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西部一次沙尘暴环流背景和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袁国波 宋燕 +1 位作者 吕晶洁 白月波 《气象科技》 2012年第4期642-646,共5页
利用相关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内蒙古西部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槽后的偏北急流,地面系统是强烈... 利用相关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内蒙古西部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槽后的偏北急流,地面系统是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从动力机制来看,沙尘暴发生时,由于高层辐合、低层辐散而形成的强烈下沉运动,使得高空偏北急流带的动量下传到地面,中低层波动发展形成的次级环流使动量下传效率更高。高空蒙古横槽南压、转竖是冷空气爆发南下的关键,高空偏北急流带以及与急流出口区相对应的地面蒙古气旋的强烈发展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条件,地面冷锋后气压梯度的持续加强会加剧冷空气爆发的速度,强烈的高层辐合、低层辐散使得沙尘暴形成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环流背景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内蒙古沙尘暴天气系统及预报指标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国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9-554,共6页
根据21世纪15 a来出现在内蒙古的沙尘暴个例,归纳形成沙尘暴的高空环流背景和地面天气系统,提炼预报指标。结果显示:沙尘暴是强冷空气爆发南下的过程,具有冷空气强、锋区强、高空急流强的特征;造成内蒙古沙尘暴的高空环流背景可分为高... 根据21世纪15 a来出现在内蒙古的沙尘暴个例,归纳形成沙尘暴的高空环流背景和地面天气系统,提炼预报指标。结果显示:沙尘暴是强冷空气爆发南下的过程,具有冷空气强、锋区强、高空急流强的特征;造成内蒙古沙尘暴的高空环流背景可分为高脊移动型、冷槽下滑型、横槽型和低涡旋转型等四个类型;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和冷锋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地面天气系统。沙尘暴预报应主要着眼于高空急流轴的位置、乌拉尔山高压脊、高空锋区、蒙古气旋及冷锋、地面变压中心、高空正涡度平流中心与地面气旋相叠置的区域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沙尘暴 天气系统 预报指标
下载PDF
T639数据格式及其读取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袁国波 韩子亮 赵红霞 《陕西气象》 2009年第4期8-10,共3页
完善的数值预报技术是发展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T639为日常业务提供了更加精细化、时效长的预报资料,为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以T639为基础制作自动化的预报工具,必须读取T639的数据资料。简要介绍了T639的基本含义和主... 完善的数值预报技术是发展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T639为日常业务提供了更加精细化、时效长的预报资料,为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以T639为基础制作自动化的预报工具,必须读取T639的数据资料。简要介绍了T639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剖析了T639的数据格式,提供了T639数据的读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639含义和内容 数据格式 读取方法
下载PDF
包头牧区暴风雪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国波 王丽钢 段茹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12期55-55,57,共2页
从包头牧区近40年来出现的暴风雪天气个例出发,从气候学和天气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包头牧区暴风雪灾害呈明显减少趋势;暴风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可分为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和横槽转竖型三个类型,且常与蒙古冷涡的发展... 从包头牧区近40年来出现的暴风雪天气个例出发,从气候学和天气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包头牧区暴风雪灾害呈明显减少趋势;暴风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可分为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和横槽转竖型三个类型,且常与蒙古冷涡的发展加深和旋转南压相联系。从天气学特征来看,暴风雪兼具寒潮、降水和大风天气的环流特征。高层经向环流十分明显,乌拉尔山高脊发展旺盛,脊前西北急流很强,在蒙古国常存在深厚低涡或横槽,冷中心强、锋区强;低层暖湿气流活跃,常存在偏南风低空急流和暖平流,低空急流左前方往往有切变线;地面图上为蒙古气旋或狭长倒槽,并有锋面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雪 气候特征 环流特征 包头 牧区
下载PDF
包头地区气候特征简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袁国波 王建军 张凤梅 《内蒙古气象》 2007年第4期21-23,共3页
通过对包头地区各气象站1971—2000年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简要分析了气温、降水、蒸发、相对湿度、风力和日照的时空分布特点,指明了包头地区的基本气候特征,对研究本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要素统计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下载PDF
乌拉特草原的气候条件与生态平衡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国波 韩向春 《内蒙古气象》 2006年第B12期44-46,共3页
探讨气候条件与草场状况之间的联系,从理论上估算出最为适宜的草场载畜量,提出科学利用草场的方式。以期从对牲畜头数的追求转向对质量效益的追求,并保持适当发展速度,从而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气候条件 草场状况 适宜载畜量 生态平衡
下载PDF
一次沙尘暴过程中的地面感热通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国波 李玫洁 《陕西气象》 2019年第1期22-24,共3页
利用2016年3月3—5日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一次沙尘暴过程中地面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此次沙尘暴过程中,地面感热通量的日变化曲线呈现一波型。在通常情况下,白天地面感热通量是正值,夜间地面感热通量是负值。在出现沙尘暴... 利用2016年3月3—5日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一次沙尘暴过程中地面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此次沙尘暴过程中,地面感热通量的日变化曲线呈现一波型。在通常情况下,白天地面感热通量是正值,夜间地面感热通量是负值。在出现沙尘暴的时段内,地面感热通量会发生很大变化。发生在夜间的沙尘暴阻碍地面辐射,减弱地面热量的损失,致使地面感热通量大于零;发生在白天的沙尘暴阻碍太阳辐射,显著消弱地面感热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过程 感热通量 起沙机制 反馈作用
下载PDF
EC■Thin模式2m温度预报的检验与订正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国波 邬双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7期69-70,73,共3页
从Micaps数据库中读取欧洲气象中心细网格模式的2m温度预报数据,利用降尺度方法获得包头市各站点各时次的气温预报值;从主服务器中读取各站点各时次的观测报文,并进行解码,得到相应的气温实况数据;把预报数据和实况数据进行比对,根据现... 从Micaps数据库中读取欧洲气象中心细网格模式的2m温度预报数据,利用降尺度方法获得包头市各站点各时次的气温预报值;从主服务器中读取各站点各时次的观测报文,并进行解码,得到相应的气温实况数据;把预报数据和实况数据进行比对,根据现行预报质量评分方法,对EC■Thin的预报准确率和预报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订正预报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获取 准确率检验 误差分析 订正方程
下载PDF
气象要素分布函数正态性检验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国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17期48-49,共2页
从随机变量及正态分布的概念入手,利用中心矩、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提供了一种正态性检验方法,以包头市各月平均气温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其分布的正态性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随机变量 中心矩 偏度系数 峰度系数 正态性检验
下载PDF
包头地区沙尘暴成因简析
10
作者 袁国波 彭丽娜 王建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15期84-85,共2页
依据近60年来的沙尘暴天气资料,从强冷空气活动、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影响系统、高空急流、蒙古气旋的热力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沙尘暴的形成机理,以期为建立沙尘暴的天气学概念模型,做好沙尘暴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沙尘暴成因 冷空气活动 环流背景 影响系统 高空急流 蒙古气旋
下载PDF
气象旬月报的自动化处理方法
11
作者 袁国波 王建军 孟壵 《山西气象》 2009年第2期35-36,43,共3页
气象旬月报是一种基本气象资料,其内容主要是过去一旬(月)的气象要素值,如气温、降水量、风力、日照、土壤湿度等。这些数据资料,是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等各项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党政领导部门安... 气象旬月报是一种基本气象资料,其内容主要是过去一旬(月)的气象要素值,如气温、降水量、风力、日照、土壤湿度等。这些数据资料,是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等各项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党政领导部门安排和指挥农业生产、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编制一套计算机软件,形成自动化的气象旬月报处理工具,实现报文的自动翻译、资料存档、数据输出和图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文翻译 数据输出 图表生成
下载PDF
内蒙古大雾天气模型及预报着眼点
12
作者 袁国波 李晓坤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8期73-74,共2页
利用相关资料对内蒙古大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内蒙古大雾的高空天气系统可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4种类型,但以前两种类型占主导地位;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大雾以宽平槽型居多,而发生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 利用相关资料对内蒙古大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内蒙古大雾的高空天气系统可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4种类型,但以前两种类型占主导地位;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大雾以宽平槽型居多,而发生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大雾则以宽平脊型为主,指出大雾是弱天气过程,大雾天气预报应主要围绕逆温层、弱锋区、低空暖平流、稳定层结、地面微风(静风)、地面弱气压场等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天气模型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包头市暴雨个例分析
13
作者 王跃勤 袁国波 +2 位作者 王跃红 杨著强 冯琳琳 《内蒙古气象》 2011年第5期35-36,共2页
通过对一次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对同一类型暴雨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暴雨天气 环流背景 诊断分析
下载PDF
包头地区一次沙尘暴天气分析
14
作者 张凤梅 李岩 +2 位作者 韩帅 党勇 袁国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18期36-36,42,共2页
文章利用相关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包头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槽后的偏北急流,地面系统是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从动... 文章利用相关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包头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槽后的偏北急流,地面系统是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从动力机制来看,沙尘暴发生时,由于高层辐合、低层辐散而形成的强烈下沉运动,使得高空偏北急流带的动量下传到地面,中低层波动发展形成的次级环流则使动量下传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环流背景 动力机制 包头 天气
下载PDF
浅谈黄河内蒙古段凌汛特征及风险预警
15
作者 袁晓洋 袁国波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9期80-80,94,共2页
介绍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地理、气候特征,探讨了黄河凌汛期特征对凌汛风险预警和防险抢险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河内蒙古段 地理特征 气候特征 凌汛特征 风险预警
下载PDF
用多因子加权集成法做汛期降水预报
16
作者 袁国波 张连霞 《内蒙古气象》 2001年第3期12-14,共3页
在对大量的历史个例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造成降水的天气学模型 ,在划定的关键区内选取若干指标站 ,从 MICAPS本地数据库中读取有关资料 ,对各天气模型进行数值化处理 ,根据实况 ,确定温、压、湿、风各预报因子对降水过程的贡献大... 在对大量的历史个例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造成降水的天气学模型 ,在划定的关键区内选取若干指标站 ,从 MICAPS本地数据库中读取有关资料 ,对各天气模型进行数值化处理 ,根据实况 ,确定温、压、湿、风各预报因子对降水过程的贡献大小 ,从而给以不同的权重值 ,最后进行集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模型 多因子加权集成 降水预防 温度 气压 湿度
下载PDF
巴盟对流性降水的风—能场预报模式
17
作者 袁国波 《内蒙古气象》 1995年第2期10-12,共3页
巴盟对流性降水的风—能场预报模式袁国波(巴盟气象台)引言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700hPa风场及能量场的综合分析,探讨风场切变、辐合环流、能量舌、能量锋区、低空急流等与巴盟对流性降水的关系,并根据各系统相互配合的情况... 巴盟对流性降水的风—能场预报模式袁国波(巴盟气象台)引言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700hPa风场及能量场的综合分析,探讨风场切变、辐合环流、能量舌、能量锋区、低空急流等与巴盟对流性降水的关系,并根据各系统相互配合的情况,总结出几个慨念模型,建立起对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性降水 风-能场预报模式 降水成因 降水预报 冷切变-高能舌型
下载PDF
巴盟寒潮预报专家系统
18
作者 袁国波 《内蒙古气象》 1990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寒潮预报专家系统 知识库 推理机 预报因子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内蒙古沙尘暴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9
19
作者 袁国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4-1209,共6页
利用2001—2015年气象资料,对21世纪以来内蒙古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系统分型和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以4月为最甚),绝大部分区域性沙尘暴出现在冬半年;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呈波动减少趋势。内... 利用2001—2015年气象资料,对21世纪以来内蒙古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系统分型和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以4月为最甚),绝大部分区域性沙尘暴出现在冬半年;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呈波动减少趋势。内蒙古沙尘暴高发区沿着北部国境线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有两个沙尘暴频发中心,分别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浑善达克沙地。根据沙尘暴的发生区域与地面天气系统之间的动态位置关系,内蒙古沙尘暴可分为冷锋型、蒙古气旋型和其他型等3种类型,其中以冷锋型最为常见。在沙尘暴过程中,发生在深厚混合层中的干对流是起沙扬沙的主要因素,大风是形成大范围区域性沙尘暴的动力条件,高空急流的动量下传是形成大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 系统分型 动力成因
原文传递
乌拉特-达茂草原暴风雪天气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国波 姚锦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81,共6页
暴风雪是强降温、大风和强降雪相伴出现的天气现象。由于形成暴风雪天气的条件十分苛刻,且其发生机率较低,所以具有一定预报难度。文中从内蒙古乌拉特-达茂草原近40年来出现的暴风雪天气个例出发,分析了暴风雪的气候学特征、天气学特征... 暴风雪是强降温、大风和强降雪相伴出现的天气现象。由于形成暴风雪天气的条件十分苛刻,且其发生机率较低,所以具有一定预报难度。文中从内蒙古乌拉特-达茂草原近40年来出现的暴风雪天气个例出发,分析了暴风雪的气候学特征、天气学特征、动力学特征,总结出了几个预报着眼点。分析表明:近20年来乌拉特-达茂草原暴风雪灾害呈明显减少趋势;暴风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可分为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和横槽转竖型三个类型,且常与蒙古冷涡的发展加深和旋转南压相联系。从天气学特征来看,暴风雪的环流形势兼具寒潮、降水和大风天气的环流特征,高层经向环流十分明显,乌拉尔山高脊发展旺盛,脊前西北急流很强,在蒙古国常存在深厚低涡或横槽,冷中心强、锋区强;低层暖湿气流活跃,常存在偏南风低空急流和暖平流,低空急流左前方往往有切变线;地面图上为蒙古气旋或狭长倒槽,并有锋面存在。从动力学特征来看,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明显,高空急流入口区左侧的辐合产生下沉运动使动量下传到对流层低层,有利于产生大风;在高、低空急流相叠置的地区由于强烈不稳定而产生深厚对流,容易形成强降雪。在制作暴风雪天气预报时,应主要以乌拉尔山高脊、蒙古冷涡、高、低空急流及其耦合作用等为着眼点,根据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配合等情况做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风雪 气候特征 环流特征 动力特征 预报着眼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