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精帘 被引量:1
1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26-126,共1页
唐、宋人诗词中常用“水精帘”一词。《唐诗三百首》引萧士赟注云:“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尝窃疑之,水精何以能为帘? 李白《玉阶怨》云:“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水精帘”可上可下,既可理解为如门窗之上下,亦可理解如竹帘之舒卷... 唐、宋人诗词中常用“水精帘”一词。《唐诗三百首》引萧士赟注云:“水精帘以水精为之”。尝窃疑之,水精何以能为帘? 李白《玉阶怨》云:“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水精帘”可上可下,既可理解为如门窗之上下,亦可理解如竹帘之舒卷。温庭筠《菩萨蛮》云:“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则“水精帘”几如帷帐矣。薛昭蕴《谒金门》说得最确切:“睡觉水精帘未卷,簷前双燕语”,则”水精帘”可以舒卷如竹帘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可理解 竹帘 诗词 李白 宋人 水晶 玲珑 下水 门窗
下载PDF
苏、辛的两首咏月词
2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宋、辛弃疾写过好几阕咏月词,引人注目的是那首著名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兹录如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 宋、辛弃疾写过好几阕咏月词,引人注目的是那首著名的《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兹录如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诗词 中秋 无根 海底 饮酒 天问 月球 地球 著名
下载PDF
阑干
3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97-97,共1页
“阑干”一语常用于诗词中,大抵有三义: 一、作纵横讲,形容物体摆置状态。如汉《乐府·善哉行》:“日没参横,北斗阑干。”此处是形容北斗的状态。又宋陆游《岁暮贫甚戏书》:“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亦同一义。二、从纵... “阑干”一语常用于诗词中,大抵有三义: 一、作纵横讲,形容物体摆置状态。如汉《乐府·善哉行》:“日没参横,北斗阑干。”此处是形容北斗的状态。又宋陆游《岁暮贫甚戏书》:“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亦同一义。二、从纵横义引伸,形容泪流满面的状态。蔡琰《胡笳十八拍》:“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洎阑干。”唐、杜甫《彭衙行》:“彼此出妻孥,相视泪阑干。”唐,白居易《长恨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状态 白居易 北斗 诗词 长恨歌 陆游 杜甫 三义 引伸 长安
下载PDF
言有尽而意无穷
4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43-43,共1页
姜尧章《白石诗话》称:“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又云:“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何以言外有意?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是无往而不可的。应该说,言与意是统一... 姜尧章《白石诗话》称:“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又云:“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何以言外有意?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是无往而不可的。应该说,言与意是统一的。但也不尽然,如词不达意,话不传情,这是一种情况;意在言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工具 回味无穷 语言 诗话 余味 言与意 人类 想像 欧阳修 中国山水画
下载PDF
闻人足音,蛩然而喜
5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90-90,共1页
尝读王维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何其寂寞之至也?年事稍长,知从事所谓“冷门”学科的人,常有“独坐幽篁”的寂寞之感。以语言学和文学为例,语言学比文学“冷”,其中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尤“冷”,颇有... 尝读王维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何其寂寞之至也?年事稍长,知从事所谓“冷门”学科的人,常有“独坐幽篁”的寂寞之感。以语言学和文学为例,语言学比文学“冷”,其中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尤“冷”,颇有“深林人不知”之况。冷与热是相对的。近几年语言学又热起来了。国外语言学近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语言学 王维诗 普通语言学 冷与热 文学 学科 发展 冷门 三十年 现代语
下载PDF
有感于阎立本观画
6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66-66,共1页
宋郭若虚《图书见闻志》载唐人阎立本观摩张僧繇画迹事,颇发人兴味。“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得虚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高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张僧繇南朝梁人... 宋郭若虚《图书见闻志》载唐人阎立本观摩张僧繇画迹事,颇发人兴味。“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得虚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高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张僧繇南朝梁人,早于阎立本约百年,自是画坛高手,一代名师。阎立本不盲信盲从,必亲历为验。第一天观摩,得出“定得虚名”的印象;第二天看出了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立本 郭若虚 唐人 近代 图书 南朝 见闻 盲从 荆州 印象
下载PDF
郑板桥论读书
7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9-19,共1页
读《郑板桥集》,其论读书之道,颇有见地,概而言之有三: 一曰多问:所谓“学问”二字,“须要折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主张“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 读《郑板桥集》,其论读书之道,颇有见地,概而言之有三: 一曰多问:所谓“学问”二字,“须要折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主张“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二曰精读。板桥并不否定多读之益,但贵在有心得。他在家书中写道:“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中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他反对“篇篇都读,字字都记”的死读法,“五经、廿一史、藏十二部句句都读,便是呆子;汉魏六朝、三唐,两宋诗人,家家都学,便是蠢才。”读书要泛中有精,如“东坡读书不用两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读书 汉魏六朝 精读 学问 两宋 否定 五经 心得 主张
下载PDF
“岂惜余生终蹈海”
8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6-16,共1页
明末诗人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甲申以后,事福王于南都。南都亡,陈子龙积极从事抗清斗争,终被俘,途中赴水殉国,实践了“岂惜余生终蹈海”的诺言。他是一个有气节有风骨的诗人,较之同时的钱谦益、吴梅村辈,不知高出多少倍。
关键词 陈子龙 吴梅村 钱谦益 抗清斗争 明末 松江 华亭 实践 风流 入洛
下载PDF
关于“雷”
9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69-69,共1页
古人有用科学的道理来破除迷信者,唐人封演即其一.封演关于“霹雳石”之批驳,极为精彩. 古人迷信有“雷神”,“霹雳”之后遗有石块,谓之“霹雳石”.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八记载了关于“霹雳石”的见闻,并且作了科学的解释:“夫雷者,... 古人有用科学的道理来破除迷信者,唐人封演即其一.封演关于“霹雳石”之批驳,极为精彩. 古人迷信有“雷神”,“霹雳”之后遗有石块,谓之“霹雳石”.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八记载了关于“霹雳石”的见闻,并且作了科学的解释:“夫雷者,阴阳薄触之为耳。激怒尤甚,或当其街,则谓之(霹雳)。若以为神道谴怒而降之罚,又何待一拳之后以成其威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霹雳 破除迷信 科学 唐人 雷神 阴阳 神道 解释 激怒 见闻
下载PDF
诗句成谚小议
10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96-96,共1页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载“范文正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与,乃献诗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即荐之。”据此,这两句俗谚源出这么一个故事。“近水”二句口耳相传已近千年,《人民日报》1983年8月15日第三版《“吴... 《宋人轶事汇编》卷八载“范文正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与,乃献诗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即荐之。”据此,这两句俗谚源出这么一个故事。“近水”二句口耳相传已近千年,《人民日报》1983年8月15日第三版《“吴老别”的故事》中提到管户口的老吴不为儿媳的户口开后门,写道:“老吴总是摇头说:‘咱要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群众背后不戮断咱脊梁骨才怪哩!’”此例即是一证。诗句成为俗谚者不少,宋陆游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轶事汇编 近千年 俗谚 人民日报 故事 户口 巡检 陆游 花木 笔记
下载PDF
“刘郎”的出处
11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51-51,共1页
诗词用“刘郎”故实,大抵有三: 一,指汉武帝刘彻。刘彻好神仙,然终无所遇,死葬茂陵。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二,指汉刘邦。辛弃疾《破阵子... 诗词用“刘郎”故实,大抵有三: 一,指汉武帝刘彻。刘彻好神仙,然终无所遇,死葬茂陵。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二,指汉刘邦。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掷地”一句是用“鸿门宴”故事,见《史记·项羽本纪》,即刘邦逃离宴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李商隐 汉武帝 项羽本纪 诗词 刘邦 刘彻 鸿门宴 李贺 刘禹锡
下载PDF
关于黄仲则
12
作者 补拙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149-149,共1页
过去一些文学青年喜欢黄仲则的诗。他的一些名言佳句,传育不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为语绕枝鸟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等等.
关键词 黄仲则 青年 文学史家 过去 剪裁 衣裳 独立 郁达夫 真实 封建社会
下载PDF
谈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向当代文人剪纸的转换
13
作者 补拙 《艺术教育》 2020年第10期268-271,共4页
中国传统民俗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身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在纹饰主题的选择与构图的设计上存在集体无意识的规律。而当代文人剪纸的出现,打破了这些固有的规律。中国剪纸艺术家库淑兰与她创作的"剪花娘子"、吕胜中与他创作... 中国传统民俗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身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在纹饰主题的选择与构图的设计上存在集体无意识的规律。而当代文人剪纸的出现,打破了这些固有的规律。中国剪纸艺术家库淑兰与她创作的"剪花娘子"、吕胜中与他创作的"小红人"为剪纸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西方的剪纸艺术大师马蒂斯凭借抽象的表达与动感的构图,也为剪纸艺术的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剪纸的发展脉络,加以对西方剪纸的分析,为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向当代文人剪纸转换提供可能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纸 库淑兰 吕胜中 马蒂斯
原文传递
“大财政,小银行”体制的初步剖析
14
作者 补拙 《金融研究》 1980年第3期16-19,共4页
我国现行财政金融体制、可以用"大财政,小银行"六个字来概括。其主要特点是:为适应单一计划经济的需要,单纯依靠财政工具。国家财政高度集中,统收统支,财政分配范围很大,银行贷款范围很小。基本建设资金安排只有国家财政一条... 我国现行财政金融体制、可以用"大财政,小银行"六个字来概括。其主要特点是:为适应单一计划经济的需要,单纯依靠财政工具。国家财政高度集中,统收统支,财政分配范围很大,银行贷款范围很小。基本建设资金安排只有国家财政一条渠道,扩大再生产的任务由财政一家承担。财政银行实行资金分口管理的原则:经济建设资金(包括基本建设和流动资金),均由财政集中分配,统一调拨解决,只许银行向企业贷放一部分临时性、季节性需要的流动资金。这种财政金融体制,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学来的,属于以苏联为代表的集权型财政金融体制。在我国建国初期,这种体制还是基本适用的,因为它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将有限的资源动员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金融体制 财政资金 大财政 小银行 高度集中 国家财政 流动资金 银行信贷 财政工具 银行与企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