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胡菱 韩明子 +1 位作者 薛洪璐 景德怀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的理论基础是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可以在体内或体外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年一些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可能导致微梗死、血栓性微血管病、肝静脉闭塞症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肿瘤等并... 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疾病的理论基础是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可以在体内或体外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近年一些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可能导致微梗死、血栓性微血管病、肝静脉闭塞症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肿瘤等并发症。本文就干细胞临床移植可能面临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微梗死 血栓性微血管病 肿瘤 移植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组织成瘤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明子 金世柱 +5 位作者 许军 曲波 宋艳燕 赵晶 薛洪璐 胡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29-733,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肝损伤小鼠接受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能否导致肿瘤的发生,从而对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的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CCl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A组:BMMNC移植对照组;B组:腹部皮下注射... 目的观察急性肝损伤小鼠接受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能否导致肿瘤的发生,从而对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的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CCl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A组:BMMNC移植对照组;B组:腹部皮下注射BMMNC0.3ml;C组:经尾静脉注射BMMNC0.3ml;D组:经尾静脉注射BMMNC0.9ml;E组:模型检测组;F组:供体组。BMMNC采用PKH26标记。病理观察小鼠接受BMMNC移植后皮下及肝脏内有无肿瘤形成。结果 C组及D组肝脏内未见肿瘤形成;B组皮下形成一肿物,病理证实为脂肪及淋巴细胞的炎性坏死所形成的包裹。结论理论上自体BMSC移植虽有形成肿瘤的可能性,但在本实验中未见肿瘤形成,自体BMSC移植能否诱发肿瘤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骨髓单个核细胞 干细胞移植成瘤性 干细胞移植安全性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小鼠急性肝损伤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宿主凝血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菱 韩明子 +2 位作者 薛洪璐 许军 姚媛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是否形成肝内及肝外血栓,以及宿主凝血机制有无其他异常表现。方法应用CCl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然后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实验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数量随机分为3组:A组为移植对照... 目的观察小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是否形成肝内及肝外血栓,以及宿主凝血机制有无其他异常表现。方法应用CCl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然后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实验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数量随机分为3组:A组为移植对照组;B组为经尾静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0.3 mL;C组为经尾静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0.9 mL;分别于移植后1周、2周处死小鼠,取其血清检测D-二聚体值,取肝、肺、心、脑、肾组织观察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这些器官迁移情况及有无血栓形成。结果 PKH26标记阳性细胞数:脑部未发现荧光;同一时间点,C组与其他组比较,同一实验组移植后1周与2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器官血栓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发现,移植后1周及2周肝脏、心脏、肺脏及肾脏均有血栓形成,第2周血栓较第1周明显;脑部未发现血栓。D-二聚体检测:乳胶凝集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值,各时间点各组间均未发现差异。结论 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BMMNC 0.3 mL及0.9 mL均可致多器官血栓形成。BALB/C小鼠尾静脉注入BMMNC剂量越大形成血栓的机会越大。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值对检测BALB/C小鼠尾静脉移植BMMNC后是否有血栓形成没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D-二聚体 凝血机制 骨髓单个核细胞 急性肝损伤 移植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凝血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韩明子 金世柱 +5 位作者 许军 曲波 宋艳燕 赵晶 胡菱 薛洪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23-728,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有无输注不良反应,是否形成肝内及肝外血栓及宿主凝血机制有无其他异常表现。方法应用CCl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然后行BMMNC移植。实验按注射BMMNC的数量随机分成3组:A组为移植对... 目的观察小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有无输注不良反应,是否形成肝内及肝外血栓及宿主凝血机制有无其他异常表现。方法应用CCl4/2-AAF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然后行BMMNC移植。实验按注射BMMNC的数量随机分成3组:A组为移植对照组;B组为经尾静脉注射BMMNC0.3ml;C组为经尾静脉注射BMMNC0.9ml;分别于移植后1周、2周处死小鼠,取其血清检测D-二聚体值,取肝、肺、心、脑、肾组织观察小鼠BMMNC移植后这些器官有无血栓形成。结果可在肝脏损伤处发现红色荧光;同一时间点各实验组间比较、A组与其他组比较、同一实验组移植后1周与2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器官血栓形成情况:HE染色观察发现,1周及2周肝脏、心脏、肺脏及肾脏均有血栓形成,第2周血栓较第1周明显,脑部未发现血栓。D-二聚体检测:乳胶凝集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值,各时间点各组间均未发现差异。结论 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BMMNC0.3ml及0.9ml均可致多器官血栓形成。BALB/C小鼠尾静脉注入BMMNC剂量大者形成血栓的机会越大。乳胶凝集法测定D-二聚体值对检测BALB/C小鼠尾静脉移植BMMNC后是否有血栓形成没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D-二聚体 凝血机制 骨髓单个核细胞 急性肝损伤 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