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葛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虞桂 杨秀捷 +3 位作者 马荣 王颖辉 齐文升 杨忆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2期1048-1050,1059,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91例,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加减葛根汤,1次.8 h-1;对照组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1粒,1次.12 h-1。疗...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91例,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加减葛根汤,1次.8 h-1;对照组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1粒,1次.12 h-1。疗程3 d。并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体温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降温起效时间为6.52 h,退热时间18.29h;对照组平均降温起效时间为8.64 h,退热时间24.00 h。两组降温起效时间、退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7.7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11%,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两组上呼吸道感染体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葛根汤对于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风寒内蕴郁热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建立中医药网络心血管病学的思考(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虞桂 王阶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随着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的进展,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和探索方法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网络的方法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产生了网络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心血管系统可以抽象为一个复杂网络,而心血管疾病则可以看作网络结构和功能的... 随着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的进展,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和探索方法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网络的方法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产生了网络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心血管系统可以抽象为一个复杂网络,而心血管疾病则可以看作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所致。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其相关机制至今仍未阐明。笔者提出在复杂网络理论、网络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指导下,应用网络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从而产生一门新的学科——中医药网络心血管病学。本文简单介绍了复杂网络理论、网络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从网络的角度阐发了"病-证-方-药"相关的实质。将网络生物学用于分析心血管疾病和证候,网络药理学用于分析复方和中药,这种基于"网络-网络"的研究方法可以为阐明中医药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心血管疾病 中医 网络心血管病学
下载PDF
《病证结合中医证候学》书评 被引量:1
3
作者 虞桂 李小可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5-245,共1页
病证结合是当前中医最重要的诊疗和研究模式之一,该模式包括中医病证结合和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两种形式,现在主要指后一种形式,即将西医最新的疾病诊断、检测指标、治疗方法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以确定治法,组方遣药,最终达到提高... 病证结合是当前中医最重要的诊疗和研究模式之一,该模式包括中医病证结合和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两种形式,现在主要指后一种形式,即将西医最新的疾病诊断、检测指标、治疗方法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以确定治法,组方遣药,最终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学 病证结合 书评 中医辨证论治 西医辨病 辨证结合 疾病诊断 检测指标
下载PDF
网络心血管病学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虞桂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1期995-997,共3页
基于网络的方法研究生物学已经成为当下生物学研究的一个趋势。一些研究应用网络的方法来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机理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心血管病学(network cardiovasology)。基于复... 基于网络的方法研究生物学已经成为当下生物学研究的一个趋势。一些研究应用网络的方法来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机理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心血管病学(network cardiovasology)。基于复杂网络的研究,心血管系统被看作一个复杂网络,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有其特定的组成和拓扑属性。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是危险因素,持续地干扰心血管网络,心血管网络产生抗干扰的反应和调控,逐步从代偿向失代偿转化,最终引起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种时间、空间和环境条件下正常和疾病的心血管网络,从关键的结点、通路和模块中寻找到可以用于预警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在治疗方面,由于心血管疾病属于复杂生物网络性疾病,对于单一靶点的抑制,并不能对整个心血管疾病网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整个疾病的心血管病理网络进行多靶点干预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网络 心血管疾病 网络心血管病学
下载PDF
《金匮要略》临证应用拓展
5
作者 虞桂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期3-4,共2页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虽然现代的疾病谱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对于中医临床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了使它在现代的中医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对其临床运用方法进行了总结。除从传统的辨证论治进行总结提炼外,还从近...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虽然现代的疾病谱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对于中医临床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了使它在现代的中医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对其临床运用方法进行了总结。除从传统的辨证论治进行总结提炼外,还从近年来兴起的方证对应理论进行阐发。以肾气丸为例对《金匮要略》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的灵活运用进行论述。结合临床体会,对《金匮要略》方的合方运用解决虚实相间、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进行了分析。借鉴历代经方家医案,对《金匮要略》原文过简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扩展,以期为提高现代中医临床水平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临床运用 方证相对 合方
下载PDF
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马荣 杨秀婕 +3 位作者 王颖辉 虞桂 杨忆熙 齐文升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银翘散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味银翘散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银翘散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味银翘散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降温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及降温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降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加味银翘散
下载PDF
microRNA与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阶 虞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62-1565,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主要通过结合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导致其靶mRNA的降解或阻碍其靶mRNA的翻译。miRNA在冠心病的发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功能,极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辨证论治是中...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主要通过结合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导致其靶mRNA的降解或阻碍其靶mRNA的翻译。miRNA在冠心病的发生进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功能,极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新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实现对冠心病中医证候动态时空定性和定量的把握是提高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miRNA表达的特异性和时序性与证候的动态时空特征极其相似,且miRNA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将miRNA引入冠心病中医证候的研究,借助miRNA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和证候相关的miRNA调控网络,为从转录后水平阐明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实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冠心病 中医证候
下载PDF
奥利司他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宝 许国磊 +1 位作者 谢相智 虞桂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利司他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奥利司他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观察组,82例)与瑞...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利司他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奥利司他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观察组,82例)与瑞舒伐他汀组(对照组,80例)。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奥利司他120 mg,3/d,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晚;对照组单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晚,治疗3个月,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及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05),亦优于对照组(P<0.005)。对照组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各项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有好转(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05),但程度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奥利司他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异常的效果优于瑞舒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司他 瑞舒伐他汀 单纯性肥胖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荣 杨秀婕 +3 位作者 王颖辉 虞桂 杨忆熙 齐文升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7期1091-1092,1103,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加减葛根汤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减葛根汤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d,观察...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加减葛根汤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减葛根汤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降温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降温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降温起效时间相近,治疗组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加减葛根汤
下载PDF
miRNA及其调控网络与中医治病求本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虞桂 王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89-2791,共3页
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可以导致其靶基因降解或阻碍其靶基因翻译。miRNA占人体基因总数的2%-3%,调控人类基因组中30%以上的基因。它的表达异常引起相应调控网络紊乱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治病求本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它... 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可以导致其靶基因降解或阻碍其靶基因翻译。miRNA占人体基因总数的2%-3%,调控人类基因组中30%以上的基因。它的表达异常引起相应调控网络紊乱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治病求本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它指的是从根本病因上去治疗,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状态,从而从根源上消除疾病。治病求本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所在。文章采用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临床研究模式,探讨以miRNA及其调控网络为切入点研究中医治病求本机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中医 治病求本
原文传递
7213例高血压病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虞桂 何庆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84-2286,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类型。方法:采用证候要素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10年公开文献报道7 213例高血压病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对证候要素采用频数统计方法。结果:高血压病临床表现可归纳为11个证候要素,其中实性证候...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类型。方法:采用证候要素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10年公开文献报道7 213例高血压病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对证候要素采用频数统计方法。结果:高血压病临床表现可归纳为11个证候要素,其中实性证候要素7个,虚性证候要素4个;证候靶位主要在肝、肾,与络、脾、心相关;共有证候类型23个,从其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来看,单因素证占45.41%,两因素证占50.31%。结论: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实证以阳亢、血瘀、痰浊与内火为主,虚证则以阴虚、阳虚为主,临床以阴虚阳亢、痰湿内盛和阴阳两虚三种证候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证候要素 证候靶位 应证组合
原文传递
冠心病血瘀证实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虞桂 王阶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049-2051,共3页
冠心病血瘀证实质的研究存在客观指标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差的问题,系统生物学补充了以往单一指标、单一组织、单一系统等研究方法的不足。目前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在思路上仍是还原分析的模式,与系统生物学... 冠心病血瘀证实质的研究存在客观指标特异性和可重复性差的问题,系统生物学补充了以往单一指标、单一组织、单一系统等研究方法的不足。目前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在思路上仍是还原分析的模式,与系统生物学的整合建模思想相差甚远。网络生物学和microRNA组学的出现为解决冠心病血瘀证实质研究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系统生物学 网络生物学 MICRORNA
原文传递
冠心病血瘀证转录组学研究——病证结合生物标志物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阶 姚魁武 +11 位作者 刘咏梅 邢雁伟 李军 杨保林 杨戈 虞桂 滕菲 廖江铨 段练 张振鹏 何庆勇 陈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5,共5页
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影响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及中药干预调控网络的研究对于在证候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前期冠心病证候标准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本... 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影响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及中药干预调控网络的研究对于在证候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前期冠心病证候标准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组以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为切入点,从分子生物水平对证候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通过采集累计312例患者外周血基因信息,运用差异显示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斑点杂交法,高通量芯片,测序等方法,确立了冠心病血瘀证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微小核糖核酸-信使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ibonucleic acid-micro ribonucleic acid-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lncRNA-miRNA-mRNA)3个层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第二,在前期筛选出的差异基因的基础上,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细胞功能学验证的方法,构建了冠心病血瘀证基因miRNAmRNA以及lncRNA-miRNA-mRNA 2个水平的调控网络。第三,基于血瘀证差异基因及调控网络,通过累计202例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前后共计400余人次的基因检测,以及活血化瘀中药处理相关细胞模型的体外实验,从基因-蛋白-功能3个层面研究中药作用机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调控网络机制。本研究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引入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建立了一套证候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方法,为证候实质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转录组学 生物标志物 调控网络 药物靶点 方法
原文传递
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改变及免疫2号方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汤艳莉 王阶 +2 位作者 李勇 刘咏梅 虞桂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9-793,共5页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从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探讨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的免疫失调机制及中药免疫2号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集4例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疗前以及联合中药免疫2号方干预6个月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另...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从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探讨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的免疫失调机制及中药免疫2号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集4例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疗前以及联合中药免疫2号方干预6个月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另以4例HIV抗体阴性健康献血员做对照,抽提mRNA,通过逆转录后以TLRs信号通路实时定量PCR芯片进行杂交,采用ΔΔCt方法计算RNA表达量,寻找TLR通路上显著表达的差异基因。结果:筛选出与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有关的基因显著上调≥2倍的有5个(干扰素-γ、IL-6、IL-8等),下调≥2倍的基因有4个(TLR9、NF-κB等),通路上游以基因下调改变为主(TLR9、TOLLIP、TRIF等),下游则多为上调改变(AP-1、IL-6、IL-8)。联合免疫2号方干预后,相关基因显著上调≥2倍的有7个(IL-2、IL-10、TLR1等),无显著下调基因,对通路上游基因的上调作用最为显著(如TLR1、CD14、TRAF6)。结论:HAART免疫重建不全的艾滋病患者细胞内TLR9较正常人表达低下,IRAK1、NF-κB表达下调,提示TLR9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异常是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不全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免疫2号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可能主要通过上调TLR1和CD14表达,进而引起下游一系列通路信号分子传递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免疫重建不全 Toll样受体通路 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 免疫2号方
原文传递
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咏梅 虞桂 王阶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80-384,共5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长度为21~25nt的非蛋白质编码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分子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互补配对后降低mRNA分子稳定性和翻译抑制两种方式参与靶基因表达调控,在发育、凋亡、代谢以及人类疾病...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长度为21~25nt的非蛋白质编码单链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分子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互补配对后降低mRNA分子稳定性和翻译抑制两种方式参与靶基因表达调控,在发育、凋亡、代谢以及人类疾病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新近研究表明,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维持和恢复心脏等靶器官中相应miRNA的稳定表达可能成为心血管等疾病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深入研究microRNA可能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全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基因调控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Perspective of Modern Medicine 被引量:6
16
作者 虞桂 王阶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4期300-306,共7页
The medical community as a whole is attempting to start preventive therapy for coronary heartdisease (CHD) patients earlier in life. However, the main limitations of such interventions are drug resistanceand adverse... The medical community as a whole is attempting to start preventive therapy for coronary heartdisease (CHD) patients earlier in life. However, the main limitations of such interventions are drug resistanceand adverse reactions. Additionally, traditional biomarker discovery methods for CHD focus on the behavior ofindividual biomarkers regardless of their relevance. These limitations have led to attempting novel approachesto multi-dimensionally investigate CHD and identify safe and efficacious therapies for preventing CHD. Recently,the benefit of Chinese medicine (CM) in CHD has been proven by increasing clinical evidence. More importantly,linking CM theory with modern biomedicine may lead to new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ccording to CM theory,all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should be based on patients' syndromes. A recent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hasdemonstrated that blood stasis syndrome (BSS) is the major syndrome type of CHD. BSS is a type of complexpathophysiological state characterized by decreased or impeded blood flow. 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ofBSS include a darkish complexion, scaly dry skin, and cyanosis of the lips and nails, a purple or dark tonguewith purple spots, a thready and hesitant pulse, and stabbing or pricking pain fixed in location accompaniedby tenderness, mass formation and ecchymosis or petechiae. The severity of BSS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with the complexity of coronary lesions and the degree of stenosis, 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occurrence of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mechanisms of BSS of CHD patientsshould be investigated from a modern medicine perspective.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explore the biomedical mechanisms of BSS of CHD, from hemorheological disorders to inflammation andimmune responses, the global picture of BSS of CHD is still unclear. In this articl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iesinvestigating the biomedical mechanisms of BSS of CHD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stasis syndrom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dern medicine
原文传递
Exploring Mechanisms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Integrating Gene Interaction Network and 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被引量:9
17
作者 虞桂 王阶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89-596,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by integrating gene interaction network and 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Methods: Text mini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by integrating gene interaction network and 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Methods: Text mining was used to get CHD and PNS associated genes. Gene–gene interaction networks of CHD and PNS were built by the Gene MANIA Cytoscape plugin. Advanced Network Merge Cytoscape plugi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wo networks. Their functions were analyzed by gene 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via DAVID Bioinformatics. Joint subnetwork of CHD network and PNS network was identified by network analysis. Results: The 11 genes of the joint subnetwork were the direct targets of PNS in CHD network and enriched in 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PNS could affect other 85 genes by the gene–gene interaction of joint subnetwork and these genes were enriched in other 7 pathways. The direct mechanisms of PNS in treating CHD by targeting cytokines to relieve the inflammation and the indirect mechanisms of PNS in treating CHD by affecting other 7 pathway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joint subnetwork of PNS and CHD network. The genes in the 7 pathways could be potential targets for the immunologic adjuvant, anticoagulant, hypolipidemic, anti-platelet and anti-hypertrophic activities of PNS. Conclusion: The key mechanisms of PNS in treating CHD could be anticoagulant and hypolipidemic which are indicated by analyzing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hubs in the merged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etwork biology gene–gene interaction network
原文传递
Biomedical Mechanism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es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阶 虞桂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3期163-169,共7页
The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s increasing, and has been a severe burden on society and family worldwide. New ideas need to be achieved for developing more efficacious and safe therapies to treat C... The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s increasing, and has been a severe burden on society and family worldwide. New ideas need to be achieved for developing more efficacious and safe therapies to treat CHD. Chinese medicine (CM) uses multicomponent drugs to prevent disease and ameliorate symptoms based on patients' different syndromes. The benefit of CM in CHD has recently been proven by increasing clinical evidence. More importantly, linking 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biomedical diagnosis might provide innovative thinking for treating CHD. According to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blood stasis syndrome (BSS) is the major type of syndrome in CHD. Investigating the biomedical mechanisms of BSS of CHD is a topic of CM research. Because the holistic perspective of systems biology is well matched with CM, the application of omics techniques and other integrative approaches appears inherently appropriate. A wide range of omics techniques, including transcriptomics and proteomics, have been used in studies of BSS of CHD to search for a common ground of understanding. These approaches could b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BSS of CHD from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viewpoints. Nevertheless, current studies mainly contain results from a single approach, and they have not achieved the holistic, systematic and integrative concept of system biology. Therefore, we discuss the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exploring the biomedical mechanisms of BSS of CHD by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es. With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ystems biology, a better platform to study BSS of CHD may be provided, and biomarkers for BSS of CHD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may be found. The study of BSS of CHD by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es will also be beneficial for developing personalized treatment for BSS of CH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stasis syndrom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ystems bi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