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DMD衍射效应及其产生的杂散光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袁夕尧
胡源
+3 位作者
黄蕴涵
许熠宸
秦铭泽
李文轩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0-635,共6页
针对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衍射效应对系统成像影响严重的问题,对DMD元件产生的杂散光进行研究。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构建了DMD衍射模型,分析不同波段和入射角度对其衍射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波红外波段...
针对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衍射效应对系统成像影响严重的问题,对DMD元件产生的杂散光进行研究。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构建了DMD衍射模型,分析不同波段和入射角度对其衍射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波红外波段DMD衍射效应较明显,且随着入射角度增大,DMD衍射效应更为显著。分析投影系统中DMD的衍射杂光产生途径,通过改变系统的F数来控制入射角度,计算出DMD衍射效应产生的杂光能量占比,给出不同波长下,不同F数的光学系统杂光随衍射效应的变化曲线,即F数越大,DMD衍射效应对系统杂光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镜器件
衍射效应
严格耦合波理论
杂散光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像镜在激光测距机离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秦铭泽
胡源
+4 位作者
贺文俊
郑阳
储雨豪
袁夕尧
李文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3-218,共6页
为了减小探测器离焦问题对激光测距系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裂像镜的主动型测距机探测器装调系统。首先,分析了裂像镜的成像原理,并对其检测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裂像离焦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影响检测的误差因素,给出了不同取值...
为了减小探测器离焦问题对激光测距系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裂像镜的主动型测距机探测器装调系统。首先,分析了裂像镜的成像原理,并对其检测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裂像离焦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影响检测的误差因素,给出了不同取值下的误差曲线,得到了检测精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最后,设计完成理论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样机在离焦量为0~6 mm时,检测精度可以达到0.07 mm,较为接近理想值,且离焦量越小离焦检测精度越高,符合装调测量习惯。该离焦检测系统为非成像型光电探测器装调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焦检测
裂像镜
精度分析
激光测距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仿生复眼系统的视场重叠率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文轩
胡源
+4 位作者
张凯
秦铭泽
袁夕尧
刘天赐
骆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3-240,共8页
为了实现复眼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提出一种基于相机外凸式的安装结构。基于该种结构,首先分析了子眼系统视场角之和与光轴夹角之间的关系,通过两子眼系统视场边缘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建立了与子眼间光轴夹角、子眼系统视场角、观测距离相...
为了实现复眼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提出一种基于相机外凸式的安装结构。基于该种结构,首先分析了子眼系统视场角之和与光轴夹角之间的关系,通过两子眼系统视场边缘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建立了与子眼间光轴夹角、子眼系统视场角、观测距离相关的视场重叠率计算模型。通过对此模型分析,复眼系统中子眼间光轴夹角应当小于子眼视场角之和,且大于子眼视场角之差;在上千米的观测距离下,子眼间的视场重叠率随观测距离的变化趋向于定值。依据此模型设计了一款19孔径的复眼系统。针对3 km外目标搭建了实验,采集了子眼图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复眼系统实现了79.23°全视场的无盲区监测,1级阵列间子眼的实际重叠率在X、Y方向分别为71.16%、45.99%;1级与2级阵列间子眼在X、Y方向同时存在重叠时的实际重叠率分别为43.00%、18.36%,只在X方向存在重叠时的实际重叠率为14.62%;2级阵列间子眼的实际重叠率在X、Y方向分别为66.58%、24.6%。理论重叠量分别为75%、40%;40%、20%;15%;70%、30%。通过子眼实际重叠量与理论重叠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视场重叠计算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场重叠
仿生复眼系统
计算光学
光学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星载大视场多光谱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文轩
胡源
+2 位作者
张凯
秦铭泽
袁夕尧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9-1054,共6页
大视场、多通道、小型化已成为星载测绘光学系统的迫切需求。根据上述需求,提出了先用视场分光再用窄带分色片分光的设计方案、并构建了自动消遮挡和轻小型化优化函数。设计了一款主、次、三镜均为球面的离轴三反四通道光学系统,其焦距3...
大视场、多通道、小型化已成为星载测绘光学系统的迫切需求。根据上述需求,提出了先用视场分光再用窄带分色片分光的设计方案、并构建了自动消遮挡和轻小型化优化函数。设计了一款主、次、三镜均为球面的离轴三反四通道光学系统,其焦距360mm、相对孔径为1/6、视场角13°×5°、工作波段0.4~1.1mm、地面像元分辨率5 m、全视场畸变小于5%。加工、装调后的整机系统实测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曲线在奈奎斯特频率100 lp/mm处均大于0.25,同时系统所占空间面积仅为245 mm×423 mm、整机重量仅13.82 kg,从而实现了系统大视场、无遮挡、多通道、体积包络的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
离轴三反
光学设计
大视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MD衍射效应及其产生的杂散光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袁夕尧
胡源
黄蕴涵
许熠宸
秦铭泽
李文轩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0-63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F0101902)。
文摘
针对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衍射效应对系统成像影响严重的问题,对DMD元件产生的杂散光进行研究。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构建了DMD衍射模型,分析不同波段和入射角度对其衍射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波红外波段DMD衍射效应较明显,且随着入射角度增大,DMD衍射效应更为显著。分析投影系统中DMD的衍射杂光产生途径,通过改变系统的F数来控制入射角度,计算出DMD衍射效应产生的杂光能量占比,给出不同波长下,不同F数的光学系统杂光随衍射效应的变化曲线,即F数越大,DMD衍射效应对系统杂光影响越小。
关键词
数字微镜器件
衍射效应
严格耦合波理论
杂散光分析
Keywords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iffraction effect
rigorous coupled wave theory
stray light analysis
分类号
TN20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像镜在激光测距机离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秦铭泽
胡源
贺文俊
郑阳
储雨豪
袁夕尧
李文轩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3-218,共6页
基金
装备预研兵器工业联合基金(6141B012827)。
文摘
为了减小探测器离焦问题对激光测距系统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裂像镜的主动型测距机探测器装调系统。首先,分析了裂像镜的成像原理,并对其检测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裂像离焦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影响检测的误差因素,给出了不同取值下的误差曲线,得到了检测精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最后,设计完成理论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样机在离焦量为0~6 mm时,检测精度可以达到0.07 mm,较为接近理想值,且离焦量越小离焦检测精度越高,符合装调测量习惯。该离焦检测系统为非成像型光电探测器装调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激光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
离焦检测
裂像镜
精度分析
激光测距机
Keywords
defocus detection
split-image mirror
precision analysis
laser rangefinder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生复眼系统的视场重叠率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文轩
胡源
张凯
秦铭泽
袁夕尧
刘天赐
骆强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3-240,共8页
基金
装备预研兵器工业联合基金(6141B012827)。
文摘
为了实现复眼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提出一种基于相机外凸式的安装结构。基于该种结构,首先分析了子眼系统视场角之和与光轴夹角之间的关系,通过两子眼系统视场边缘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建立了与子眼间光轴夹角、子眼系统视场角、观测距离相关的视场重叠率计算模型。通过对此模型分析,复眼系统中子眼间光轴夹角应当小于子眼视场角之和,且大于子眼视场角之差;在上千米的观测距离下,子眼间的视场重叠率随观测距离的变化趋向于定值。依据此模型设计了一款19孔径的复眼系统。针对3 km外目标搭建了实验,采集了子眼图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复眼系统实现了79.23°全视场的无盲区监测,1级阵列间子眼的实际重叠率在X、Y方向分别为71.16%、45.99%;1级与2级阵列间子眼在X、Y方向同时存在重叠时的实际重叠率分别为43.00%、18.36%,只在X方向存在重叠时的实际重叠率为14.62%;2级阵列间子眼的实际重叠率在X、Y方向分别为66.58%、24.6%。理论重叠量分别为75%、40%;40%、20%;15%;70%、30%。通过子眼实际重叠量与理论重叠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视场重叠计算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视场重叠
仿生复眼系统
计算光学
光学设计
Keywords
field of view overlap
bionic compound eye system
computational optics
optical design
分类号
Q692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TH702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载大视场多光谱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文轩
胡源
张凯
秦铭泽
袁夕尧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9-1054,共6页
基金
装备预研兵器工业联合基金项目。
文摘
大视场、多通道、小型化已成为星载测绘光学系统的迫切需求。根据上述需求,提出了先用视场分光再用窄带分色片分光的设计方案、并构建了自动消遮挡和轻小型化优化函数。设计了一款主、次、三镜均为球面的离轴三反四通道光学系统,其焦距360mm、相对孔径为1/6、视场角13°×5°、工作波段0.4~1.1mm、地面像元分辨率5 m、全视场畸变小于5%。加工、装调后的整机系统实测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曲线在奈奎斯特频率100 lp/mm处均大于0.25,同时系统所占空间面积仅为245 mm×423 mm、整机重量仅13.82 kg,从而实现了系统大视场、无遮挡、多通道、体积包络的小型化。
关键词
空间遥感
离轴三反
光学设计
大视场
Keywords
space remote sensing
off-axis three-mirror
optical design
large field
分类号
TN21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DMD衍射效应及其产生的杂散光分析
袁夕尧
胡源
黄蕴涵
许熠宸
秦铭泽
李文轩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裂像镜在激光测距机离焦检测中的应用
秦铭泽
胡源
贺文俊
郑阳
储雨豪
袁夕尧
李文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仿生复眼系统的视场重叠率
李文轩
胡源
张凯
秦铭泽
袁夕尧
刘天赐
骆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星载大视场多光谱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李文轩
胡源
张凯
秦铭泽
袁夕尧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