参与胃癌血管生成的调节,并影响胃癌组织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淋巴转移 预后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胃肠道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临床适应证的探讨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秋蒙 朱正纲 +5 位作者 燕敏 李树发 薛建元 尹浩然 林言箴 金晓龙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C)防治腹膜转移的临床适应证.方法:78例胃癌,5例结肠癌,剖腹后先收集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寻找游离癌细胞,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判别分析.结果:腹腔内游离癌...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C)防治腹膜转移的临床适应证.方法:78例胃癌,5例结肠癌,剖腹后先收集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寻找游离癌细胞,并与肿瘤生物学特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判别分析.结果: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率同腹膜转移、浆膜侵犯、TNM分期、浆膜侵犯面积、淋巴转移、腹水、Borrmann分型等因素有关(P<0.05),其中前两者为独立影响因素(P<0.0001).结论:IPHC的临床适应证为:①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或癌性腹水;②术后腹膜转移;③腹腔冲洗液中发现游离癌细胞;④肿瘤侵及浆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癌 腹腔温热化疗 腹膜转移瘤 防治 适应证
下载PDF
原发性脾肿瘤—附112例综合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姚育修 薛建元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8-229,共2页
脾脏原发性肿瘤较少见,本院曾遇见3例,现收集国内文献94篇(1944~1986年)报告的109例,结合本组病例共112例作一综合分析。一、本组资料(见表1) 二、资料分析性别 112例中,男66(58.9%)例,女46(41.1%)例。脾恶性肿瘤男70.3%,女29.7%... 脾脏原发性肿瘤较少见,本院曾遇见3例,现收集国内文献94篇(1944~1986年)报告的109例,结合本组病例共112例作一综合分析。一、本组资料(见表1) 二、资料分析性别 112例中,男66(58.9%)例,女46(41.1%)例。脾恶性肿瘤男70.3%,女29.7%。男女之比为2.4:1。年龄 3~60岁,平均年龄38.2岁,以21~50岁为多,占72.3%。脾恶性肿瘤年龄7~66岁,平均38.8岁,以21~50岁为多,占77.6%。良性肿瘤3月~66岁,平均年龄37. 4岁,21~50岁占64. 4%。病理类型(见表2) 112例中,脾恶性肿瘤共67例,占59.8%;脾良性肿瘤共45例,占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病理 原发性 症状
下载PDF
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琛 燕敏 +3 位作者 薛建元 朱正纲 尹浩然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1984~1995年我科收治胃癌病人1586例,内有≤40岁的女性胃癌病人75例,本文分析其临床症状、病理类型、分期、手术和5年生存率。结果:青年女性胃癌好发于胃窦部(51/75,68.0%);以低分化腺癌...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1984~1995年我科收治胃癌病人1586例,内有≤40岁的女性胃癌病人75例,本文分析其临床症状、病理类型、分期、手术和5年生存率。结果:青年女性胃癌好发于胃窦部(51/75,68.0%);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为多见,分别占31.7%(19/60)和61.6%(37/60);病期晚,Ⅳ期占40.0%;5年生存率为30.7%,显著低于大组病例的43.5%。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因素相关。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青年女性胃癌预后的关键,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胃癌 临床 病理
下载PDF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琛 燕敏 +3 位作者 朱正纲 薛建元 尹浩然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D1根治术5例,D2根治术8例,行全胃切除术者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者7例,仅作剖腹探查术者2例。结果:原发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D1根治术5例,D2根治术8例,行全胃切除术者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者7例,仅作剖腹探查术者2例。结果:原发性胃淋巴瘤好发于胃窦、胃体部,肿块>5cm者占68%。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61.1%。低度恶性和Ⅰ、Ⅱ期的原发性胃淋巴瘤预后较好.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胃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癌第16组淋巴结转移与D_4式根治术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燕敏 徐鸿 +3 位作者 尹浩然 朱正纲 李树发 薛建元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2期104-106,110,共4页
目的:为试行提高胃癌根治术手术的疗效,阐明胃癌生物学特性与第16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从而提出合适的D4式根治术指征,探讨此术式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8年11月所行的56例无远处转移的D4... 目的:为试行提高胃癌根治术手术的疗效,阐明胃癌生物学特性与第16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从而提出合适的D4式根治术指征,探讨此术式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8年11月所行的56例无远处转移的D4式根治术病例,就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祈能对D4式根治术提出合适的手术指征。结果:在56例D4式根治术中,发现有第16组淋巴结转移者10例,转移率为17.9%;而于浸润型胃癌、肿瘤直径大于5cm、肿瘤侵及浆膜以及第2、3站淋巴结受累时,第16组LN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在第16组的各分区LN中又以16A2和B1区的转移率更高。全组无手术死亡率,手术并发症也未见明显增加。结论:进展期胃癌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生第16组LN转移,且与胃癌各生物学特性参数相关。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D4式胃癌根治术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其对胃癌手术的彻底性和远期疗效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D4式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胃癌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少俊 尹浩然 +4 位作者 朱寿柱 朱正纲 薛建元 王瑞年 林言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41-342,共2页
胃癌浆膜侵犯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相互关系朱少俊等。中华消化杂志1995;15(1):21采用上腹腔冲洗法,对6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检查,其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S2及S3组阳性率分别为... 胃癌浆膜侵犯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相互关系朱少俊等。中华消化杂志1995;15(1):21采用上腹腔冲洗法,对6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检查,其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S2及S3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65.2%,并与浆膜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游离癌细胞
下载PDF
胃癌浸润转移——整合蛋白、Ⅳ型胶原酶及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瑞年 朱延波 +3 位作者 薛建元 林言箴 蔡建春 陈治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6例胃癌标本中整合蛋白α6亚基、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 Ⅳ)及Ⅳ型胶原酶(Col Ⅳ酶)及ras P21的表达以探索胃癌浸润转移的机制,结果发现:α6及Col Ⅳ酶在胃癌细胞的表达增强,α6与Ln在基底膜上呈协调表达...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76例胃癌标本中整合蛋白α6亚基、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 Ⅳ)及Ⅳ型胶原酶(Col Ⅳ酶)及ras P21的表达以探索胃癌浸润转移的机制,结果发现:α6及Col Ⅳ酶在胃癌细胞的表达增强,α6与Ln在基底膜上呈协调表达,而Col Ⅳ酶与Col Ⅳ在基底膜上的表达呈反比。提示α6(代表Ln受体)及其配体(Ln)通过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影响胃癌的浸润性生长;而Col Ⅳ酶通过分解Gol Ⅳ而促进胃癌浸润转移。且与ras P21的表达呈正相关,可能是ras癌基因活化而参与调控胃癌浸润转移表型的途径之一。它们可作为反映浸润转移性状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 层粘连蛋白 受体
下载PDF
计算机分析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和明 尹浩然 +2 位作者 薛建元 朱寿柱 林言箴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诸因素,为合理制定根治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554例胃癌切除术患者的病史、手术记录和病理检测结果资料.应用BMDP软件包计算不同部位淋巴结转移者术后逐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诸因素,为合理制定根治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554例胃癌切除术患者的病史、手术记录和病理检测结果资料.应用BMDP软件包计算不同部位淋巴结转移者术后逐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者和无转移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04%和90.9%.单因素分析发现,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原发部位及肿瘤大小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则发现肿瘤浸润深度及肿瘤大小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瘤 回归分析 计算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合并脾胰体尾切除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育修 黄顺生 +2 位作者 张顺元 彭立民 薛建元 《实用癌症杂志》 1989年第1期14-15,共2页
本文报告胃癌根治术合并脾胰体尾切除54例。提出在下列情况下行本手术:(1)癌肿位于贲门、胃底及胃体,尤其在大弯侧者。(2 )脾门和(或)脾动脉于周围有肿大、质硬的转移淋巴结者;(3)肿瘤不论在何区,凡胰体尾部有直接浸润者;(4)凡限局型癌... 本文报告胃癌根治术合并脾胰体尾切除54例。提出在下列情况下行本手术:(1)癌肿位于贲门、胃底及胃体,尤其在大弯侧者。(2 )脾门和(或)脾动脉于周围有肿大、质硬的转移淋巴结者;(3)肿瘤不论在何区,凡胰体尾部有直接浸润者;(4)凡限局型癌侵出浆膜面不重,或只侵及胰体尾而无淋巴结转移者。不主张行预防性合并脾胰体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
下载PDF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病人生存期的意义
16
作者 费旭峰 曹伟新 +1 位作者 薛建元 尹浩然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8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PN)对进展期胃癌(AGC)病人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对1989年至1993年于本院外科施行胃癌切除术的AGC病人作回顾性分析。随访至1997-06-30,随访率达94.8%。排除失访、...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PN)对进展期胃癌(AGC)病人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对1989年至1993年于本院外科施行胃癌切除术的AGC病人作回顾性分析。随访至1997-06-30,随访率达94.8%。排除失访、非胃癌死亡及术后并发症者,共246例AGC病人进入分析。其中男182例,女64例,平均年龄58.3岁。54例接受围手术期PN。运用寿命表法估算逐年生存率,并以年龄、性别、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式、肿瘤分期、围手术期PN与否、PN起用时间、PN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为协变量对生存时间作Cox回归分析。结果:①接受围手术期PN者的逐年生存率稍优于未接受围手术期PN者,且前者生存期中位数亦较后者稍佳(43个月比41个月),但二组间无显著差异。②Cox回归分析显示唯肿瘤分期为独立性影响因素,而其他协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肠外营养 进展期 胃癌 生存期
下载PDF
胃癌分区淋巴结转移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程东峰 朱正纲 +3 位作者 范跃祖 尹浩然 薛建元 蔡同年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72-73,75,共3页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成华 尹浩然 +3 位作者 朱正纲 顾琴龙 薛建元 林言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72-475,共4页
应用单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探讨 MMP-TIMP 在两型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MMP-2在早期肠型胃癌组织中表达量少,进展期... 应用单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胃癌手术切除的标本,探讨 MMP-TIMP 在两型胃癌组织中的分布和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MMP-2在早期肠型胃癌组织中表达量少,进展期阶段明显增高,尤其是弥漫型;MMP-9在进展期肠型胃癌组织中表达量较高;TIMP-2则以早期肠型胃癌组织中表达量为高。较早死于肿瘤转移的患者,不论其肿瘤组织学类型和疾病分期,其瘤组织中均有较高的 MMP-2的表达和较低的 TIMP-2的表达。结果表明,MMP-2及 TIMP-2的表达对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物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胃癌浸润转移与整合蛋白、IV型胶原酶及细胞外基质的关系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瑞年 朱延波 +1 位作者 薛建元 蔡建春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78-281,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整合蛋白a_6亚基、IV型胶原酶、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及rasp21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a_6亚基与层粘连蛋白在膨胀型胃癌中常呈连续的或断续的线状表达,而在浸润型胃癌中常呈断续斑点小片状表...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整合蛋白a_6亚基、IV型胶原酶、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及rasp21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a_6亚基与层粘连蛋白在膨胀型胃癌中常呈连续的或断续的线状表达,而在浸润型胃癌中常呈断续斑点小片状表达或甚至几乎消失。提示层粘连蛋白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可影响胃癌的生长方式。IV型胶原酶在胃癌中表达增强,尤其在浸润性生长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更明显,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细胞浸润和转移的标志,且与rasp21在胃癌中增强表达呈正相关。IV型胶原的表达与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常一致,而与IV型胶原酶的表达呈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浸润力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
原文传递
胃癌浆膜侵犯与腹腔内游离癌细胞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少俊 尹浩然 +4 位作者 朱寿柱 朱正纲 薛建元 王瑞年 林言箴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3,共3页
采用上腹腔冲洗法,对6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检查,其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S2及S3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65.2%,并与浆膜受侵面积密切相关,受侵浆膜面积大于20cm2组阳性率高达... 采用上腹腔冲洗法,对6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检查,其游离癌细胞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S2及S3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65.2%,并与浆膜受侵面积密切相关,受侵浆膜面积大于20cm2组阳性率高达73.3%。本文将癌底浆膜外观分为Ⅰ、Ⅱ、Ⅲ型,其阳性率分别为47.3%,16.7%,0%。本文结果认为:腹腔内游离癌细胞与胃癌侵润深度,受浸浆膜面积及癌底浆膜外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游离癌细胞 浆膜侵犯 胃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