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基递送体系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超声辅助制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雨诗 邢梦娇 +6 位作者 吉苗 包安秀 王丹丽 李玲 宋恭帅 袁婷兰 龚金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1-199,共9页
食品功能因子是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是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但大多功能因子存在溶解性不好、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而建立稳态化靶向递送体系能够改善功能因子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淀粉作... 食品功能因子是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是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但大多功能因子存在溶解性不好、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而建立稳态化靶向递送体系能够改善功能因子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淀粉作为天然的可再生高分子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作为载体递送多种食品功能因子。文章综述了淀粉基递送体系的原理及应用,介绍了超声波技术在淀粉基递送体系制备中的应用,旨在为食品功能因子稳态化靶向递送与超声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淀粉 纳米淀粉 淀粉复合物 淀粉基乳液 超声 递送体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贻贝中磷脂选择性纯化研究
2
作者 水若凡 代康慧 +5 位作者 李倩云 王丹丽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宋恭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5,共9页
为制备高纯度海洋源磷脂,本研究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KCC-1)微球,并基于水蒸气内部水解法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分别合成二氧化钛/KCC-1(TiO_(2)/KCC-1)和氧化石墨烯/KCC-1(GO/KCC-1)复合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 为制备高纯度海洋源磷脂,本研究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KCC-1)微球,并基于水蒸气内部水解法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分别合成二氧化钛/KCC-1(TiO_(2)/KCC-1)和氧化石墨烯/KCC-1(GO/KCC-1)复合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表征形貌结构,而后制成固相微萃取(SPE)柱。以贻贝为原料,分别采用TiO_(2)/KCC-1 SPE和GO/KCC-1 SPE法纯化磷脂,以富集因子(EF)作为指标评价其性能,达到制备高纯度磷脂的目的。结果表明,合成的KCC-1微球直径为250~400 nm,形貌良好、大小均一、比表面积较大,且经功能化修饰,成功合成了TiO_(2)/KCC-1和GO/KCC-1填料。对比分析可知,EF_(TiO_(2)/KCC-1)>EF_(GO/KCC-1),说明TiO_(2)/KCC-1 SPE法纯化磷脂的作用效果更优。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磷脂纯度高达93.57%。本研究结果为高纯度海洋源磷脂的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源磷脂 贻贝 介孔二氧化硅 固相萃取
下载PDF
基于食品营养学课程的高校来华留学生课程思政探讨
3
作者 王丹丽 李玲 +2 位作者 宋恭帅 袁婷兰 龚金 《中国食品》 2024年第6期47-49,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渐提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我国与国外的教育交流逐步增强,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增大,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必不可少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渐提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我国与国外的教育交流逐步增强,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日益增大,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必不可少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面对大规模的来华留学生群体,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不仅要重视课程教育,也应将思想教育贯穿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来华留学生 教育强国 留学生教育 国际影响力 一带一路 讲好中国故事 营养学课程
下载PDF
母乳中长链甘油三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袁婷兰 韦伟 +4 位作者 叶兴旺 刘正冬 闫志远 金青哲 王兴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50,共10页
母乳中甘油三酯的结构对于婴幼儿的脂肪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作者所在团队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母乳脂肪天然富含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是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甘油三酯,其质量约占总甘油三酯的30%,主要结构是一个中链脂肪酸和两个长... 母乳中甘油三酯的结构对于婴幼儿的脂肪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作者所在团队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母乳脂肪天然富含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是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甘油三酯,其质量约占总甘油三酯的30%,主要结构是一个中链脂肪酸和两个长链脂肪酸构成的单中链型甘油三酯(MLL)。母乳中几乎不含中链甘油三酯(MCT)。作者综述了母乳脂肪中MLCT的含量、组成、影响因素以及母乳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甘油三酯的差异,总结了MLCT的消化特性,以及MLCT型母乳替代脂的研究进展,为新型配方奶粉脂肪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婴幼儿配方奶粉 甘油三酯 中长链甘油三酯
下载PDF
花生仁光电色选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婷兰 张友峰 +2 位作者 曹佳茜 王珊珊 金青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13,共4页
以花生仁为对象,CF7+色选机为色选设备,研究色选机振动频率、病斑值、灵敏度等工作参数对色选机选净率、带出比的影响,以及色选工序前后花生仁纯质率、霉变率的变化。由正交试验得到花生仁色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振动频率50 Hz、灵敏度10... 以花生仁为对象,CF7+色选机为色选设备,研究色选机振动频率、病斑值、灵敏度等工作参数对色选机选净率、带出比的影响,以及色选工序前后花生仁纯质率、霉变率的变化。由正交试验得到花生仁色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振动频率50 Hz、灵敏度10、病斑值120,在此条件下选净率达到99. 84%、带出比为41。通过色选,花生仁的纯质率由94. 22%提高至97. 99%,霉变率由0. 85%大幅度降低至0. 04%,大大提高了花生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仁 光电色选 选净率 带出比
下载PDF
木犀草素-乳清蛋白复合物对乳液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袁婷兰 朱雯 +3 位作者 陈先鑫 刘文强 朱雪梅 熊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共6页
以乳清蛋白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制备水包油乳液,分别在天然乳清蛋白组和热变性乳清蛋白组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00、0.05、0.10、0.20、0.40 mg/m L)的木犀草素,探究天然和热变性乳清蛋白与木犀草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乳清蛋白... 以乳清蛋白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制备水包油乳液,分别在天然乳清蛋白组和热变性乳清蛋白组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00、0.05、0.10、0.20、0.40 mg/m L)的木犀草素,探究天然和热变性乳清蛋白与木犀草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乳清蛋白-木犀草素复合物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通过测定荧光光谱、动态激光散射、界面物质含量以及脂质氧化产物含量,研究热变性乳清蛋白与木犀草素复合物形成乳液的稳定性、界面吸附特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荧光光谱显示蛋白质和木犀草素相互作用发生荧光猝灭,二者之间形成了蛋白质-木犀草素基态复合物;该复合物能显著抑制乳液脂质的氢过氧化物和丙二醛的形成(P<0.05),可增强乳液的氧化稳定性,但是对乳液的物理稳定性无显著影响(P>0.05)。热处理不利于蛋白质在界面的吸附,但可以提高木犀草素在乳液界面的吸附;而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对界面蛋白质的吸附没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乳清蛋白 木犀草素 物理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脂肪酸位置分布对婴幼儿奶粉油脂乳液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婷兰 伍文彬 +1 位作者 朱雪梅 熊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99,共8页
模拟婴儿胃、肠环境对两种婴幼儿配方奶粉油脂制备的乳液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肠消化率,平均粒径、电位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消化后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的组成。结果表明:模拟胃液消化30 min,OPO型油脂乳液的消化程度... 模拟婴儿胃、肠环境对两种婴幼儿配方奶粉油脂制备的乳液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肠消化率,平均粒径、电位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消化后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的组成。结果表明:模拟胃液消化30 min,OPO型油脂乳液的消化程度大于普通型油脂乳液,而胃、肠最终消化程度普通型油脂乳液消化程度大于OPO型油脂乳液。消化过程OPO型油脂乳液zeta电位值高于普通型油脂乳液。胃、肠消化150 min,普通型油脂生成较多的饱和游离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单酯,OPO型油脂生成的是游离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甘油单酯含量较高。乳液消化过程中平均粒径、电位变化,结合共聚焦显微图像证明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影响产物的生成,而不同的产物影响消化中油滴的界面组成,从而影响其油脂的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油脂 体外消化 脂肪酸组成 界面性质
下载PDF
人乳短链脂肪酸的组成、检测方法与消化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戴昕悦 袁婷兰 +2 位作者 金青哲 韦伟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短链脂肪酸(SCFAs)是指碳链长度在4~8的有机脂肪酸,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乳和胃肠道系统中含量较高。人类日常饮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来自于牛羊乳。人乳中含有的短链脂肪酸可调节婴儿脂质代谢、降低肥胖风险,对于婴儿的生长发... 短链脂肪酸(SCFAs)是指碳链长度在4~8的有机脂肪酸,也称为挥发性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乳和胃肠道系统中含量较高。人类日常饮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来自于牛羊乳。人乳中含有的短链脂肪酸可调节婴儿脂质代谢、降低肥胖风险,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对人乳短链脂肪酸的组成、检测方法及其消化代谢进行综述,为人乳营养价值的研究和婴儿配方奶粉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 短链脂肪酸 脂肪酸组成 检测方法 脂肪消化 脂肪代谢
下载PDF
花生油中塑化剂污染的来源分析及管控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瑞丽 杨克英 +1 位作者 袁婷兰 金青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探究花生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来源,分析了原料、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材料、生产和储存过程各个环节对花生油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找出了影响花生油中塑化剂含量的主要因素,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杂质;所有垫片、密封... 为探究花生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来源,分析了原料、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材料、生产和储存过程各个环节对花生油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找出了影响花生油中塑化剂含量的主要因素,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去除原料中的杂质;所有垫片、密封圈等使用合格材料;输油管道不使用涉塑材质;特殊油品单独处理;改进脱臭工艺),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花生油中的邻苯二甲酸酯风险,从而保证花生油的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油 邻苯二甲酸酯 来源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非热加工技术辅助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丹丽 雅雯 +5 位作者 王淇 刘家源 宋恭帅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43-1650,共8页
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是一种基于水提法的新兴现代油脂提取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生物酶的酶解作用破坏油料细胞的细胞壁,从而促进油脂释放。与传统的压榨和溶剂提取的提油方法相比,水酶法工艺简单,安全环保,且作用条件相对温和,更有利于... 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是一种基于水提法的新兴现代油脂提取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生物酶的酶解作用破坏油料细胞的细胞壁,从而促进油脂释放。与传统的压榨和溶剂提取的提油方法相比,水酶法工艺简单,安全环保,且作用条件相对温和,更有利于保留油脂中的营养成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水酶法提油的效率,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开展了研究,其中非热加工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原料预处理、破乳方法、辅助技术三方面总结了几种典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在提高水酶法提油效率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其中的机理机制,为提高水酶法提油效率、降低水酶法成本、拓展水酶法提取植物油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油脂提取 破乳 预处理 非热加工
下载PDF
食品化学课程思政切入点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恭帅 王丹丽 +2 位作者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中国食品》 2022年第17期97-99,共3页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问题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问题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全方位育人 立德树人 全程育人 教学全过程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食品化学课程 高等教育事业
下载PDF
基于激光促释固相微萃取分析乌鳢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恭帅 王丹丽 +2 位作者 袁婷兰 李玲 龚金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0-1427,共8页
为开发乌鳢制品以对其不同部位进行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热辅助解吸-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时间长、解吸附不充分等问题,本试验通过激光促释解吸(LID)HS-SPME-GC/MS方法对乌鳢内脏、肌肉、皮和鳃中的... 为开发乌鳢制品以对其不同部位进行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热辅助解吸-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时间长、解吸附不充分等问题,本试验通过激光促释解吸(LID)HS-SPME-GC/MS方法对乌鳢内脏、肌肉、皮和鳃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收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确定重要特征气味物质。结果表明,整个检测过程仅需约5 min。从乌鳢的内脏、肌肉、皮和鳃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酯类和其他类等挥发性成分;其中,肌肉中己醛含量最高,为15.45μg·kg^(-1);而皮中壬醛的含量最高(18.52μg·kg^(-1)),内脏中最低。4个部位中,肌肉和皮的醛类物质总含量较高,分别为33.64和37.55μg·kg^(-1)。PCA和OPLS-DA结果显示,壬醛、己醛、1-辛烯-3-醇是判别4个部位最主要的3种物质,呈现鱼腥味、青草味、脂肪味、油腻味、土腥味等,是乌鳢气味特征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结果为激光促释快检技术在鱼肉样品挥发性成分测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固相微萃取 激光照射解吸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