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记录的夏商时期农业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玉璋 袁增箭 +5 位作者 张家强 程至杰 禤华丽 方方 张居中 顾万发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本文通过对郑州东赵遗址2013~2014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新砦、二里头、二里岗三个不同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属、稗属和马唐属等不同... 本文通过对郑州东赵遗址2013~2014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新砦、二里头、二里岗三个不同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属、稗属和马唐属等不同种属的杂草种子等。对遗址不同阶段炭化农作物及典型田间杂草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东赵遗址自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的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以种植粟、黍为主的特点,大豆是该遗址先民稳定的食物来源之一,而水稻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一直很低。值得注意的是,从新砦期至二里岗期,粟、黍两种旱地作物在东赵遗址农业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先民的旱地田间管理技术也随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小麦的种植始于遗址二里头文化期,至二里岗期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先民重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东赵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夏代早期至商代前期中原核心区域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国国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农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赵遗址 浮选 新砦期:二里岗期:植物遗存 农业结构 发展过程
下载PDF
河南漯河四处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兼论淮河上游南部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农业结构
2
作者 程至杰 张雨欣 +3 位作者 张居中 杨玉璋 袁增箭 朱振甫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8-194,共7页
本文以漯河地区四处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寺疙瘩、凌云台、善德、大悲寺)调查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为切入点,探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的农业结构。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大豆属、小麦5种农作物,狗尾草属、马唐属等旱地... 本文以漯河地区四处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寺疙瘩、凌云台、善德、大悲寺)调查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为切入点,探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的农业结构。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大豆属、小麦5种农作物,狗尾草属、马唐属等旱地与荒地杂草。量化分析显示漯河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的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辅,普遍伴出少量稻、大豆,可能出现小麦。综合已公布的研究资料,认为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上游广大区域内的农业结构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 龙山时代晚期 农业结构 植物考古
原文传递
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稻-旱混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玉璋 程至杰 +6 位作者 李为亚 姚凌 李占扬 罗武宏 袁增箭 张娟 张居中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7-1050,共14页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对于该...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对于该农业生产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出现后的发展过程,淮河中游地区的早期农业类型及其发展过程与淮河上游地区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等问题,目前皆不清楚.本文利用浮选法和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淮河上、中游地区不同地域和不同阶段的8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炭化及微体植物遗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河上游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8.0~7.0ka BP)在裴李岗文化区出现后,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6.8~5.0ka BP)的快速发展阶段,至新石器时代末期(5.0~4.0ka BP)完全确立了该模式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上游地区不同的是,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8.5~6.8ka BP)的原始农业为单一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同样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淮河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虽然同属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但水稻与粟、黍在这一模式内部结构中的地位在上述两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新石器时代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人类适应方式等问题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中游 新石器时代 稻-旱混作 发展过程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缪墩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玉璋 禤华丽 +3 位作者 袁增箭 姚凌 张居中 徐繁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6-1474,共9页
皖南沿江平原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之间,是长江中、下游史前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的重要通道。缪墩遗址(5060~4890cal.a BC)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境内,是皖南沿江平原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 皖南沿江平原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之间,是长江中、下游史前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的重要通道。缪墩遗址(5060~4890cal.a BC)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境内,是皖南沿江平原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遗址出土的20件陶器残片表面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在陶器内壁表面提取到了丰富的古代植物淀粉粒,显微形态学鉴定表明这些古代淀粉粒主要来源于稻属(Oryza)、小麦族(Triticeae)、莲属(Nelumbo)、薏苡属(Coix)、栎属(Quercus)、菜豆族(tribe Phaseoleae)和芡实(Euryale ferox)等7种植物。各类淀粉粒的绝对数量与出现频率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采集野生植物在当时仍是人们重要的植物性食物来源途径之一,但稻属植物的利用已在缪墩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结果表明,缪墩遗址应已出现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同的稻作农业,且其农业发展水平可能与同时期的马家浜文化相当。与此同时,莲属、芡实等植物淀粉粒的大量发现,体现了皖南沿江平原地区滨水而居的先民对水生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适应的特点。研究结果为了解长江中、下游过渡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特点及早期农业的发展过程等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微观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沿江平原 缪墩遗址 植物资源利用 淀粉粒分析 稻作农业
原文传递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玉璋 张居中 +3 位作者 蓝万里 程至杰 袁增箭 朱振甫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0,共18页
2013年秋对贾湖遗址的第八次发掘,揭露出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等遗物。在属贾湖遗址第一期的2013F5室内堆积下发现两座成年男性墓,皆出有骨笛、象牙雕板及成组龟甲等高等级随葬品。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室内墓... 2013年秋对贾湖遗址的第八次发掘,揭露出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等遗物。在属贾湖遗址第一期的2013F5室内堆积下发现两座成年男性墓,皆出有骨笛、象牙雕板及成组龟甲等高等级随葬品。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室内墓,对研究史前墓葬制度及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社会状况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舞阳县 贾湖遗址 房址 墓葬 新石器时代
原文传递
郑州地区东赵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及遗址出土部分陶器功能分析:来自植物淀粉粒的证据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亚男 杨玉璋 +5 位作者 张家强 姚凌 禤华丽 袁增箭 顾万发 张居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6-419,共14页
郑州地区位于中原腹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之一。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先民的植食结构及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东赵遗址是郑州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文化连续完整的遗址,为全面获取郑州东... 郑州地区位于中原腹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之一。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先民的植食结构及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东赵遗址是郑州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文化连续完整的遗址,为全面获取郑州东赵遗址新砦到东周时期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和陶器功能的植物考古学证据,本项研究选取遗址出土的30件陶器残片以及10枚人牙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分析,共提取到7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来源于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Triticum aestvum)、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豇豆属(Vigna)以及莲属(Nelumbo)等8种植物。淀粉粒的绝对数量与出现频率显示,粟、黍是东赵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薏苡、小麦、水稻、豇豆属、栎属以及莲属也是东赵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粒结果印证补充了大植物遗存的分析结果。从不同器型来看,炊器上发现的淀粉粒更多,这可能与炊器多为夹砂陶且表面多孔隙有关,同时淀粉粒在受热不充分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留下来。结合文献资料可以看出,鬲和深腹罐曾经是用来烹煮粟、黍、水稻、薏苡、小麦、豇豆属、莲属和栎属等植物,而花边罐、双耳罐等则可能是用来煮水或烹煮不含淀粉的食物,瓮、盆、豆则可能是作为盛储器来使用的。关于刻槽盆的功能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取样分析。本实验为研究中原腹地龙山晚期到夏商周三代的先民的植物性食物结构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验依据,同时也为器物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植物考古学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赵遗址 淀粉粒分析 植物性食物结构 器物功能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原文传递
安徽宿州杨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5 位作者 袁增箭 张居中 余杰 陈冰白 张辉 宫希成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利用浮选法获取了杨堡遗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战国晚期--汉代的炭化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黍所占比重较小;岳石文化时期,粟的比重上升,与水稻的地位相当,同时小麦... 本文利用浮选法获取了杨堡遗址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战国晚期--汉代的炭化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粟、黍所占比重较小;岳石文化时期,粟的比重上升,与水稻的地位相当,同时小麦和大豆出现,且小麦初具规模,黍的比重较小;到了战国晚期--汉代,粟和小麦成为主要作物,水稻的地位明显下降。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以杨堡遗址为代表的淮河中游地区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实行多种作物的种植制度,并不断发展;稻-旱混作农业模式在这里长期延续并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对揭示淮河中游地区古代人类生业模式及农业结构演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堡遗址 大汶口文化晚期 岳石文化 战国晚期—汉 多种作物种植 稻旱混作
原文传递
淮河上游南部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农业的植物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程至杰 张居中 +2 位作者 杨玉璋 袁增箭 朱振甫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4,111,共8页
本文以舞阳湖南郭遗址和阿岗寺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为切入点,探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的农业状况。量化分析显示,最迟从仰韶时代中期开始,农业已成为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生业经济的主体,稻粟兼作、以粟作农业为主是显著特... 本文以舞阳湖南郭遗址和阿岗寺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为切入点,探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的农业状况。量化分析显示,最迟从仰韶时代中期开始,农业已成为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生业经济的主体,稻粟兼作、以粟作农业为主是显著特点。从仰韶时代中期到晚期,稻作农业的比重下降,粟作农业的比重上升。淮河上游仰韶时代中、晚期的农作物结构趋于一致,区域内部的南北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 仰韶时代中、晚期 农业 植物考古
原文传递
后申遗时代左江流域的考古新发现
9
作者 袁增箭 《文史春秋》 2021年第8期60-62,共3页
左江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是整个左江流域同时期岩画的代表,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生活在左江沿岸一带骆越蓬勃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是整个左江流域同时期岩画的代表,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生活在左江沿岸一带骆越蓬勃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申遗开始,围绕岩画的研究一直在开展,一系列的考古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如龙州宝剑山A洞遗址、庭城遗址等,考古工作者在左江流域开展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工作,从考古的角度给岩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花山岩画 考古工作者 考古新发现 世界文化遗产 左江流域 考古研究 文化景观 遗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