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晶晶 袁万博 +1 位作者 谢思思 肖秀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872-874,共3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本院临床疑似HDN 212例患儿血液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疑似HDN患儿血液样本212例,确诊为HDN 50例(23.6%),其中ABO-...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本院临床疑似HDN 212例患儿血液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结果疑似HDN患儿血液样本212例,确诊为HDN 50例(23.6%),其中ABO-HDN 45例(21.2%)、Rh-HDN 5例(2.4%)。45例ABO-HDN的患儿中,A型23例,阳性率为36.5%(23/63);B型22例,阳性率为28.2%(22/78)。3项试验的检出敏感性:50例HDN确诊患儿中放散试验阳性率为100%,DTA阳性率为28%,游离试验阳性率为92%。结论微柱凝胶法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具有操作简便、标本用量少、方法学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为HDN提供可靠诊断依据,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免疫技术 新生儿溶血病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游离试验 放散试验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松 訚璠 +2 位作者 袁万博 王昌富 李俊立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4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specificsequences,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N—terminal—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specificsequences,β—CTx)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N—terminal—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片段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70例RA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者股骨和腰椎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TPINP、β—CTx和N—MID的浓度。比较两组间OP发生率、三项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差异以及RA患者组中RA并非OP组与RA并OP组之间骨代谢标志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RA患者OP发生率(37.1%)高于对照组(11.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07,P<0.05)。RA患者中TPINP明显低于对照组(t=2.47,P<0.05);N—MID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5.26,P<0.05),而β—CTx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TPINP和N—MID在RA并非OP组与RA并OP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t=0.58,P均>0.05),而β—CTx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5)。结论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RA和RA继发OP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骨钙素N端中分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江陵凤凰山168号墓西汉古尸组织血型物质的验证
3
作者 张杨 吴顺清 +4 位作者 魏彦飞 吴晶晶 吴刚珂 袁万博 李俊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5年第4期10-12,3-4,共3页
为研究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的西汉古尸在保存近40年后ABO血型物质的变化情况,对古尸左上臂的肌肉组织采用抑制凝集试验的方法进行ABO血型物质检测,并用已知O型血人肝脏组织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西汉古尸的ABO血型为AB型,血型物质... 为研究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出土的西汉古尸在保存近40年后ABO血型物质的变化情况,对古尸左上臂的肌肉组织采用抑制凝集试验的方法进行ABO血型物质检测,并用已知O型血人肝脏组织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西汉古尸的ABO血型为AB型,血型物质未发生改变,目前采用的保存液对古尸组织血型物质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古尸 ABO血型 抑制凝集试验
下载PDF
巨核细胞发育异常在评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4
作者 袁万博 唐元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流式细胞术等相关资料,分析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病态造血特点及患者预后转归。结果 82例...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及流式细胞术等相关资料,分析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病态造血特点及患者预后转归。结果 82例MDS患者中,25例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小巨核病态改变者中1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51例无小巨核病态改变者中10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转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例MDS患者中,27例死亡。存在小巨核者,其生存时间较短。结论原、小巨核病态改变与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及其预后有相关性,对指导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发育异常 小巨核
下载PDF
811例儿童全血微量元素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晶晶 袁万博 +1 位作者 陈永玲 孙光辉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743-745,共3页
目的了解就诊儿童微量元素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4年1月~9月的811例进行体检的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其全血中铜、锌、铁、钙、镁五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分为<1,1~4,4~7,7~14岁4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年龄组... 目的了解就诊儿童微量元素水平,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4年1月~9月的811例进行体检的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其全血中铜、锌、铁、钙、镁五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分为<1,1~4,4~7,7~14岁4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年龄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结果本组共有367例儿童缺乏微量元素(367/811,45.3%),其中锌、铁、钙元素缺乏者与患儿年龄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微量元素中,钙缺乏率最高占22.4%(182/811),缺乏锌、铁者分别占20.6%和11.6%;各年龄组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率比较,锌、钙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而铜、铁、镁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较小年龄组儿童(<1和1~4岁组)缺钙最为明显,而较大年龄组(4~7和7~14岁组)儿童缺锌最为明显.20.98%患儿缺乏2种以上微量元素(77/367).结论微量元素缺乏在本地区体检儿童中非常常见,不同年龄组患儿微量元素缺乏存在差异,应关注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量元素 缺乏 原子吸收
下载PDF
DIC基础疾病患者出凝血和纤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明凤 陈永玲 +3 位作者 王长征 黄俊 廖星富 袁万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探讨存在弥漫性微血管内凝血(DIC)基础疾病的患者出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40名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分析,观察二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 目的:探讨存在弥漫性微血管内凝血(DIC)基础疾病的患者出凝血、纤溶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40名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分析,观察二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DIC基础疾病患者D-Dimer阳性率最高,死亡组出凝血和纤溶阳性率均高于生存患者;对49名患者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评分,死亡者DIC评分呈持续升高和/或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动态监测DIC基础疾病患者出凝血和纤溶指标,结合评分变化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基础疾病 出血 凝血 纤溶 预后
原文传递
磁性纳米技术在癌症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琳琳 张学鹏 +2 位作者 白勇 袁万博 张金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5期6990-6992,共3页
癌症基因组的最新进展使直接针对癌症基因进行治疗具有极大的可能性。然而,需要新的基因传递方法使这种潜力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治疗病人服务。磁性纳米技术是通过外部磁场选择性地高效传递治疗基因,还能同时用影像监测体内的传递过程。... 癌症基因组的最新进展使直接针对癌症基因进行治疗具有极大的可能性。然而,需要新的基因传递方法使这种潜力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治疗病人服务。磁性纳米技术是通过外部磁场选择性地高效传递治疗基因,还能同时用影像监测体内的传递过程。相比传统的基因传递方法,这种技术能明显提高人类移植肿瘤和不同的内脏器官如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传递效率。因此,磁性纳米技术使活体内癌症的基因治疗进入到新的前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技术 基因治疗 靶向 癌症 传递方法
原文传递
温度和浓度对镉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吴刚珂 李俊立 +2 位作者 杨叶子 訚璠 袁万博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3138-3141,共4页
目的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镉离子(Cd2+)与人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相互作用。方法温度为298 K、304 K、310 K、314 K时,在HSA中逐步加入Cd2+,分别测定各条件下HSA及混合样品的荧光光谱。结果随着Cd2+浓度的增大,HSA发射峰略有红... 目的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镉离子(Cd2+)与人血清白蛋白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相互作用。方法温度为298 K、304 K、310 K、314 K时,在HSA中逐步加入Cd2+,分别测定各条件下HSA及混合样品的荧光光谱。结果随着Cd2+浓度的增大,HSA发射峰略有红移,荧光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增高,HSA猝灭程度加大;温度从298 K升至310 K时,KSV逐步减小,结合常数、结合位点逐步增大,而当温度升高至314 K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反而下降;反应中的焓变ΔH>0、熵变ΔS>0且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结论 Cd2+对HSA荧光猝灭机制可能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同时存在。温度升高至310 K时,Cd2+与HSA的作用增强,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而到314 K时则表现出动态猝灭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离子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静态猝灭 动态猝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