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文化内涵的形成及其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学檬 袁冰凌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0年第5期70-75,共6页
福建文化传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古闽越文化的遗存;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传入;宋、元、明、清阿拉伯、波斯与欧洲文化相继东渐入闽.在这种文化结构中,中原汉文化是其主体构成,然而,作为区域文化,福建文化却因其能够深深扎根于八闽大地,... 福建文化传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古闽越文化的遗存;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传入;宋、元、明、清阿拉伯、波斯与欧洲文化相继东渐入闽.在这种文化结构中,中原汉文化是其主体构成,然而,作为区域文化,福建文化却因其能够深深扎根于八闽大地,善于吸收、融汇异质文化而独呈异彩.它在适应自然环境变迁与社会经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内涵与鲜明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汉文化 福建文化 自然环境变迁 中原地区 商品经济 尚武精神 宋元之际 江南地区 海上贸易 汉唐
下载PDF
海上贸易与宋元泉州农业经济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冰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3-49,共7页
宋元时代,泉州跃升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港,在与东南亚、日本、朝鲜以及欧洲的贸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交汇点。海上贸易的繁盛,促使当地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化。本文选择宋元泉州农业经济作为研究对象... 宋元时代,泉州跃升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港,在与东南亚、日本、朝鲜以及欧洲的贸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交汇点。海上贸易的繁盛,促使当地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某些变化。本文选择宋元泉州农业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所要阐述的就是在地狭人稠、民业不丰的条件下,泉州地区怎样顺应海上贸易发展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 海上贸易 晋江 西山杂志 乾隆 农业经济 香料 荔枝 泉州地区 香药
下载PDF
新发现的郑经致“荷兰出海王”信考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冰凌 《东南学术》 2001年第6期199-201,共3页
本文透过通信双方当时的活动情况 ,确考新发现的郑经致“荷兰出海王”函可能写于1663年1月16日或1664年1月6日 ;原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高级商务员波尔特 ,即“荷兰出海王” 。
关键词 郑经 “荷兰出海王” 波尔特
下载PDF
读者就是上帝——漫谈编辑的责任
4
作者 袁冰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141-143,148,共4页
本文从选题策划、书稿编辑加工、印制出版、发行宣传等图书出版的全过程、论述了编辑的责任,阐明编辑应该本着以读者为出发点。
关键词 图书 编辑责任 读者
下载PDF
海上贸易与宋元泉州商业经济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冰凌 《南洋问题研究》 1992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濒海而多山,土瘠而人稠。早在唐五代,自然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制约已使当地人民较早地寻求各种谋生之道,为商、为释、为道、为技艺者无所不有。唐宋以来,科技进步与当地农业、手工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变化,商品经济的...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濒海而多山,土瘠而人稠。早在唐五代,自然条件对农业经济的制约已使当地人民较早地寻求各种谋生之道,为商、为释、为道、为技艺者无所不有。唐宋以来,科技进步与当地农业、手工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变化,商品经济的繁荣,为泉州商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尤其是,北宋元祜二年(1087年)市舶司的设置,确立了泉州作为正式对外贸易港的地位,促进了商业的发达与商人资本的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港 商业经济 海上贸易 手工业生产 商人资本 东南沿海 农业经济 市舶司 社会经济 科技进步
下载PDF
海外贸易与宋元泉州若干经济文化观念
6
作者 袁冰凌 《南洋问题研究》 1992年第2期72-78,共7页
宋元泉州曾是东方第一大港.它不仅是当时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前沿,也是中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交汇点.繁盛的海外贸易,引发了当地原来以农业为主型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为农渔工商四足鼎立.仰食他方、重利轻义、崇商贱农、注重消费等外向型经... 宋元泉州曾是东方第一大港.它不仅是当时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前沿,也是中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交汇点.繁盛的海外贸易,引发了当地原来以农业为主型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为农渔工商四足鼎立.仰食他方、重利轻义、崇商贱农、注重消费等外向型经济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而萌发;儒释道回诸教并崇等包容的文化观念,也由于域外文明的入传而形成.宋元泉州海外贸易的发达、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贸易 外向型经济 经济结构转变 东西方经济 重利轻义 贱农 中外文化交流 儒释道 主型 文化特征
下载PDF
福建文化传统的形成与特色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学檬 袁冰凌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3期6-10,共5页
追溯福建文化传统的源头,我们尚可发现几千年前古越族先民在福建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雪泥鸿爪,这些断发纹身的“东南蛇种”,在地老天荒中创造了福建文化最遥远的一章.然而,岁月悠悠,历史的尘埃渐渐湮没了他们的痕迹.汉晋唐宋以来,一次次中... 追溯福建文化传统的源头,我们尚可发现几千年前古越族先民在福建这片土地上留下的雪泥鸿爪,这些断发纹身的“东南蛇种”,在地老天荒中创造了福建文化最遥远的一章.然而,岁月悠悠,历史的尘埃渐渐湮没了他们的痕迹.汉晋唐宋以来,一次次中原汉民的南迁洪流涤荡着古老的越族文化,越族先民一部分被融合,一部分退居山林.第二期的福建文化就由那些南来的汉人及日渐同化的越裔来谱写了.福建地僻东南一隅,濒海而多山.绵亘于西带边界的武夷山脉.曲折绵长的海岸线,给这时期的福建文化造成了这样一种地理环境:西南与东北的阻隔则不易受政治及战乱影响而利于存留中原古文化,并融汇形成自身特色;东部、南部面海而难以交流.终于,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航海业的日益发达,濒海优势给福建文化带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唐宋以后,福建成为域外文化入华及中国文化向东南亚传播的交汇点.宋元的阿拉伯、波斯宗教、建筑、商业文化入闽,明清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东浙并随之带入西方文明,使福建文化第三期再呈异彩.本文拟就福建文化传统的形成与特色作些探讨,试图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略抒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文化 闽越人 泉州 宗派色彩 闽越文化 闽北 宗教石刻 越族文化 闽越族 文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