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日本如何接受“哲学”?
被引量:
8
1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杨晓莉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6-12,共7页
1591年在日本第1次出现了关于"哲学"(音译片假名标记)的记载;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在"希哲学"、"求圣学"这样的概念之外,日本人还尝试了"究理学"、"性理学"、"理学"、&qu...
1591年在日本第1次出现了关于"哲学"(音译片假名标记)的记载;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在"希哲学"、"求圣学"这样的概念之外,日本人还尝试了"究理学"、"性理学"、"理学"、"理论"、"玄学"、"知识学"等各种各样的翻译。在这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理学"这一概念。但是,1874年(明治7年)西周在《百一新论》中最终把philosophy定译为"哲学"。西周认为,儒学的特质在于将"真理"置于儒学之起点的孔孟之说,进而追求代代相传,永以为继。与之不同,西方哲学从根底上就不是以遵循传统作为前提,而是通过批判与检验把握事物的真相,获得真理观念。即认为真理始终是存在于发展之中。中江兆民关于"日本自古至今无哲学"的名言,反映出日本在经验的理论化这一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希哲学
哲学
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与思索——以日语来思索的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陈晓隽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2-49,共8页
哲学无疑是一门思索普遍性问题的学科,所以或许可以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并无必要。不过,即使思索的是普遍性的问题,也脱离不开语言包含的限制性。就日语而言,日语所具有的特点和限制同样影响着使用日语所做的哲学思考。日语有这样一个特...
哲学无疑是一门思索普遍性问题的学科,所以或许可以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并无必要。不过,即使思索的是普遍性的问题,也脱离不开语言包含的限制性。就日语而言,日语所具有的特点和限制同样影响着使用日语所做的哲学思考。日语有这样一个特点,即一个句子里不总是需要一个主语。它来自于这样的经验,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行使者,而在于行使者自身之内。这跟日语"以谓语为中心"的语法结构有关。西田几多郎的"场所"理论是基于他对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的批判之上的。西田特别指出,"我们意识到的意识"固然是在这种认识论中被发现的,但"意识着的意识"却并没被把握到。我们努力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他对于传统的认识论的批判和他建立的"场所"理论与上面提到的日语中"以谓语为中心"的语法结构有着深刻的关联。这也就明确了,语言对于哲思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哲学
京都学派
西田几多郎
九鬼周造、和辻哲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木清的《构想力的逻辑》
3
作者
藤田正胜
黄世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三木清在其后期生涯中尝试解决的是逻各斯与激情的辩证法式的统一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促使三木对"哲学式"的人学的探究。通过对身体性的主体的重构,三木确立了其对"人(类)"的把握,即作为"社会性的"...
三木清在其后期生涯中尝试解决的是逻各斯与激情的辩证法式的统一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促使三木对"哲学式"的人学的探究。通过对身体性的主体的重构,三木确立了其对"人(类)"的把握,即作为"社会性的"乃至"历史性的存在"的人。在此基础上,三木将激情作为"根源性的能动性",并在身体这一"受动性的场"中完成对与"无"相关联的激情的把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三木确立了其独有的哲学性的"构想力",亦即逻各斯-激情相统一的、身体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想力
身体性
逻各斯-激情
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谓思想间的“对话”?
被引量:
1
4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思想间的对话是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探讨的哲学内容之一,就西田几多郎的立场而言,所谓"思想间的对话",首先体现为一个"我与汝"的主体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必须是在"对话之场"下的直接对话,是一种以批评...
思想间的对话是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探讨的哲学内容之一,就西田几多郎的立场而言,所谓"思想间的对话",首先体现为一个"我与汝"的主体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必须是在"对话之场"下的直接对话,是一种以批评或者对决为形式的对话,是以探索"知识的根底"究竟如何的对话,是以怀疑论为根本起点的对话,是以自身的语言为根基来展开的"互镜"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对话
主体
互镜
原文传递
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善的研究》在日本哲学历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5
作者
魏伟(译)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70,共12页
《善的研究》(1911)是“京都学派”开山之祖西田几多郎(1870-1945)的主要著作。西田直面西方哲学中的实在、行为、宗教等相关问题,尝试对上述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在此过程中,西田同时立足于佛教、儒教等东方的思想传统,在此前哲学未曾...
《善的研究》(1911)是“京都学派”开山之祖西田几多郎(1870-1945)的主要著作。西田直面西方哲学中的实在、行为、宗教等相关问题,尝试对上述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在此过程中,西田同时立足于佛教、儒教等东方的思想传统,在此前哲学未曾涉足的更广阔的视野中展开思索。西田从通过反思知识的框架本身来捕捉事物的真实状态这个问题出发,建立了一种基于“纯粹经验”这一基本概念的哲学。本文认为他的思想蕴含了这样一个意图: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哲学问题,或从一个更基本的角度来展开哲学讨论的尝试提供思路。西田哲学能为上述尝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田几多郎
日本哲学
纯粹经验
现象学
东西方对话
原文传递
“场所”——来自根本之处的思索
被引量:
1
6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世界哲学》
2002年第5期8-16,共9页
关键词
西田几多郎
新康德主义
哲学思想
“场所”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如何接受“哲学”?
被引量:
8
1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杨晓莉
机构
京都大学日本哲学研究所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6-12,共7页
文摘
1591年在日本第1次出现了关于"哲学"(音译片假名标记)的记载;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在"希哲学"、"求圣学"这样的概念之外,日本人还尝试了"究理学"、"性理学"、"理学"、"理论"、"玄学"、"知识学"等各种各样的翻译。在这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理学"这一概念。但是,1874年(明治7年)西周在《百一新论》中最终把philosophy定译为"哲学"。西周认为,儒学的特质在于将"真理"置于儒学之起点的孔孟之说,进而追求代代相传,永以为继。与之不同,西方哲学从根底上就不是以遵循传统作为前提,而是通过批判与检验把握事物的真相,获得真理观念。即认为真理始终是存在于发展之中。中江兆民关于"日本自古至今无哲学"的名言,反映出日本在经验的理论化这一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
关键词
儒学
希哲学
哲学
理学
Keywords
Confucianism
Greek philosophy
philosophy
science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与思索——以日语来思索的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陈晓隽
机构
京都大学大学院総合生存学館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厦门大学
出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2-49,共8页
文摘
哲学无疑是一门思索普遍性问题的学科,所以或许可以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并无必要。不过,即使思索的是普遍性的问题,也脱离不开语言包含的限制性。就日语而言,日语所具有的特点和限制同样影响着使用日语所做的哲学思考。日语有这样一个特点,即一个句子里不总是需要一个主语。它来自于这样的经验,关注的焦点不在于行使者,而在于行使者自身之内。这跟日语"以谓语为中心"的语法结构有关。西田几多郎的"场所"理论是基于他对于康德和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的批判之上的。西田特别指出,"我们意识到的意识"固然是在这种认识论中被发现的,但"意识着的意识"却并没被把握到。我们努力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他对于传统的认识论的批判和他建立的"场所"理论与上面提到的日语中"以谓语为中心"的语法结构有着深刻的关联。这也就明确了,语言对于哲思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语言
哲学
京都学派
西田几多郎
九鬼周造、和辻哲郎
Keywords
Language
Philosophy
Kyoto School
Nishida Kitarō
Watsuji Tetsurō
Kuki Syuzō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木清的《构想力的逻辑》
3
作者
藤田正胜
黄世军
机构
京都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文摘
三木清在其后期生涯中尝试解决的是逻各斯与激情的辩证法式的统一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促使三木对"哲学式"的人学的探究。通过对身体性的主体的重构,三木确立了其对"人(类)"的把握,即作为"社会性的"乃至"历史性的存在"的人。在此基础上,三木将激情作为"根源性的能动性",并在身体这一"受动性的场"中完成对与"无"相关联的激情的把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三木确立了其独有的哲学性的"构想力",亦即逻各斯-激情相统一的、身体性的存在。
关键词
构想力
身体性
逻各斯-激情
无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谓思想间的“对话”?
被引量:
1
4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机构
京都大学大学院総合生存学館
厦门大学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文摘
思想间的对话是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探讨的哲学内容之一,就西田几多郎的立场而言,所谓"思想间的对话",首先体现为一个"我与汝"的主体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必须是在"对话之场"下的直接对话,是一种以批评或者对决为形式的对话,是以探索"知识的根底"究竟如何的对话,是以怀疑论为根本起点的对话,是以自身的语言为根基来展开的"互镜"的对话。
关键词
思想
对话
主体
互镜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善的研究》在日本哲学历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5
作者
魏伟(译)
机构
京都大学综合生存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70,共12页
文摘
《善的研究》(1911)是“京都学派”开山之祖西田几多郎(1870-1945)的主要著作。西田直面西方哲学中的实在、行为、宗教等相关问题,尝试对上述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在此过程中,西田同时立足于佛教、儒教等东方的思想传统,在此前哲学未曾涉足的更广阔的视野中展开思索。西田从通过反思知识的框架本身来捕捉事物的真实状态这个问题出发,建立了一种基于“纯粹经验”这一基本概念的哲学。本文认为他的思想蕴含了这样一个意图: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哲学问题,或从一个更基本的角度来展开哲学讨论的尝试提供思路。西田哲学能为上述尝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西田几多郎
日本哲学
纯粹经验
现象学
东西方对话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场所”——来自根本之处的思索
被引量:
1
6
作者
藤田正胜
吴光辉
出处
《世界哲学》
2002年第5期8-16,共9页
关键词
西田几多郎
新康德主义
哲学思想
“场所”
思维方式
分类号
B084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日本如何接受“哲学”?
藤田正胜
吴光辉
杨晓莉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言与思索——以日语来思索的意义
藤田正胜
吴光辉
陈晓隽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木清的《构想力的逻辑》
藤田正胜
黄世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何谓思想间的“对话”?
藤田正胜
吴光辉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5
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善的研究》在日本哲学历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魏伟(译)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6
“场所”——来自根本之处的思索
藤田正胜
吴光辉
《世界哲学》
200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