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固相剥离法制备功能化石墨烯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露平 郑明波 +4 位作者 沈辰飞 吕洪岭 李念武 潘力佳 曹洁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75-1381,共7页
通过微波固相剥离氧化石墨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的剥离,是由于微波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片上的官能团分解为CO2和H2O,产生的压力超过了片层间的范德华力。形貌表征显示了石墨烯的有效剥离和纳米孔结构的形成。红外光谱分析结... 通过微波固相剥离氧化石墨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的剥离,是由于微波加热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片上的官能团分解为CO2和H2O,产生的压力超过了片层间的范德华力。形貌表征显示了石墨烯的有效剥离和纳米孔结构的形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剥离的功能化石墨烯仍然有少量的官能团残留。N2等温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高比表面积(412.9m2·g-1)和大孔容(1.91cm3·g-1)。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功能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电容行为和207.5F·g-1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石墨烯 微波辐射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测试
下载PDF
石墨烯-氧化钌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热法合成及电化学电容性能(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沈辰飞 郑明波 +4 位作者 薛露平 李念武 吕洪岭 张松涛 曹洁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589,共5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钌(G-RuO2)纳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SEM结果表明氧化钌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片上。TEM结果显示氧化钌纳米粒子的平...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钌(G-RuO2)纳米复合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SEM结果表明氧化钌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片上。TEM结果显示氧化钌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3 nm。对样品进行了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样品在H2SO4(1 mol.L-1)溶液中具有219.7 F.g-1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钌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电容器 水热
下载PDF
高强钢多弧离子镀铝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薛露平 许维超 叶晖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765-770,共6页
采用多弧离子镀设备在30CrMnSiA和65Mn高强钢基体上进行镀铝,研究了喷丸和钝化后处理对离子镀铝层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喷丸能令离子镀铝层致密化和平整化,表面粗糙度降低。喷丸+钝化处理后离子镀铝层可耐504 h以上的中性盐雾试验。中... 采用多弧离子镀设备在30CrMnSiA和65Mn高强钢基体上进行镀铝,研究了喷丸和钝化后处理对离子镀铝层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喷丸能令离子镀铝层致密化和平整化,表面粗糙度降低。喷丸+钝化处理后离子镀铝层可耐504 h以上的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结果表明,离子镀铝层的耐蚀性优于同等厚度的电镀锌或镉镀层。离子镀铝不会引起高强钢基体吸氢,不影响基体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多弧离子镀 耐蚀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ZL104局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露平 许维超 叶晖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5期92-97,共6页
研究了铝合金材料阳极氧化理论以及ZL104铝合金材料局部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后膜层粘脱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机理,指出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氧化膜在贮存、水试等环节受到污染而使氧化膜的封孔结构被破坏。根据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结果,提出了... 研究了铝合金材料阳极氧化理论以及ZL104铝合金材料局部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后膜层粘脱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机理,指出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氧化膜在贮存、水试等环节受到污染而使氧化膜的封孔结构被破坏。根据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结果,提出了局部阳极氧化前增加水封闭处理对氧化膜进行修复的工艺技术。该项技术可有效杜绝氧化膜层粘脱现象。采用该项工艺技术制造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已经用于常规运载火箭系统,该运载火箭已经完成飞行任务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阳极氧化 氧化膜粘脱 氧化膜分层 封闭处理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钛合金化铣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薛露平 叶晖 许维超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化学铣切是一种能使表面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达到加工要求的表面处理方法。简要介绍了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工艺方法,阐述了化学铣切的反应机理,并在均匀设计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化学铣切温度和溶液配方对钛合金产品化学铣切质量... 化学铣切是一种能使表面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达到加工要求的表面处理方法。简要介绍了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工艺方法,阐述了化学铣切的反应机理,并在均匀设计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化学铣切温度和溶液配方对钛合金产品化学铣切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化学铣切工艺方案,分析表明验证结果与理论是相符的,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化学铣切 均匀设计 铣切速度 浸蚀比
下载PDF
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 被引量:4
6
作者 许维超 薛露平 叶晖 《火箭推进》 CAS 2019年第2期79-84,共6页
针对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双重封闭后的铬酸阳极氧化膜代替传统的涂漆保护,作为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的遮蔽层。利用极化曲线、阻抗谱(EIS)和点滴试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双重封闭后铬酸阳极氧化膜... 针对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双重封闭后的铬酸阳极氧化膜代替传统的涂漆保护,作为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的遮蔽层。利用极化曲线、阻抗谱(EIS)和点滴试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双重封闭后铬酸阳极氧化膜的腐蚀行为,并与重铬酸钾封闭、水封闭后氧化膜进行比较。与重铬酸钾封闭、水封闭相比,双重封闭后铬酸阳极氧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下降2个数量级,氧化膜多孔层电阻R_p值提高500倍以上,氧化膜点滴试验时间提高2倍~5倍。结果表明,双重封闭技术能有效提高铬酸阳极氧化膜的封孔质量,增强了耐腐蚀、耐电压性能,可作为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遮蔽层。采用该工艺制备的局部硬质阳极氧化膜均匀致密,厚度可达60μm,平均硬度可达360,满足设计要求(厚度≥40μm,硬度≥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14铝合金 局部硬质阳极氧化 铬酸阳极氧化膜 双重封闭 耐蚀性能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Graphene-ZnS Nanocomposites via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Two Sulfide Sources
7
作者 沈辰飞 郑明波 +4 位作者 薛露平 李念武 吕洪岭 张松涛 曹洁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19-723,共5页
Graphene-ZnS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sheets (FGS) as matrix with NazS and thioacetamide (TAA) as sulfide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Graphene-ZnS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sheets (FGS) as matrix with NazS and thioacetamide (TAA) as sulfide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patterns reveal that face-centered cubic ZnS was obtained.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results demonstrate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samples. The optical behaviors of both samples were examined by means of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oscopy.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the two sulfide source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s were also discusse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cal behaviors between two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 GRAPHENE sulfide sources NANOCOMPOSITE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ptical behavi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