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光雷 孙圣刚 +1 位作者 刘昌勤 曹学兵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分析2例确诊伴有CNS并发症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临床表现均有不规则发热,白细胞下降,1例为脑内多发损害并痴呆,弓形体感染可能性大;1例...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分析2例确诊伴有CNS并发症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临床表现均有不规则发热,白细胞下降,1例为脑内多发损害并痴呆,弓形体感染可能性大;1例并发脑梗死。结论:AIDS容易发生各种CNS并发症,容易伴有机会性感染,AIDS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少见,但对年轻不明原因急性脑血管病,尤其伴有机会感染时应考虑AIDS可能,对这些患者,应查血清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F)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并发症 临床特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首发症状
下载PDF
周期性麻痹临床研究(附7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光雷 刘昌勤 王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周期性麻痹临床表现特点及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病机制。方法:报告分析75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46.7%)周期性麻痹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其中9例是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 目的:探讨周期性麻痹临床表现特点及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病机制。方法:报告分析75例周期性麻痹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46.7%)周期性麻痹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其中9例是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比例远低于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状机能亢进的比例这一现象。结论:周期性麻痹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高比例应引起临床重视,对首次发生周期性麻痹的青壮年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需常规检查甲状腺机能,防止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麻痹 临床研究 低血钾 甲状腺机能亢进
下载PDF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附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光雷 魏桂荣 +1 位作者 梅元武 刘昌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报告 11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MS) ,占同期多发性硬化住院病人 18.6 %。其临床表现为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病程中有缓解与复发 ,或呈慢性进展。颈段脊髓 2例 ,胸段脊髓 9例 ,均作了磁共振扫描 (MRI) ,其特点是 :脊髓内病灶的间断分布... 报告 11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MS) ,占同期多发性硬化住院病人 18.6 %。其临床表现为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病程中有缓解与复发 ,或呈慢性进展。颈段脊髓 2例 ,胸段脊髓 9例 ,均作了磁共振扫描 (MRI) ,其特点是 :脊髓内病灶的间断分布与其长轴走行一致的椭圆形或条索状病灶 ,病灶呈偏心分布。本资料及文献报道有一些 MS患者以脊髓受损为首发部位 ,并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脊髓受损的临床病征 ,MRI的使用对早期脊髓型 MS诊断有很大价值 ,但脊髓型 MS是独立疾病 ,还是 MS病程中脊髓受损的表现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脊髓型 磁共振扫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光雷 刘昌勤 魏桂荣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周期性瘫痪是甲亢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是以反复发作的肢体骨骼肌无力或瘫痪为临床特征,伴有钾代谢异常的神经系统疾病.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临床报道较多,但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报道较少.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误诊 低甲性周期性麻痹
下载PDF
龙心素治疗脑血栓形成30例
5
作者 袁光雷 程世庆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5期287-288,共2页
目的 :评价龙心素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急性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住院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 ,给予 2 0 %甘露醇 2 5 0mL脱水及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2 5 0mL中 ,静脉滴注 ,qd ,共 14d ;治... 目的 :评价龙心素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急性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住院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 ,给予 2 0 %甘露醇 2 5 0mL脱水及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加入 0 .9%氯化钠溶液 2 5 0mL中 ,静脉滴注 ,qd ,共 14d ;治疗组 30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口服龙心素 ,tid ,饭后服用 ,用药 2 1d。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能力明显改善。结论 :龙心素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安全 ,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心素 血栓形成 急性
下载PDF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昌勤 程世庆 +4 位作者 张茂悦 袁光雷 陈吉相 魏桂荣 童萼塘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6-68,72,共4页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脑梗塞35例,基本痊愈22.8%,显著进步2.8%,进步65.7%,总有效率91.5%。该药除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外,对缓慢进展型和急性期后脑梗塞亦有一定治疗效果。与其他常用脑血管病治疗剂相比,具...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脑梗塞35例,基本痊愈22.8%,显著进步2.8%,进步65.7%,总有效率91.5%。该药除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外,对缓慢进展型和急性期后脑梗塞亦有一定治疗效果。与其他常用脑血管病治疗剂相比,具有作用快,疗效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克栓酸 溶栓疗法 东菱精纯克栓酸
下载PDF
脑脊液肠道病毒RT-PCR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魏桂荣 张敏 +3 位作者 梅元武 董继华 陈运平 袁光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1-823,826,共4页
的了解脑脊液肠道病毒(EV)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3年进行了脑脊液EVRT—PCR检测的4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及其他病毒... 的了解脑脊液肠道病毒(EV)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3年进行了脑脊液EVRT—PCR检测的4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及其他病毒病原体检查、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脊液EVRT—PCR阳性者18例,占41.9%,男性较多,多发病于7~9月。脑脊液EVRT-PCR阳性者的临床症状与阴性者无明显差异,但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较高,可同时合并血中其他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结论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发病率高,并可合并其他病毒感染,EVRT-PCR检查结果可指导临床诊断和针对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肠道病毒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94例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昌勤 袁光雷 +1 位作者 刘贞富 谭志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从292例住院的SLE患者中发现94例神经精神性SLE,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神经精神性SLE发生率为32.2%,其中75.52%在起病后2年内发病,主要表... 目的研究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从292例住院的SLE患者中发现94例神经精神性SLE,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神经精神性SLE发生率为32.2%,其中75.52%在起病后2年内发病,主要表现为焦虑、头痛、抑郁、肌痛和癫痫发作,且焦虑、头痛在肌痛、癫痫中有较高的比例。长期大剂量激素治疗可导致以欣快、幻觉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结论充分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神经精神性SLE对降低SLE的病死率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 红斑狼疮 焦虑 癫痫 皮质激素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学兵 刘昌勤 袁光雷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 8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2例。对照组采用脱水、护脑、改善微循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 2 50mL(6...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 8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2例。对照组采用脱水、护脑、改善微循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 2 50mL(60 0mg)静脉滴注 ,qd ,10d为 1个疗程 ,治疗前和治疗第 10天进行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检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2 3 % ,76.19%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脑梗死 急性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3-硝基丙酸预处理阻止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学兵 孙圣刚 +3 位作者 钟建新 邓学军 李红戈 袁光雷 《中国康复》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3 硝基丙酸(3 NP)预处理时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变的作用机制及5 羟癸 酸(5 HD)对3 NP效果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5只。右侧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6 羟多 巴胺(6 OHDA)建立帕金森病(PD)模型组,... 目的:观察3 硝基丙酸(3 NP)预处理时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细胞凋亡改变的作用机制及5 羟癸 酸(5 HD)对3 NP效果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5只。右侧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6 羟多 巴胺(6 OHDA)建立帕金森病(PD)模型组,对照组大鼠立体定向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 NP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腹腔注射3 NP(20mg/kg),预处理组(CPC组)造模前24h给予3 NP(20mg/kg),5 HD组于造模前10min侧脑 室内给予5 HD(5mg/kg)。采用缺口末端标记原位检测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DA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及酪氨 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结果:PD组、CPC组及5 HD组与对照组和3 NP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损 毁侧TH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或P<0.05);CPC组与PD组比较细胞凋亡率降低,TH阳性细胞数增多 (P<0.05);5 HD组与PD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 NP预处理可抑制细胞凋亡,而5 HD 可阻断3 NP预处理保护效应。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激活参与3 NP预处理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丙酸 预处理 多巴胺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赛乐特治疗神经衰弱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世庆 刘昌勤 +1 位作者 袁光雷 郑菊梅 《医学新知》 CAS 2001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赛乐特 治疗 神经衰弱
下载PDF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的CT和MRI诊断(附16例报告)
12
作者 魏桂荣 袁光雷 +1 位作者 孙圣刚 程世庆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6-237,F004,共3页
报道诊断为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16例(OPCA),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2.5岁.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部CT和核磁共振(MRI)影像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6例CT扫描异常者9例(56.2%),无异常者7例(43.7%),但7例CT扫描无异常者经MRI检查均发现有异常改... 报道诊断为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16例(OPCA),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2.5岁.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部CT和核磁共振(MRI)影像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6例CT扫描异常者9例(56.2%),无异常者7例(43.7%),但7例CT扫描无异常者经MRI检查均发现有异常改变.结果表明MRI对不典型及CT扫描正常的OPCA的诊断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体桥脑 小脑萎缩 CT NMR 诊断应用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颅脑、眼、鼻咽、口腔疾病1200例分析
13
作者 赵洪洋 汪毛 +8 位作者 林洪 张方成 林宁 林敏华 朱贤立 郑浩陆 童萼塘 袁光雷 王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对伽玛刀治疗的1200例患者结果分析,总结伽玛刀针对不同疾病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经验。方法:1200例患者经MRI、CT、DSA或病理论断作出初步诊断,筛选病人以符合伽玛刀适应证,然后均经Leksell B型伽玛刀... 目的:通过对伽玛刀治疗的1200例患者结果分析,总结伽玛刀针对不同疾病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经验。方法:1200例患者经MRI、CT、DSA或病理论断作出初步诊断,筛选病人以符合伽玛刀适应证,然后均经Leksell B型伽玛刀按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部分病人术后辅以放疗。结果:经2~45月随诊,脑动静脉畸形的有效率达85%,海绵状血管瘤有效率为70%,颅内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有效率为65%~96%不等。功能性疾病如巴金森氏病有效率为85%,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为95%。结论:伽玛刀治疗颅脑、眼、鼻咽和口腔疾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一种先进、新型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治疗 有效率 颅脑 鼻咽 口腔疾病 治疗方案 病人 筛选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
14
作者 黎钢 袁光雷 +2 位作者 陈威 梅元武 童萼塘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 I-186)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连续入院的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水药,控制血压及血糖,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 I-186)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连续入院的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出血量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水药,控制血压及血糖,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b id,共14 d。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分别于治疗后第7,14,28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CSS由治疗前的(19.6±8.7)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1.8±4.6)分(P<0.01);对照组CSS由治疗前的(20.5±9.6)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5.4±6.3)分(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出血
下载PDF
NGFI-β与左旋多巴治疗诱发帕金森病异动症形成关系的研究
15
作者 牛轶瑄 魏桂荣 +3 位作者 曹学兵 袁光雷 徐岩 孙圣刚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β(NGFI-β)的表达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别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D2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β(NGFI-β)的表达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分别以SCH23390(D1受体拮抗剂)、氟哌啶醇(D2受体拮抗剂)治疗LID大鼠,观察LID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纹状体区NGFI-β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SCH23390治疗后,LID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明显减少,而氟哌啶醇治疗后则无明显改变。氟哌啶醇治疗后纹状体NGFI-β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而SCH23390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鼠纹状体区NGFI-β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ID的形成有关,直接通路活动异常及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参与大鼠LI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动症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β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
16
作者 黎钢 孙圣刚 +5 位作者 马嵘 曹学兵 肖伟忠 袁光雷 徐岩 童萼塘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神经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术向大鼠脑黑质注射5 μg LPS,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1、3、7、14、21、30 d)观察...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的神经毒性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术向大鼠脑黑质注射5 μg LPS,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1、3、7、14、21、30 d)观察经腹腔注射阿朴吗啡后大鼠的旋转行为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黑质-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多巴胺(dopamine,DA)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的变化.结果 LPS注射后14、21、30 d大鼠出现向注射侧的旋转行为,黑质-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随时间延长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而5-羟色胺(5-HT)仅有短暂下降,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无变化.TH阳性细胞数在第3天开始下降为对照组的45%,14 d时为对照组的5%~10%,30 d时几乎完全消失.结论 LPS注射黑质后能特异性损害DA能神经元,可用于建立PD免疫炎症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脂多糖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刘昌勤 程世庆 +4 位作者 张茂悦 袁光雷 陈吉相 魏桂荣 童萼塘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8年第2期61-62,共2页
东菱精纯克酶治疗脑梗塞35例,基本痊愈22.8%,显著进步2.8%,进步65.7%,总有效率91.5%,该药除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外,对缓慢进展型和急性期后脑梗塞亦有一定治疗效果。与其它常用脑血管病治疗剂相比,具有作用快,疗效好的特点。
关键词 东菱精纯克栓酶 脑梗塞 疗效
下载PDF
6年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文 邓卿 +29 位作者 王宪衍 马丽媛 路方红 崔家玉 张放 周宏研 张鹏强 张亮清 王守富 张路毅 林金秀 郑志荣 黄萍 金翠燕 施东伟 王剑英 李丽 郄曙光 舒聃 龚辉 吕家珍 张华茹 饶萍 袁光雷 王卫国 曹东平 方渭清 龚兰生 刘力生 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研究协作组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标准:有脑血管病病史;患者能到门诊随访;知情同意;无研究药物治疗的明确适应症及禁忌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吲... 目的研究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标准:有脑血管病病史;患者能到门诊随访;知情同意;无研究药物治疗的明确适应症及禁忌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吲哒帕胺治疗组和相匹配的安慰剂对照组,双盲治疗4年,开盲后开放治疗2年,共随访6年。研究主要终点是脑卒中。终点委员会专家独立评估可疑脑卒中等事件。结果患者1399例进入随机双盲研究,治疗组702例,对照组697例。患者基线特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平均年龄为64岁;男性占70%;有脑出血史为18%;脑梗死史为76%;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史为9%;冠心病史为21%;糖尿病为11%。两组平均血压分别为(145.9±20.4)/(87.1±11.1)mmHg与(145.6±20.4)/(87.8±11.6)mm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压净下降12.5/5.3mmHg,开放治疗2年净下降9.2/4.7mmHg,随访6年血压平均净下降10.5/5.0mm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脑卒中发生(9.5%)较对照组(20.2%)危险下降53%(P<0.01);开放2年脑卒中危险下降25%(P=0.19);随访6年脑卒中危险下降46%(P<0.01)。结论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是有益的,可减少脑卒中再发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降压治疗 脑卒中 预防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红细胞衰老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采韵 袁光雷 顾熊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本实验对27例脑梗塞、18例脑出血以及42例同年龄健康对照组测定红细胞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表明在脑卒中组和对照组之间M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以及老年组MDA含量又高于老年前期组。因而认为红细胞的这种与年龄有关的... 本实验对27例脑梗塞、18例脑出血以及42例同年龄健康对照组测定红细胞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表明在脑卒中组和对照组之间MDA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以及老年组MDA含量又高于老年前期组。因而认为红细胞的这种与年龄有关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影响卒中发生与转归的伴随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此外,本实验未显示SOD含量的显著性差异,认为尚需对实验方法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脑栓塞 脑出血
下载PDF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昌勤 夏芸 +2 位作者 孙圣刚 袁光雷 童萼塘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Summary: Serum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A) was measured in 91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I), 4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H)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A in CI and CH ... Summary: Serum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ACA) was measured in 91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I), 4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H)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A in CI and CH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s and IgG ACA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sotype. Stroke in ACA positive group tended to be recurrent and of multi focuses. Positive rate of IgG ACA reached its peak within the first week after stroke onse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CA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CI and CH and might be valuable in stroke pred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cerebral infarction cerebral hemorrh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