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行甜甜 张利荣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69-71,共3页
新高考制度具有公平性、科学性、自主性、公开性的特点,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要求学生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特长,以便未来对自身学习的专业和工作的职业,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涯规划... 新高考制度具有公平性、科学性、自主性、公开性的特点,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要求学生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个性、爱好、能力特长,以便未来对自身学习的专业和工作的职业,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但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开展范围狭小、形式化、有效性差、简单化、存在片面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期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生涯规划教育 高中生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育人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行甜甜 张利荣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协同发挥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如高校思政课吸引力不足、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落实不到位、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够、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协同发挥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如高校思政课吸引力不足、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落实不到位、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够、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等等。为突破这些难题必须要改革创新思政课程,增加高校思政课程吸引力;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强化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同;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最终形成全员全课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合力育人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行甜甜 张利荣 《黑河学刊》 2020年第3期95-96,99,共3页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目前,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优秀本科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本科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前提,是高校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但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高...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目前,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优秀本科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本科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前提,是高校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但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充分认识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本科人才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变迁及归因 被引量:1
4
作者 行甜甜 张利荣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3-77,共5页
大学生偶像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它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价值选择和人生理想。梳理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变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现状特征,并从个体、社会和高校等层面来解析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归因,有利于大学生... 大学生偶像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它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价值选择和人生理想。梳理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变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现状特征,并从个体、社会和高校等层面来解析新时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归因,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其理性思维,以及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偶像崇拜
下载PDF
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困境及对策
5
作者 行甜甜 王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1期68-71,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承担起文化繁荣的重任。作为培养艺术人才摇篮的艺术院校,承担着德育与美育的双重任务,但部分艺术院校存在对思政教学不够重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不相融合,思政教学方式方法形...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承担起文化繁荣的重任。作为培养艺术人才摇篮的艺术院校,承担着德育与美育的双重任务,但部分艺术院校存在对思政教学不够重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不相融合,思政教学方式方法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学应与时俱进,根据艺术院校特色,加快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思政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行甜甜 张利荣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第7期43-45,共3页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的历史蓝图上彰显了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而且在新时期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征程中仍然具有良好的政治教育价值、经济...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在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的历史蓝图上彰显了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而且在新时期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征程中仍然具有良好的政治教育价值、经济发展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历史印证价值。红色文化是记录着无数革命英雄先烈的壮烈史诗,传递着革命先贤不朽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思想工作重要的教育载体。因此,研究红色文化在当代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校思政工作 路径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