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鸟类物种组合模式的稳定性——以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鸟类群落变化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叶锦玉 虞皓琦 +5 位作者 廖宝文 游奕来 刘新科 林寿明 杨道德 胡慧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恢复红树林前后的2次鸟类调查(恢复前于2001年3月—12月,恢复后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红树林恢复前后物种组成、种属结构关系、体长分布、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乘幂模型分别对种-属数量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进行拟合,用协方差分析判断红树林恢复前后模型的一致性。2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9种,分别为11目29科58属78种和12目33科57属80种,约24%的鸟类物种发生变化,棕扇尾莺(Cisticola juncidis)等4种在水边灌丛或空地上觅食的鸟类消失,而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es)等3种在林间活动的鸟类,以及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等3种在较深水域觅食的鸟类出现,这与红树林恢复后滩涂区面积减少,红树林区面积增加有关。但恢复前后的鸟类物种丰度仅相差2种,卡方检验表明红树林恢复前后总物种以及单次调查各季节物种的体长、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频次分布均无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恢复前后的种-属数量线性模型和属含物种数频次分布乘幂模型均具有一致性。因此得出结论:淇澳岛大规模种植红树林后,部分鸟类物种发生变化,但在物种组合模式上具稳定性,即鸟类群落在构建物种组合上具有可重复性。这在指导群落重建与恢复中判断动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及确定恢复对象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合模式 群落构建 鸟类群落 红树林 植被变化 淇澳岛
下载PDF
不同取样方式下大凉螈精子形态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明阳 张勘 +6 位作者 梁福轩 何流洋 朱玉东 虞皓琦 肖璐瑶 郑普阳 谢锋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4-562,共9页
精子形态在精子竞争和精子进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体内受精有尾两栖类雌性和雄性均具有复杂的泄殖腔腺体,都可能对精子形态进行进一步包装和修饰,但这些过程对精子形态特征和功能的影响目前所知甚少。本研究以体内受精的大凉螈(Liangshant... 精子形态在精子竞争和精子进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体内受精有尾两栖类雌性和雄性均具有复杂的泄殖腔腺体,都可能对精子形态进行进一步包装和修饰,但这些过程对精子形态特征和功能的影响目前所知甚少。本研究以体内受精的大凉螈(Liangshantriton taliangensis)为研究对象,系统观察了破碎睾丸、雄性自然排精和冲洗雌性泄殖腔3种方法所收集精子的形态变化;同时,分别利用了t检验、t’检验或U检验,探究了其定量变化。结果显示:取自精子囊和雌性泄殖腔的精子可观察到明显的颈部,而破碎睾丸取样的精子仅观察到胞质小团结构,无明显颈部结构,故推测睾丸中精子尚未成熟;精子在由睾丸到排出体外过程中顶体显著缩短,尾部所占比例显著增加(U检验或t检验,P<0.05),而精子在由精子囊到进入雌性体内的过程中未发生形态或量度上的显著变化(U检验或t检验,P>0.05),仅表现为顶体的进一步缩短(t检验,P<0.05)。本研究提示,精子由睾丸到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可能因其经历的修饰过程而展现出形态和量度上的差异,为精子生物学研究和精子保存提供了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凉螈 精子取样方式 精子形态 精子修饰
原文传递
惠东幼年绿海龟的洄游规律及觅食地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明彬 陈华灵 +5 位作者 观玉安 端金霞 李满文 刘锦泉 李丕鹏 虞皓琦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2-534,共13页
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为全球性濒危物种、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是野生绿海龟保护的一种极为重要和有效的保护策略,但我国幼年绿海龟的生活习性及其栖息地分布尚不明确,故开展相关洄游行为及栖息地分布研究意义重大。2... 绿海龟(Chelonia mydas)为全球性濒危物种、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是野生绿海龟保护的一种极为重要和有效的保护策略,但我国幼年绿海龟的生活习性及其栖息地分布尚不明确,故开展相关洄游行为及栖息地分布研究意义重大。2011至2015年间,将6只来自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2~14 a的幼年绿海龟,分为夏季组(n=3)及冬季组(n=3),在其背甲上安装追踪器。其中,2只个体分别安装了美国Wildlife Computers公司生产的追踪器SPOT5-AM-S181C和SPOT5-AM-S244A,另外4只个体安装美国Telonics公司生产的TAM-2639追踪器,然后在出生地放归。利用全球ARGOS系统实施全天候的追踪监测,地理坐标数据的筛选及分析在卫星追踪分析工具软件(STAT)上完成。6只个体4年共获得有效位点397个,其中,包括前期研究获得的有效位点62个。相关有效位点输入免费软件Maptool,通过GIS图层叠加、汇总生成洄游路线图。研究结果用以揭示我国幼年绿海龟的洄游规律。使用SPSS软件t-检验统计冬夏两组海龟间的个体大小及洄游速度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冬季组、夏季组绿海龟的背甲曲线长(CCL)分别为(48.9±8.65)cm和(59.07±7.64)cm,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1.527,df=4,P=0.202)。追踪期平均(66±47)d,追踪路程(1653±1585)km(n=6)。平均最小洄游速度,夏季组为(1.63±0.22)km/h(n=3),冬季组为(0.67±0.12)km/h(n=3),夏季组明显较冬季组高(t=6.726,df=4,P=0.003);夏季及冬季分别游往台湾和海南两个方向,主要沿大陆架140 m等深线以内海域洄游,所有个体的洄游路线及方向均与同期海流大致相同,活动范围与近海渔场及开发区域高度重叠,与早期野外调查结果一致。仅冬季组观察到定居及归巢行为,越冬场分布在越南昏果岛及我国海南岛东部;越夏场则分布在福建至浙江一带,主要分布在近岸或近岛20 m等深线以内浅海,为底栖大型海藻、海草床或珊瑚礁的集中分布区。研究结果揭示,惠东人工培育幼年绿海龟放归后可正常洄游、觅食和适应野外环境,在东海、南海之间作季节性定向洄游的趋势十分明显,觅食地沿我国大陆架沿岸及附属海岛分布,进一步印证了我国近海绿海龟洄游廊道的存在。建议把北部湾、琼州海峡、海南东部、广东、福建、浙江及台湾沿岸及附属岛屿的海洋保护地整合优化,制订国家海龟栖息地名录,组建海洋类型国家公园保护网络,同时深入开展国际及地区间的保护合作,加强绿海龟及其觅食地和洄游廊道这些重要栖息地保护,使海龟整个生命周期得到有效和完整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洄游 觅食地 卫星追踪 国家公园 栖息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