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6
1
作者 虞崚崴 李惠民 +3 位作者 凃备武 李玉华 雷春娥 鲍一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1-445,共5页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常见,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影像表现多样化,以肺间质和实质混合表现为主,并有2个较特征性的表现,即网合结节影和支气管壁增厚,相比于其他肺炎,更容易出现节段性肺不张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关键词 儿童 支原体肺炎 影像学
下载PDF
双源CT对左前降支心肌桥影像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虞崚崴 李惠民 +1 位作者 丁茗 李晓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6-798,共3页
目的:应用双源CT血管造影对心肌桥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被心肌包绕程度分组,比较其平均长度、管径变化及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 目的:应用双源CT血管造影对心肌桥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双源CT冠脉造影诊断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被心肌包绕程度分组,比较其平均长度、管径变化及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情况,分析其与肌桥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浅表型33例,深在型56例,心肌桥平均厚度(1.78±1.26)mm。浅表型MCA平均长度(12.93±8.15)mm短于深在型(16.50±7.08)mm(P<0.05)。浅表型组MCA不同方向上管径狭窄变化率存在差异(P<0.05)。73.03%MCA侧端迂曲成角。两型伴发AS多位肌桥近段,分别占30.30%和37.50%(P>0.05)。结论 :MCA平均长度与肌桥厚度相关;不同方向上的MCA管腔狭窄变化存在差异;AS发生与MCA被包埋的程度无关。双源CT对心肌桥影像特点的评价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双源CT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侵犯肝脏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6
3
作者 虞崚崴 李惠民 +3 位作者 李玉华 涂备武 朱锦勇 彭海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侵犯肝脏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LCH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17个月,全部完成腹部CT增强检查,3例完成MRI检查。结果:肝脏弥漫增大... 目的:分析婴幼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侵犯肝脏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LCH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17个月,全部完成腹部CT增强检查,3例完成MRI检查。结果:肝脏弥漫增大,CT上肝内病灶呈低密度,无明显强化,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形态和分布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中央型,沿中央门脉两侧分布的双线条状病变,7例;②周围型,肝实质内多发结节,2例;③弥漫型,同时有中央和周围分布的病灶,2例。伴有胆管扩张3例、肠壁增厚5例、腹腔积液1例、脾肿大9例、淋巴结肿大3例。结论:婴幼儿LCH肝脏侵犯影像表现有特点,有助于诊断和临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朗格汉斯细胞 婴幼儿 MSCT
下载PDF
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和CT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虞崚崴 朱锦勇 +3 位作者 冯赟 张忠阳 朱礼华 金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胆囊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CT资料。结果:32例胆囊癌中腔内型5例,壁厚型17例,肿块型10例。腔内型属于胆囊癌的较早期表现,预后较好;厚壁型和肿块型...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胆囊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CT资料。结果:32例胆囊癌中腔内型5例,壁厚型17例,肿块型10例。腔内型属于胆囊癌的较早期表现,预后较好;厚壁型和肿块型属于胆囊癌的中晚期表现,伴局部或邻近组织器官浸润,血行及淋巴结转移。结论:胆囊癌为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CT检查能准确描述其病变范围和特征,评价其分期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肿瘤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虞崚崴 汤光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6-209,共4页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双源CT以极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可以不依赖心率进行冠状动脉数据采集,获得满意的影像质量,使临床适应范围更宽,诊断更加准确,真正满足了临床冠状动脉疾病检查的需要,无疑也是目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双源CT以极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可以不依赖心率进行冠状动脉数据采集,获得满意的影像质量,使临床适应范围更宽,诊断更加准确,真正满足了临床冠状动脉疾病检查的需要,无疑也是目前冠状动脉最好的无创检查方法。本文综述双源CT的基本特点和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双源CT 血管成像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虞崚崴 彭海腾 +3 位作者 朱锦勇 朱礼华 薛建平 张忠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MSCT增强扫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122支,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百分数分别从2.5%到75%不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形态、发生部位及其他间接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下腔静脉中断1例
7
作者 虞崚崴 程普选 +1 位作者 刘明 李文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08-1608,共1页
关键词 腔静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惠民 虞崚崴 +2 位作者 丁茗 刘明 薛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造影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种冠脉异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的2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资料,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9)岁,中位59岁。双源CT扫描层厚0.75mm...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双源CT血管造影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种冠脉异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源CT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的2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资料,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9.9)岁,中位59岁。双源CT扫描层厚0.75mm,双筒注射器注射350I对比剂平均约70ml,生理盐水45ml冲刷,完成舒张期重建,分别观察横断面、正交MPR、MIP以及VR图像。结果:16例见右冠脉圆锥支供血,20例左冠脉供血,其中17例相当于左圆锥支位置;双侧性供血15例。病灶在肺动脉表面形成迂曲、显著强化的血管网,其中仅3例形成较为明显的小动脉瘤,20例可见明确的"射血征",全部位于肺动脉瓣上方。4例异常血管网可疑与支气管动脉交通。结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并不少见,但绝大多数较小,没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影响。该瘘有典型CTA表现,多起自冠状动脉的圆锥支,在肺动脉起始段表面形成血管网,有典型"射血征"。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位置和形式较为固定,可能有独立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肺动脉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正常婴幼儿及成人蜗神经管、内耳道及蜗神经影像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慧 李玉华 +3 位作者 曹雯君 李惠民 虞崚崴 张忠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测量正常婴幼儿和成人蜗神经管(CNC)、内耳道(IAC)及蜗神经(CN)的正常值并观察两组之间有无差异,为婴幼儿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CI)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30名,均行颞骨HRCT扫描,另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20名,均行内... 目的:测量正常婴幼儿和成人蜗神经管(CNC)、内耳道(IAC)及蜗神经(CN)的正常值并观察两组之间有无差异,为婴幼儿期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CI)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30名,均行颞骨HRCT扫描,另选择婴幼儿及成人各20名,均行内耳道MRI FIESTA序列扫描,所有病例均排除内耳疾患。在HRCT图像上分别测量CNC宽度及IAC最大径,在MRI图像上测量CN直径,各测量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各测量指标均进行婴幼儿及成人组间比较。结果:正常婴幼儿和成人CNC宽度、IAC最大径及CN直径测量结果分别如下:CNC宽度(1.92±0.25)mm、(1.84±0.19)mm;IAC最大径(4.92±0.69)mm、(5.04±0.59)mm;CN直径(1.06±0.08)mm、(1.02±0.11)mm。以上各测量指标婴幼儿及成人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婴幼儿CNC、IAC及CN大小与成人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婴幼儿期开展CI是可行的。同时本研究所得到的测量值为蜗神经发育不良(CND)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神经 耳道 耳蜗植入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MDCT诊断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惠民 欧阳强 +4 位作者 于红 刘士远 虞崚崴 丁茗 薛建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CT(MDCT)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随访或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MDCT资料,全部病例采取各向同性(层厚≤1mm)CT容积采集,并同时重建5~10mm的常...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CT(MDCT)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随访或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MDCT资料,全部病例采取各向同性(层厚≤1mm)CT容积采集,并同时重建5~10mm的常规图像,5例完成增强检查。结果:7例呈典型表现,MDCT表现为受累支气管近端与中心气道不相通,远端扩张,呈粗大而弯曲的分支,其内含气含液6例,单纯含液1例,受累肺组织肺气肿;5例增强扫描显示肺血管变细变少;2例呈不典型表现,直接显示支气管中断伴远侧肺结构紊乱1例,显示受累支气管闭塞伴扩张和含气、含液但无肺气肿1例。三维重建显示病变特征优于常规横断面。结论:先天性支气管闭锁多呈典型表现,包括闭锁的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和肺气肿,现代MDCT各向同性成像三维重建可充分显示其特征从而获得正确诊断;不典型表现需要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闭锁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对比三维超声VOCAL技术与CT评估兔肝脏体积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胜利 陈亚青 +2 位作者 蒋珺 虞崚崴 程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对比评估三维超声VOCAL技术和CT测量兔肝脏体积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和CT测量30只兔肝脏体积,将测量结果与采用水浸法测得的肝脏实际体积值进行比较。结果兔肝脏体积的三维超声VOCAL测量值、CT测量值与实际值间... 目的对比评估三维超声VOCAL技术和CT测量兔肝脏体积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和CT测量30只兔肝脏体积,将测量结果与采用水浸法测得的肝脏实际体积值进行比较。结果兔肝脏体积的三维超声VOCAL测量值、CT测量值与实际值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OCAL法与CT法的测量误差分别为8.40%±4.40%及6.68%±4.45%(P>0.05)。三维超声VOCAL法测得的兔肝脏体积与实际值高度相关(r2=0.880,Y=9.146+0.826 X,P<0.001)。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兔肝脏体积,为评估不规则脏器体积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体积自动测量技术 肝脏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评估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明 虞崚崴 +2 位作者 张玉珍 张永平 李玉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75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中109例显示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检出率为1.3%(109/8375),包括左侧冠状动脉起源异...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75例成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中109例显示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检出率为1.3%(109/8375),包括左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窦上开口4例,窦后开口4例,回旋支异位开口于右侧冠状窦8例,回旋支独立开口于左冠状窦15例,左冠开口于右冠状窦或右冠状动脉4例,左冠开口于肺动脉1例,回旋支缺如1例),右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61例(高位开口29例,异位开口于左冠状窦24例,圆锥支独立开口8例),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异常11例;109例起源异常中发现伴随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心肌桥4例。结论:双源CT可以准确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并可发现其它伴随病变,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 变异
下载PDF
肺原位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姗姗 李惠民 +1 位作者 虞崚崴 蔡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肺原位腺癌在超高分辨率CT上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分析病灶的大小和密度。方法:将56例手术病理为肺AIS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女性38例,男性18例。年龄范围24-78岁,平均51.8±12.3岁,中位年龄54.5岁。术前全部完成超高分辨... 目的:探讨肺原位腺癌在超高分辨率CT上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分析病灶的大小和密度。方法:将56例手术病理为肺AIS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女性38例,男性18例。年龄范围24-78岁,平均51.8±12.3岁,中位年龄54.5岁。术前全部完成超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纯磨玻璃结节41例(73.2%,41/56),其中23例(56.1%,23/41)密度不均匀;混合磨玻璃结节15例(26.8%,15/56),其中9例以磨玻璃为主伴内部结节状实性成分,6例实性成分呈条片状与磨玻璃混合,实性最大径4.2±1.4mm。本组病例边界均清楚,4例见胸膜凹陷征,未见毛刺征。结论:肺原位腺癌大多表现为类圆形、边界清楚的纯磨玻璃结节,且密度多不均匀;部分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其中实性成分最大径不足5mm,少数可伴发胸膜凹陷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原位腺癌 磨玻璃结节 超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春红 李玉华 +3 位作者 李惠民 虞崚崴 张忠阳 安慧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鞍区占位的MRI表现,探讨不同病理情况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定性诊断水平。方法:病理证实的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37例纳入研究,男15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6.4±3.7岁,采用GE1.5T或3.0T超导MR成像仪,完成冠状面T1WI、T2W... 目的:分析儿童鞍区占位的MRI表现,探讨不同病理情况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定性诊断水平。方法:病理证实的儿童鞍区占位性病变37例纳入研究,男15例,女22例,年龄1~14岁,平均6.4±3.7岁,采用GE1.5T或3.0T超导MR成像仪,完成冠状面T1WI、T2WI和矢状面T1WI平扫,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增强,2名高级职称医师共同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颅咽管瘤l5例(40.5%),10例囊性,5例囊实性;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后囊性部分囊壁呈弧形或环行强化,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明显强化。Rathke囊肿10例(27.0%),位于腺垂体与神经垂体之间,6例呈长T1长T2信号,4例呈短T1短T2信号。胶质瘤4例(10.8%),均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儿童鞍区肿瘤种类繁多,但根据病灶所发生的部位和信号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多数能术前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MRI特点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玮 王丽君 +4 位作者 虞崚崴 尹秋凤 管雯斌 张忠阳 汪登斌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探究单纯EPC及EPC伴浸润或导管原位癌(DCIS)影像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乳腺MRI检查的乳腺EPC15例。分析乳腺EPC的MRI形态学特点、表观扩散系数(ADC)... 目的分析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探究单纯EPC及EPC伴浸润或导管原位癌(DCIS)影像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乳腺MRI检查的乳腺EPC15例。分析乳腺EPC的MRI形态学特点、表观扩散系数(ADC)、动态增强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点。探讨单纯EPC及EPC伴浸润或DCIS两组的临床及MRI特征差异。结果 15例EPC中在MRI上表现为肿块,其中3例伴有节段性异常强化病灶。15例中,其中8例为囊实性肿块,7例为实性肿块;形态圆形及类圆形者10例,不规则形者5例;边缘清楚者11例,不规则者4例。EPC实性区域的ADC值为(1.14±0.27)×10^(-3) mm^2/s。15个肿块TIC类型以流出型(11例)多见,上升型(2例)及平台型(2例)少见。15个肿块中,14例增强晚期图像可见环形强化包膜,包膜于T2加权图像上多呈低信号(10例)。单纯EPC组平均为72.6岁,大于EPC伴浸润或DCIS组(61.2岁),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5)。单纯EPC及EPC伴浸润或DCIS两组MRI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PC在MRI上多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并可见包膜结构,ADC值较低,TIC多为流出型。EPC在MRI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包裹性乳头状癌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儿童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及CT表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明 虞崚崴 +3 位作者 张玉珍 冯赟 朱礼华 薛建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例嗜酸性膀胱炎 ,2例表现为膀胱壁弥漫性不均匀增厚 ,2例为局限性结节状膀胱壁增厚。结论 嗜酸性... 目的 探讨儿童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对 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例嗜酸性膀胱炎 ,2例表现为膀胱壁弥漫性不均匀增厚 ,2例为局限性结节状膀胱壁增厚。结论 嗜酸性膀胱炎的CT及临床表现与膀胱肿瘤易于混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嗜酸性膀胱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下载PDF
小儿淋巴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明 冯赟 +3 位作者 虞崚崴 金彪 朱锦勇 薛建平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分析小儿淋巴管瘤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方法 :对 6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有效证实的小儿淋巴管瘤的CT表现进行研究。结果 :6例CT平扫均为多房状、薄壁、水样密度肿块 ,沿疏松间隙弥漫性生长 ,其中 3例密度均匀 ,3例伴较高密度区 ,其... 目的 :分析小儿淋巴管瘤的CT表现和病理基础。方法 :对 6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有效证实的小儿淋巴管瘤的CT表现进行研究。结果 :6例CT平扫均为多房状、薄壁、水样密度肿块 ,沿疏松间隙弥漫性生长 ,其中 3例密度均匀 ,3例伴较高密度区 ,其中 1例有分层液面 ;增强后囊壁均有不同程度强化 ,2例于部分囊壁之间见斑点状强化影。 3例位于颈部 ,其中 1例累及上纵隔 ;1例位于腋窝 ;2例前胸壁及前上纵隔同时受累 ,其中 1例病灶大部位于纵隔内。结论 :CT检查能较准确地显示出淋巴管瘤的部位、范围、内部特征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淋巴管瘤 CT诊断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T表现 被引量:3
18
作者 凃备武 李惠民 +3 位作者 虞崚崴 李玉华 雷春娥 鲍一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5-440,共6页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病,既有与成人肺炎相似的一面,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儿童呼吸系统解剖和免疫系统发育上的不完善可能是原因之一。合理的CT检查可以显示儿童肺炎细节及其合并症,并一定程度上提示预后。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儿正常小脑半球组织^1H-MRS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美蓉 张忠阳 +2 位作者 李惠民 虞崚崴 李玉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测定和计算0~7岁小儿正常小脑半球组织代谢物比值,并观察各比值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多体素2D1H-MRS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测定70例0~7岁小儿正常小脑半球组织的双侧灰质及白质区代谢物浓度,按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 目的:测定和计算0~7岁小儿正常小脑半球组织代谢物比值,并观察各比值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多体素2D1H-MRS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测定70例0~7岁小儿正常小脑半球组织的双侧灰质及白质区代谢物浓度,按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5岁,5-7岁五组,计算和分析NAA/Cr、Cho/Cr、NAA/Cho的比值。结果:正常小脑灰质区在各年龄组间NAA/Cho(P=0.0143)和NAA/Cr(P=0.0050);白质区的NAA/Cho和NAA/Cr均P<0.001;灰质和白质区的Cho/Cr(P=0.1195,P>0.05);灰质和白质区NAA/Cho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P<0.0001);NAA/Cr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04,P<0.0001);灰质区Cho/Cr与年龄呈负相关(P=0.038),白质区与年龄呈负相关(P=0.568>0.05)。结论:0~7岁小儿正常小脑半球灰、白质的代谢物比值在不同年龄组会不同,灰质和白质区NAA/Cho、NAA/Cr值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灰质区Cho/Cr值逐渐减小,白质区无明显变化,临床上应用MRS要考虑其年龄和部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小脑 多体素磁共振波谱 代谢物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结合迭代算法重建行颞骨成像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慧 李玉华 +3 位作者 李惠民 虞崚崴 汪登斌 王利军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颞骨低剂量CT扫描结合迭代算法(iDose 3)行颞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最佳参数。方法:以成年尸头为研究对象,应用飞利浦256层CT,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分别在电压120kV、100kV和80kV时用不同的管电流时间乘积进行颞骨扫描,从250mAs开始... 目的:探讨颞骨低剂量CT扫描结合迭代算法(iDose 3)行颞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最佳参数。方法:以成年尸头为研究对象,应用飞利浦256层CT,采用螺旋扫描模式,分别在电压120kV、100kV和80kV时用不同的管电流时间乘积进行颞骨扫描,从250mAs开始,间隔30mAs逐次降低,直至图像较差不能满足诊断时终止扫描,重建算法采用iDose level 3,滤过函数Y-sharp(C)。两位医生采用5分制评分标准对16个解剖结构进行评估。比较所有图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100kV+70mAs+iDose level 3+Y-sharp(C)"的成像组合是良好显示解剖结构的最低剂量组合,有效剂量约0.15mSv。结论:颞骨低剂量扫描切实可行,"100kV+70mAs+iDose level 3+Y-sharp(C)"是最低剂量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