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的大容量扩增与杀伤活性观察 被引量:50
1
作者 石永进 +2 位作者 岑溪南 朱平 马明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4-96,共3页
建立大容量细胞因子诱导杀伤 (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培养方法 ,观察 CIK细胞回输后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 10 0 0 ml培养袋大量扩增患者自体 CIK细胞 ,用 MTT法检测 CIK细胞杀伤活性 ,比较回输前后患者外周血单... 建立大容量细胞因子诱导杀伤 (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培养方法 ,观察 CIK细胞回输后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 10 0 0 ml培养袋大量扩增患者自体 CIK细胞 ,用 MTT法检测 CIK细胞杀伤活性 ,比较回输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其毒副作用。结果表明 :大容量培养法使自体CIK细胞扩增总量达 1.6× 10 1 0以上 ,回输 CIK细胞使患者 PBMNC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加 ,未出现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大容量扩增 自体回输 肿瘤 免疫治疗 CIK细胞
下载PDF
热疗促进HSP70表达对免疫效应细胞杀伤肿瘤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石永进 +2 位作者 岑溪南 朱强 任汉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热疗通过促进乳腺癌药物敏感细胞株与多药耐药细胞株表达热休克蛋白 (HSP)70,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开展基于热疗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IFNγ、CD3单抗、IL 1和IL 2等细胞因子诱导并扩增... 目的: 探讨热疗通过促进乳腺癌药物敏感细胞株与多药耐药细胞株表达热休克蛋白 (HSP)70,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开展基于热疗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IFNγ、CD3单抗、IL 1和IL 2等细胞因子诱导并扩增免疫效应细胞。分别给予乳腺癌药物敏感株MCF7和耐受株MCF7 /ADR非致死温度热冲击 42℃ 1h,继续培养 4h, 24h, 48h后收获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上HSP70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靶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免疫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HSP70在两种靶细胞上的表达有差异,加热前MCF7 /ADR细胞HSP70表达明显高于MCF7,加热后 4h,HSP70在MCF7 /ADR表达提高了 6倍,在MCF7表达提高了 22倍,超过了耐药株。药物敏感株MCF7增殖的热抑制率低于耐药株MCF7 /ADR。热冲击前免疫效应细胞对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低于MCF7 /ADR细胞。热冲击后免疫效应细胞对MCF7的杀伤活性提高了 86. 23%,超过了对MCF7 /ADR的杀伤活性 (提高了 30. 32% )。结论: 热疗明显提高HSP70在乳腺癌药物敏感与耐受细胞系上的表达,增加了免疫效应细胞对这两种靶细胞的杀伤活性。HSP70在乳腺癌药物敏感与耐受细胞系上的差异性表达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效应细胞 HSP70表达 MCF7/ADR细胞 热疗 杀伤肿瘤 多药耐药细胞株 流式细胞术检测 四甲基偶氮唑蓝 杀伤活性 药物敏感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诱导 细胞增殖活性 MCF7增殖 MCF7细胞 热休克蛋白 靶细胞 CD3单抗 差异性表达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可诱导bcr-abl阳性的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22
3
作者 岑溪南 朱平 +3 位作者 石永进 任雅丽 马明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表达bcr abl的K5 6 2细胞能抵抗不同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 ,为了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能否诱导表达bcr abl的K5 6 2细胞凋亡 ,应用流式细胞术DNA亚G1期分析法比较了CIK和化疗药物 (喜树碱和VP 16 )诱导K5 6 2及CEM细胞发... 表达bcr abl的K5 6 2细胞能抵抗不同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 ,为了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能否诱导表达bcr abl的K5 6 2细胞凋亡 ,应用流式细胞术DNA亚G1期分析法比较了CIK和化疗药物 (喜树碱和VP 16 )诱导K5 6 2及CEM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 ,RT PCR检测显示K5 6 2细胞表达bcr abl融合基因mRNA ,单独K5 6 2细胞对照组、K5 6 2 /喜树碱组及K5 6 2 /VP 16组均未见亚G1期峰 ,K5 6 2 /CIK组亚G1期峰值为38.1% ;单独CEM细胞对照组未见亚G1期峰 ,CEM /喜树碱组亚G1期峰值为 2 3.5 % ,CEM /VP 16组亚G1期峰值为 32 .3% ,CEM/CIK组亚G1期峰值为 4 5 .4 %。结论 :喜树碱和VP 16不能诱导表达bcr abl的K5 6 2细胞凋亡 ,而CIK细胞能诱导K5 6 2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BCR-ABL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降低乳腺癌耐药细胞系对阿霉素的耐受效应 被引量:20
4
作者 石永进 +4 位作者 朱平 马明信 岑溪南 董玉君 袁家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与化疗药物对多药耐药 (multidrugre sistance,MDR)肿瘤细胞产生协同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加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并扩增CIK细胞 ,应用MTT法测定CIK细胞、...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与化疗药物对多药耐药 (multidrugre sistance,MDR)肿瘤细胞产生协同杀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加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并扩增CIK细胞 ,应用MTT法测定CIK细胞、阿霉素及二者联合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上P糖蛋白 (P gp)的表达和细胞内药物积累 ,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 gp在MDR靶细胞MCF7adr内的分布。结果 :CIK细胞可使MCF7adr细胞P gp的表达活性下降 82 .5 % ,耐药靶细胞内阿霉素积累增加 3.2倍 ,使联合杀伤率比单纯加阿霉素(同等剂量 )组增加 7.8倍 ,比单纯加CIK细胞 (相同效靶比 )组增加 1.3倍。结论 :CIK细胞可明显抑制MCF7adr肿瘤细胞系的P gp表达 ,可协同阿霉素提高对MCF7adr肿瘤细胞系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杀伤细胞 耐药细胞系 阿霉素 耐受效应 细胞因子 治疗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1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庞丽萍 杨保青 +4 位作者 孟庆祥 柳金 张红宇 魏颖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1,211,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3例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细菌谱及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疗效的影响。结果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为94....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3例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细菌谱及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疗效的影响。结果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为94.3%,革兰阴性(G-)杆菌占42.4%,革兰阳性(G+)球菌占49.2%,真菌占8.4%;血培养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感染主要与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降低有关;AL患者并发感染总死亡率为6%,发生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患者病死率增高,而使用G-CSF的病死率较低。结论Al患者是并发感染的高危人群,影响因素主要是N减少,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CSF有助于提高抗感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感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原发结外淋巴瘤139例临床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岑溪南 马明信 +9 位作者 郭辉 武淑兰 王颖 邱志祥 王文生 欧晋平 许蔚林 董玉君 朱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了解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发病部位、误诊情况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 9例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原发部位分布情况、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等。结果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976年 12月至2 0 0 2年 2月住院的淋巴瘤患... 目的 :了解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发病部位、误诊情况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 9例原发结外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原发部位分布情况、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等。结果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976年 12月至2 0 0 2年 2月住院的淋巴瘤患者 4 5 8例 ,其中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 13 9例 (占 3 0 .3 % ) ;(2 )原发部位广泛 ,前 5位依次为胃肠道 2 0 .9% (2 9/ 13 9) ,鼻腔 18.7% (2 6/ 13 9) ,Waldeyer环 12 .9% (18/ 13 9) ,脾 10 .8% (15 / 13 9) ,皮肤 6.5 %(9/ 13 9) ;(3 )结外淋巴瘤的误诊率高达 80 .6% ,淋巴结内淋巴瘤误诊率为 2 8.5 % ;(4)结外淋巴瘤首发症状依不同部位有不同临床表现 ,但多无特异性。结论 :原发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 ,因其分布部位广泛 ,首发症状无特异性 ,误诊率极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结外淋巴瘤 误诊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下载PDF
TCR独特型DNA疫苗诱导抗淋巴系统肿瘤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野坪 朱平 +6 位作者 石永进 卜定方 曹香红 朱强 王奕嘉 马明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9-204,共6页
本研究观察TCR独特型DNA疫苗诱导BALB c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情况。用CEM淋巴瘤细胞系和BALB c小鼠作模型 ,RT PCR扩增CEM细胞系特异性重排的TCRVβ基因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作为DNA疫苗。用肌内注射法免疫小鼠 ,间接免疫荧光... 本研究观察TCR独特型DNA疫苗诱导BALB c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情况。用CEM淋巴瘤细胞系和BALB c小鼠作模型 ,RT PCR扩增CEM细胞系特异性重排的TCRVβ基因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作为DNA疫苗。用肌内注射法免疫小鼠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抗体生成和用MTT法测定CTL活性以检测抗独特型的细胞免疫。结果发现 ,接种DNA疫苗后第 4周开始小鼠血清中即可检测到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 ,抗体滴度在第 6周达高峰 ,应用IL 6为免疫佐剂可使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上述结果表明 ,TCR独特型DNA疫苗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抗淋巴瘤细胞的独特型特异性抗体 ,应用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独特型 DNA疫苗 淋巴系统肿瘤
下载PDF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治疗成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庞丽萍 杨保青 +4 位作者 魏颖慧 张晓杰 张红宇 孟庆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评价两种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治疗成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1例使用美罗培南、30例使用亚胺培南治疗的成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菌学培养结果以及不良反应,临床分离菌分别... 目的评价两种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治疗成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1例使用美罗培南、30例使用亚胺培南治疗的成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菌学培养结果以及不良反应,临床分离菌分别进行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疗效均较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3.5%和86.7%,P>0.05;本组患者咽拭子、血、尿培养共获90株病原菌,经治疗后,美罗培南组病原菌清除率为77.6%,亚胺培南组为63.4%,P<0.01;另外,这两种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而轻。结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成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疗效确切安全,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酶烯类抗生素 成人 粒细胞缺乏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与抗原特异性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杀伤肿瘤效应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石永进 +1 位作者 岑溪南 董玉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方法 :反复冻融法提取肿瘤可溶性抗原 ,甲基噻唑基四唑 (methylthiazolylterrazolium ,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活性。 结果 :经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摄取肿瘤细胞抗原 ,并提呈给细... 目的 :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方法 :反复冻融法提取肿瘤可溶性抗原 ,甲基噻唑基四唑 (methylthiazolylterrazolium ,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活性。 结果 :经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摄取肿瘤细胞抗原 ,并提呈给细胞因子诱导杀伤 (cytokineinducedkiller ,CIK)细胞所获得的DC A CIK细胞对同一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活性 ,较CIK细胞、未摄取抗原的DC CIK细胞及摄取不相同肿瘤抗原的DC A不相同 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伤活性。结论 :摄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的DC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的杀伤特异性和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庞丽萍 杨保青 +6 位作者 孟庆祥 柳金 张红宇 王钧 郭乃榄 魏颖慧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3 例AL患者并发感的患病率、影响因素、细菌谱及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对疗效的影响。果: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是94.3%,革兰氏阴性(G...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3 例AL患者并发感的患病率、影响因素、细菌谱及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对疗效的影响。果: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是94.3%,革兰氏阴性(G- )杆菌占42.4%,革兰氏阳性(G+ )球菌占49.2%,真占8.4%;血培养G-杆菌以大肠艾希菌及绿脓杆菌为主。感染主要与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降低有关,N0.2×109/L感染率显著增加,且感染时间显著延长,易发生2 个以上部位的感染。患者年龄、贫血程度、预防使用肠道消毒药物不影响感染的发生。AL患者并发感染总死亡率6%,发生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患者病死率高,而使用G -CSF的病死率较低。结论:AL患者是并发感染的高危人群,影响因素主要是N减少,在合理使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 CSF有助于提高抗感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感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庞丽萍 杨保青 +8 位作者 孟庆祥 柳金 张红宇 王钧 郭乃榄 魏颖慧 彭艳红 彭小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病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16 0例ITP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分 4组采取 4种治疗方法 :A组 :抗幽门螺旋杆菌 (HP)加地塞米松冲击继之泼尼松治疗 ;B组 :泼尼松加大剂量丙种球...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病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16 0例ITP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分 4组采取 4种治疗方法 :A组 :抗幽门螺旋杆菌 (HP)加地塞米松冲击继之泼尼松治疗 ;B组 :泼尼松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C组 :泼尼松加达那唑治疗 ;D组 :难治性的给以睥切除治疗。按显效、良效、有效、无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ITP 90例 ,慢性ITP 70例 ,男 5 5例 ,女 10 5例 ,男女之比为 1∶2 ,就诊时中位年龄 39岁 ,均有出血表现 ,中位PLT数 15× 10 9/L。有HP感染 75例 ,血小板表面抗体 (PAIGg)阳性 90例 ;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 30例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114例 ,正常 35例 ,减少 10例 ,巨核细胞均以颗粒巨核细胞为主。T细胞亚群分布以CD4 /CD8降低为主。 4种治疗效果以抗HP加地塞米松冲击继之泼尼松治疗和泼尼松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为好 ,泼尼松加达那唑治疗次之。前两种治疗与后两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结论 :HP感染及自身免疫因素的异常是ITP发病的直接病因。抗HP、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病因
下载PDF
血清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红宇 孟庆祥 +10 位作者 柳金 庞丽萍 王钧 许蕾 冯佳 张文丽 张倩 孙丽华 钟凤鸾 徐海婵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1,3-β-D葡聚糖(G)和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联合检测对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血液病患者,根据临床回顾性诊断标准定义阳性和阴性病例。采... 目的:评价血清1,3-β-D葡聚糖(G)和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联合检测对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血液病患者,根据临床回顾性诊断标准定义阳性和阴性病例。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G和GM,分别计算GM试验和G试验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以I值>1.0为GM试验阳性,G浓度>60 pg/L为G试验阳性计算,GM试验和G试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77.8%,90.3%,82.4%,87.5%;G试验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但GM试验的特异度高。结论:GM试验和G试验联合检测提高试验的敏感度,减少了假阴性的发生,对早期诊断IFI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葡聚糖类 半乳甘露聚糖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明信 孙倩 +4 位作者 郭玲云 刘玉春 陈宝雯 谢光潞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21例。方法:总结自1976年1月至1996年9月期间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21例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3例伴多发性骨髓瘤,肾脏、心脏和舌多受累,分别占76...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21例。方法:总结自1976年1月至1996年9月期间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21例病人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3例伴多发性骨髓瘤,肾脏、心脏和舌多受累,分别占76%、33%、33%,可疑病变器官或组织活检的刚果红染色阳性和/或电镜证实为淀粉样纤维丝沉积,血清有单株免疫球蛋白者5例,尿本周蛋白阳性者4例。结论: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临床表现多样,大多为非特异性,易误诊,确诊靠病理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病理学 症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明信 朱美华 +7 位作者 武淑兰 朱平 王颖 岑溪南 邱志祥 王文生 谢光潞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12例。方法:总结自1982年10月至1997年10月期间MDS112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结果:55例(49%)在40岁以下,111例(99.1... 目的:临床研究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12例。方法:总结自1982年10月至1997年10月期间MDS112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结果:55例(49%)在40岁以下,111例(99.1%)和95例(84%)分别有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全部病例骨髓红系有巨幼样变,粒系病态造血达92%,骨髓活检发现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者为39%(14/36),难治性贫血(RA)和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RAS)型病人用雄性激素治疗后78%(66/85)血红蛋白有提高,而血小板无明显变化,原始细胞增多型难治性贫血、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型难治性贫血和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型病人主要死于急性白血病。结论:骨髓病态造血和ALIP对诊断有重要价值,雄性激素可改善RA和RAS型病人的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庞丽萍 杨保青 +3 位作者 孟庆祥 柳金 张红宇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有效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0例60岁以上的老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分布、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临床特征、骨髓(BM)象、染色体、免疫分型、化疗的完全缓解(CR)率、BM抑制程度、病程及...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有效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0例60岁以上的老年A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分布、基础疾病、主要症状、临床特征、骨髓(BM)象、染色体、免疫分型、化疗的完全缓解(CR)率、BM抑制程度、病程及病死率。并与同期住院的66例中青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AL发病率占同期成人AL的27%(50/185)。AML的CR率35.7%(15/42),ALL的CR率33%(2/6)。其基础疾病的发病率86%、MDS转化为AML占20%、病程(35.5±16.5)d、BM抑制时间(18.5±6.5)d、病死率20%、染色体核型为-5、-7、+8、+21,以上均高于同期的中青年组(均为P<0.01)。结论:老年AL患者并存基础疾病和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其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老年AL的满意策略,呼吁重视此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老年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与血栓 被引量:14
16
作者 欧晋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1年第4期213-215,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栓 高粘综合征 肺栓塞
下载PDF
细胞因子基因工程药物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志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13,共6页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许多细胞因子已能人工合成,其中EPO,GMCSF,GCSF,IFN,IL2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而IL3,IL6,IL11,TPO,NGF,EGF,ILlr...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许多细胞因子已能人工合成,其中EPO,GMCSF,GCSF,IFN,IL2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而IL3,IL6,IL11,TPO,NGF,EGF,ILlra,TNF,MCSF等也通过动物试验及临床试用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临床应用 基因工程药物
下载PDF
淋巴瘤治疗中期^(18)F-FDG PE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红宇 孟庆祥 +10 位作者 柳金 庞丽萍 王钧 许蕾 冯佳 张文丽 张倩 孙丽华 钟凤鸾 徐海婵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在淋巴瘤治疗中期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P PET/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淋巴瘤患者治疗中期18F-FDPPET/CT检... 目的:探讨在淋巴瘤治疗中期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P PET/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淋巴瘤患者治疗中期18F-FDPPET/CT检测淋巴结和结外病变的结果,并与同期CT、B超影像结果进行比较,并结合淋巴结、骨髓活检及生化结果,评价其对早期临床疗效的评价和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中期18F-FDP PET/CT共检测15例有残留病灶,此15例临床均未获得完全缓解。同期CT和B超检查29例共32处有残留肿块,除其中同时伴PET阳性的有9例全部复发,另20例得到完全缓解(HD5例,NHL15例);另有8例PET和CT或B超均为阴性,期中2例复发;此外还对6例PET/CT显示阴性但CT、B超检查显示阳性患者的浅表淋巴结进行了2次活检,病理结果均显示为非淋巴瘤组织。比例风险模型(COX)分析显示中期PET阳性为疾病复发或进展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1)。结论:PET/CT对肿块性质判定较传统影像有显著的优势,治疗中期PET/CT检查对早中期疗效判断和临床预后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文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ATLS 病理治疗 诊断
下载PDF
血小板同种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随着抗肿瘤治疗、骨髓移植及心脏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临床上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日益增多。国外1980年输注血小板浓缩液(PC)的患者为14‰,1986年增至26.8‰;由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进行输注也由11%增至23%。目前,多数患者接受血小板... 随着抗肿瘤治疗、骨髓移植及心脏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临床上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日益增多。国外1980年输注血小板浓缩液(PC)的患者为14‰,1986年增至26.8‰;由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进行输注也由11%增至23%。目前,多数患者接受血小板输注仍采自随机供者,患者经多次血小板输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细胞 同种免疫 免疫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