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中国化的关键议题
1
作者 王应临 洪传博 +1 位作者 薛镒涵 任天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1,共6页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和仅凭保护地难以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的“3030”目标的背景下,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作为一种新的就地保护工具在国际上逐步得到重视。中国已开展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 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和仅凭保护地难以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的“3030”目标的背景下,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作为一种新的就地保护工具在国际上逐步得到重视。中国已开展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但尚未系统性开展OECMs的识别与评价。试图确立OECMs中国化的关键议题。研究内容包括分析OECMs中国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OECMs全球实践的进展和局限,为中国OECMs提供参考;结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有基础和国情,提出包含概念、识别、治理和评价4个方面的OECMs中国化关键议题。研究结论能进一步推动中国OECMs相关实践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支撑中国OECMs的标准建设和示范,确保中国OECMs的稳步推进和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地 识别与评价
下载PDF
鱼—蚌混养的原理、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斌 闵庆文 薛镒涵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3期66-69,98,共5页
鱼—蚌混养是生态渔业模式之一,也是淡水渔业农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已被农业农村部发布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浙江德清传统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鱼—蚌混养正是其中环境友好的生态农... 鱼—蚌混养是生态渔业模式之一,也是淡水渔业农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已被农业农村部发布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浙江德清传统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鱼—蚌混养正是其中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技术之一。但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造成一些地方珍珠养殖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全面分析鱼—蚌混养的生态学原理、效益及影响因素,阐明其相比淡水蚌单养的优势;并以我国传统鱼—蚌混养技术为基础,结合当前新发展的鱼—蚌—藻混养等技术,从原理、方法及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系统阐述鱼—蚌混养技术特点。分析表明,鱼—蚌混养可抑制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增殖,改变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构造,增强水体的自动调节能力,提高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等现象发生,同时为鱼和蚌提供丰富的食物,在促进珍珠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比“单养”更高的收益;通过鱼—蚌混养,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水体的质量,而且可以获得鱼—蚌双丰收,综合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蚌混养 生态学原理 德清传统珍珠养殖与利用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