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气浸出-电积工艺从铜渣中提取镍 被引量:6
1
作者 薛文颖 申勇峰 赵宪明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研究通过氯气浸出-净化-不溶阳极电积法生产电镍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镍和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9.3%和98.5%,经过净化的浸出液用400 A.m-2的电流密度不溶阳极电积,所得电镍纯度可达99.935%,电积过程的阴极电流效率为98%。在电积过程中氯... 研究通过氯气浸出-净化-不溶阳极电积法生产电镍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镍和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9.3%和98.5%,经过净化的浸出液用400 A.m-2的电流密度不溶阳极电积,所得电镍纯度可达99.935%,电积过程的阴极电流效率为98%。在电积过程中氯气可以处理回收并返回作为浸出剂,使生产成本及环境污染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铜渣 氯气浸出 电积
下载PDF
热连轧精轧机组温度控制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薛文颖 龚殿尧 +3 位作者 赵宪明 吴迪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7-29,共3页
从现场实际出发研究了精轧各个环节的温度变化过程,分析了带钢热连轧终轧温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温度模型程序化,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温度模型方案。该温度模型对其它热轧生产线同样适用。
关键词 热连轧 带钢 精轧机组 终轧温度 温度控制数学模型
下载PDF
热连轧精轧温度控制的自适应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文颖 龚殿尧 +2 位作者 吴迪 刘相华 王国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9-392,共4页
分析了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在精轧机组各机架间的温度变化过程,考虑机架间水冷综合换热系数对终轧温度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水冷综合换热系数的自适应策略.在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了精轧温度控制模型系数自适应计算的离线模拟软件,预... 分析了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在精轧机组各机架间的温度变化过程,考虑机架间水冷综合换热系数对终轧温度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水冷综合换热系数的自适应策略.在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了精轧温度控制模型系数自适应计算的离线模拟软件,预先设定虚拟的通条带钢温度实测值,检验模型自适应系数的变化及其对下一次同规格带钢温度计算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本文建立的模型自适应策略下,自适应系数针对不同的轧件温度实测值可以进行迅速而有效的变化,使计算值迅速逼近实测值,表明本文建立的自适应策略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精轧机组 温度控制 自适应 模型
下载PDF
镍精炼过程中Pb和Zn的热力学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薛文颖 李薇 申勇峰 《矿冶》 CAS 2007年第2期35-37,共3页
在镍精炼过程中,铅、锌在溶液中以络合离子的形态存在,很难以沉淀的形式除去,给电镍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本文浅析了镍精炼过程中铅和锌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并提出除去系统中微量Pb、Zn的方法。
关键词 PB ZN 除杂 镍精炼
下载PDF
脉冲电解法制备纳米晶金属镍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文颖 李细龙 +1 位作者 杨艳玲 申勇峰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7,共5页
采用脉冲电解沉积工艺制备厚度约60um的金属镍薄膜。当脉冲电流密度为7.5×10^-2A/m^2,通断时间比为1/25,pH=4.5,T=50℃时,所制备镍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约20nm,硬度为637HV。在电流密度一定时,晶粒尺寸随脉冲通断时间比减... 采用脉冲电解沉积工艺制备厚度约60um的金属镍薄膜。当脉冲电流密度为7.5×10^-2A/m^2,通断时间比为1/25,pH=4.5,T=50℃时,所制备镍薄膜的平均晶粒尺寸约20nm,硬度为637HV。在电流密度一定时,晶粒尺寸随脉冲通断时间比减小而变小,硬度增大。与常规粗晶镍材料相比,纳米晶体结构镍薄膜的耐摩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恒定压力下滑擦5次,纳米晶体结构镍薄膜的磨损深度从25nm增加到30nm,摩擦系数在0.13~0.20之间,而粗晶镍薄膜的磨损深度从35nm增加到46nm,摩擦系数在0.19~0.3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镍薄膜 脉冲电沉积 纳米晶 硬度 摩擦系数
下载PDF
热带精轧温度控制设定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文颖 龚殿尧 +2 位作者 赵宪明 刘相华 王国栋 《轧钢》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结合热轧带钢加速轧制时精轧机组的轧制速度制度,研究了热轧带钢精轧温度的控制设定策略,给出了控制设定系统的预设定和修正设定方法以及设定计算模型的自适应策略。采用国内某厂现场实测数据,对带钢的终轧温度和精轧温度分布进行了模... 结合热轧带钢加速轧制时精轧机组的轧制速度制度,研究了热轧带钢精轧温度的控制设定策略,给出了控制设定系统的预设定和修正设定方法以及设定计算模型的自适应策略。采用国内某厂现场实测数据,对带钢的终轧温度和精轧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实际测量数据比较,表明该精轧温度控制设定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满足现场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温度控制 机架间冷却 设定模型 模拟计算
下载PDF
十四五新形势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改革探讨
7
作者 薛文颖 牛文勇 李建平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第10期40-42,共3页
中国近年来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巨大,也取得了明显成果。但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探讨精密仪器设备在新形势下的管理改革,希望能为找到适合国情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精密仪器设备 设备运行 设备管理改革 开放共享系统
下载PDF
304不锈钢拉伸变形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 被引量:22
8
作者 申勇峰 李晓旭 +1 位作者 薛文颖 刘振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5-1128,共4页
通过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304不锈钢在不同应变量及不同应变速率下的马氏体含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应变速率为3×10-3s-1时,该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220及1 260MPa,延伸率为57%,变形后样品中的马氏... 通过单向拉伸实验,研究了304不锈钢在不同应变量及不同应变速率下的马氏体含量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当应变速率为3×10-3s-1时,该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220及1 260MPa,延伸率为57%,变形后样品中的马氏体体积分数为55%;当应变速率增加到3×10-1s-1时,虽然该材料的屈服强度增至370MPa,但是抗拉强度下降至1 000MPa,延伸率则下降至42%,变形后样品中的马氏体体积分数下降至21%.上述结果说明,该304不锈钢的塑性变形能力与其中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密切相关,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是该钢种的主要变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变形机理 马氏体相变
下载PDF
IF钢铁素体区热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的演变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昭东 郭艳辉 +3 位作者 孙大庆 薛文颖 刘相华 王国栋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研究了一种Ti-IF(Interstitial-free)钢在铁索体区热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的变化.由于轧制过程摩擦的影响,热轧织构和退火织构在厚度方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钢板的表层,热轧织构的主要组分是{110}<001>,退火后表层的铁素体晶粒... 研究了一种Ti-IF(Interstitial-free)钢在铁索体区热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的变化.由于轧制过程摩擦的影响,热轧织构和退火织构在厚度方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钢板的表层,热轧织构的主要组分是{110}<001>,退火后表层的铁素体晶粒没有发生再结晶,该组分转变为{001}<110>;在试样的中心和1/4面,热轧织构组分主要是较弱的<111>//ND(板法向)织构和部分<110>//RD且在{001}<110>处最强;退火后中心面上的晶粒发生了完全再结晶,{001)组分转变为<111>//ND组分使<111>//ND织构成为唯一织构组分且在{111}<112>处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铁素体区轧制 TI-IF钢 织构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变形工艺对V、Ti微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红艳 杜林秀 +3 位作者 薛文颖 沈开照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钒钛》 CAS 2006年第1期6-11,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结合显微硬度测试,建立了含V、Ti微合金钢的未变形和50%形变奥氏体的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及微合金元素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使铁素体+珠光体相变...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结合显微硬度测试,建立了含V、Ti微合金钢的未变形和50%形变奥氏体的CCT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变形条件及微合金元素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使铁素体+珠光体相变区左移,获得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临界冷速增大。变形也使贝氏体相变温度有所提高,同时在较高的冷速下,变形可使显微组织变得更加细小。V、Ti的复合添加,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相变温度降低,有利于得到细小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CCT曲线 显微组织 TEM
下载PDF
模拟层流冷却方式对厚板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文 吴迪 +1 位作者 薛文颖 刘振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4-667,共4页
为了研究层流冷却方式对中厚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耦合有限差分和微观组织演变模型模拟计算了中厚板层流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和组织变化,预测出了不同冷却方式下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相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组织-性能关系模型对产品的屈服... 为了研究层流冷却方式对中厚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耦合有限差分和微观组织演变模型模拟计算了中厚板层流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和组织变化,预测出了不同冷却方式下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和相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组织-性能关系模型对产品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进行了预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结果和轧制实验表明,对于低碳中厚板,层流冷却方式对最终相组成的影响较小,而对产品的铁素体晶粒尺寸有较大的影响.两段冷却方式能获得较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层流冷却 模拟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热连轧带钢终轧温度预报模拟软件开发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殿尧 徐建忠 +2 位作者 薛文颖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在传统热连轧精轧机组温降模型基础上,开发了带钢热连轧终轧温度预报软件。将带钢在中间辊道和精轧区内按主要冷却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多个传热区域,并以带钢粗轧出口温度实测值为起点,依次累加计算带钢在精轧区内的温降。使用该软件计算... 在传统热连轧精轧机组温降模型基础上,开发了带钢热连轧终轧温度预报软件。将带钢在中间辊道和精轧区内按主要冷却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多个传热区域,并以带钢粗轧出口温度实测值为起点,依次累加计算带钢在精轧区内的温降。使用该软件计算的带钢恒速轧制温度预报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终轧 温度预报 软件开发
下载PDF
负荷分配对精轧带钢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殿尧 徐建忠 +3 位作者 薛文颖 刘相华 王国栋 赵晓林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5,共4页
用带钢热连轧精轧温度控制模拟软件,系统地研究了负荷分配对带钢精轧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升、水冷温降以及精轧出口温度的影响,并总结出了相应的规律,为建立高精度热连轧带钢温度控制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带钢 精轧 温度控制 负荷分配
下载PDF
含Nb热轧多相钢板厚度方向显微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东升 朱伏先 +1 位作者 李艳梅 薛文颖 《轧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热轧实验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和化学成分对两种含Nb微合金化钢厚度方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样芯部到1/4厚度位置,再到表面层,铁素体晶粒和贝氏体束尺寸越来越小,相应位置处的铁素体量逐步增多,而M-A量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 通过热轧实验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和化学成分对两种含Nb微合金化钢厚度方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样芯部到1/4厚度位置,再到表面层,铁素体晶粒和贝氏体束尺寸越来越小,相应位置处的铁素体量逐步增多,而M-A量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并在1/4厚度位置处达到了峰值。在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相近的情况下,在厚度方向同一位置处,Nb-Ti钢的铁素体晶粒、贝氏体束以及M-A组元尺寸更小,并且厚度方向不同位置处的组织差异较Nb钢小,对减小厚度效应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b热轧多相钢 控轧控冷 厚度方向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热带精轧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殿尧 徐建忠 +2 位作者 薛文颖 刘相华 王国栋 《轧钢》 2006年第3期4-6,20,共4页
为研究热连轧带钢终轧温度变化规律,给出了带钢轧制过程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了轧制速度、工作辊材质、带钢材质和工作辊温度对变形温升、接触温降和摩擦温升的影响,从而得到带钢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为建立高精度热连轧带钢温度... 为研究热连轧带钢终轧温度变化规律,给出了带钢轧制过程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了轧制速度、工作辊材质、带钢材质和工作辊温度对变形温升、接触温降和摩擦温升的影响,从而得到带钢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为建立高精度热连轧带钢温度控制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温度控制 接触温降 变形温升 摩擦温升
下载PDF
Fe-20Mn-0.6C高锰TRIP/TWIP钢微观组织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从怀 申勇峰 +1 位作者 薛文颖 王沿东 《应用科技》 CAS 2013年第2期76-80,共5页
设计出一种Fe-Mn-C系TRIP/TWIP钢,通过静态拉伸测试热轧钢力学性能,并利用EBSD、XRD、SEM分析其拉伸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Fe-20Mn-0.6C钢板热轧后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真应变可达到0.59,抗拉强度为1 631 MPa.热轧后组织为全... 设计出一种Fe-Mn-C系TRIP/TWIP钢,通过静态拉伸测试热轧钢力学性能,并利用EBSD、XRD、SEM分析其拉伸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Fe-20Mn-0.6C钢板热轧后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真应变可达到0.59,抗拉强度为1 631 MPa.热轧后组织为全奥氏体组织,晶粒尺寸较大并且伴有大量的退火孪晶,变形后出现孪生变形和马氏体相变;变形量较小时,马氏体相变并不明显,较大变形量时大量的马氏体在孪晶界和晶界附近弥散分布;并且随着应变量增大晶粒内出现二次孪生,并与一次孪生呈现多种交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 TWIP钢 孪晶 马氏体相变 应力集中 微观组织表征
下载PDF
超细晶D6A钢动态拉伸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杨泽洲 申勇峰 +3 位作者 冯晓伟 薛文颖 谢若泽 胡艳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8,共9页
为了推进超细晶D6A钢在半穿甲战斗部壳体上的应用,研究了动态加载下其宏观力学行为和细观变形机理。运用旋转盘式Hopkinson拉杆技术,开展了超细晶D6A低合金钢(平均晶粒尺寸为510 nm)的动态拉伸实验,获得了不同应变率(500~1000 s^(−1))... 为了推进超细晶D6A钢在半穿甲战斗部壳体上的应用,研究了动态加载下其宏观力学行为和细观变形机理。运用旋转盘式Hopkinson拉杆技术,开展了超细晶D6A低合金钢(平均晶粒尺寸为510 nm)的动态拉伸实验,获得了不同应变率(500~1000 s^(−1))下超细晶钢的应力-应变曲线。运用TEM观测微观形貌,从细观层次研究了高应变率拉伸作用下超细晶钢的动态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超细晶D6A钢具有较高的动态拉伸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并且,晶粒细化和纳米析出相(渗碳体)是超细晶钢同时拥有高强度和较好韧性的重要因素;在动态拉伸过程中析出的大量纳米级渗碳体,与高密度晶界共同作用限制了位错运动,从而产生额外的塑性变形抗力,有效提升了超细晶钢的强度;在塑性变形阶段超细晶钢出现的明显应力下降现象,是可动位错密度增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D6A钢 动态拉伸实验 动态强韧化 应力下降
下载PDF
Q&P热处理工艺对含Cu 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梁孟甜 申勇峰 +1 位作者 薛文颖 卢兴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轻量化需求日益迫切,如何通过工艺及成分设计革新、获得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钢板尤为重要.尝试将Cu作为合金元素加入TRIP钢中,采用淬火配分(Q&P)工艺对含Cu TRIP钢进行一步法和两步法热处... 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轻量化需求日益迫切,如何通过工艺及成分设计革新、获得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钢板尤为重要.尝试将Cu作为合金元素加入TRIP钢中,采用淬火配分(Q&P)工艺对含Cu TRIP钢进行一步法和两步法热处理,通过拉伸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对热处理后的组织及性能进行测试和观察,探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步法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两步法处理后不仅包含上述3种组织,还含有贝氏体.一步法处理后,抗拉强度达2 200 MPa,拉伸延展率为15%,强塑积为33 GPa·%;两步法处理后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一步法,在400℃等温5 min后,抗拉强度为1 300 MPa,拉伸延展率为43%,强塑积超过55 GPa·%.实验钢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得益于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合理配比,变形过程中残余奥氏体的相变诱导塑性效应,以及马氏体位错与Cu粒子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 Q&P工艺 强塑积 残余奥氏体 富Cu粒子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红色毛癣菌和烟曲霉菌抑菌作用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鑫 张瑞 +2 位作者 李雅静 付杰 薛文颖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2-93,96,共3页
目的 比较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红色毛癣菌(Trichoph yton rubrum,T.rubrum)和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按照CLSI M38-P方案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Res对14株T.rubrum和3株A.fumigatu... 目的 比较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红色毛癣菌(Trichoph yton rubrum,T.rubrum)和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按照CLSI M38-P方案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Res对14株T.rubrum和3株A.fumigatus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亚浓度Res作用下两种真菌在电镜下细胞结构的改变.结果 Res对T.rubrum和A.fumigatus的MIC分别为0.064 mg/ml和0.512 mg/ml,电镜下Res作用后的红色毛癣菌细胞内容物严重缺失,出现大片空白区,空泡大小不一,排列凌乱;烟曲霉菌菌丝出现空白区,内容物排列不整.结论 Res对T.rubrum 体外抑菌浓度MIC低于A.fumigatus,Res对T.rubrum抑菌效果明显,电镜下Res两种真菌的抑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红色毛癣菌 烟曲霉菌 最低抑菌浓度 电镜
下载PDF
金川公司硫酸镍净化系统技术改造 被引量:5
20
作者 申勇峰 薛文颖 《矿冶》 CAS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硫酸镍是金川公司除电解镍外产量最大的镍产品 ,由于原工艺产品杂质含量高、色泽差 ,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因此 ,采用空气氧化除铁—氟化钠除钙镁—P2 0 4萃取工艺对原硫酸镍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的结晶硫酸镍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 硫酸镍是金川公司除电解镍外产量最大的镍产品 ,由于原工艺产品杂质含量高、色泽差 ,不能满足市场要求。因此 ,采用空气氧化除铁—氟化钠除钙镁—P2 0 4萃取工艺对原硫酸镍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的结晶硫酸镍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优级品合格率 10 0 % ,铜回收率由原来的 88 5 3%提高到 92 69% ,镍直收率由 92 3%提高到 95 7% ,并使结晶硫酸镍的产量扩大到原规模的 3倍 ,改善了操作环境 ,降低了生产成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镍 深度净化 除杂 P204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