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光度微量滴定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高云涛 魏薇 +6 位作者 叶丽清 李晓芬 刘萍 张宏教 杨露 虞姣姣 茶家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2-496,共5页
传统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方法以半数清除浓度EC50为评价指标,但EC50随DPPH初始加入量增加而增加,随分析体积增加而减小,因此,不同条件EC50值不具有可比性。提出以DPPH与抗氧化剂相互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R)作为评价DPPH清除活性... 传统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方法以半数清除浓度EC50为评价指标,但EC50随DPPH初始加入量增加而增加,随分析体积增加而减小,因此,不同条件EC50值不具有可比性。提出以DPPH与抗氧化剂相互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R)作为评价DPPH清除活性的指标,该指标只与DPPH与抗氧化剂相互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有关,与DPPH初始加入量和分析体积等因素无关,解决了EC50可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测定化学计量数比(R)的光度微量滴定法,建立了利用滴定过程吸光度差(ΔA)与抗氧化剂加入量之间的滴定方程计算R值、以R计算EC50的光度微量滴定模型,并利用芦丁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芦丁与DPPH反应R值在1.817~1.846之间,当DPPH加入量为1.12×10-7,2.24×10-7,4.48×10-7和6.72×10-7mol时,分别计算得EC50值分别为1.196×10-3,2.392×10-3,4.819×10-3和7.292×10-3 mg·mL-1。在此基础上,基于文献报道的芦丁清除DPPH条件,利用得到的芦丁R值计算出相应EC50,结果与文献报道EC50值相当。方法可比性好,样品消耗量明显降低,简单、成本低,结果可靠,为自由基清除活性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PH自由基 光度微量滴定 滴定曲线 化学计量数比 芦丁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虞姣姣 马亚芳 +4 位作者 温德兰 高贞旸 李伟 唐为芷 董明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70,共5页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对发酵乳在发酵期和贮藏期内乳中菌落活菌数、滴定酸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期低聚果糖(QHT-90 FOS)对发酵乳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增殖作用要显著高于低聚半乳糖(QHT-60 GOS),在QHT-90 FOS质...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对发酵乳在发酵期和贮藏期内乳中菌落活菌数、滴定酸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期低聚果糖(QHT-90 FOS)对发酵乳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增殖作用要显著高于低聚半乳糖(QHT-60 GOS),在QHT-90 FOS质量浓度为1.5 g/100 m L的样品中,12 h时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MB2-1活菌数可达到4.44×109 CFU/g,而不同质量浓度和结构的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对样品滴定酸度和黏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此外在4℃发酵乳贮藏期间,QHT-90 FOS对L.helveticus MB2-1有一定保护作用,在QHT-90 FOS质量浓度为1.5 g/100 m L的样品中,贮藏14 d后,活菌数仅减少11.90%,而滴定酸度基本不变,产品黏度保持在9 000 m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发酵乳 发酵期 贮藏期
下载PDF
山奈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新型微量光度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萍 高云涛 +3 位作者 张丽珠 张宏教 虞姣姣 茶家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7,共5页
基于光度滴定方法原理,在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UV—Vis光谱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DPPH·清除活性的微量光度滴定新方法。测定了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微量光度滴定曲线,提出以DPPH消耗量(nD)及山奈酚加入量(nK)... 基于光度滴定方法原理,在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UV—Vis光谱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评估DPPH·清除活性的微量光度滴定新方法。测定了山奈酚与DPPH·反应的微量光度滴定曲线,提出以DPPH消耗量(nD)及山奈酚加入量(nK)化学计量数比(nD/nK)评价DPPH·清除能力、以及最大清除率(ECmax)和半数清除浓度(EC50)的计算方法。对于不同DPPH初始量,测得nD/nK在1.70~1.78之间,EC~和EC50值分别为84.32%和1.99×10^-2mmol·L^-1(相当于7.1×100^-7mol初始DPPH),均与常规方法结果相近,而本法具有更好的精密度,样品使用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DPPH自由基 微量 光度滴定法 化学计量数比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途径抑制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 被引量:6
4
作者 虞姣姣 杨洋 +3 位作者 刘莹 郭晓汐 徐天瑞 安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9期961-968,共8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肥大细胞(P815)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评价Pae的细胞毒性,ELISA法及显色法测定Pae对P815释放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及IL-1β、IL-4、IL-8、IL-12的影响。实时...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肥大细胞(P815)活化及脱颗粒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评价Pae的细胞毒性,ELISA法及显色法测定Pae对P815释放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及IL-1β、IL-4、IL-8、IL-12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上述炎症因子及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当芍药苷的浓度为1,10,100μg/mL时对P815无毒性,且能有效抑制组胺、β-HEX的释放及IL-1β、IL-4、IL-8、IL-12的分泌,并降低PARs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Pae能抑制PI3K、AKT、m-TOR的磷酸化。结论:Pae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对肥大细胞活化及脱颗粒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肥大细胞 脱颗粒 过敏反应
下载PDF
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卢怡雯 李晓芬 +3 位作者 项朋志 高云涛 虞姣姣 茶家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4-126,130,共4页
对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和DPPH自由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的测定波长(517nm)和反应时间(30min)。进一步研究了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获得了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 对天然抗氧化剂没食子酸和DPPH自由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的测定波长(517nm)和反应时间(30min)。进一步研究了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获得了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92μg/mL,明显低于芦丁的3.99μg/mL,说明没食子酸具有较高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DPPH自由基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清除活性
下载PDF
紫外线-B诱导桑叶中次生代谢产物变化及其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虞姣姣 胡瑾 +4 位作者 管祺杰 刘京龙 高成成 谷希达 朱玮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考察紫外线-B(UV-B)诱导下不同暗培养时间对桑叶中两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及诱导前后差异蛋白组学研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UV-B诱导前后桑叶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对其中的两种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U... 目的考察紫外线-B(UV-B)诱导下不同暗培养时间对桑叶中两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及诱导前后差异蛋白组学研究。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UV-B诱导前后桑叶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对其中的两种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利用透射电镜观察UV-B诱导下桑叶亚细胞结构的变化;以双向电泳技术对UV-B诱导前后的桑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在UV-B诱导下,桑叶的亚细胞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桑叶中桑辛素N和查桑酮的含量随着暗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在暗培养36和40 h达到最大值;差异蛋白质组学结果发现黄酮合成途径中查尔酮合酶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 UV-B诱导联合暗培养的胁迫方式,改变了桑叶体内次生代谢过程特别是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致使桑辛素N和查桑酮的大量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B诱导 桑叶 次生代谢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SWATH定量蛋白质组学揭示光酶诱导桑叶及桑辛素N对家蚕中肠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虞姣姣 彭晓国 +4 位作者 朱玮 管祺杰 钟卓珩 严海建 田景奎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桑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来源.前期研究表明,桑叶经光酶诱导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变化,其中桑辛素N的含量显著增加.为了研究饲喂不同桑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应用了SWATH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饲喂新鲜桑... 桑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来源.前期研究表明,桑叶经光酶诱导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生变化,其中桑辛素N的含量显著增加.为了研究饲喂不同桑叶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应用了SWATH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饲喂新鲜桑叶(FM)、饲喂光酶诱导桑叶(UVM)及饲喂涂布桑辛素N(NM)的桑叶家蚕中肠组织进行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与FM组相比,在UVM组中共鉴定到90个差异蛋白,而在NM组中共鉴定到182个差异蛋白.其中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液泡ATP合酶上调表达17倍,与家蚕抗病性相关的蛋白如ABC转运蛋白、PDCD6IP、核糖体蛋白等均有不同程度上调表达.GO注释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饲喂诱导桑叶或涂布桑辛素N的桑叶会影响家蚕氨基酸代谢和丙酸代谢.因此,光酶诱导桑叶及桑辛素N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潜在的药物用于提高家蚕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光酶诱导 蛋白质组学 家蚕 中肠组织
原文传递
食欲素系统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虞姣姣 刘莹 +4 位作者 杨洋 郭晓汐 郝倩 徐天瑞 安输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93-698,共6页
食欲素是由下丘脑外侧区中特定的神经元分泌产生的一种神经多肽类物质,通过激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素受体1与食欲素受体2来发挥生理功能。相关研究证实,食欲素系统参与调节摄食和睡眠-觉醒周期,并与学习认知和其他机体生理功... 食欲素是由下丘脑外侧区中特定的神经元分泌产生的一种神经多肽类物质,通过激活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素受体1与食欲素受体2来发挥生理功能。相关研究证实,食欲素系统参与调节摄食和睡眠-觉醒周期,并与学习认知和其他机体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癌细胞的调控可表现出促增殖与促凋亡的双重作用。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食欲素及其受体的功能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欲素 食欲素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原文传递
Septin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对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家静 杨洋 +6 位作者 刘莹 郭晓汐 郝倩 虞姣姣 张新宇 徐天瑞 安输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392-1401,共10页
Septin属于GTP酶超级家族,是GTP结合蛋白,其在细胞中广泛表达,并被认为是第四种细胞骨架蛋白。Septin作为细胞支架蛋白可调控酵母出芽、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并参与宿主细胞的防御反应。Septin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与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 Septin属于GTP酶超级家族,是GTP结合蛋白,其在细胞中广泛表达,并被认为是第四种细胞骨架蛋白。Septin作为细胞支架蛋白可调控酵母出芽、细胞分裂等生理过程,并参与宿主细胞的防御反应。Septin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与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septin蛋白家族成员的上述生理功能、septin对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影响及septin在宿主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进展的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TIN 微管蛋白 酵母出芽 T细胞增殖分化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花旗松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微量光度滴定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怡雯 李晓芬 +4 位作者 高云涛 杨海英 温欣竹 郑奔月 虞姣姣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6-289,共4页
采用微量光度滴定法对花旗松素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自由基进行研究,确立微量滴定数学关系,以两者反应的清除计量比R对花旗松素抗氧... 采用微量光度滴定法对花旗松素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自由基进行研究,确立微量滴定数学关系,以两者反应的清除计量比R对花旗松素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经过数学关系中的公式推导能简便快捷的计算出相应的EC50%值。结果表明,当DPPH初始量分别为1.27×10-7、1.78×10-7 mol时,R值为2.142和2.141,对应的EC50%值为2.967×10-6和4.159×10-6mol/L。在常规实验中,当DPPH初始量均为6.34×10-7 mol时,花旗松素的EC50%值为1.527×10-5mol/L,低于芦丁的EC50%值1.775×10-5 mol/L,说明花旗松素的抗氧化活性比芦丁强。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结果一致,且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对抗氧化活性物质评价指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素 1 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 微量光度滴定法 清除计量比R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