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菌体蛋白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品坦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共3页
谷氨酸菌体蛋白(简称菌体蛋白)是味精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是谷氨酸生产菌生成谷氨酸经提取精制味精后的废弃菌体,通过分离、干燥。
关键词 谷氨酸 菌体蛋白 开发 应用 饲料
下载PDF
淀粉和还原糖测定方法评述 被引量:5
2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1年第3期21-24,28,共5页
在味精生产过程中,除了要精确测定谷氨酸钠的含量外,还需要测定淀粉和大米中的淀粉含量,以及原料糖糖液、发酵料液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有时还要测定糖化液中的糊精含量,特别是还原糖的测定,其测定的准确度对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控... 在味精生产过程中,除了要精确测定谷氨酸钠的含量外,还需要测定淀粉和大米中的淀粉含量,以及原料糖糖液、发酵料液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有时还要测定糖化液中的糊精含量,特别是还原糖的测定,其测定的准确度对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控制、对制糖工序和发酵工序之间的正确核算,从而对控制发酵过程和进行生产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严格精确地测定淀粉和糖的含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糖 测定方法 味精 生产过程 含量 淀粉
下载PDF
味精废水的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7年第4期24-30,共7页
我国是味精生产大国。迄至80年代,味精生产厂家已发展到200多家,但目前仍在继续生产的不足百家。1994年末统计,从发酵到味精全过程生产的企业仅剩48家;只生产谷氨酸或外购谷氨酸制造味精的半生产厂家有19家,合计67家。国内1995年共生产... 我国是味精生产大国。迄至80年代,味精生产厂家已发展到200多家,但目前仍在继续生产的不足百家。1994年末统计,从发酵到味精全过程生产的企业仅剩48家;只生产谷氨酸或外购谷氨酸制造味精的半生产厂家有19家,合计67家。国内1995年共生产味精50万吨以上,居世界各国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 废水处理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再谈噬菌体的污染及其预防 被引量:4
4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9年第4期22-27,共6页
噬菌体的污染对味精生产危害极大。本文论述了谷氨酸发酵污染噬菌体的原因和设备上存在的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谷氨酸 发酵 噬菌体 味精生产
下载PDF
谷氨酸和谷氨酸钠测定方法的比较和剖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0年第4期27-30,共4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和比较了谷氨酸和谷氨酸钠的各种测定方法,适用范围和测定精度控制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 谷氨酸 谷氨酸钠 华勃氏检压法 旋光法 测定
下载PDF
谷氨酸菌种选育的进展及其回顾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0年第1期15-20,共6页
优良的谷氨酸生产菌种是保证发酵生产获得稳产高产的首要因素。本文回顾并综述了国内谷氨酸菌种选育工作的进展,同时介绍了遗传工程新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谷氨酸生产菌 菌种选育 技术发展 发酵
下载PDF
各种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2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列举了谷氨酸发酵工业生产中所采用的各种空气过滤器,择要介绍了它们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效果。分析了不同类型过滤器的除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发酵生产探求一种合理的配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 空气过滤器 性能 应用效果 谷氨酸发酵 棉花 活性炭过滤器 超细纤维纸 过滤器
下载PDF
噬菌体感染的快速检测及其生产挽救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噬菌体是谷氨酸发酵工业生产的大敌.生产过程中必须"以防为主",尽量避免和减少噬菌体的感染,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但是,目前还无法做到杜绝噬菌体的侵染.特别在发酵的前期或中期,若被噬菌体侵染,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关键词 噬菌体感染 快速检测 谷氨酸 发酵生产 挽救措施
下载PDF
味精生产中SO_4^(2-)的测定及其控制和清除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4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前,许多味精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谷氨酸等电提取和母液离交回收过程中,都已采用硫酸代替部份或全部盐酸,这就使生产出的半成品谷氨酸带有一定量的SO2-4.当SO2-4超过一定数量时,将影响到精制和味精的质量.若味精成品中SO2-4含量超过0... 目前,许多味精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谷氨酸等电提取和母液离交回收过程中,都已采用硫酸代替部份或全部盐酸,这就使生产出的半成品谷氨酸带有一定量的SO2-4.当SO2-4超过一定数量时,将影响到精制和味精的质量.若味精成品中SO2-4含量超过0.05%,产品不合格,需重新精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生产 SO4^2- 测定 谷氨酸 清除方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味精浓缩结晶操作的优化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1年第4期24-27,30,共5页
浓缩结晶是味精生产中的一个关键工序。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如何严格控制和优化浓缩结晶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味精结晶的收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 谷氨酸一钠 浓缩结晶 优化控制 味精生产 收率 产品质量
下载PDF
生物统计在谷氨酸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0年第2期33-39,共7页
生物统计是运用数学逻辑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数量资料的一门学科。本文论述了应用生物统计处理育种工作中摇瓶数据的方法,以便从复杂的差异中去伪存真,提高筛选的准确性,选出真正的优良菌株。
关键词 生物统计 谷氨酸 生产菌 诱变 选育 味精
下载PDF
味精中和液除铁脱色工艺的改进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9年第2期33-39,共7页
味精中和液除铁和脱色直接关系到精制收率和成品质量,是精制工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简要地介绍了采用通用1号树脂代替硫化碱除铁,重复循环利用炭柱再生中的废酸,循环利用发柱冲洗水,改善炭柱再生脱色工艺操作和改进K_(-15)炭柱结构... 味精中和液除铁和脱色直接关系到精制收率和成品质量,是精制工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简要地介绍了采用通用1号树脂代替硫化碱除铁,重复循环利用炭柱再生中的废酸,循环利用发柱冲洗水,改善炭柱再生脱色工艺操作和改进K_(-15)炭柱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同时列举了这些改进对节约用酸、节约用水、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提高脱色和成品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 中和液 除铁 脱色 工艺
下载PDF
谷氨酸发酵中噬菌体污染的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2年第1期46-52,共7页
我国从60年代开始采用发酵法生产味精,迄今已20多年了。这期间,在防治噬菌体方面,许多工厂做了大量工作,一些有关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也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有许多工厂的噬菌体污染已得到... 我国从60年代开始采用发酵法生产味精,迄今已20多年了。这期间,在防治噬菌体方面,许多工厂做了大量工作,一些有关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也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有许多工厂的噬菌体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使生产转入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发酵 噬菌体 污染 防治
下载PDF
旧炭的再生和直接利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2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综述了旧活性炭的再生工艺和再生效果。同时介绍了废活性炭渣直接用于味精中和液循环母液脱色和助滤的可行性。
关键词 直接利用 粉末活性炭 活性炭再生 味精生产
下载PDF
再谈谷氨酸生产菌种的保存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谷氨酸生产菌种的保存直接关系到发酵的产酸率和转化率,是味精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的谷氨酸菌种的保存方法,重点介绍这项工作中技术上的改进。
关键词 谷氨酸 生产菌 菌种保存 味精生产
下载PDF
谷氨酸生产菌菌种保存方法简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3年第1期32-35,共4页
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采用优良的菌种已被证明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菌种在保存移代过程中,发生死亡和生产性能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采取妥善的保存方法,使菌种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原来的性状和活力... 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采用优良的菌种已被证明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菌种在保存移代过程中,发生死亡和生产性能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采取妥善的保存方法,使菌种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原来的性状和活力,使其不变异退化,不死亡,不被污染,以便随时提供生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菌种 保存 味精
下载PDF
酸酶法制糖工艺在谷氨酸发酵中的应用
17
作者 袁品坦 王健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32,36,共5页
关键词 酸酶法 制糖工艺 谷氨酸发酵
下载PDF
原料糖生产工艺的改进及应用效果
18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6年第4期16-20,共5页
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味精生产改用发酵法生产工艺,除少数厂家以糖蜜作为发酵碳源,大多数厂家则采用淀粉或大米生产葡萄糖。早期用酸水解法工艺生产,后来有些厂家相继改用酶酸法(以大米为原料)或酸酶法(以淀粉为原料)工艺生产葡萄糖... 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味精生产改用发酵法生产工艺,除少数厂家以糖蜜作为发酵碳源,大多数厂家则采用淀粉或大米生产葡萄糖。早期用酸水解法工艺生产,后来有些厂家相继改用酶酸法(以大米为原料)或酸酶法(以淀粉为原料)工艺生产葡萄糖。最近几年,又普遍地推广应用了双酶法制糖工艺。随着制糖工艺的不断改进,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糖工艺 转化率 生产工艺 耐高温淀粉酶 酸水解法 双酶法 葡萄糖 谷氨酸发酵 液化工艺 原料
下载PDF
硫酸在水解味精末道母液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19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1996年第3期15-16,共2页
前几年,我厂的味精末道母液均采用浓盐酸水解,水解液当作高流份使用,或直接以液碱反调pH至谷氨酸的等电点回收谷氨酸。本项工艺是通过将焦谷氨酸钠(Pyro-Na-Glu)先转化成Glu。
关键词 焦谷氨酸 加热水解 母液 水解液 谷氨酸钠 末道 味精 回收率 等电点 工艺流程
下载PDF
异常中和液和劣质谷氨酸的处理方法
20
作者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01年第2期25-27,32,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异常中和液和劣质谷氨酸(轻谷氨酸)的处理方法,论述了各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效果。
关键词 味精 中和液 轻质谷氨酸 处理方法 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