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联合5-氨基水杨酸介导Notch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分子机制研究
1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2 位作者 柯希权 朱玉 王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85-1192,共8页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姜黄素通过该信号通路治疗UC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按照将2 mL/kg三硝基苯磺酸注入结肠的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实验设对照组、UC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姜黄...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姜黄素通过该信号通路治疗UC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按照将2 mL/kg三硝基苯磺酸注入结肠的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实验设对照组、UC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姜黄素组、姜黄素+5-氨基水杨酸(5-ASA)组,每组各6只。后3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10 d。同时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且记录其每天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在连续10 d给予不同处理方式后,取大鼠结肠组织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HE染色分析,观察统计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内Notch1、jaggled1、Hes1蛋白表达,RT-PCR检测大鼠结肠黏膜内Notch1、jaggled1、Hes1 mRNA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显著性病理损伤,5-ASA和姜黄素治疗组病理损伤有所减缓(P<0.01);姜黄素+5-ASA联合治疗组病理损伤减缓效果最佳(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及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otch1、jaggledl、Hes1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5-ASA和姜黄素治疗组大鼠黏膜组织中Notch1、jaggledl、Hes1表达下降(P<0.01),而姜黄素+5-ASA联合治疗组Notch1、jaggledl、Hes1下降趋势最明显(P<0.01)。结论:姜黄素对UC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参与介导Notch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5-氨基水杨酸 姜黄素 NOTCH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单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在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憩室ERCP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晓晶 陈梦雅 +4 位作者 郑海伦 薛永举 赵义 王猛 燕善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气囊扩张在伴有十二指肠壶腹周围憩室(PAD)的胆管结石病人ERCP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经内镜逆行胆管取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操作过程,将病人分为PAD组和非PAD组,比较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的差... 目的:探讨单纯气囊扩张在伴有十二指肠壶腹周围憩室(PAD)的胆管结石病人ERCP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经内镜逆行胆管取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操作过程,将病人分为PAD组和非PAD组,比较2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将PAD组病人分为单纯气囊扩张组和括约肌切开联合气囊扩张组,比较2组的取石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01例胆管结石病人总体PAD发生率为51.2%。PAD组和非PAD组在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最大径和壶腹括约肌打开方式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AD组单纯气囊扩张实施率显著高于非PAD组(P<0.05~P<0.01)。不同憩室类型病人扩张壶腹括约肌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EPBD)组应用金属夹预防性止血率显著低于括约肌切开术(EST)+EPBD组,胆总管直径大于EST+EPBD组(P<0.05~P<0.01)。结论:单纯气囊扩张在伴有PAD的ERCP胆管取石中安全有效,并显示出了简化操作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十二指肠壶腹周围憩室 气囊扩张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与肠黏膜通透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永举 梅俏 +4 位作者 丁浩 胡静 刘晓昌 许建明 胡乃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的临床关联,为U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UC患者(UC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检测UC组和正常对照组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值。结果 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组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UC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呈一定相关性;UC组患者尿中L/M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C患者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与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可能与外周血中MMP-2、MMP-9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肠黏膜通 透性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4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2 位作者 朱玉 郑海伦 李大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06-308,3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63例(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病人60例(肝炎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LB、CHE...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63例(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病人60例(肝炎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LB、CHE、PT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LB、CHE和PTA明显低于肝炎组和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Child-pugh C级病人ALB、CHE和PTA明显低于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A级病人(P<0.05~P<0.01);ALB、CHE和PTA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97和0.746,截断值分别为31.41 g/L、3 785.41 U/L和36.59%时,灵敏度分别为73.30%、85.00%和93.30%,特异度分别为81.00%、79.40%和44.44%。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ALB、CHE、PTA水平明显降低,可反映病人Child-pugh分级情况,同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白蛋白 胆碱酯酶 凝血酶源活动度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TSP联合翻转课堂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徐二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7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8月期间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生共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其实施的教学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教师标准化病人(TSP)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8月期间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生共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其实施的教学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研究组给予TSP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出科考核成绩、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对教学满意度及出科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前两组实习人员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临床操作能力四个方面的教学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TSP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生教学中教学效果突出,可有效提高教学满意度及实习生考核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标准化病人 翻转课堂 消化内科 认知功能 实习生教学 教学研究 教育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CBL教学结合Min-CEX考核方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朱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4期2360-2364,共5页
目的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带教中通过采用基于思维导图以案例为基础(CBL)教学法结合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CEX)考核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消化科4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规... 目的分析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带教中通过采用基于思维导图以案例为基础(CBL)教学法结合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CEX)考核方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消化科4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规范化培训时间分为对照组(2021年1—8月)和观察组(2021年9月—2022年4月)两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CBL教学。两组均接受理论知识出科考核、Min-CEX临床考核,并对比出科考核结果及住院医师的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规培医师出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规培医师Min-CEX临床考核中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判断、治疗方案、医患沟通技能、医德医风以及整体评价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规培医师在知识掌握、培养临床思维、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四个方面的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中采用基于思维导图CBL教学法+Min-CEX考核方法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能够提升规培医师的综合能力并改善其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带教 思维导图 CBL教学 Min-CEX考核 价值
下载PDF
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对胆道良恶性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永举 燕善军 +3 位作者 杨丽 朱玉 邓晓晶 郑海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2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对胆道良恶性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胆道梗阻患者78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良性38例,恶性40例,对其均行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 目的:分析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对胆道良恶性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胆道梗阻患者78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良性38例,恶性40例,对其均行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99、CA242、癌胚抗原(CEA)〕检测,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对胆道良恶性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水平均较良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患者的胆汁CA199、CA242、CEA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道良恶性梗阻患者进行诊断时,对其血清及胆汁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血清肿瘤标志物 胆汁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薛永举 李雅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5-氨基水杨酸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4的影响。方法:将77例UC患者随机分为5-氨基水杨酸组38例(对照组)和5-氨基水杨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组39例(观察组);治...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5-氨基水杨酸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4的影响。方法:将77例UC患者随机分为5-氨基水杨酸组38例(对照组)和5-氨基水杨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组39例(观察组);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变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清中IL-1和IL-4的表达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好转或消失。观察组患者血清IL-1降低水平、血清IL-4升高水平与对照组(P<0.05),血清IL-4升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5-氨基水杨酸治疗UC疗效肯定,同时双歧三联活菌有助于逆转Th1和Th2细胞的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4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5-氨基水杨酸
下载PDF
思维导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探究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过程中将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法进行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展开,人员均为此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共选取6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对照... 探究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带教过程中将思维导图与案例教学法进行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展开,人员均为此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共选取6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和思维导图联合案例教学法(实验组),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培训生的理论考试考核成绩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形成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培训生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培训生,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将思维导图法与案例教学法进行联合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将带教效果进行提高,增加医师的综合能力,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案例教学法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带教 应用效果
下载PDF
MDT为导向的CBL+PBL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朱玉 邓敏 +3 位作者 薛永举 马振增 王启之 李晓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602-60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联合案例教学法(CBL)、结合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消化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以下简称:住培生)12...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MDT)联合案例教学法(CBL)、结合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消化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以下简称:住培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学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查房,观察组进行MDT联合CBL+PBL教学查房。比较两组住培生的临床考核成绩、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临床考核成绩比较显示,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临床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联合CBL+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显著,利于提高理论及技能水平、培养临床思维、激发学习主动性,以便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CBL PBL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消化内科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消化内镜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及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玉 柯希权 +5 位作者 薛永举 邓敏 汪强武 李大鹏 王启之 汪建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818-820,82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消化内镜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消化内镜室接受规范化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消化内镜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消化内镜室接受规范化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基础知识测试、临床病例测试和问卷测评三个方面,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基础知识测试方面,研究组的总成绩以及在操作知识、临床运用层次的得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而在基本理论层次的得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例测试成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测评显示,研究组在学习兴趣和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建立、医学人文情怀培养、与老师的互动、团队精神培养6个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P<0.01)。结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加强住院医师对消化内镜基础和临床知识的掌握,提高其对规范化培训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认知负荷 消化内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满意度
下载PDF
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二琴 沈晖 +2 位作者 张琼玉 薛永举 耿旭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117名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8名)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组(59名)采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 目的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117名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8名)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组(59名)采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技能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维导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调动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思维导图 翻转课堂 探究式教学模式
下载PDF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猛 王启之 +3 位作者 燕善军 汪建超 薛永举 赵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3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研究。只接受药物治... 目的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3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研究。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后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作为单纯套扎组;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术作为联合治疗组。对3组患者的止血率、有效率、再出血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内镜下治疗的单纯套扎组和联合治疗组止血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止血率(96.67%)稍高于单纯套扎组(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单纯套扎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方面,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套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静脉套扎 硬化剂治疗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强武 邾根玲 +2 位作者 王启之 燕善军 薛永举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近五年来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1例(47.13%),肝源性溃疡18例(20.69%),门脉高压性胃病16例(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近五年来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1例(47.13%),肝源性溃疡18例(20.69%),门脉高压性胃病16例(18.39%);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下者多由后两者引起,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上者多为Child-Pugh C级患者,往往并发肝性脑病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应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检查 原因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胆管支架置入在恶性胆管狭窄姑息性减黄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晓晶 李大鹏 +2 位作者 郑海伦 薛永举 燕善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狭窄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筛选胆管支架引流效果预测指标。方法:采用ERCP技术对10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狭窄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筛选胆管支架引流效果预测指标。方法:采用ERCP技术对10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胆管狭窄病人行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分为:恶性胆管狭窄肝门部与远端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BismuthⅠ型与Ⅱ~Ⅳ型组;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BismuthⅡ~Ⅳ型中单侧支架与双侧支架组;恶性远端胆管狭窄中塑料支架与金属支架组;支架引流有效与无效组。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术后及各组引流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筛选可能影响支架引流效果的相关指标。结果: 106例病人术后1周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P < 0.05 ),引流有效率70.8%。Bismuth Ⅰ型组、金属支架组引流有效率分别明显高于BismuthⅡ~Ⅳ型组、塑料支架组( P < 0.05 )。恶性肝门部胆管狭窄较远端胆管狭窄的术后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05)。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回抽淤积胆汁量与引流效果呈明显正相关( P <0.05)。结论:经ERCP置入胆管支架的姑息性减黄治疗安全有效,但对于引流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相对风险较高之BismuthⅡ~Ⅳ型组应谨慎对待。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回抽胆汁量可预测支架引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管支架 黄疸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转移的影响
16
作者 赵义 王启之 +4 位作者 燕善军 刘晓阳 薛永举 王猛 崔艳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81-283,287,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PANC-1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种胰腺癌细胞系中MALAT1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下调PANC-1的MALAT1水平,应用贴壁、离壁实验和Transwell...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PANC-1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种胰腺癌细胞系中MALAT1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下调PANC-1的MALAT1水平,应用贴壁、离壁实验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观察PANC-1的贴壁、离壁、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ANC-1的Vimentin、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种胰腺癌细胞系中MALAT1差异性表达,PANC-1细胞系中表达最高。下调MALAT1的表达后,PANC-1的Vimentin、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贴壁、离壁、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减弱(P<0.01)。结论:下调MALAT1通过降低Vimentin、MMP-2和MMP-9的表达可减弱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合并胆管炎经ERCP治疗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从月 李大鹏 +1 位作者 薛永举 燕善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分析胆管末端良性病变经ERCP治疗后复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评价ERCP治疗远期效果的同时确定随访对该类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行ERCP诊治的150例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合并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并通过随访评价ERCP... 目的分析胆管末端良性病变经ERCP治疗后复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评价ERCP治疗远期效果的同时确定随访对该类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行ERCP诊治的150例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合并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并通过随访评价ERCP治疗该类疾病的效果。结果经ERCP成功造影132例,成功率为88.0%,术后共出现胆管炎复发22例,占17.5%(122/126),男性胆管炎复发率高于女性(P=0.138),憩室组复发率高于非憩室组(P=0.023),合并胆囊结石组的复发率高于无胆囊结石组(P=0.016),胆囊切除组胆管炎复发率低于胆囊非切除组(P=0.003),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组的复发率高于非EST组(P=0.045),对年龄、性别、并憩室、并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EST治疗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憩室、EST治疗为胆管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胆囊结石与术后复发有关(P=0.000),胆囊切除史及性别为男时为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00)。结论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胆管泥沙样结石、壶腹周围憩室等,多病因交叉存在、互相影响,对胆管末端疾病的诊治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ERCP对该类疾病安全有效,该类疾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且有恶变的可能,随访对于该类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 胆管炎 胆总管泥沙样结石 壶腹周围憩室 十二指肠乳头炎 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 ERCP 随访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术前纳肛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后血PGE2、IL-17、TNF-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清峰 燕善军 +6 位作者 薛永举 邓晓晶 郑海伦 李大鹏 汪建超 汪强武 王启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预防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对临床拟行ERCP术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病人术前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对照组病人予安慰剂栓纳肛,观察2组术后高淀粉酶血...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预防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对临床拟行ERCP术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病人术前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对照组病人予安慰剂栓纳肛,观察2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同时检测术前和术后3、24 h血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胰腺炎1例,低于对照组的8例(P<0.05),2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PGE2、IL-17、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观察组PGE2、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IL-17、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2组PG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IL-17、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而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术前纳肛可以有效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可能与其降低体内PGE2、IL-17、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吲哚美辛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前列腺素E2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敏 燕善军 +2 位作者 刘晓阳 薛永举 任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总结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1例IRF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腹胀,肾功能损害,彩超、CT、MRI均发现腹膜后多发纤维条... 目的:总结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1例IRF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纳差、腹胀,肾功能损害,彩超、CT、MRI均发现腹膜后多发纤维条索形成。予以双侧上尿路置入D-J输尿管内引流及口服泼尼松后,患者肾功能恢复,症状缓解。结论:IRF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依靠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以确诊;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免疫抑制剂和他莫昔芬的应用尚在探索中,晚期出现器官压迫和梗阻时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Gremli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分析
20
作者 徐乐荣 王启之 +3 位作者 薛永举 娄诗涵 刘永涛 汪强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分析Gremlin1在胃癌的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胃癌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后的120例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remlin1的表达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定... 目的:分析Gremlin1在胃癌的不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胃癌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后的120例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remlin1的表达及其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Gremlin1在部分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组织的细胞质中有表达,其中阳性病例61例,阴性病例59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下Gremlin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级和组织来源的Gremlin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Gremlin1在胃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胃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Gremlin1 骨形态发生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