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曲害虫的发生及危害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开禄 黄富 +6 位作者 潘学贤 刘兴义 樊林 沈才洪 袁光和 杨溢 沈才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74-77,共4页
四川泸州酒曲害虫有 35种 ,隶属两纲五目 19科 ,鞘翅目昆虫为主有 2 6种 ,鳞翅目昆虫 5种 ,其它目 4种。土耳其扁谷盗和咖啡豆象为优势种群。曲库为各种曲虫越冬的主要场所 ,冬后残留虫为次年大发生的重要虫源。曲虫主要种群都具有较强... 四川泸州酒曲害虫有 35种 ,隶属两纲五目 19科 ,鞘翅目昆虫为主有 2 6种 ,鳞翅目昆虫 5种 ,其它目 4种。土耳其扁谷盗和咖啡豆象为优势种群。曲库为各种曲虫越冬的主要场所 ,冬后残留虫为次年大发生的重要虫源。曲虫主要种群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群集性。全年发生动态为单峰型态 ,冬春季为发生低峰期 ,夏秋季达到发生高峰并暴发成灾。主要种群的昼夜活动规律显著 ,午后从曲库飞出在库外群集飞翔 ,14~ 18hr达到高峰。危害新曲的虫源主要来自曲库。曲虫从大曲高温发酵的保温排潮期开始危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害虫 发生规律 危害规律 仓贮害虫 群落结构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泸州酒曲害虫群落组成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程开禄 黄富 +6 位作者 潘学贤 刘兴义 樊林 袁光和 沈才洪 杨溢 沈才萍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4,共2页
四川泸州酒曲害虫主要有 35种 ,隶属两纲五目 19科。鞘翅目昆虫为主 ,有 2 6种 ;鳞翅目昆虫 5种 ;其它目 4种。曲虫优势种群为土耳其扁谷盗、咖啡豆象 ;次要种群因曲药存储方式不同有差异。
关键词 昆虫 群落结构 四川 泸州酒曲 害虫
下载PDF
酒曲害虫的发生、危害与大曲生产周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程开禄 黄富 +6 位作者 潘学贤 刘兴义 袁光和 樊林 沈才洪 杨溢 沈才萍 《酿酒科技》 2000年第4期32-33,共2页
结合酒曲生产周期研究了酒曲发生害虫的危害过程及大曲贮存时间与害虫量、危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危害新曲的虫源主要来自于曲库。曲虫从大曲高温发酵后的保温排潮期开始入侵危害 ,曲库贮存期发生危害最严重。在贮存期的前... 结合酒曲生产周期研究了酒曲发生害虫的危害过程及大曲贮存时间与害虫量、危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危害新曲的虫源主要来自于曲库。曲虫从大曲高温发酵后的保温排潮期开始入侵危害 ,曲库贮存期发生危害最严重。在贮存期的前4个月 ,曲虫数量上升 ,随后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生产 害虫 危害 大曲 曲库贮存 虫源
下载PDF
泸州酒曲害虫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开禄 黄富 +6 位作者 潘学贤 刘兴义 沈才洪 樊林 袁光和 杨溢 沈才萍 《酿酒》 CAS 2000年第3期41-42,共2页
研究结果表明 ,酒曲害虫种群均存在明显的越冬现象。越冬的主要场所为曲库 ,冬后残留虫为次年发生的重要虫源。酒曲害虫的重要种群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关键词 泸州酒曲 害虫 群体生物学习性 越冬 趋光性
下载PDF
酒曲害虫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开禄 黄富 +6 位作者 潘学贤 刘兴义 杨溢 樊林 沈才洪 袁光和 沈才萍 《酿酒科技》 2000年第6期37-38,共2页
就四川泸州大曲害虫主要种群的全年发生动态、昼夜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冬季为低峰期 ,夏季为高峰期 ;曲虫午后开始从曲库或其他栖息地飞出 ,群集于曲库外 ,14~18时达高峰 ,天黑后渐散。
关键词 大曲 种群动态 白酒 酒曲害虫
下载PDF
粳高粱酿造泸型酒配套工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廖建民 曾庆曦 +5 位作者 唐玉明 李永寿 赖高淮 罗小云 袁光和 吴晓萍 《酿酒科技》 1990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高梁的籽粒品质特性及酿酒工艺参数测定,揭示了杂交粳高粱直链淀粉含量高,角质率高等籽粒品质特性,以及吸水量大,吸水率低,糊化温度高等工艺参数特点。
关键词 粳高梁 泸型酒 酿酒 配套工艺
下载PDF
提高杂交粳高粱酿酒质与量的途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建民 曾庆曦 +2 位作者 唐玉明 袁光和 吴晓萍 《酿酒科技》 1990年第3期4-5,共2页
高梁籽粒品质分析和工艺参数测定,揭示了杂交梗高梁直链淀粉含量高,角质率高等籽粒品质特性,以及酿酒过程中不易糊化的工艺特点。实践表明,增加原料粉碎细度。
关键词 杂交粳高梁 泸型酒 加酸润粮工艺
下载PDF
大曲酒厂丢糟再利用的研究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光和 洪松 《酿酒科技》 1991年第3期29-32,共4页
对大曲酒厂丢糟的自我消化利用进行了为期三年十二伦次的制曲酿酒对比试验。整个试验系以清水为分离介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获得了成功。①谷壳清蒸后用于酿酒,无妨碍,且能提高成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②将湿糟按干重1:3掺入小麦粉中... 对大曲酒厂丢糟的自我消化利用进行了为期三年十二伦次的制曲酿酒对比试验。整个试验系以清水为分离介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获得了成功。①谷壳清蒸后用于酿酒,无妨碍,且能提高成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②将湿糟按干重1:3掺入小麦粉中制曲,促进了成酒质量和出酒率的提高;③分离丢糟的水加热作量水酿酒有利于成酒风味物质的大量增加和出酒率的提高;④将粮糟曲用于酿造翻沙酒也获得了初步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酒 丢糟 酿酒 利用
下载PDF
浅谈春夏换季时节的转排配料
9
作者 袁光和 刘忠清 《酿酒》 CAS 1992年第3期21-22,共2页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是以固态发酵的方式进行的。影响浓香型大曲酒产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在投入原料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糠水的用量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多为自然温度发酵,酿酒生产中的糠水配比量需要及时随自然...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是以固态发酵的方式进行的。影响浓香型大曲酒产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在投入原料数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糠水的用量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多为自然温度发酵,酿酒生产中的糠水配比量需要及时随自然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果糠水配比不当,不仅会直接影响下排的产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全年的生产被动。因此,浓香型大曲酒在生产上一般都很重视及时对糠水的配比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酒 浓香型 换季 转排配料
下载PDF
非蜡质淀粉水解物的生产方法
10
作者 袁光和 丁积善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1年第2期45-51,共7页
本发明系低D.E淀粉水解物和低D.E淀粉转化糖浆的制取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到所得的产品。D.E代表葡萄糖当量,为描述物料中总还原糖含量的专业术语,由葡萄糖含量所计算,以占干物质的%表示。 在传统上,低D.E淀粉转化糖浆或其固体产品是用... 本发明系低D.E淀粉水解物和低D.E淀粉转化糖浆的制取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到所得的产品。D.E代表葡萄糖当量,为描述物料中总还原糖含量的专业术语,由葡萄糖含量所计算,以占干物质的%表示。 在传统上,低D.E淀粉转化糖浆或其固体产品是用酸水解淀粉来生产的。制造商品淀粉水解物糖浆,主要着重于要有稳定性、清亮度和非结晶特性。 液体糖浆和固体糖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要求它们滋味平淡,甜度低,吸湿性低,D.E值低。这样的水解物和糖浆固体可作为制造食品产品的基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发明 非蜡质淀粉水解物 生产方法 玉米淀粉 糖浆 专利技术
下载PDF
曲酒丢糟的利用研究(第二报)——曲酒丢糟中粮渣制曲回窖酿酒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洪松 袁光和 《酿酒》 CAS 1990年第4期16-21,共6页
在曲酒丢糟的利用研究第一报中(《酿酒》1989年第6期),已就丢糟巾稻壳回窖酿酒作了肯定,而且可较大幅度提高己酸乙酯含量。本项研究,试图利用酒糟里面粮渣所含的大量有益物质制曲(简称粮渣曲),并将粮渣曲用于酿酒,探索其对出酒率和酒质... 在曲酒丢糟的利用研究第一报中(《酿酒》1989年第6期),已就丢糟巾稻壳回窖酿酒作了肯定,而且可较大幅度提高己酸乙酯含量。本项研究,试图利用酒糟里面粮渣所含的大量有益物质制曲(简称粮渣曲),并将粮渣曲用于酿酒,探索其对出酒率和酒质的影响。我们就粮渣曲和普通纯小麦制的粮食曲,进行了多轮酿酒试验。一材料与方法(略)二结果与分析针对浓香型大曲酒续糟配料多轮发酵的特点,我们用粮渣曲药于回窖酿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酒丢糟 利用 粮酒制曲 回窖酿酒
下载PDF
曲酒丢糟的利用研究(第4报)——酒厂利用丢糟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松 袁光和 《酿酒》 CAS 1990年第6期20-24,共5页
曲酒丢糟数量较大,因其含水量较高,干物质中稻壳所占比例又较大,长期来一直未被酒厂所利用。近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曲酒丢糟经过分离后,对其分离物分别加以再利用,不仅可降低酿酒生产成本,而且可提高所酿酒的质量。
关键词 曲酒丢糟 利用 效益分析
下载PDF
曲酒丢糟的利用研究(第三报)—丢糟分离物综合利用的酿酒效果
13
作者 洪松 袁光和 《酿酒》 CAS 1990年第3期24-28,共5页
曲酒丢糟中主要是稻壳和残余粮渣两类物质,采用物理方法使之分离后,再分别加以利用。分离所获稻壳取代新稻壳用于回窖酿酒的效果,已在第一报中作了肯定,而且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己酸乙酯含量。将分离所获的粮渣,代替小麦生产大曲(粮渣曲)后... 曲酒丢糟中主要是稻壳和残余粮渣两类物质,采用物理方法使之分离后,再分别加以利用。分离所获稻壳取代新稻壳用于回窖酿酒的效果,已在第一报中作了肯定,而且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己酸乙酯含量。将分离所获的粮渣,代替小麦生产大曲(粮渣曲)后,再回窖酿酒,可起到显著提高出酒率和己酸乙酯含量的作用,已在第二报(将在《酿酒》1990年第4期刊出)中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本项研究,试图从生产实际出发,将丢糟分离物同时用于酿酒,探讨其对浓香型大曲酒出酒率和酒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酒 丢糟分离物 利用 酿酒效果
下载PDF
曲酒丢糟的利用研究第一报:丢糟中稻壳回窖酿酒的效果
14
作者 洪松 袁光和 《泸州科技》 1989年第2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酿酒 丢糟 稻壳 回窖酿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