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虎琼华 张献全 +4 位作者 王志伟 周瑜 崔巍 徐治波 徐兵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2期140-142,15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9例SAP合并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同的控制模式、肺保护通... 目的: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9例SAP合并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相同的控制模式、肺保护通气策略、肺复张、最低PEEP策略、俯卧位通气。3组患者分别选择有创正压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有创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案辅助治疗,C组患者于ARDS得到控制后撤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2 h后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峰压、呼吸频率、氧分压(Pa O_2)、氧合指数(Pa O_2/Fi O_2)、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统计并比较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无辅助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气压伤发生率、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呼吸系统顺应性、气道峰压、呼吸频率、Pa O_2、Pa O_2/Fi O_2、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2 h 3组患者的呼吸系统顺应性均获改善、Pa O_2、Pa O_2/Fi O_2均显著升高,气道峰压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B、C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A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无辅助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28 d病死率均低于A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气压伤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方案可降低SPA合并ARDS患者的气压伤发生率,对SAP合并ARDS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管理 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2
作者 虎琼华 周瑜 +4 位作者 张鸣 崔巍 徐治波 高柯 徐兵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2期56-62,共7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感染性休克9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各30例,A组予常规治...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感染性休克9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各30例,A组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CRRT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 3组血白细胞、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乳酸(Lac)、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肌酐(SCr)、血尿素(BUN)水平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以及治疗后3、7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3及7 d,3组血白细胞、PCT、CRP、IL-6、IL-10、TNF-α、Lac、SCr、BUN水平及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aO_2/FiO_2较治疗前升高,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血白细胞、PCT、CRP、IL-6、IL-10、TNF-α、Lac、SCr、BUN水平及APACHE II评分下降更明显,PaO_2/FiO_2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及7 d,3组血白细胞、PCT、CRP、IL-6、IL-10、TNF-α、Lac、PaO_2/FiO_2、SCr、BUN水平及APACHE I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白细胞、PCT、CRP、IL-6、IL-10、TNF-α、Lac、SCr、BUN水平及APACHE II评分均低于A组,B、C组PaO_2/FiO_2高于A组,C组血白细胞、PCT、CRP、IL-6、IL-10、TNF-α、Lac、SCr、BUN水平及APACHE II评分低于B组,C组PaO_2/FiO_2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及7 d,3组病死率总体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病死率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清除炎性因子来增加组织再灌注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维持内环境稳定,从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肾替代疗法 休克 脓毒性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虎琼华 赵世桥 +1 位作者 张献全 钱桂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例SAP患者(SAP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离外周...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例SAP患者(SAP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离外周血白细胞并抽提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IF-1α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HIF-1α和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β及抗炎因子IL-10、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并将HIF-1α与致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AP组外周血白细胞HIF-1α mRNA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血浆中HIF-1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水平与致炎因子的变化呈正相关,而与抗炎因子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HIF-1α在SAP患者血液中的表达增强,其水平与炎症反应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HIF-1α可作为SAP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缺氧诱导因子-1Α 抗炎因子 致炎因子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循环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虎琼华 徐兵 +1 位作者 郑晓晶 刘思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77-580,590,共5页
目的分析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对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循环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16例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照组(57例... 目的分析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对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循环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16例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液体复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液体复苏6 h内再实施HVH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循环水平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MOD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尿量、血尿素氮(BUN)含量、血清血肌酐(Scr)水平、血清钾(K^+)、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血压调整性心率(PAR)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氧合指数(PaO2/FiO2)值、二氧化碳结合能力(CO2CP)值及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BUN含量、Scr水平、血清K^+、TNF-α水平、CRP水平、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值、PaO2值、PaO2/FiO2值、CO2CP值和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HF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比单纯液体复苏治疗临床疗效更好,HVHF可保护重症感染性休克合并肾功能障碍患者的肾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感染性休克 高容量血液滤过 免疫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虎琼华 徐兵 +3 位作者 吕胜 崔巍 张开龙 邓小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0期1500-1501,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ICU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和策略建议。方法通过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对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88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以及部分重... 目的分析和探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ICU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和策略建议。方法通过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对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88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以及部分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4例,感染发生率为19.4%(114/588);前3位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感染54.4%(62/114),血液感染17.5%(20/114),泌尿系统感染15.8%(18/114);前3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42.5‰(25/588),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13.6‰(8/58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液感染10.2‰(6/588);感染患者病情严重,肺部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37.7%(43/114),脑部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脑挫伤)36.0%(41/114);分离出病原菌11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菌前3位为:真菌22.3%(25/112),鲍曼不动杆菌21.4%(24/112),肺炎克雷伯菌17.9%(20/112)。结论 ICU患者侵入性操作多且病情严重,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比例较高,且耐药情况不乐观,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应当积极地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感染 病原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虎琼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6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究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79例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存活率与死亡率进行统计,并将其中不同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心率、呼吸及... 目的探究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79例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存活率与死亡率进行统计,并将其中不同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心率、呼吸及氧合指数)和疾病治疗情况(吻合口瘘、MODS发生情况、呼吸困难病程、手术方式及TNM分期)患者的死亡率与存活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此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79例死亡29例(36.71%),其中不同性别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不同基本情况和疾病治疗情况患者的死亡率则存在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显示,年龄、心率、呼吸及氧合指数、吻合口瘘、MODS发生情况、呼吸困难病程、手术方式及TNM分期均是此类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吸入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较差,且受多种高危因素影响,应根据其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 吸入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新 崔巍 +2 位作者 徐治波 虎琼华 代艳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25-1228,1232,共5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性疾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机械通气;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注射液30万U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CAM-1)、血气指标(SaO_2、PaO_2、PaCO_2)变化水平,并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χ~2=4.360,P=0.037);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748、5.389,P=0.000、0.000);研究组TNF-α、IL-1β、IL-6、ICAM-1、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aO_2、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3.300、21.780、4.285、7.176、7.712、3.109、8.135,P=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2组患者治疗过程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8、0.443、0.218,P=0.295、0.506、0.641)。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乌司他丁 炎性因子 血氧分析
下载PDF
洗必泰湿巾擦浴预防ICU患者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晓红 郑兰 +3 位作者 彭灵 虎琼华 刘小琴 张文胜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洗必泰湿巾擦浴ICU患者对医院内常见多重耐药菌传播和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入住ICU的605例患者为试验组, 2015年7月~2016年2月入住的488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每日采用洗必泰湿巾进行全身擦浴... 目的评价使用洗必泰湿巾擦浴ICU患者对医院内常见多重耐药菌传播和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入住ICU的605例患者为试验组, 2015年7月~2016年2月入住的488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每日采用洗必泰湿巾进行全身擦浴,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全身清水擦浴,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院内分离率及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试验组多重耐药菌的分离率(20.02‰)明显低于对照组(30.14‰)(P <0.01),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低于对照组(P <0.05),而其他多重耐药菌的分离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685)。两组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和血液感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使用洗必泰湿巾每日檫浴ICU患者,可有效降低ICU内常见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但并不能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必泰 擦浴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脉波指数连续心搏量监测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巍 李新 +1 位作者 虎琼华 徐治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脉波指数连续心搏量(PICCO)监测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时临床参数调整的指导价值,寻找控制患者血容量更为精确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接受CRRT治疗的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84例,采... 目的:探讨脉波指数连续心搏量(PICCO)监测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时临床参数调整的指导价值,寻找控制患者血容量更为精确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接受CRRT治疗的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调节,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O监测心指数(CI)、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及胸腔血容积指数(ITBI)对血容量进行调节。比较2组患者入组前、入组后12、48、96 h的炎症细胞因子(IL-6、IL-8、IL-1β、TNF-α)水平、呼吸功能指标[呼吸频率、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及循环功能指标(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统计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入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呼吸功能及循环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48、96 h时,2组患者炎症细胞因子(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在48、96 h后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2h 2组患者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aO_2、PaO_2/FiO_2均升高,但观察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均P<0.05),继续治疗48、96 h后变化不大。治疗后12、48、96 h时2组患者的心率降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但观察组心率、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ICCO监测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ARDS对患者呼吸、循环各指标控制效果更优,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控制手段,对脓毒症合并ARDS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脉波指数连续心搏量 循环功能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静作用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巍 谢正燕 +3 位作者 吕胜 虎琼华 张开龙 邓小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1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ICU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程度时镇静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10mg和芬太尼200μg用0.9%NaCl溶液稀释到20ml,先静注2ml作为镇静诱导,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维持剂量为0.03~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ICU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程度时镇静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10mg和芬太尼200μg用0.9%NaCl溶液稀释到20ml,先静注2ml作为镇静诱导,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维持剂量为0.03~0.20ml/(kg·h),使患者达到Ramsay镇静分级2~3级,对照组咪达唑仑10mg,先静注0.1mg/kg,后改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维持剂量为0.8~2.5μg/(kg·h)。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药用量、达到镇静级别所用的时间、呼吸循环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镇静效率、药物起效时间及持续镇静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持续输注期间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镇静过程中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质量较高、遗忘效果好、能减少镇静药的用量,对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对呼吸抑制相对较轻且呼吸并发症较少,是理想的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芬太尼 ICU 镇静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献全 范卫东 +2 位作者 虎琼华 赵世桥 钱桂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防治作用。方法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防治作用。方法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0、3、7、10、14天分析患者动脉血气,以呼吸频率、血PaO2、氧合指数和肺部X线检查等为观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肺损伤发生率差异以及对肺损伤的疗效。结果治疗组SAP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9.6%,对照组为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对各阶段ALI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显著减少SAP引起的ALI的发生,并能促进SAP的好转,对SAP引起的ALI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巍 刘小琴 虎琼华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928-929,共2页
目的:对于进行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进行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ICU(重症监护室)中12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 目的:对于进行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进行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ICU(重症监护室)中12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为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为治疗方案,对两组不同用药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观察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进行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酒石酸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酒石酸布托啡诺 ICU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 病理
下载PDF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L-6、PCT、hs-CRP和SA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崔巍 赵丰莹 虎琼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样淀粉酶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8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样淀粉酶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8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病例组除常规干预外,还行CRRT治疗,两组均连续干预1周。测定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血清IL-6、PCT、hs-CRP及SAA水平,统计28 d病死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周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IL-6、PCT、hs-CRP及SAA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1周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IL-6、PCT、hs-CRP及SA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28 d病死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能明显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L-6、PCT、hs-CRP与SAA水平,能有效清除炎症因子,降低28 d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严重脓毒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巍 邓小东 +2 位作者 吕胜 虎琼华 张开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素组)23例和观察组(枸橼酸钠组)23例,后将两组的滤器使用时间、滤... 目的探讨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素组)23例和观察组(枸橼酸钠组)23例,后将两组的滤器使用时间、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滤器前后2、4、6、8h全血活化凝血时间、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Ca2+、pH、碱剩余、HCO3-、K+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滤器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优于对照组,滤器后2、4、6、8h全血活化凝血时间长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肌酐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两组的Ca2+、pH、碱剩余、HCO3-、K+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较受肯定,安全性较高,综合优势优于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体外抗凝 连续性血液净化 综合效果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及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晓晶 胡周全 +2 位作者 虎琼华 崔巍 张鸣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0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样本HMGB...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迁移率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样本HMGB1、PCT水平,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根据患者28 d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对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行回归分析。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275,P=0.019);PCT与APACHEⅡ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469,P<0.001);生存组HMGB1、PCT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Alb、HMGB1、PCT是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lb与HMGB1、PCT均呈负相关(r=-0.398、r=-0.274,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HMGB1、PCT水平不仅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迁移率蛋白-1 降钙素原
下载PDF
2012年~2016年某院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小琴 徐治波 +4 位作者 虎琼华 崔巍 保勇 尹亚非 史梦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了解2012年~2016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化趋势,为耐药菌防控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月~2016年12月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来源和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了解2012年~2016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变化趋势,为耐药菌防控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月~2016年12月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来源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2016年重症监护室送检标本共分离细菌1 965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551株(28.04%),5年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分离病原菌的26.23%(90/343)、26.03%(107/411)、34.31%(152/443)、30.56%(114/373)、22.28%(88/395)。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21株,94.56%)。2012年~2016年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86.7%、89.7%、95.4%、93%、86.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4.3%、3.6%、23.1%、32.7%、50.8%,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0、0、9.3%、31%、70.1%,2014年~2016年对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3.1%、3.7%、3.4%,对其他类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基本在50%以上。结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高,耐药率高,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现象明显,亚胺培南耐药率超过8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快速上升,对替加环素保持较低耐药率。临床科室对比应予以重视,加强防控措施,规范应用抗生素,加强耐药性监测分析,指导临床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多重耐药 泛耐药
下载PDF
大剂量L-精氨酸分3次腹腔内注射制备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飞 张献全 +1 位作者 虎琼华 唐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38-184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稳定性好的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 10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模型组(A组,n=50)和对照组(C组,n=50),C组接受生理盐水对照,A组大鼠...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稳定性好的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 10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模型组(A组,n=50)和对照组(C组,n=50),C组接受生理盐水对照,A组大鼠分3次腹腔内注射8%L-精氨酸(3×1.5g/kg,每次间隔1h),第3次注射后选取6、12、24、48h和72h5个时相点观测两组大鼠胰腺病理学和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L-精氨酸注射后6h可见胰腺少量炎细胞浸润、腺泡水肿;12h见胰腺较多的炎细胞浸润,小叶结构紊乱和小叶间水肿;24h见胰腺大量炎细胞浸润,腺小叶结构损坏和局灶性坏死;48h见弥漫性腺泡坏死和脂肪组织坏死;72h见胰腺大片凝固性坏死和胰腺结构模糊;同时胰腺组织病理评分(A组vsC组)呈现相同的时相性变化[6h(5.26±1.30)vs(0.67±0.52),P<0.01;12h(6.83±1.20)vs(0.57±0.43),P<0.01;24h(7.43±1.40)vs(0.47±0.63),P<0.01;48h(8.27±1.10)vs(0.43±0.65),P<0.01;72h(7.63±1.20)vs(0.67±0.52),P<0.01]。各组血清淀粉酶水平(A组vsC组),A组呈时相性变化,C组各时相点无明显差异[6h(6090±475)U/Lvs(1465±106)U/L,P<0.01;12h(19975±962)U/Lvs(1535±157)U/L,P<0.01;24h(20970±1027)U/Lvs(1620±174)U/L,P<0.01;48h(2390±233)U/Lvs(1450±97)U/L,P<0.01;72h(1680±205)U/Lvs(1560±162)U/L,P>0.05]。结论分3次腹腔内注射大剂量L-精氨酸可成功制备操作简单、病变典型、重复性好和非侵入性的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L-精氨酸 坏死性胰腺炎 模型 腹腔内注射
下载PDF
低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改善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邦国 虎琼华 吴美蓉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ICU住院的9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 目的观察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ICU住院的9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观察组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评估并比较2组睡眠结构、意识指数、睡眠质量、APACHEⅡ评分和ICU停留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1期睡眠比、N3期睡眠比、NREM期睡眠比、REM期睡眠比和睡眠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觉醒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和ICU停留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改善ICU老年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睡眠质量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关节液AD-1、SDF-1、sICAM-1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及与术后康复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兵 汪华清 +4 位作者 黄强开 肖强 刘艳 吴飞鹏 虎琼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8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液α防御素-1(AD-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以及与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42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关节液α防御素-1(AD-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以及与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42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86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关节液AD-1、SDF-1、sICAM-1水平,分析关节液各指标对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以及关节液各指标与愈合时间、Neer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关节液AD-1、SDF-1、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联合诊断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3.81%)、特异性(91.86%),且AUC高达0.882;此外,关节液中的AD-1、SDF-1、sICAM-1与愈合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23、0.477、0.490,P<0.05),与Neer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826、-0.794、-0.747,P<0.05)。结论AD-1、SDF-1、sICAM-1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诊断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与感染患者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存在密切相关性,有助于评估感染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感染 α防御素-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24例农用旋耕机致损伤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兵 虎琼华 +3 位作者 李林涛 陶奇峰 陈伟 吴飞鹏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2期60-61,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农用旋耕机损伤的治疗措施。方法 24例农用旋耕机损伤的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8岁,损伤部位包括小腿、膝关节、大腿、骨盆,腹部、胸部。除不同程度的开放创伤外还伴有金属残留、膝关节脱位、骨折、股血管、血管、坐骨... 目的总结分析农用旋耕机损伤的治疗措施。方法 24例农用旋耕机损伤的病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9.8岁,损伤部位包括小腿、膝关节、大腿、骨盆,腹部、胸部。除不同程度的开放创伤外还伴有金属残留、膝关节脱位、骨折、股血管、血管、坐骨神经损伤。根据病情行相应的处理:纠正休克、清理创面、复位固定骨折、修复神经血管、控制感染、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24例病人中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年。6例行截肢手术,截肢术后2例出现残端感染,一期外固定架固定及行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均愈合。血管损伤行吻合的病人肢体均存活。结论旋耕机损伤病人损伤较重,应及时根据病人损伤情况进行个性化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治疗 旋耕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