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叙述空间的本真还原:评维德曼《法侬》 被引量:4
1
作者 薛璇子 庞好农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96-99,共4页
维德曼在小说《法侬》里把写作动机、创作流程、寓意寄托等均视为文本的表现对象,把元叙述的动态虚实性细化为"以实论虚"、"以虚论实"和"以虚论虚"三个方面。他用视角越界的含糊手法还原了现实生活中人... 维德曼在小说《法侬》里把写作动机、创作流程、寓意寄托等均视为文本的表现对象,把元叙述的动态虚实性细化为"以实论虚"、"以虚论实"和"以虚论虚"三个方面。他用视角越界的含糊手法还原了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个体人格的多面性。在小说结构的生成方面,他选用的幻影、拼贴和断裂等策略使作品散发出蒙太奇和百衲被的艺术魅力。维德曼采用的本真还原策略拓展了非裔美国小说的后现代叙述空间,促进了美国黑人文艺美学在21世纪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埃德加·维德曼 《法侬》 元叙述 视角越界 叙述空间
下载PDF
惊惶·趋避·恐惧:兼论心理学视阈下的《成人礼》
2
作者 薛璇子 庞好农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赖特在《成人礼》中采用情景反语的手法揭示了黑人弃儿所遭遇的家庭惊惶和社会惊惶,然后从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的衍绎来展示人物心理的多层面性,使小说情节发展扣人心弦,表明不合理社会制度引发的恐惧感超过一定的极限,就可能... 赖特在《成人礼》中采用情景反语的手法揭示了黑人弃儿所遭遇的家庭惊惶和社会惊惶,然后从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的衍绎来展示人物心理的多层面性,使小说情节发展扣人心弦,表明不合理社会制度引发的恐惧感超过一定的极限,就可能导致黑人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赖特在该小说中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对21世纪美国社会黑人青少年问题的解决仍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特 《成人礼》 惊惶 趋避 恐惧
下载PDF
从理查德·赖特笔下的“别格”众生相看美国黑人的自行维权
3
作者 薛璇子 庞好农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年第12期34-35,共2页
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刻画了非洲裔美国人中的三类"别格"形象。文化移入和种族压迫催生了这些"别格"类黑人的第三种意识,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会违反法律,甚至不惜诉诸暴力来维护自己应该得到的人权和公民权。... 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刻画了非洲裔美国人中的三类"别格"形象。文化移入和种族压迫催生了这些"别格"类黑人的第三种意识,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会违反法律,甚至不惜诉诸暴力来维护自己应该得到的人权和公民权。美国黑人的自行维权是黑人意识从逆来顺受发展到奋起反抗的典型标志。现采用非洲裔美国文学批评的方法,从不同阶层黑人争取人权、公民权的斗争经历来讨论他们自我维权的性质、状况和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赖特 别格 第三种意识 自行维权 非洲裔美国文学
下载PDF
双重意识的演绎:评《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
4
作者 庞好农 薛璇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年第6期52-53,共2页
雅各布斯的奴隶叙事《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揭露了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奴隶制的残暴和北方种族歧视的非人性,并通过黑奴女孩布伦特双重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抨击美国南方奴隶制对女奴的双重剥削,认为积极的双重意识是黑奴追求自身解... 雅各布斯的奴隶叙事《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揭露了19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奴隶制的残暴和北方种族歧视的非人性,并通过黑奴女孩布伦特双重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抨击美国南方奴隶制对女奴的双重剥削,认为积极的双重意识是黑奴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权平等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意识 雅各布斯 《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事件》 奴隶制 种族歧视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寒冰 薛璇子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53-55,共3页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给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陕西文化旅游产业正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文中从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陕西文化旅游产...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给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陕西文化旅游产业正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文中从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陕西文化旅游产业 推广
下载PDF
非洲根文化的衰落与第三种意识的崛起——赖特长篇小说《长梦》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薛璇子 庞好农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36,共2页
赖特在其小说《长梦》里揭示了白人文化移入对非洲裔美国人的重大影响:白人文化移入提高了美国黑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黑人的种族自尊心,同时也可能引起黑人青年对白人文化的追捧和盲目崇拜,进而导致了黑人非洲文化的逐渐衰落。美国种族... 赖特在其小说《长梦》里揭示了白人文化移入对非洲裔美国人的重大影响:白人文化移入提高了美国黑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黑人的种族自尊心,同时也可能引起黑人青年对白人文化的追捧和盲目崇拜,进而导致了黑人非洲文化的逐渐衰落。美国种族社会对黑人的压迫和对黑人人权的践踏必然导致黑人第三种意识的形成和爆发,而这种新意识有助于黑人建立自信心,推动黑人意识从双重意识向三重意识方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根文化 第三种意识 理查德·赖特《长梦》
原文传递
从黑洞理论解读艾丽丝·沃克《梅丽迪安》
7
作者 薛璇子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0-31,共2页
《梅丽迪安》不仅是一部反映黑人如何反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小说,也是黑人探索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的一种人文表达。通过对20世纪美国黑人身份危机的敏锐观察,艾丽丝·沃克提出了自己对黑人民族战胜种族歧视、实现社会平等问题的... 《梅丽迪安》不仅是一部反映黑人如何反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小说,也是黑人探索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的一种人文表达。通过对20世纪美国黑人身份危机的敏锐观察,艾丽丝·沃克提出了自己对黑人民族战胜种族歧视、实现社会平等问题的看法。本文以小赫斯顿·A·贝克提出的黑洞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女主人公梅丽迪安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完整的三次尝试,肯定了黑人传统文化中的"祖先智慧"对黑人争取社会公平和种族平等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丽迪安》 黑人自我 黑洞 困境 (消除)黑洞
原文传递
语际转码的交互顺应
8
作者 薛璇子 《才智》 2009年第33期122-123,共2页
在语际转码中,译文词语的搭配与英汉民族的思维定式密切相关。各民族对事物的看法、思虑角度深受其悠久的文化沉淀的影响,他们论及事物的参照物、喻体等也不相同。在英汉互译中要充分重视这种文化沉淀对语言编码和解码的制约力。喻体对... 在语际转码中,译文词语的搭配与英汉民族的思维定式密切相关。各民族对事物的看法、思虑角度深受其悠久的文化沉淀的影响,他们论及事物的参照物、喻体等也不相同。在英汉互译中要充分重视这种文化沉淀对语言编码和解码的制约力。喻体对应,而语义不对应这种情况在成语或习语中出现较多。在英汉互译中不宜一味追求比喻形象上的对应,宜采用变通手法,以求实质对应,把源语的全部信息转入译文,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定式 搭配 喻体 贴切达意
原文传递
黑人中的美国梦与美国梦中的黑人:评理查德·赖特的长篇小说 被引量:6
9
作者 庞好农 薛璇子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0,共4页
美国黑人在文化移入过程中受到白人美国梦的重大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理想和抱负。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塑造了处于美国社会下层阶级、中下层阶级和中层阶级的黑人形象,揭示了他们以各自阶层为立足点的美国梦,解析了其美国梦破灭的原... 美国黑人在文化移入过程中受到白人美国梦的重大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理想和抱负。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塑造了处于美国社会下层阶级、中下层阶级和中层阶级的黑人形象,揭示了他们以各自阶层为立足点的美国梦,解析了其美国梦破灭的原因。黑人美国梦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黑人对美国梦的追逐其实就是他们向往人权、种族平等和社会正义所发出的黑色呐喊,而他们的艰难历程也是美国社会文明的奋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梦 理查德·赖特 黑人 社会进步
原文传递
荒诞中的黑色幽默与黑色幽默中的荒诞——评海姆斯《持枪的盲人》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好农 薛璇子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88-91,共4页
海姆斯在《持枪的盲人》里从黑人种族主义、逆向种族排斥和种族隔离三个方面探究了黑色幽默与荒诞的内在关联,把种族关系视为一种不断朝荒谬方向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种族主义把荒谬引入人类生存环境,在受害者身上引发荒谬性,从而深化了... 海姆斯在《持枪的盲人》里从黑人种族主义、逆向种族排斥和种族隔离三个方面探究了黑色幽默与荒诞的内在关联,把种族关系视为一种不断朝荒谬方向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种族主义把荒谬引入人类生存环境,在受害者身上引发荒谬性,从而深化了种族主义者的荒谬性。海姆斯将种族主义社会幻化和魔化,使其与现实世界疏离,从反常切入正常,从荒诞切入现实,从而达到对现实进行审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斯特· 海姆斯 《持枪的盲人》 黑色幽默 荒诞
原文传递
从《棉花来到哈莱姆》探析海姆斯笔下的荒诞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璇子 《外国语言文学》 2019年第4期364-374,共11页
在《棉花来到哈莱姆》中,海姆斯把荒诞作为解构白人冷硬派侦探小说叙事模式的策略。哈莱姆黑人区的暴力现实造就了海姆斯的暴力叙述;黑人生存的荒谬体验反讽种族主义的荒谬性;异化黑人民间故事,反衬小说人物和事件的荒诞性,揭露美国六... 在《棉花来到哈莱姆》中,海姆斯把荒诞作为解构白人冷硬派侦探小说叙事模式的策略。哈莱姆黑人区的暴力现实造就了海姆斯的暴力叙述;黑人生存的荒谬体验反讽种族主义的荒谬性;异化黑人民间故事,反衬小说人物和事件的荒诞性,揭露美国六十年代种族主义社会的冷漠和残酷。海姆斯将黑人双重意识和黑人土语运用到侦探小说创作中,开创了具有鲜明黑人叙事特色的非裔美国侦探小说创作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非裔美国城市自然主义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斯特·海姆斯 《棉花来到哈莱姆》 荒诞叙事
原文传递
从《街》探析佩特里笔下的心理叙事
12
作者 庞好农 薛璇子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8,共9页
佩特里在《街》里通过对微妙心理的刻画,营造出斑驳迷离的心理空间,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心理叙事风格。她以一个冷静旁观者的心态,写下她所能够看到和体悟到的哈莱姆社会现实和人间百态,通过记忆表象再现的方式来展现人的心灵轨迹。在... 佩特里在《街》里通过对微妙心理的刻画,营造出斑驳迷离的心理空间,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心理叙事风格。她以一个冷静旁观者的心态,写下她所能够看到和体悟到的哈莱姆社会现实和人间百态,通过记忆表象再现的方式来展现人的心灵轨迹。在佩特里笔下的视觉心象、听觉心象和运动心象里,生理欲望和金钱欲望的相互纠结使人的心理变得矛盾怪异,以此揭示了种族主义社会的荒谬性和非理性。情境心理中的恋物癖、事与愿违心理、心理冲突和臆想的相互作用,解构了美国黑人的情感心理状态、意志心理状态和动机心理状态,揭露了黑人在种族主义环境里的生存危机,阐释了情境力量场对人格和人性的强大影响力和制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莱恩·佩特里 《街》 心理叙事 记忆表象 心象
原文传递
为黑人男性申诉——《紫颜色》中黑人男性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13
作者 薛璇子 雷军刚 《高考》 2019年第20期150-150,共1页
《紫颜色》探讨了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的苦难和抗争。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心理学的部分理论挖掘黑人男性残忍对待黑人女性这一事实的社会根源,阐释黑人男性是种族歧视的直接受害者,和女性一样,他们同样也是父权家长制和传统男女性... 《紫颜色》探讨了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的苦难和抗争。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心理学的部分理论挖掘黑人男性残忍对待黑人女性这一事实的社会根源,阐释黑人男性是种族歧视的直接受害者,和女性一样,他们同样也是父权家长制和传统男女性别限制的牺牲品,故而黑人男女应当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携手消解根植于菲勒斯中心文化的形而上学的男女二元对立思想体系以得到男女两性真正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男性 替罪羊 从众心理 刻板印象
原文传递
浅析莉迪亚·查尔德的小说《霍比莫克》
14
作者 薛璇子 雷军刚 《才智》 2019年第23期198-198,共1页
查尔德在《霍博莫克》中通过描写印第安人霍比莫克和清教徒玛丽的跨种族婚姻,指出19世纪早期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尖锐的冲突,试图利用'黑白通婚'来解决种族问题的荒谬性。本文将首先分析作者从土著居民的形象塑造、与玛丽的婚姻... 查尔德在《霍博莫克》中通过描写印第安人霍比莫克和清教徒玛丽的跨种族婚姻,指出19世纪早期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尖锐的冲突,试图利用'黑白通婚'来解决种族问题的荒谬性。本文将首先分析作者从土著居民的形象塑造、与玛丽的婚姻关系以及小说的结局这三个方面阐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种族婚姻 矛盾 《霍比莫克》
原文传递
谁是眼中“上帝”?——评《他们眼望上苍》
15
作者 薛璇子 雷军刚 《高考》 2019年第21期147-147,共1页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上帝'犹如远方的地平线一样,给人无限憧憬和企盼,不同的人对上帝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眼睛的聚焦探索其心理变化从而阐释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争取自己权力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上帝'犹如远方的地平线一样,给人无限憧憬和企盼,不同的人对上帝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眼睛的聚焦探索其心理变化从而阐释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争取自己权力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 心理活动 地平线
原文传递
抒怀咏志“译”悠长——“三美”评《清明》译本
16
作者 薛璇子 《高考》 2019年第23期170-170,共1页
本文通过应用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三化'论分析万昌盛、王僴中二人对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小诗的英译本。在简单阐释了原诗的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三美'、'三化'论评析该英译本的优劣... 本文通过应用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三化'论分析万昌盛、王僴中二人对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小诗的英译本。在简单阐释了原诗的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三美'、'三化'论评析该英译本的优劣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 “三化” 《清明》
原文传递
从霍比莫克的“出走”看美国印第安人的身份建构
17
作者 薛璇子 《高考》 2019年第26期135-135,共1页
查尔德的小说《霍比莫克:以前的故事》中通过描写'欧洲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间生育子女'这一禁忌话题,反映了十九世纪早期印第安民族面对种族歧视,白人文化霸权时的彷徨和痛苦,指出传统文化在印第安人自我身份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莉迪亚·玛利亚·查尔德 《霍比莫克:以前的故事》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