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中20q-异常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金兰(综述) 薛永权(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13-516,共4页
20q-异常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多见于髓系疾病,淋系肿瘤少见.研究发现,20q-病例均存在一个常见共同缺失区域(CDR).目前已鉴定出一些位于CDR的候选基因,其中h-1(3)mbt(即L3MBTL)基因被认为最可能是与白血病发生相关的重要肿瘤抑... 20q-异常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多见于髓系疾病,淋系肿瘤少见.研究发现,20q-病例均存在一个常见共同缺失区域(CDR).目前已鉴定出一些位于CDR的候选基因,其中h-1(3)mbt(即L3MBTL)基因被认为最可能是与白血病发生相关的重要肿瘤抑制基因.20q-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当它作为原发性或唯一异常核型出现于疾病的早期阶段时,提示预后良好;当它作为继发性或与其他异常核型伴随出现于疾病的中、晚期阶段时,提示预后不良.20q-的衍生异常包括i(20q-)、多拷贝20q-和der(20)del(20q)t(20;21)(q11;q11)等,其意义尚待积累更多病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方可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q-异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髓系疾病 共同缺失区域 肿瘤抑制基因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隐匿性和复杂性染色体异常检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白淑潇(综述) 薛永权(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12-416,共5页
染色体分析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均有重要意义。然而,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技术只能在55%左右的成人AML检出克隆性核型异常,45%左右的AML仍显示正常核型。本文对近年来采用新的分子细胞遗... 染色体分析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和治疗选择均有重要意义。然而,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C)技术只能在55%左右的成人AML检出克隆性核型异常,45%左右的AML仍显示正常核型。本文对近年来采用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AML中隐匿性和复杂性染色体异常的研究作了文献复习,指出它们和CC是互相补充的,确实能提高CC分析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伞代替CC分析.府根据瞑学绨济学原则右针对件的加以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 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后出现Ph阴性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永胜(综述) 薛永权(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大约4.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Ph阴性染色体异常(Ph-/cA),最常见的类型为+8和-7等,大多为暂时性,少数病例可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伊马替尼抑制Ph阳... 大约4.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Ph阴性染色体异常(Ph-/cA),最常见的类型为+8和-7等,大多为暂时性,少数病例可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伊马替尼抑制Ph阳性克隆从而暴露Ph-/CA或伊马替尼的直接作用有关。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应定期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以及早发现Ph~/CA并长期监测其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Ph阴性染色体异常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