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权等级工资制的建立
1
作者 行光 《决策与信息》 2010年第8期31-33,共3页
执政之后,共产党人没能把革命时期相对而言可以体现平等理念的供给制坚持下去,逐渐转向了森严的等级职务工资制。
关键词 等级工资制 特权 平等理念 革命时期 共产党人 供给制 职务
下载PDF
波匈事件的中国版 被引量:1
2
作者 行光 《中外文摘》 2010年第8期48-50,共3页
1956年6月上旬,波兰波兹南市采盖尔斯基工厂(斯大林机车车辆厂)的工人要求退还过去三年不应征收的税款,还提出改革工资制度等要求,拉开了影响深远的波匈事件的序幕。在苏联的军事威胁和武力干涉之下,到了1956年11月,东欧的十月危机过去... 1956年6月上旬,波兰波兹南市采盖尔斯基工厂(斯大林机车车辆厂)的工人要求退还过去三年不应征收的税款,还提出改革工资制度等要求,拉开了影响深远的波匈事件的序幕。在苏联的军事威胁和武力干涉之下,到了1956年11月,东欧的十月危机过去了,华沙和布达佩斯也逐渐平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匈事件 毛泽东 知识分子 民主党派 退社 匈牙利事件 中共中央 资本家 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罢工
原文传递
毛泽东与反贪“打虎”战役
3
作者 行光 《中外文摘》 2010年第24期51-53,共3页
"三反"运动不能在权力与金钱之间建立起一道理想的屏障,"绝对权力"还是会"绝对腐败"。1951年底至1952年6月,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同时,毛泽东又发动了一场反对贪污... "三反"运动不能在权力与金钱之间建立起一道理想的屏障,"绝对权力"还是会"绝对腐败"。1951年底至1952年6月,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同时,毛泽东又发动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工作人员 贪污分子 运动 反对官僚主义 中共中央 战役 贪污腐化 挪用公款 腐败现象
原文传递
建国初的全球化梦想
4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8期80-82,共3页
1950年代,中国加入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不仅仅是为了“红色工厂”的运转,还是为了实现苏联人设计的共产主义乌托邦。
关键词 全球化 建国初 梦想 世界经济体系 50年代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乌托邦
原文传递
五十年代朝鲜的政治清洗运动
5
作者 行光 《党员干部之友》 2010年第5期56-57,共2页
1945年12月,苏联占领当局把以曹晚植为首的地方民族主义者排挤出政治舞台,扶持金日成上台,并联合来自苏联的朝鲜族干部代表许哥而以及来自南方的朝鲜代表朴宪永、朴正爱等,建立起亲苏的北朝鲜政权。
关键词 朝鲜族 五十年代 政治 运动 清洗 民族主义者 金日成 北朝鲜
原文传递
斯大林的文化“大转变”
6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3期82-84,共3页
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斯大林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一场“大转变”。这场从相对宽松的列宁文化政策的转向,从1928~1929年的反“右倾”斗争开始,对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次连续不断的清洗和镇压,以雷霆万钧... 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斯大林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一场“大转变”。这场从相对宽松的列宁文化政策的转向,从1928~1929年的反“右倾”斗争开始,对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次连续不断的清洗和镇压,以雷霆万钧之力威吓、震慑、压服了思想文化界。在“大转变”过程中解散了几乎所有以前的文化艺术派别和团体,90%以上的人文社会科学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领域 斯大林 20世纪20年代 社会科学团体 思想文化界 30年代 文化政策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毛泽东与反贪“打虎”战役
7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6期75-77,共3页
1951年底至1952年6月,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同时,毛泽东又发动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三大运动所针对的分别是农村地主、敌国美国、国内敌对分子,“五反”运... 1951年底至1952年6月,在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同时,毛泽东又发动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三大运动所针对的分别是农村地主、敌国美国、国内敌对分子,“五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所针对的是亦敌亦友的资本家,“三反”运动的斗争矛头则是主要指向共产党内部以及党政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级工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三反”运动 战役 反贪 反对官僚主义 “五反”运动 镇压反革命 企事业单位
原文传递
“土改”中地主富农的际遇
8
作者 行光 《新华月报》 2010年第13期120-121,共2页
建国后“土改”对地主、富农简单一刀切的做法,并不纯粹来自于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中共的现实考虑相关联。不容否认的是.这种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的解决办法.对于根本改革农村社会具有神奇的效果。
关键词 富农 地主 土改 际遇 意识形态 农村社会 原始积累 现代工业
原文传递
“土改”中地主富农的际遇
9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10期79-80,共2页
建国后土改对地主、富农简单一刀切的做法,并不纯粹来自于意识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中共的现实考虑相关联。
关键词 富农 地主 土改 际遇 意识形态 建国后
原文传递
电波上的心理战
10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5期80-82,共3页
塑造一个好战、侵略性极强的中国形象,号召全世界的人来抵制,是约翰逊时期美国对华心理战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心理战 电波 中国形象 侵略性 全世界 约翰逊
原文传递
越南天平上的中苏援助
11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9期78-80,共3页
在援越抗美问题上,中苏既要考虑到在国际共运中的形象,还要权衡各自的利害得失。于是,双方发生了种种微妙的较劲甚至冲突。
关键词 中苏 天平 越南 援越抗美 国际共运
原文传递
电波上的心理战
12
作者 行光 《新华月报》 2010年第7期122-123,共2页
塑造一个好战、侵略性极强的中国形象,号召全世界的人来抵制.
关键词 心理战 电波 中国形象 侵略性 约翰逊
原文传递
波匈事件的中国版
13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
1956年的中国,虽然出现了退社、罢工、罢课、请愿与游行。但在处理类似波匈事件的群众骚乱中,中共表现出了政策上的灵活性。
关键词 波匈事件 中国版 节目制作 工商界
原文传递
金日成的大清洗
14
作者 行光 《世界博览》 2010年第7期79-81,共3页
还在朝鲜战争期间,金日成就对威胁到他的干部进行清洗,经过1956年对莫斯科派和延安派的排挤和打击,到1958年形成了金日成一统天下的局面。
关键词 大清洗 金日成 朝鲜战争 莫斯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