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一线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虞永峰 张力 +3 位作者 任志生 赵九军 李钟瑞 陆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1-2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非铂两药方案因避免了严重的肝肾毒性,成为常见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的患者,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非铂两药方案因避免了严重的肝肾毒性,成为常见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的患者,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5家医院在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行GN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统计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方法对影响患者疗效的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67例患者采用了GN方案,52例为RRM1阴性和ERCC1阳性患者,其余15例患者未行RRM1和ERCC1测定。其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34.3%,疾病控制率为7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2.1个月,多数患者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体能状况评分、是否后续治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影响。结论 GN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一线治疗 肺肿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不同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虞永峰 廖美琳 陆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13例接受开颅手术+术后放疗,22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5例接受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例接受开颅手术治疗,13例接受开颅手术+术后放疗,22例接受全脑放疗(WBRT),9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5例接受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全部病例定期随访直至死亡。结果总的1年生存率为39.2%,中位生存期是220天。单纯开颅手术组1年生存率为71.4%,中位生存期517天;开颅手术+术后放疗组1年生存率76.9%,中位生存期533天;全脑放疗组1年生存率4.5%,中位生存期78天;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率44.4%,中位生存期187天;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组1年生存期62.0%,中位生存期509天;年龄大于60岁组1年生存率为26.7%,年龄小于60岁组1年生存率53.8%。结论对于一般情况较好,能耐受手术的单发脑转移患者,开颅手术+术后放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无开颅手术条件的脑转移患者,选择SRT或SRT联合WBRT较单纯WBRT治疗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全脑放疗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生成:肺癌治疗新希望——2006年ASCO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虞永峰 庄兰妹 陆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2-595,共4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血管生成素类
下载PDF
从肺癌指南的修订看晚期NSCLC的化疗新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虞永峰 陆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63-665,共3页
关键词 晚期NSCLC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指南 恶性肿瘤 常见 就诊 新进展 男性 综合治疗
下载PDF
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
5
作者 虞永峰 李子明 +4 位作者 吴春晓 郑莹 罗清泉 丁征平 陆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手术治疗的67例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被手术病理证实为T2N0,并接受了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或淋巴结采样术。共392枚淋巴结被切除,201站纵隔淋巴结被清扫(上纵隔组103站,下纵隔组98站)... 目的:研究影响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手术治疗的67例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被手术病理证实为T2N0,并接受了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或淋巴结采样术。共392枚淋巴结被切除,201站纵隔淋巴结被清扫(上纵隔组103站,下纵隔组98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7例患者中有8例死亡,2年生存率为88.4%。Cox多因素分析提示: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3站者的预后优于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3站者(P=0.041);原发灶≤4cm患者预后优于原发灶>4cm患者(P=0.016),被切除的淋巴结总数、脏层胸膜受累情况、术后化疗情况、原发灶所在部位、性别及年龄等因素与患者预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增加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站数对改善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原发灶>4cm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不佳,可能更适宜于接受进一步的术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因素 纵隔淋巴结
下载PDF
肺癌药物治疗的进展
6
作者 虞永峰 李子明 陆舜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关键词 肺癌患者 药物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RECEPTOR 内科治疗进展 cancer factor 晚期肺癌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肺淋巴管肌瘤病1例
7
作者 虞永峰 陆舜 +1 位作者 陈岗 艾星浩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46-446,448,共2页
关键词 肺淋巴管肌瘤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009年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陆舜 陈佳艺 +7 位作者 吴向华 程文俊 阎骅 薛蔚 宋正波 虞永峰 黄文华 廖美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5-466,471,共13页
本文综述了2009年临床肿瘤治疗领域的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研究结果,包括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在肺癌、胃癌、肾癌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中的令人瞩目的进展。此外,有关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的数项肿瘤治疗新标准的提出同样令人关注... 本文综述了2009年临床肿瘤治疗领域的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研究结果,包括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在肺癌、胃癌、肾癌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中的令人瞩目的进展。此外,有关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的数项肿瘤治疗新标准的提出同样令人关注。通过重新检视常规的肿瘤筛查、检测和预防策略,发现了存在于其中的局限。大样本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解答了乳腺癌领域的一些争论。总之,2009年的恶性肿瘤治疗进展值得令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方案 肺肿瘤 乳腺肿瘤 胃肿瘤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血液肿瘤 泌尿系肿瘤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陆舜 李子明 +3 位作者 成柏君 虞永峰 廖美琳 叶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11-7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作为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特罗凯(OSI774,Tarceva,厄洛替尼)在肺癌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厄洛替尼(erlotnib;商品名:特罗凯,OSI774...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作为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特罗凯(OSI774,Tarceva,厄洛替尼)在肺癌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厄洛替尼(erlotnib;商品名:特罗凯,OSI774,tarceva,)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分析2005年12月-2006年9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40例接受特罗凯EAP(Expanded Access Program)项目慈善供药口服治疗复治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39例可评价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为10.17个月(95%CI,6.98~13.35);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7.83个月(95%CI,5.36~10.30)。不同程度皮疹的患者在PFS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6)。所有患者中PR8人(20.51%),SD22人(56.41%),PD9人(23.08%)。(CR+PR)缓解率为:20.51%;疾病控制率(CR+PR+SD):76.92%。Fisher'精确检验提示在疾病控制率方面,女性优于男性(94.44%vs.61.90%,P=0.023);不吸烟患者优于吸烟患者(91.67%vs.53.33%,P=0.015);出现皮疹患者优于无皮疹患者(P=0.006)。影响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的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P=0.035)是影响疾病控制率的独立因素。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皮疹与腹泻,大部分为0~Ⅰ度,不需要特别处理。结论:特罗凯有效治疗复治、晚期NSCL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靶向治疗 晚期
下载PDF
2015年肺癌诊疗指南:共识和争议 被引量:204
10
作者 陆舜 虞永峰 纪文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肺癌的规范化诊治对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肺癌诊疗指南的深入解读有利于加深临床医生对肺癌规范化诊治的理解。本文对国内外最新的肺癌诊治指南作简要的总结和点评,侧重于目前的诊疗共识和争议。
关键词 肺肿瘤 指南 治疗
下载PDF
吉非替尼和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智伟 虞永峰 +3 位作者 李子明 牛小敏 廖美琳 陆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5-28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度表达并且参与其病理过程。目前针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开发了两种治疗肺癌的药物,一种是EGFR小分子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另一种是EGFR...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度表达并且参与其病理过程。目前针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开发了两种治疗肺癌的药物,一种是EGFR小分子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另一种是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然而,Gefitinib、Cetuximab联合治疗肺癌的效果以及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Gefitinib、Cetuximab对人肺癌细胞A549、H460、H1299、SPC-A、95C、95D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与凋亡、侵袭转移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细胞对Gefitinib、Cetuximab的IC50。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状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黏附情况;Westernblot检测Gefitinib、Cetuximab对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nmol/LGefitinib和5μmol/LCetuximab对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大概为30%和40%,而两者联合使用的抑制率能够达到50%以上。5μmol/LGefitinib和10nmol/LCetuximab单独及联合作用对A549细胞迁移率降低约为18%、22%和35%。通过Westernblot检测到Gefitinib、Cetuximab处理组的p-AKT、p-EGFR、p-MAPK蛋白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Gefitinib和Cetuximab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并且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提示两药联合使用临床肺癌治疗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FITINIB CETUXIMAB 肺癌 细胞增殖 迁移 凋亡 信号通路蛋白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数和病灶大小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陆舜 虞永峰 +5 位作者 吴春晓 李子明 周允中 郑莹 赵晓菁 廖美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73-976,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灶大小等因素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173例Ⅰ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其中59例接受了系统淋巴结清扫术,114例行淋巴结采样术。测量原发病灶的大... 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灶大小等因素在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173例Ⅰa~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其中59例接受了系统淋巴结清扫术,114例行淋巴结采样术。测量原发病灶的大小,检测淋巴管癌栓等的情况,根据转移淋巴结数目及病灶的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组。所有资料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中共切取淋巴结1033枚,x-±s为(5.97±0.20)枚,其中转移淋巴结共244枚(24%),x-±s为(1.41±0.16)枚。173例患者中有45例死亡,2年生存率为71.9%。生存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枚数与可手术NSCLC预后密切相关,在pN2患者中若淋巴结转移枚数越多则预后越差(P=0.016);pN2患者中不同纵隔淋巴结转移站数间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N2患者的淋巴结跳站转移与非跳站转移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原发病灶<3cm,≥3cm且<4cm,≥4cm且<5cm,≥5cm4组间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COX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管癌栓是可手术NSCLC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41)。结论:增加对淋巴结转移枚数定义,进一步细化对原发病灶大小的定义以及考虑肿瘤对淋巴管侵犯对分期的影响等,可能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际肺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淋巴转移 肿瘤分期 预后
下载PDF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的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13
作者 罗清泉 陆舜 +3 位作者 吕长兴 虞永峰 赵晓菁 林皓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2-305,共4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论,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次序组合,是否会影响手术的疗效和结果。本课题研究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的手术指征、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存在许多争论,手术、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次序组合,是否会影响手术的疗效和结果。本课题研究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的手术指征、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同步放化疗组22例术前同步放化疗,另对照组22例选择先手术后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结果;放疗总剂量小于45Gy;化疗方案为顺铂(DDP)15~20mg/m^2,第1~3天,或75mg/m^2,第1天;长春瑞滨(NVB)25mg/m^2,第1~3天;化疗放疗结束后3~4周后,血象正常,即予手术治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中3例左全肺切除,10右下叶切除,3例右上叶切除,5例左下叶切除,1例左上叶切除,术后化疔4个疗程。鳞癌16例,腺癌4例,腺鳞癌2例;Ⅲa期18例,Ⅲb期4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平均20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中4例左全肺切除,9右下叶切除,4例右上叶切除,4例左下叶切除,1例左上叶切除;鳞癌15例,腺癌4例,腺鳞癌3例;Ⅲa期20例,Ⅲb期2例。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平均15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同步放化疗组1例术后4个月全身皮下转移及骨转移死亡,1年成活率93.3%。对照组1例术后10个月出现对侧肺转移,1年成活率100%。结论:同步放化疗后再手术,在外科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并发症,长期生存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外科手术 支气管残端
下载PDF
贫血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顾琳萍 郑莹 +5 位作者 吴春晓 虞永峰 叶翔赟 徐云华 李子明 陆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5-608,共4页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03年11月—2005年3月接受住院治疗的500例初次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乘积法...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03年11月—2005年3月接受住院治疗的500例初次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乘积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血红蛋白水平以初次诊断时的所得值为准,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定义为贫血。结果:50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7.17个月,1年生存率为73.4%。贫血患者有147例(29.4%),无贫血者为353例(70.6%)。贫血的发生率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加而升高,第4周期化疗后贫血发生率为84.3%。贫血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38个月,1年生存率为64.3%,而无贫血组则分别为30.82个月和76.8%(P=0.028)。男性患者中贫血对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Ⅲ期患者中贫血与无贫血组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而Ⅰ、Ⅱ、Ⅳ期患者中贫血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显示贫血、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功能状态评分和是否手术切除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次诊断时血红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相关,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非小细胞肺 预后
下载PDF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正波 陆舜 +3 位作者 虞永峰 李子明 廖美琳 陈智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化疗后序贯给予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客观缓解率和毒副反应。方法初治或复治的局部晚期或晚期NSCLC患者共39例,初治患者25例采用GC方案化疗,复治患者14例方案为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化疗间歇期序贯给予厄洛替尼... 目的评价化疗后序贯给予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客观缓解率和毒副反应。方法初治或复治的局部晚期或晚期NSCLC患者共39例,初治患者25例采用GC方案化疗,复治患者14例方案为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化疗间歇期序贯给予厄洛替尼(150mg/天,d15~d28),28天为1周期。连用6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反应不能耐受。结果39例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共完成化疗135个周期,平均化疗3.46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其中获PR9例(初治7例),SD23例(初治14例),PD7例(初治2例)。总体客观缓解率(RR)为23.1%,其中初治RR为28.0%(7/25),复治RR14.3%(2/14),总体疾病控制率(DCR)为82.1%,初治患者为92.0%,复治患者64.3%。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血液系统毒性。结论化疗序贯厄洛替尼治疗NSCLC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厄洛替尼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复治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舜 张力 +2 位作者 虞永峰 陈公琰 赵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7-512,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4家医院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间行GN方案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患者,评...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4家医院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间行GN方案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患者,评价该化疗方案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卡方检验比较二线和二线以上患者的疗效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比较和分析。结果共53例患者在二线或二线以上采用了GN方案,其中二线患者28例,三线或三线以后的患者25例,所以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为9.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rate,DCR)为56.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7.6个月,多数患者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是影响患者PFS的因素。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治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化疗 肺肿瘤
下载PDF
肺癌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舜 虞永峰 +1 位作者 徐云华 陈芳 《循证医学》 CSCD 2006年第6期380-380,共1页
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工作中常会出现因各种原因无法获得病理学依据的疑似肺癌病例。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进一步诊疗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难题。
关键词 肺癌诊断 临床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临床工作 疑似肺癌 金标准 细胞学
下载PDF
手术切除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晓敏 张杰 +5 位作者 郑莹 邵景晨 虞永峰 吴春晓 李子明 陆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4-760,共7页
目的:建立手术切除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ell carcinoma,BAC)的临床预测模型,探讨局限性切除在BAC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模型建立组研究对象来自1994年12月—200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经手术确诊且具备... 目的:建立手术切除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ell carcinoma,BAC)的临床预测模型,探讨局限性切除在BAC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模型建立组研究对象来自1994年12月—200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经手术确诊且具备完整影像学资料的190例BAC患者。结合BAC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建立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模型,并在2个前瞻性验证组的54例BAC患者中对本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对模型建立组中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123例BAC患者进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模型为:logit(P)=8.181-(2.068×GGO结节征)-(1.240×胸膜牵曳征)-(1.273×肿瘤分叶征)-(1.000×肿瘤最大径)。P≥0.220可作为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指标。肺叶切除或局限性切除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P=0.630)不会影响BAC的预后。组织学类型(P=0.050)和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推荐的TNM新分期(P=0.01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0.220可作为单纯型BAC的临床预测指标,可为接受局限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影像学 预后 预测和判断 模型 理论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舜 李子明 +2 位作者 虞永峰 廖美琳 ZINNER R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后的生存期、缓解率、疗效。方法:分析2000年12月-2003年10月美国M.D.Anderson癌症治疗中心与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吉非替尼250mg/d口服治疗的共175例晚期NSCL...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后的生存期、缓解率、疗效。方法:分析2000年12月-2003年10月美国M.D.Anderson癌症治疗中心与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吉非替尼250mg/d口服治疗的共175例晚期NSCLC患者。用Kaplan-Meier及logrank进行生存分析和比较,并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生存相关因素。用x^2检验比较不同因素在缓解率及疾病控制方面有无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疾病控制率、缓解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75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为6.9个月(95%CI:4.19~9.6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3.47个月(95%CI:2.67~4.2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02)、年龄(P〈0.001)、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P=0.034)、PS评分(P=0.019)、既往化疗方案次数(P=0.013)、病理类型(P=0.030)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性别(P=0.002)、PS评分(P=0.013)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所有患者的缓解率为10.14%;疾病控制率为40.54%。影响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的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P=0.041)、年龄(P=0.035)、吸烟情况(P=0.038)是影响缓解率的独立因素,而性别是影响疾病控制率的独立因素(P=0.036)。结论: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NSCLC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拮抗剂和抑制剂 药物疗法 回归分析
下载PDF
Nivolumab与多西紫杉醇在晚期肺鳞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陆舜 虞永峰 张一辰 《循证医学》 CSCD 2015年第4期225-227,231,共4页
1文献来源 Brahmer J,Reckamp KL,Baas P,et al.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squamouscel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15,373(2):123-135. 2证据水平 1b。 3背景 晚期肺鳞癌患者一线化疗疾病... 1文献来源 Brahmer J,Reckamp KL,Baas P,et al.Nivolumab versus Docetaxel in advanced squamouscel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N Engl J Med,2015,373(2):123-135. 2证据水平 1b。 3背景 晚期肺鳞癌患者一线化疗疾病进展后,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其中以多西紫杉醇化疗应用最广,一直被认为是晚期肺鳞癌二线治疗的最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鳞癌 Nivolumab 多西紫杉醇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