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警察与公安含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
作者 衣家奇 姚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37-39,共3页
警察与公安是公安学的核心范畴,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其含义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综合分析了各种现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释义。作为国家专门制度的警察的含义是指统治阶级设立的,以国家法律为依据,以专门机构和人员为力量,以武装暴力为手段... 警察与公安是公安学的核心范畴,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其含义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综合分析了各种现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释义。作为国家专门制度的警察的含义是指统治阶级设立的,以国家法律为依据,以专门机构和人员为力量,以武装暴力为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制度。而公安的含义是指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基础上设置的,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人民警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义 警察 公安
下载PDF
从运动到法治:“严打”刑事政策的理性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衣家奇 姚华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4期11-14,共4页
“严打”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刑事政策 ,在打击刑事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障社会安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该政策从确立到成型再到发展至今 ,经历了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从不健全到基本健全的过程。因此 ,在该政策的形成与实践中不可... “严打”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刑事政策 ,在打击刑事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障社会安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该政策从确立到成型再到发展至今 ,经历了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从不健全到基本健全的过程。因此 ,在该政策的形成与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与现代法治理念不相适应的问题 ,集中表现为“运动”模式的色彩过浓。但该政策的生命力是不应否认的 ,应当有所作为的是 ,将“严打”从“运动”引向“法治”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严打”刑事政策 刑事制度 犯罪现象 刑事措施
下载PDF
“赔命价”——一种规则的民族表达方式 被引量:39
3
作者 衣家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6-11,共6页
杀人“赔命价”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习惯法,在许多民族地区都曾存在并发挥过现实的规范作用。随着民族习惯法的回潮,该现象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当今社会里“赔命价”习惯法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形成悖论。应当在深刻认识正... 杀人“赔命价”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习惯法,在许多民族地区都曾存在并发挥过现实的规范作用。随着民族习惯法的回潮,该现象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当今社会里“赔命价”习惯法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形成悖论。应当在深刻认识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解决该习惯法与国家统一法制的矛盾冲突,在两者之间形成沟通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命价” 习惯法 国家法
下载PDF
基督教与刑法——对近现代刑法宗教渊源的解读 被引量:7
4
作者 衣家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1期18-27,共10页
西方的法律文明有其深刻的宗教根源。其中 ,近现代刑法制度中许多被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些核心理论和基本理念 ,都属于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容或受其影响的结果。了解近现代刑法的宗教渊源 ,是理解刑事法治深刻语意的有... 西方的法律文明有其深刻的宗教根源。其中 ,近现代刑法制度中许多被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些核心理论和基本理念 ,都属于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容或受其影响的结果。了解近现代刑法的宗教渊源 ,是理解刑事法治深刻语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制度 法律文明 刑事法治 根源 基本理念 核心 近现代 解读 理解 有效途径
下载PDF
法治不适与民间自治 被引量:6
5
作者 衣家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71,共7页
实践表明,法治运行在我国民间社会表现出与既有的文化惯性、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乃至冲突。立足于我国民间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国家法的角色、意义,以及民间社会内生秩序的合理自治,是避免法治不适的尴尬局面的客观... 实践表明,法治运行在我国民间社会表现出与既有的文化惯性、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乃至冲突。立足于我国民间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国家法的角色、意义,以及民间社会内生秩序的合理自治,是避免法治不适的尴尬局面的客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不适 民间社会 民间法 民间自治
下载PDF
危险性与被害性: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衣家奇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09年第5期68-72,共5页
在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人身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传统犯罪学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并不适合未成年犯罪人的人身特征描述。人身危险性只是未成年犯罪人外在的人身特征,对犯罪生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未成年犯罪人具有的被害性特征,关... 在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人身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传统犯罪学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并不适合未成年犯罪人的人身特征描述。人身危险性只是未成年犯罪人外在的人身特征,对犯罪生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未成年犯罪人具有的被害性特征,关注这一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人身特征 人身危险性 被害性
下载PDF
非犯罪化的途径及我国的选择 被引量:5
7
作者 衣家奇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6期63-68,共6页
非犯罪化是现代刑事政策发展的主题方向之一,它代表着刑法人道、刑法谦抑的当代价值追求。实现非犯罪化有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上的途径。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我国在实践非犯罪化的政策上应以司法途径为主。
关键词 非犯罪化 犯罪化 刑事政策 司法途径
下载PDF
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理念的重构性转折 被引量:15
8
作者 衣家奇 姚华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恢复性司法是一个具有整合意义的概念,它将现代刑法改革中的一切理念和主张进行了最深层次的整理。对未来刑法制度和刑事司法运作的方向、功能与模式具有重要的重构意义。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刑法改革 刑事司法理念
下载PDF
公安学范畴问题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衣家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76-80,共5页
任何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范畴构成的。因此,对范畴进行研究不但是一门学科理论研究的核心任务,而且还标志着该门学科发展与成熟的程度。公安学是一门有待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新兴学科,对公安学中基本范畴的研究目前还十分薄弱,这已... 任何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范畴构成的。因此,对范畴进行研究不但是一门学科理论研究的核心任务,而且还标志着该门学科发展与成熟的程度。公安学是一门有待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新兴学科,对公安学中基本范畴的研究目前还十分薄弱,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公安学学科研究深入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学 警察制度 核心范畴 警察行为 范畴问题 公安实践 知识体系 国家安全 理论研究 治安管理
下载PDF
关于吸食毒品犯罪的立法设想 被引量:5
10
作者 衣家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60-63,78,共5页
目前,毒品犯罪是我国重点打击的刑事犯罪之一。吸毒作为整个毒品犯罪链条中的一环,对我国毒品泛滥,以及毒品市场的扩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刑事制裁方面应将吸毒行为与其他毒品犯罪行为同等对待。作者就吸毒行为的刑事危害... 目前,毒品犯罪是我国重点打击的刑事犯罪之一。吸毒作为整个毒品犯罪链条中的一环,对我国毒品泛滥,以及毒品市场的扩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刑事制裁方面应将吸毒行为与其他毒品犯罪行为同等对待。作者就吸毒行为的刑事危害性,结合国外立法经验,阐述了我国刑法应将吸毒行为规定为犯罪的立法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立法设想 吸毒罪
下载PDF
民族习惯及习惯法的规范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衣家奇 《社科纵横》 2005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及习惯法在国家整体法治化进程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作用。在规范调整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了多方面的规范价值。在现代法治图景下,我们不能强求法律制度上的全面统一。... 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及习惯法在国家整体法治化进程中具有独特的资源作用。在规范调整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了多方面的规范价值。在现代法治图景下,我们不能强求法律制度上的全面统一。民族习惯及习惯法与国家法律应当保持协调发展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习惯 习惯法 规范价值
下载PDF
基督教原罪论对现代刑法的启蒙 被引量:1
12
作者 衣家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1,共6页
缘起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刑法制度,在形成与发展中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其中,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论以及由其衍生出的自由意志论、赎罪论等,对理性地认识犯罪、确立刑事责任根据及科学引导刑罚制度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理论支持,从而对... 缘起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刑法制度,在形成与发展中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其中,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论以及由其衍生出的自由意志论、赎罪论等,对理性地认识犯罪、确立刑事责任根据及科学引导刑罚制度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理论支持,从而对现代刑法制度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原罪论 自由意志 赎罪论
下载PDF
论刑罚制度的困惑与功能性障碍 被引量:1
13
作者 衣家奇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7,182,共5页
长期以来 ,刑罚制度的种种理论研究内容 ,都难以在社会现实中得到实证和检验。有必要改变研究视角 ,反思刑罚制度自身的境状。刑罚制度陷入了在技术上进步、在功能上凝滞 ,在手段与目的间难以实现价值应答 ,以及公众的信任危机等困惑之... 长期以来 ,刑罚制度的种种理论研究内容 ,都难以在社会现实中得到实证和检验。有必要改变研究视角 ,反思刑罚制度自身的境状。刑罚制度陷入了在技术上进步、在功能上凝滞 ,在手段与目的间难以实现价值应答 ,以及公众的信任危机等困惑之中。其原因在于刑罚制度本身具有无法摆脱的功能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制度 刑罚的困惑 功能性障碍
下载PDF
警务专门化与警务社会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衣家奇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警务改革 警务工作 警察制度 社会化 公安工作 警察勤务 警务观念 传统警务 思想认识 思想内容
下载PDF
诸子百家犯罪原因思想采撷 被引量:1
15
作者 衣家奇 《社科纵横》 2000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诸子百家 犯罪学思想 犯罪原因 人性原因
下载PDF
替刑制度的演进及我国的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华 衣家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非刑罚化是当代刑罚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采取替代传统监禁刑罚的非刑罚化措施来 对待罪犯将有利于实现社会正确对待犯罪、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的基本目的。替刑制度是非刑罚 化路径的必然逻辑结果。它以新派理论为根基,并已经经过一些... 非刑罚化是当代刑罚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采取替代传统监禁刑罚的非刑罚化措施来 对待罪犯将有利于实现社会正确对待犯罪、改造罪犯、预防犯罪的基本目的。替刑制度是非刑罚 化路径的必然逻辑结果。它以新派理论为根基,并已经经过一些国家司法实践的有效检验。轻型 化的、非刑罚化的替刑制度也理应成为我国未来刑事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刑制度 非刑罚化 刑事政策 刑罚改革
下载PDF
死刑的司法限制及我国死刑政策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华 衣家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7-121,共5页
废除死刑虽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趋势,但我国不具备在短期内废除死刑的条件。我国当前死刑政策的基本模式应当是:立法保留、司法限制。
关键词 死刑 司法限制 死刑政策
下载PDF
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角度与其近段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的CT血管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武 杨絮 +3 位作者 许传斌 刘凤先 牟焕晨 衣家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第3期112-113,115,共3页
目的:探究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锁骨下动脉起始角度与左侧锁骨下动脉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两名医师用盲评法测量207例患者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角度,并分为正常组与动脉硬化组。结果:414段血管中发现动脉硬化血管53段,单纯左侧锁骨下... 目的:探究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锁骨下动脉起始角度与左侧锁骨下动脉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两名医师用盲评法测量207例患者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角度,并分为正常组与动脉硬化组。结果:414段血管中发现动脉硬化血管53段,单纯左侧锁骨下动脉动脉硬化29例,双侧锁骨下动脉动脉硬化9例。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角度平均值约为72.86°,以72.86°为分界线,将锁骨下动脉分为角度小于72.86°组,角度大于72.86°组,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角度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有统计学差异(χ2=4.6,P<0.05)。结论:左侧锁骨下动脉起始角度与左侧锁骨下动脉近端动脉硬化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螺旋CT 锁骨下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对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再认识
19
作者 王大中 衣家奇 +1 位作者 姚华 张淑红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0-74,共5页
对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再认识王大中*衣家奇姚华张淑红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方法,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之一。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对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再认识王大中*衣家奇姚华张淑红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路线和根本方法,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之一。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群众路线始终是我国各项事业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工作 路线 人民群众 人民警察 安机关 阶级斗争 工作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毛泽东思想 机遇与挑战
下载PDF
警察法若干理论问题探析
20
作者 姚华 衣家奇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0年第3期47-50,共4页
文章认为警察法是法律实践中相对独立完整的法律系统,是国家法律体系中有关警察制度的多重性质法律规范的有机组合,由此决定了警察法的调整对象的非单一性、法律分类的多层次性和独特的调整方法,构成了警察法的理论特色。
关键词 警察法 法律性质 调整对象 调整方法 警察组织法 警察刑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