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雷 田颖 +5 位作者 于洪顺 殷毅 董万青 李淑菊 薛瑶涵 武永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7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取LIFT术,... 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取LIFT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效果(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以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采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判定肛门功能,采用Wexner评分标准判定肛门失禁程度)。结果围术期指标: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创面面积、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效果: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肛门功能:术后3个月,研究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轻微收缩时动作电位时限,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Wexn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LIFT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各有利弊,前者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小,后者手术效果好,但针对于复杂肛瘘切除后复发率仍然较高,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复杂肛瘘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淑菊 田颖 +1 位作者 冯俊伟 薛瑶涵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AAFT组(n=98,实施VAAFT术)和LIFT组(n=104,实施... 目的探讨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AAFT组(n=98,实施VAAFT术)和LIFT组(n=104,实施LIFT术)。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创面相关指标(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疼痛程度)、疗效、肛门功能、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AAFT组的手术时间长于LIFT组,住院时间短于LIFT组,VAAFT组术后第3、5、7天的VAS疼痛评分低于LIF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AFT组的疗效优于LIFT组(P<0.05)。术后第7天,VAAFT组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低于LIFT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AAFT术与LIFT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与LIFT术相比,VAAFT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第3、5、7天的疼痛程度,对术后的肛门功能影响更小,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