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旱区番茄潜叶蛾中肠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
1
作者 袁伟宁 魏玉红 +3 位作者 周昭旭 罗进仓 刘月英 郭致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8,共12页
为了分析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不同地理种群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本研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番茄潜叶蛾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并通过KEG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基因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不同地理种群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本研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番茄潜叶蛾中肠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并通过KEG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基因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酒泉种群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进化多样性等方面均相对高于张掖。两个地理种群丰度前20的中肠细菌分别隶属于放线菌门Acf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较高。张掖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最高的为沃尔巴克菌属Wolbachia(16.06%),隶属于变形菌门;酒泉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最高的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3.75%),隶属于厚壁菌门;两个地理种群相对丰度总和最高且差异最大的为沃尔巴克菌属,张掖地理种群的相对丰度为酒泉地理种群的18.89倍。另外,本研究对微生物群落的33种基因功能进行了预测,主要群落基因功能表现为代谢功能,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最强,且种群间没有显著差异;两个地理种群间代谢功能差异最显著的为异生物降解和代谢功能,以酒泉种群相对较强。总体而言,两个地理种群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差异较小,其中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细菌可能与害虫抗性密切相关,沃尔巴克菌属细菌可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细菌群落 群落差异 地理种群 代谢途径
下载PDF
赤眼蜂与柞蚕卵共生细菌群落分析及功能预测
2
作者 袁伟宁 魏玉红 +1 位作者 郭建国 郭致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9-70,共12页
为了探明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与赤眼蜂(Trichogramma)之间内共生菌的相互联系,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赤眼蜂和柞蚕卵的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进行了测定,并通过KEGG和CO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代谢途径差异,预测了生物... 为了探明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与赤眼蜂(Trichogramma)之间内共生菌的相互联系,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赤眼蜂和柞蚕卵的内共生菌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进行了测定,并通过KEGG和COG分析了内共生菌生物群落代谢途径差异,预测了生物群落蛋白功能。结果表明,柞蚕卵内共生菌物种丰度在各级分类单元上均高于赤眼蜂,二者共有内共生菌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埃希氏杆菌-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除芽胞杆菌属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外,其他均隶属于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就相对丰度而言,赤眼蜂体内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分布量最高,而柞蚕卵内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布量最高。KEGG代谢途径差异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功能主要为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但不同代谢功能的强弱有差异。COG生物群落蛋白功能预测表明,赤眼蜂内共生菌群落蛋白质的氨基酸转运代谢功能显著强于柞蚕卵,但是柞蚕卵内共生菌群落蛋白的脂质转运代谢功能和信号传导功能显著强于赤眼蜂。尽管赤眼蜂和柞蚕卵内共生菌的丰度和多样性有差异,但二者存在多种共有共生菌,这些共有共生菌为次生共生菌,参与了赤眼蜂和柞蚕卵的氨基酸代谢功能、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以及胞膜转运功能等,因此可能在柞蚕卵和赤眼蜂之间进行平行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菌 氨基酸代谢 多样性 群落功能 群落蛋白功能 赤眼蜂 柞蚕卵
下载PDF
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防效测定
3
作者 张大为 魏玉红 +2 位作者 袁伟宁 罗进仓 郭致杰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854-858,共5页
草地贪夜蛾已经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筛选应急防控特效药剂,采用浸叶法研究了国家农业农村部推荐用于草地贪食蛾应急防控药剂清单中的7种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甘肃种群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 草地贪夜蛾已经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筛选应急防控特效药剂,采用浸叶法研究了国家农业农村部推荐用于草地贪食蛾应急防控药剂清单中的7种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甘肃种群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5000倍液和2%甲维盐乳剂2000倍液、4000倍液处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最好,药后24、48 h的校正防效均为100%。其次为0.5%苦参碱水剂300倍液、10%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86%、88.73%、88.57%。生物源农药8000 IU/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处理速效性稍差,72 h后校正防效仅为43.28%;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均不足30%,表明草地贪夜蛾可能对该药产生严重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 室内防效
下载PDF
E型麦二叉蚜在不同抗性表型燕麦上的取食行为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建国 袁伟宁 +4 位作者 周天旺 张新瑞 贺春贵 赵桂琴 张宗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5-1323,共9页
【目的】为了明确E型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在不同抗性表型燕麦品系上刺探取食行为的差异性,查明燕麦抗蚜因子。【方法】采用直流型刺吸电位仪(DC-EPG Giga-4)记录了E型麦二叉蚜无翅成蚜在10个抗性表型差异MN品系皮燕麦上A,B,C,Pd... 【目的】为了明确E型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在不同抗性表型燕麦品系上刺探取食行为的差异性,查明燕麦抗蚜因子。【方法】采用直流型刺吸电位仪(DC-EPG Giga-4)记录了E型麦二叉蚜无翅成蚜在10个抗性表型差异MN品系皮燕麦上A,B,C,Pd,E,F,G和np 8种基本波形的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刺探电位图谱显示,E型麦二叉蚜在10个抗性表型差异MN品系皮燕麦上的识别时间在1.03~2.62 min之间。表型中抗的MN10253品系上非刺探时间相对较长,开始至首次刺探时间最长,分别为117.77和13.80 min,说明叶片表面可能存在不利于E型麦二叉蚜定位和识别寄主的干扰因子;表型中抗的MN08252品系上口针在叶肉组织和木质部刺探取食持续总时间以及开始至首次刺探木质部时间均为最短,分别为78.01,62.73和32.29 min,且np波发生次数多达28.57次,说明叶肉组织和木质部中可能存在抗蚜因子;表型低抗的MN06203品系上F波持续总时间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最长,分别为4.96 min和5.81 s,说明该品系具有较强的机械抗性;表型低感的MN11213品系上E1时间最短,为1.94 min,开始至首次刺探韧皮部的时间最长,为246.05 min,说明抗蚜因子可能存在于韧皮部。【结论】皮燕麦表型中抗的MN10253品系叶片表面、MN08252品系的叶肉组织和木质部以及表型低感的MN11213品系韧皮部组织内可能存在抗蚜性因子,表型低抗的MN06203品系机械抗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二叉蚜 燕麦 表型抗性 取食行为 刺探电位图谱
下载PDF
河西地区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及其化学防治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袁伟宁 何树文 +4 位作者 魏建荣 郭成 周天旺 郭建国 张新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7-182,共6页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河西地区重度发生,严重阻碍了玉米生产。为有效防治棉铃虫,保障玉米生产安全,本研究调查了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介绍了两种高效施药器械的应用,并测定了两种生物农药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棉铃虫在河西地区1...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河西地区重度发生,严重阻碍了玉米生产。为有效防治棉铃虫,保障玉米生产安全,本研究调查了玉米田棉铃虫发生规律,介绍了两种高效施药器械的应用,并测定了两种生物农药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棉铃虫在河西地区1年可发生3代。越冬蛹主要分布在0~5cm土层中,占总越冬蛹量的55.56%,2016年玉米连作田平均蛹量200.10头/667m2。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为5月中下旬,1代棉铃虫羽化高峰为7月下旬,2代棉铃虫羽化高峰为8月中旬。棉铃虫成虫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产卵习性不同,玉米雌穗吐丝后87.86%的卵着落在花丝上。29℃下,棉铃虫卵期4.53d,幼虫平均历期24.60d,蛹期9.93d,成虫寿命为10.07d,完成一个世代需49.13d。田间防治效果显示,高架喷雾防治效果优于无人机喷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效果较Bt高,且速效性好。综上所述,河西地区棉铃虫越冬基数大,以2代棉铃虫为害最重,玉米吐丝期为防治的关键时期,喷雾防治时可优先选用高架喷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施药器械
下载PDF
两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袁伟宁 陈威 +1 位作者 方圆 刘长仲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5-70,共6页
为了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二者间的矛盾,掌握药剂对龟纹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利用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对龟纹瓢虫的LC_(25)和对豌豆蚜的LC_(25)分别处理2种昆虫,测定了2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豌豆蚜功能反应的影响。... 为了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二者间的矛盾,掌握药剂对龟纹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利用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对龟纹瓢虫的LC_(25)和对豌豆蚜的LC_(25)分别处理2种昆虫,测定了2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龟纹瓢虫捕食豌豆蚜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龟纹瓢虫捕食功能反应模型没有发生变化,仍是典型的Holling-Ⅱ型,但模型的各项参数发生了改变。高效氯氰菊酯直接处理龟纹瓢虫,对其捕食能力抑制最强;龟纹瓢虫捕食吡虫啉处理后的豌豆蚜,对其捕食能力抑制最弱。龟纹瓢虫以2种方式受药后,瞬时攻击率a下降,最大为0.860 4,最小为0.782 3,相对于对照组(CK)下降5.21%~15.78%;处理猎物的时间T_h延长,最长为0.017 6 d,最短为0.013 7 d,相对于CK延长16.10%~49.15%;最大理论捕食量下降,最大为73.09头,最小为56.74头,相对于CK下降14.00%~33.24%;药剂处理18h后,捕食速率均显著(P〈0.05)低于同时间下的对照,18h时最大为1.67头/h,最小为1.56头/h,相对于同时间时的CK降低13.04%~18.84%,24 h后最大为1.66头/h,最小为1.46头/h,为同时间下CK的9.14%~20.00%。因此,不论龟纹瓢虫以何种方式受药,都不利于其捕食豌豆蚜。其中,高效氯氰菊酯直接作用于龟纹瓢虫时负面影响最大,但不改变其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豌豆蚜 亚致死剂量 捕食功能
下载PDF
MN品系皮燕麦对E型麦二叉蚜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月英 郭建国 +4 位作者 袁伟宁 张新瑞 贺春贵 赵桂琴 张宗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9-1206,共8页
为了明确MN品系皮燕麦对甘肃流行E型麦二叉蚜的抗性,筛选优异的抗蚜种质资源,在田间3年成株期自然感染蚜量比值法表型抗性鉴定基础上,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蚜、实验种群生命表法测定了12个MN品系皮燕麦对E型麦二叉蚜的抗生性。结果表明,E... 为了明确MN品系皮燕麦对甘肃流行E型麦二叉蚜的抗性,筛选优异的抗蚜种质资源,在田间3年成株期自然感染蚜量比值法表型抗性鉴定基础上,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蚜、实验种群生命表法测定了12个MN品系皮燕麦对E型麦二叉蚜的抗生性。结果表明,E型麦二叉蚜成蚜在表型中抗品系MN10253上的成蚜寿命和总产蚜量显著低于表型中抗品系MN08243、低抗品系MN09103和中感品系MN09255,产蚜前期显著长于MN08243、MN09103和MN09255;在MN10253上的平均发育历期短于MN08243;在MN10253上的种群趋势指数显著低于MN08243、MN09103和MN09255;在MN10253和MN08243上的内禀增长率rm、周线增长率λ和净增值率R0显著低于MN09255,有翅蚜率显著高于MN09255。说明表型中抗品系MN10253对E型麦二叉蚜种群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燕麦 麦二叉蚜 生物型 抗生性
下载PDF
连续UV-B胁迫对绿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袁伟宁 吕宁 +1 位作者 孙小玲 刘长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20-1025,共6页
为了明确连续UV-B胁迫对绿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 将12 h内所产绿色型豌豆蚜若蚜经40 W UV-B辐射连续处理8代, 每代6次, 每天1次, 每次分别处理20 min、30 min、40 min、50 min和60 min, 每次处理后单头饲养, 最终采用实... 为了明确连续UV-B胁迫对绿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 将12 h内所产绿色型豌豆蚜若蚜经40 W UV-B辐射连续处理8代, 每代6次, 每天1次, 每次分别处理20 min、30 min、40 min、50 min和60 min, 每次处理后单头饲养, 最终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方法进行评价, 获得多代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和周限增长率(λ)等生命参数。结果显示, 随着辐射时间延长, 世代数增加, 各处理下若蚜历期最终延长, 最长为8.11 d, 成蚜寿命先延长后缩短, F8代为对照的6.71%~21.27%; 净增殖率先升高后降低, F8代为对照的0.20%~22.32%; 内禀增长率在F8代时显著降低, 最高为对照的11.05%; 周限增长率先升高后缩短, F8代为对照的0.90%~22.14%; F8代平均世代周期显著缩短, 相对于对照减短8.54%~21.11%。连续UV-B胁迫试验中, 处理时间越长, 随着世代数增多, UV-B对绿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抑制作用越强, 种群数量增长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UV-B 种群 生命参数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紫外线胁迫对红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袁伟宁 朱仰艳 +2 位作者 孙小玲 杨巧燕 刘长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由于臭氧层消耗,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紫外线(UV-B)胁迫增强,为了探求增强的UV-B胁迫对红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UV-B辐射在豌豆蚜种群演替和种下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以40 W紫外线灯连续辐射处理红色型豌豆蚜8代,每代... 由于臭氧层消耗,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紫外线(UV-B)胁迫增强,为了探求增强的UV-B胁迫对红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UV-B辐射在豌豆蚜种群演替和种下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以40 W紫外线灯连续辐射处理红色型豌豆蚜8代,每代从初产若蚜开始每天处理1次,连续照射6d,分20、30、40、50和60min 5个处理,并设置白炽灯对照。结果显示,同一世代,随着UV-B辐射时间延长,豌豆蚜体长逐渐减短,体重逐渐减轻,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逐渐减小,平均世代周期逐渐延长。同一UV-B辐射时间下,随着世代增加,豌豆蚜体长、体重、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均呈先上升后显著下降的趋势,平均世代周期呈先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至F8代,不同辐射时间下豌豆蚜平均体长为对照的42.58%~81.94%,平均体重为对照的33.77%~73.12%,净增殖率为对照的6.94%~46.55%,周限增长率为对照的77.00%~87.94%,平均世代周期为对照的1.20~1.38倍,内禀增长率降低,且50~60min处理下小于对照的1/2,种群数量增长放缓。以上说明长期UV-B胁迫对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最终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豌豆蚜 生命表 种群参数 内禀增长率
下载PDF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3种鳞翅目害虫与赤眼蜂的毒力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伟宁 魏玉红 +2 位作者 牛丽敏 周昭旭 张新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6期148-152,共5页
为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甘肃河西地区3种玉米害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协调甘肃河西地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在室内采用饲喂法和药膜法分别对棉铃虫、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为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甘肃河西地区3种玉米害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协调甘肃河西地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在室内采用饲喂法和药膜法分别对棉铃虫、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浓度增加,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呈递增趋势,当药剂浓度达0.500 mg/L时,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致死中浓度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0.078 mg/L,其次依次为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致死中浓度LC50依次为0.109、0.120、0.127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是其他3种鳞翅目昆虫的1.40~1.63倍。因此,综合防治中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害虫时,应避开赤眼蜂的出蜂时期,以降低化学杀虫剂对赤眼蜂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松毛虫赤眼蜂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粘虫
下载PDF
河西地区玉米田一代棉铃虫防治措施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伟宁 周昭旭 +1 位作者 魏玉红 张新瑞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7-22,共6页
在河西地区调查了玉米田不同防治措施对棉铃虫蛹、成虫、着卵量和为害率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措施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药剂的效果。对棉铃虫卵量控制效果较优的防治措施为辛硫磷+Bt+性诱剂、辛硫磷+Bt+杀虫灯;对... 在河西地区调查了玉米田不同防治措施对棉铃虫蛹、成虫、着卵量和为害率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措施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药剂的效果。对棉铃虫卵量控制效果较优的防治措施为辛硫磷+Bt+性诱剂、辛硫磷+Bt+杀虫灯;对幼虫量控制效果较优的防治措施为辛硫磷+Bt+杀虫灯、辛硫磷+Bt+食诱剂;对被害株率控制效果较优的防治措施为辛硫磷+Bt+性诱剂和辛硫磷+Bt+杀虫灯。4种综合防治措施对百株虫量和被害株率的防治效果不同,但并无显著性差异。且防治玉米田一代棉铃虫时应针对棉铃虫蛹、成虫、卵和幼虫综合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并进行持续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棉铃虫 玉米 害虫综合治理 性诱剂 食诱剂
下载PDF
燕麦抗红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建国 袁伟宁 赵彤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69-71,共3页
对燕麦红叶病的发病机理、欧美燕麦抗红叶病育种、燕麦红叶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燕麦 抗病性 红叶病 综述
下载PDF
昆虫精氨酸激酶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玉红 袁伟宁 张新瑞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69-74,共6页
治理农业害虫及其抗药性发展,探寻新的防虫杀虫靶标位点非常必要。精氨酸激酶是昆虫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与飞行活动、识别寄主、消化食物和生长发育等密切相关,而且由于其只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而成为热点防虫靶标位点。本文综述了昆虫... 治理农业害虫及其抗药性发展,探寻新的防虫杀虫靶标位点非常必要。精氨酸激酶是昆虫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与飞行活动、识别寄主、消化食物和生长发育等密切相关,而且由于其只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而成为热点防虫靶标位点。本文综述了昆虫体内精氨酸激酶的分子和晶体结构特点、分布规律与活性、环境因子影响、精氨酸激酶调节剂,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激酶 结构特征 抑制剂 害虫防治
下载PDF
昆虫免疫致敏响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伟宁 周昭旭 +2 位作者 魏玉红 郭建国 张新瑞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77-84,共8页
从昆虫免疫致敏识别、免疫致敏响应、免疫致敏响应分子机制、免疫致敏传递机制等方面对昆虫免疫致敏进行综述,同时对农业害虫抗性治理和农药合理运用等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免疫致敏 适应性免疫 先天免疫 抗菌肽 模式识别受体 病原体模式分子
下载PDF
中国草地贪夜蛾地理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伟宁 罗进仓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42-153,共12页
草地贪夜蛾为一种入侵性害虫,对我国玉米、水稻等产业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设置监测点,更好地防治草地贪夜蛾,针对不同省市之间草地贪夜蛾的实际发生点调查和数据共享存在滞后性,部分信息掌握不足,导致预测性研究与实际发生情... 草地贪夜蛾为一种入侵性害虫,对我国玉米、水稻等产业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设置监测点,更好地防治草地贪夜蛾,针对不同省市之间草地贪夜蛾的实际发生点调查和数据共享存在滞后性,部分信息掌握不足,导致预测性研究与实际发生情况拟合度低,参考价值有限的现状,通过田间调查、数据检索和收集,整理了2019—2021年草地贪夜蛾实际发生点的地理坐标信息。数据集中共收集了719条地理分布记录,可为以后开展适生性风险评估、适生区域预测、迁飞路径分析和害虫防治等研究提供帮助,也可以为草地贪夜蛾在区域内的预测性研究提供校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地理分布 坐标 数据集 风险评估 适生性 数据共享 预测
下载PDF
黄芪根瘤象取食胁迫对黄芪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大为 惠娜娜 +2 位作者 袁伟宁 余海涛 魏玉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明确黄芪根瘤象取食胁迫对黄芪叶片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对黄芪药效物质的可能影响,以黄芪根瘤象及其寄主膜荚黄芪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取食诱导时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为明确黄芪根瘤象取食胁迫对黄芪叶片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对黄芪药效物质的可能影响,以黄芪根瘤象及其寄主膜荚黄芪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取食诱导时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取食24、48、72 h后,叶片PAL和POD的活性均显著增加;取食24 h后PPO活性达到峰值,然后有所下降。表明黄芪根瘤象的取食胁迫激活了黄芪的化学防御,对黄芪的诱导抗性及次生代谢物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的黄芪根瘤象防治策略有待于更加科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根瘤象 取食胁迫 防御酶
下载PDF
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的筛选及在柞蚕卵内的发育过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莉莉 袁伟宁 +2 位作者 张美娇 张新瑞 刘长仲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15-120,132,共7页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广泛应用于多种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但是西北干旱地区可利用蜂种较少,因此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的驯化非常必要,同时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在柞蚕卵内的发育过程研究对其规模化扩繁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低湿... 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广泛应用于多种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但是西北干旱地区可利用蜂种较少,因此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的驯化非常必要,同时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在柞蚕卵内的发育过程研究对其规模化扩繁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低湿胁迫筛选出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种系,测定其对柞蚕卵的寄生率和出蜂率,并观察了50%湿度条件下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率和出蜂率随相对湿度下降呈降低趋势;且经低湿胁迫处理后,不会导致松毛虫赤眼蜂产生形态上的明显差异。在25±0.5℃条件下,耐低湿松毛虫赤眼蜂在柞蚕卵内的发育历期为10 d,其中卵期30 h,幼虫期24 h,预蛹期72 h,蛹期106 h,在产卵后240 h时,赤眼蜂羽化为成虫,羽化后即在柞蚕卵内完成交配,最后咬破柞蚕卵壳钻出,与70%湿度(对照)无差异。表明低湿胁迫可降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和出蜂率,但不会导致生长发育和形态上的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湿胁迫 松毛虫赤眼蜂 发育过程柞蚕卵
下载PDF
解决开关磁阻电动机低速脉动问题的探讨
18
作者 袁伟宁 王文祥 《电动工具》 2016年第2期18-21,共4页
介绍一种多极低速大转矩开关磁阻调速系统,适用于频繁启动、低速大转矩、超高速运行、频繁正反转的机械驱动领域,其包括电动机转轴,在电动机外壳外部的电动机轴上安装遮光盘及角度传感器与转子无极性凸极位置同步,并用DSP对旋转角度与... 介绍一种多极低速大转矩开关磁阻调速系统,适用于频繁启动、低速大转矩、超高速运行、频繁正反转的机械驱动领域,其包括电动机转轴,在电动机外壳外部的电动机轴上安装遮光盘及角度传感器与转子无极性凸极位置同步,并用DSP对旋转角度与相输出进行信号的细化耦合运算;在电动机的外壳内安装定子和转子,可使用于交、直流场合,电动机为16/24极开关磁阻电动机;改进后的电动机耗能低、效率高,低速脉动降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脉动 遮光盘 角度传感器 DSP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番茄潜叶蛾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9
作者 袁伟宁 魏玉红 +1 位作者 郭致杰 罗进仓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番茄作物上的重大害虫,自入侵我国以来,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追踪我国番茄潜叶蛾的遗传分化进程,分析其与世界其它地理种群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对番茄潜叶蛾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番茄作物上的重大害虫,自入侵我国以来,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追踪我国番茄潜叶蛾的遗传分化进程,分析其与世界其它地理种群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对番茄潜叶蛾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方法】研究采用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分别对COⅠ基因同源性、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生物分子变异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构建了世界范围内的系统发育树。【结果】结果显示,我国甘肃和宁夏地区的地理种群已经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其中甘肃出现了两种突变单倍型(China:GSLZ;China:GSLZ),宁夏为一种突变单倍型(China:NXWZ);全球番茄潜叶蛾地理种群共检测到28个多态位点,存在18种单倍型,以塞内加尔地理种群单倍型最丰富,达10种,其次为肯尼亚;我国地理种群存在2个转换突变的简约信息位点,共3种单倍型,推测我国番茄潜叶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群体结构,但仍然处于入侵“瓶颈期”;总体而言,非洲番茄潜叶蛾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分别为南美洲和亚洲;分子生物学方差分析显示,引起种群变异的主要因素存在于种群内部,变异率占97.9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全球番茄潜叶蛾总体可以分为4个类群,以肯尼亚地理种群的变异种遗传距离较远,但我国甘肃兰州和宁夏两个地理种群突变种与肯尼亚KU565664.1突变种为同一单倍型,其它地理种群变异种均聚类在相同遗传发育节点之下。【结论】世界范围内番茄潜叶蛾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等遗传多样性指标均较低,种群遗传具有高度同质性,但非洲番茄潜叶蛾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在我国,番茄潜叶蛾种群在线粒体DNA分子水平上已经发生了明显分化,主要为C/T(China:GSLZ)和A/G(China:GSZY)转换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系统发育 地理种群
原文传递
甘肃省麦二叉蚜生物型结构的分子鉴定
20
作者 郭建国 姜小凤 +3 位作者 刘月英 金社林 袁伟宁 张新瑞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9-1420,共2页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早期染色体长度测量曾为科学认识其生物型提供了方法,但操作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欧美国家率先利用鉴别寄主反应型鉴定出了11种生物型,国内利用该技术发现了CHN-I生物型,该方法虽操作性强...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早期染色体长度测量曾为科学认识其生物型提供了方法,但操作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欧美国家率先利用鉴别寄主反应型鉴定出了11种生物型,国内利用该技术发现了CHN-I生物型,该方法虽操作性强,但易受寄主适生性与人为因素干扰,监测系统性有待提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备受青睐,已成为自然种群遗传分化检测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基于甘肃省50个麦二叉蚜Mt DNA COI基因序列,以极大似然法构建系统树,旨在明确其生物型结构,以期为抗性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二叉蚜 分子鉴定 生物型 甘肃省 结构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检测技术 科学认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