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袁天柱 周清华 +6 位作者 朱文 郭占林 李代蓉 王艳萍 陈晓禾 刘伦旭 杨俊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背景与目的 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 背景与目的 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者152例的GSTT1基因缺失型的频率,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7%(82/150)和38.2%(58/152),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R=1.681,95%CI=1.009~2.803,P=0.046);②GSTT1(-)基因型患肺鳞癌 (OR=2.969, 95%CI=1.511~5.834,P=0.002)及肺腺癌(OR=2.095,95%CI=1.060~4.140,P=0.033)的风险性明显增加;③吸烟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051倍;④GSTT1(-)基因型者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3.885倍;⑤吸烟≥20包年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者的4.296倍.结论①GSTT1(-)基因型增加四川汉族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性,特别是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②GSTT1(-)基因型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吸烟量越大且为GSTT1(-)基因型者则患肺癌的风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GSTT1 基因多态 肺癌易感性 易感基因
下载PDF
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的外科修复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天柱 王奇 +1 位作者 贾育红 寿化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7-207,共1页
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17例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1~78岁,病程3~47个月。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食管癌、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 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17例顽固性胸壁切口窦道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1~78岁,病程3~47个月。原发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食管癌、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胸壁结核等。单个窦道11例,两个或多个窦道6例。单纯窦道3例,窦道伴肋软骨炎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窦道 胸壁结核 外科修复 顽固性 风湿性心脏病 支气管扩张症 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剖胸治疗食管平滑肌瘤32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天柱 韦武利 +5 位作者 杨鲲鹏 寿化山 廖文勇 何兆忠 向敏峰 王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79-1980,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口长10~15cm,经左胸后外侧小切口14例,经右胸后外侧小切口18例。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min;无一例死亡,无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口长10~15cm,经左胸后外侧小切口14例,经右胸后外侧小切口18例。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2min;无一例死亡,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至8年,未见复发及食管胃反流等消化道症状。结论经胸微创小切口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肿瘤 食管平滑肌瘤 外科手术 微创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天柱 贾育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是否存在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60岁、男性、合并2种或以上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入住ICU>...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是否存在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60岁、男性、合并2种或以上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入住ICU>5 d、发生院内感染>1周、留置导尿>5 d、留置胃管>5 d、深静脉置管>5 d、气管切开或插管>5 d、有创通气>5 d、应用糖皮质激素>7 d、应用制酸剂、应用镇静剂>3 d、血白蛋白低于<25 g/L、抗菌治疗>2周、更换抗菌药物>3种、联合用药>72 h、1年内住院>2次的构成比。对感染组和对照组有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糖皮质激素>7 d、应用制酸剂、血白蛋白<25 g/L、更换抗菌药物>3种、1年内住院>2次与是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有关(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生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消除各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假丝酵母菌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天柱 张清勇 +3 位作者 杨鲲鹏 黄壮士 向敏峰 廖文勇 《微创医学》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5例行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胸腺完整切除治疗的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4... 目的探讨经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5例行第二肋间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胸腺完整切除治疗的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4±18.6)min;术中出血平均(50.6±19.4)mL;术后多功能监护24~72 h;术后引流量平均(90.9±32.6)mL;无术后活动性出血需2次手术者,引流管均在术后48 h内拔出;未因疼痛而用镇痛药者;伤口Ⅰ/甲级愈合;术后发生危象21例,危象发生率为4.3%(21/485),其中18例治愈,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全组失访6例,其余病例随访6~82个月,无胸骨畸形愈合,完全缓解率46.8%(227/485)、部分缓解率40.9%(198/485),本组总有效率为87.6%(425/485)。结论充分术前准备后经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微创伤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外科 微创
下载PDF
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被引量:2
6
作者 袁天柱 杨鲲鹏 +3 位作者 寿化山 韦武利 陈卫民 向敏峰 《微创医学》 2008年第5期470-47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7例患者均采用左胸外侧微创小切口,长约6~15cm,行改良Heller氏手术,并采用膈肌瓣翻转覆盖抗反流措施。结果手术时间75~102min,平均98min。...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7例患者均采用左胸外侧微创小切口,长约6~15cm,行改良Heller氏手术,并采用膈肌瓣翻转覆盖抗反流措施。结果手术时间75~102min,平均98min。胸壁切口出血10~20mL,平均15mL。术后胸腔闭式置管引流时间24~36h,引流液80~220mL,平均120mL。全部患者术后1~2d可下床活动,肩关节活动自如,胸部伤口疼痛轻微。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无食管胃反流症状。结论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HELLER手术 微创 胸外科
下载PDF
外科治疗食管平滑肌瘤41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天柱 俞力超 +2 位作者 杨鲲鹏 黄壮士 许贤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081-108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平滑肌瘤/外科学
下载PDF
CD44V6在肺鳞癌中的表达
8
作者 袁天柱 贾育红 +3 位作者 杨鲲鹏 寿化山 黄壮士 邹建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 探讨CD44V6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35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肺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的CD44V6蛋白 ,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D44V6在肺... 目的 探讨CD44V6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 35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肺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的CD44V6蛋白 ,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D44V6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5 .7% ( 2 3/ 35 ) ,而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则无表达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 χ2 =34.3 ,P <0 .0 1) ;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 84.2 % ,16 / 19)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 ( 4 3 .8% ,7/ 16 ) ( χ2 =6 .3 ,P <0 .0 1) ;CD44V6阳性表达率随肺鳞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 χ2 =2 .33 ,P >0 .0 5 ) ;CD44V6在Ⅲ +Ⅳ期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 ( 86 .7% ,13/ 15 )明显高于其在Ⅰ +Ⅱ期中的阳性表达率 ( 5 0 % ,10 /2 0 ) ( χ2 =5 .1,P <0 .0 1) ;CD44V6阳性表达患者的 3年生存率 ( 30 .4% ,7/ 2 3)明显低于CD44V6阴性者 ( 6 6 .7% ,8/ 12 ) ( χ2 =4.2 ,P <0 .0 5 )。结论 CD44V6可能与肺鳞癌的发生有关 ;CD44V6阳性预示肺鳞癌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 ,并对肺鳞癌的临床分期起到一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肺鳞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椎旁间隙置管用于肺癌术后镇痛18例分析
9
作者 袁天柱 王奇 +3 位作者 吉庆春 杨鲲鹏 黄壮士 李敏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8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间隙置管用于肺癌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全身麻醉开胸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肌注镇痛法,即术后疼痛时每次肌注哌替定1mg/kg;B组:自控硬膜外镇痛,药物配方为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100ml,注入速度为2m... [目的]探讨椎旁间隙置管用于肺癌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全身麻醉开胸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肌注镇痛法,即术后疼痛时每次肌注哌替定1mg/kg;B组:自控硬膜外镇痛,药物配方为吗啡8mg+0.125%布比卡因100ml,注入速度为2ml/h;C组:经壁层胸膜穿孔脊柱旁间隙置管单侧多根肋间神经连续阻滞术镇痛,关胸前直视下置管,接微量泵(ATRAVEOI6200)以4~6ml/h持续泵入0.15%利多卡因。比较三组肺癌患者术后6h、12h、24h及48h切口疼痛程度、镇痛副作用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术后6h、12h、24h及48h的镇痛效果明显较B组和C组相同时间点差(P<0.05)。B组和C组肺癌患者术后6h、12h、24h及48h镇痛效果均满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镇痛副作用及并发症较A组和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柱旁间隙置管用于肺癌术后镇痛简单、安全易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脊柱旁间隙 硬膜外镇痛 术后并发症 剖胸术
下载PDF
Muscle-Sparing开胸气道和(或)血管重建治疗中心型NSCLC
10
作者 袁天柱 寿化山 +2 位作者 杨鲲鹏 廖文勇 向敏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Muscle-Sparing thoracotomy,MST)气道和(或)血管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27例,其中,鳞癌14例,腺鳞癌5例,腺癌7例,黏液表皮样癌... 目的: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Muscle-Sparing thoracotomy,MST)气道和(或)血管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27例,其中,鳞癌14例,腺鳞癌5例,腺癌7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ⅡB期9例,ⅢA期12例,ⅢB期6例。均采用左或右胸前外侧MST,长9~15cm。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7例,其中3例同时行肺动脉袖状切除;右下叶袖状切除2例;左上叶袖状切除9例,其中,4例同时行肺动脉袖状切除术,2例同时行肺动脉楔形切除术;左下叶袖状切除3例;右肺中上叶袖状切除2例;右肺中下叶袖状切除2例;隆凸切除成形2例。结果:MST能充分暴露术野,全部病例没有输血。26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1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心律失常2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住院天数为9~14d。结论:采用MST对局部晚期NSCLC行气道和(或)血管重建,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中需要采用单手及加长器械操作,必要时采用头灯或冷光源协助照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 非小细胞肺癌:肺切除术 气道重建 血管重建
下载PDF
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气道重建治疗中心型NSCLC
11
作者 袁天柱 杨鲲鹏 +3 位作者 寿化山 韦武利 陈卫民 王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3期54-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气道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侧胸壁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切口长约9~15cm。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标准后外侧剖胸切口,长约25~35cm,并剪断一根... 目的探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气道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侧胸壁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切口长约9~15cm。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标准后外侧剖胸切口,长约25~35cm,并剪断一根后肋。比较两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对局部晚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行气道重建,能提供充分的手术暴露,不损伤肌肉,并发症少、恢复快,同时兼顾美观。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采用单手及加长器械操作并利用冷光源协助照明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 非小细胞肺癌 肺切除术 气道重建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天柱 《北方药学》 2011年第4期31-32,共2页
食管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外科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肯定的,但手术创伤及疼痛等引起的应激反应等可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包括促进分解代谢、降低免疫功能、抑制胃肠道功能、加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负担,甚至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食管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外科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肯定的,但手术创伤及疼痛等引起的应激反应等可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包括促进分解代谢、降低免疫功能、抑制胃肠道功能、加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负担,甚至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因而,研究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食管癌 胸外科
下载PDF
椎旁间隙置管用于肺癌术后镇痛18例分析
13
作者 袁天柱 王奇 +3 位作者 吉庆春 杨鲲鹏 黄壮士 李敏 《柳州医学》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剖胸术后因创伤大而疼痛剧烈,良好的术后镇痛对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我们对54例肺癌患者术后采用了三种方法镇痛,经比较后发现椎旁壁层胸膜外间隙置管,行单侧多根肋间神经连续阻滞方法简单,镇痛效果满意。
关键词 肺肿瘤 脊柱旁间隙 硬膜外镇痛 术后并发症 剖胸术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14
作者 袁天柱 杨鲲鹏 +2 位作者 贾育红 寿化山 邹建湘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9例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肺组织进行了PCNA的检测。结果 在正常肺组织中无PCNA表达,而在69例肺癌组织中PCNA均呈阳性表达,二者差异显著(P<...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9例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肺组织进行了PCNA的检测。结果 在正常肺组织中无PCNA表达,而在69例肺癌组织中PCNA均呈阳性表达,二者差异显著(P<0.01)。PCNA标记指数与肺癌的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PCNA标记指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的PCNA标记指数(P<0.01)。结论 检测PCNA有助于对肺癌术后转移及复发的监测并指导术后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21r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15
作者 袁天柱 贾育红 +2 位作者 杨鲲鹏 寿化山 邹建湘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ras癌基因产物P21ra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1例NSCLC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进行了P21ras的检测。结果:P21ras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62.3%,38/61),而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无... 目的:探讨ras癌基因产物P21ra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61例NSCLC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进行了P21ras的检测。结果:P21ras在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62.3%,38/61),而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无表达,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肺鳞癌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20/35)和69.2%(18/26),无显著差异。P21ras表达随NSCLC有淋巴结转移,病程进展及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明显增高(P<0.05),结论:P21ras表达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RAS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sIL-2R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袁天柱 徐梅英 +2 位作者 杨鲲鹏 魏云 张清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sIL-2R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sIL-2R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围血中sIL-2R浓度(900±292μ/ml)显...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sIL-2R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sIL-2R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围血中sIL-2R浓度(900±292μ/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3±105μ/ml)(P<0.05),且其术后(765±219μ/ml)较术前(900±292μ/ml)水平降低(P>0.05)。食管癌患者PBMC培养上清sIL-2R浓度(1216.25±189.32μ/ml)也高于正常对照(1053.66±237.14μ/ml)(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中sIL-2R水平有助于解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SIL-2R
下载PDF
GSTM1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代蓉 周清华 +6 位作者 袁天柱 郭占林 朱文 王艳萍 陈晓禾 冯志华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人群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其发病可能与肺癌人群中某些肺癌相关基 因的遗传多态性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和谷胱甘肽转 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中国人群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其发病可能与肺癌人群中某些肺癌相关基 因的遗传多态性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和谷胱甘肽转 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 RFLP和PCR法检测 99例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66例同期住院的肺良性疾病患者CYP2E1基因的RsaⅠ/PstⅠ多态性和 GSTM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1)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的 三种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P=0.241)。(2)肺癌组GSTM1(-) 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6%和40.9%)(χ2=4.401,P=0.036)。(3)携带GSTM1(-)基因型 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GSTM1(+)基因型的个体(OR=1.96,95%CI=1.042~3.689,P= 0.037)。(4)与携带c1/c2或c2/c2基因型的不吸烟个体比较,携带c1/c1基因型的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 增加(OR=3.525,95%CI=1.168~10.638,P=0.025)。(5)联合分析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多态性和 GSTM1基因多态性,携带有c1/c1和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GSTM1(+)和 c1/c2或c2/c2基因型的个体(O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E1 GSTM1 基因多态性 肺肿瘤
下载PDF
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代蓉 周清华 +4 位作者 郭占林 袁天柱 朱文 王艳萍 陈晓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研究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患者和152例健康人的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并分析了这两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 目的研究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患者和152例健康人的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并分析了这两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吸烟在肺癌易感性中的交互作用。结果①CYP2E1基因RsaⅠ/PstⅠ和DraⅠ多态基因型分布频率在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Х^2=3.186,P=0.203和Х^2=1.756,P=0.416);②按照吸烟因素分层,携带c1/c1基因型的不吸烟个体较携带突变基因型的个体肺癌风险显著增加(OR=2.453,95%CI=1.140~5.276,P=0.022);③与携带至少1个突变c2基因型的个体比较,携带c1/c1基因型的个体患肺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440,95%CI=1.235~4.820,P=0.01);④没有发现DraⅠ多态性与肺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论①CYP2E1的c1/c1基因型为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易感基因型;②RsaⅠ/PstⅠ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患肺腺癌的风险显著相关;③DraⅠ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风险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代谢酶基因 CYP2E1
下载PDF
CYP1A1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代蓉 周清华 +4 位作者 郭占林 袁天柱 朱文 王艳萍 陈晓禾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1765-1768,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1A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S-PCR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和152例中国四川汉族健康人的CYP1A1基因Exon 7多态性分布频率,并分析了Exon 7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 目的:探讨代谢酶基因CYP1A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AS-PCR技术检测150例中国四川汉族肺癌和152例中国四川汉族健康人的CYP1A1基因Exon 7多态性分布频率,并分析了Exon 7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YP1A1 Exon 7 3种多态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4,P=0.728。携带突变Val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Ile/Ile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OR=1.139,95%CI为0.635~2.042,P=0.662。携带突变Val基因型的个体较携带Ile/Ile基因型的个体患肺鳞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3.510,95%CI=1.326-9.293,P=0.011。结论:Val突变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四川汉族人群的肺癌易感基因。CYP1A1基因Exon 7多态性在肺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态现象 遗传 代谢 酶类 基因 细胞色素P450 CYP1A1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耐药性与危险因素 被引量:39
20
作者 贾育红 袁天柱 刘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某院重症监护室(ICU)3种常见非发酵菌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182株3种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Logisti... 目的探讨某院重症监护室(ICU)3种常见非发酵菌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182株3种常见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91例多重耐药菌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ICU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3种非发酵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1.36%,79/191)、鲍曼不动杆菌(40.32%,77/191)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62%,26/191)。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35%以上,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达70%以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2010年(66.67%)与2009年(7.14%)相比,显著上升(χ2=7.66,P=0.00),并出现了耐米诺环素菌株(8.33%)。医院感染持续时间>2周(OR=4.53,P=0.03)、联合用药时间>72 h(OR=3.51,P=0.03)是独立的ICU多重耐药非发酵菌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结论非发酵菌为ICU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耐药严重。严格把握入住ICU临床标准,针对有意义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等对防止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感染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下呼吸道感染 非发酵菌 多重耐药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