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书喻诗:明代复古派的书学与诗学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宪泼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7,共9页
以书喻诗是明代复古诗学重要的批评策略,其上源自于苏轼与严羽,而后大盛于前七子、后七子以及末五子,这种将书学与诗学并举的言说方式,旨在取法书学的复古品格,为诗学上的复古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并形成了古雅的美学概念。进而言之,复古... 以书喻诗是明代复古诗学重要的批评策略,其上源自于苏轼与严羽,而后大盛于前七子、后七子以及末五子,这种将书学与诗学并举的言说方式,旨在取法书学的复古品格,为诗学上的复古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并形成了古雅的美学概念。进而言之,复古派突破书学与诗学外在美学形态的相通,上升到创作实践的高度,强调以书法临摹的方式来进行诗歌创作。总之,明代复古派正是以以书喻诗的方式确立了一套成熟的诗法观念,为复古思想在有明一代的大行其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派 以书喻诗 临摹 古雅
下载PDF
“攀援”现象与明清小说观念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宪泼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64-69,共6页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的认识。同样,也形成了真与实、通俗与教诲、补史与稗官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援 推源溯流 文体惯例 观念建构
下载PDF
吴门文人的书画怀古与诗学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宪泼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5,共6页
明代吴门文人在书画创作和批评中追怀魏晋风流式的古人,以期获得精神的诗意栖居,具有了求隐逸于复古的特征。吴门文人的这一艺术行径使得他们将复古的情结转化为模仿与创新并重的艺术观。正是如此,他们形成了诗画一律的文艺观,影响了他... 明代吴门文人在书画创作和批评中追怀魏晋风流式的古人,以期获得精神的诗意栖居,具有了求隐逸于复古的特征。吴门文人的这一艺术行径使得他们将复古的情结转化为模仿与创新并重的艺术观。正是如此,他们形成了诗画一律的文艺观,影响了他们的诗歌观念,使其成为明代诗学发展中颇为特殊的一道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风流 复古 化工 诗画一律
下载PDF
六艺与汉代小说思想的生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宪泼 《殷都学刊》 2015年第4期71-76,共6页
汉代小说处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萌芽阶段。这时期的小说观念是政治教化的产物,因被认为是六经之流裔而承载着修身理家和治理天下的载道功用。为了适应这一政治规训,小说以六经为评判标准和叙述典范,形成了考信于六艺的思想模式。因此,... 汉代小说处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萌芽阶段。这时期的小说观念是政治教化的产物,因被认为是六经之流裔而承载着修身理家和治理天下的载道功用。为了适应这一政治规训,小说以六经为评判标准和叙述典范,形成了考信于六艺的思想模式。因此,汉代小说的文体观念中多重虚实之辨,建构出一套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文体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小说 六艺 文体惯例 虚实
下载PDF
论《红楼梦》中窗户物象的多重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宪泼 《满族研究》 2016年第4期94-99,共6页
《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关于窗户的书写模式,第一次对这一物象进行了全面展现,赋予其三重独特的艺术内蕴。其一,通过对窗户造型的描写体现出它的物质属性,并在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二,窗户具有浓重的美学意蕴... 《红楼梦》突破了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关于窗户的书写模式,第一次对这一物象进行了全面展现,赋予其三重独特的艺术内蕴。其一,通过对窗户造型的描写体现出它的物质属性,并在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二,窗户具有浓重的美学意蕴,即通过富贵意象和文人意象的塑造,展现出窗户独立的审美价值。其三,窗户还融入到叙事层面,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凸显出了看和听的功能,从而分别象征了压迫性的权力和自由的爱情。这样的解读开拓了《红楼梦》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户 物质性 审美意象 象征义
下载PDF
“乾旋坤转之义”辨析——兼论《石涛画语录》易学思想与画学建构
6
作者 袁宪泼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石涛画语录》向来以复杂晦涩著称,围绕着"一画论"形成了多种看法,并提出禅学、道学、理学和易学等假说。种种争论反而忽视了与"一画论"并列出现"乾旋坤转之义"的重要性。"乾旋坤转之义"来源... 《石涛画语录》向来以复杂晦涩著称,围绕着"一画论"形成了多种看法,并提出禅学、道学、理学和易学等假说。种种争论反而忽视了与"一画论"并列出现"乾旋坤转之义"的重要性。"乾旋坤转之义"来源于易学,是指变易之法,具有"神"和"生"的特质。人需通过蒙养与生活秉养此法而运用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中,最后形成氤氲的艺术境界。而它与"一画论"之间是体用的关系。并由此可以看出,"一画"为石涛画学体系当中的本体性存在,为法之体,"乾旋坤转之义"为法之用。《石涛画语录》正是借易学渊源建构起自己的画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乾坤 一画 氤氲之气 蒙养生活 体用
下载PDF
“攀援”现象与明清小说观念建构
7
作者 袁宪泼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1,共6页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 明清小说评点动辄攀援经史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对传统推源溯流法的继承,具有时代情景性和复杂性。攀援对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史书、经书、佛道、诗文。在取法攀援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小说关于叙事、义旨、笔法以及文采的认识。同样,也形成了真与实、通俗与教诲、补史与稗官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援 推源溯流 文体惯例 观念建构
下载PDF
小说可以“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观念考
8
作者 袁宪泼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共4页
"诗可以观"是儒家对《诗》之功能的经典阐释,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家在时代语境下运用"观"之诗学理论建构起了自己的小说观念,以适应小说传播的需要。志怪小说观念建构根植于儒家尚"学"的精神传统。
关键词 “观” 话语建构 志怪小说
下载PDF
《沧浪诗话》与明代复古诗学
9
作者 袁宪泼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第2期15-20,共6页
严羽的《沧浪诗话》对元明清诗学影响深远,就明代复古诗学而言,其诗学建构和诗学演进动力都与《沧浪诗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包括,明人对《沧浪诗话》的评价呈现出由众口一词的称赞到有选择性的批评,对《沧浪诗话》的诗学理论由外... 严羽的《沧浪诗话》对元明清诗学影响深远,就明代复古诗学而言,其诗学建构和诗学演进动力都与《沧浪诗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包括,明人对《沧浪诗话》的评价呈现出由众口一词的称赞到有选择性的批评,对《沧浪诗话》的诗学理论由外到内、由局部到全面、由客观部分到主观部分有选择性的接受,对《沧浪诗话》中的关键性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最终确立明代复古诗学的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复古诗学 接受 发展
下载PDF
接受与阐释:《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诗学动力影响
10
作者 袁宪泼 《船山学刊》 201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严羽《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诗学深远,其诗学建构和诗学演进动力都与《沧浪诗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包括,他们对《沧浪诗话》的评价呈现出由众口一词的称赞到有选择性的批评,对《沧浪诗话》的诗学理论由外到内、由局部到全面、由... 严羽《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诗学深远,其诗学建构和诗学演进动力都与《沧浪诗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包括,他们对《沧浪诗话》的评价呈现出由众口一词的称赞到有选择性的批评,对《沧浪诗话》的诗学理论由外到内、由局部到全面、由客观部分到主观部分有选择性的接受,对《沧浪诗话》中的关键性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和建构,最终确立明代复古诗学的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复古 接受 阐释
下载PDF
“知难”挑战下的阐释:章学诚解《诗》考论
11
作者 袁宪泼 《贵州文史丛刊》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章学诚一生治学处于"知难"的挑战下,而不被时人理解。在此心理事实基础上,针对考据学派、义理学派和辞章学派的解《诗》理论,他建构出以兴象和诗教解《诗》思想。包括重视《诗》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以《礼》约《诗》,设身处地... 章学诚一生治学处于"知难"的挑战下,而不被时人理解。在此心理事实基础上,针对考据学派、义理学派和辞章学派的解《诗》理论,他建构出以兴象和诗教解《诗》思想。包括重视《诗》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以《礼》约《诗》,设身处地的理解《诗》产生的时代语境。最终实现合考据、义理、辞章为一家的学术理想。章学诚的这种解《诗》思想以明道的角度,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源流意义,贯彻了与之相始终的"六经皆史"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解《诗》 兴象 诗教
下载PDF
以画论神韵入诗学复古——兼论胡应麟书画艺术与诗学建构路径
12
作者 袁宪泼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胡应麟所标举的神韵说是明代复古诗学转变的重要观点,其来源于画论,入诗学而救格调弊端。它又与以神品论诗相契合,从而赋予了诗歌生命力、自然与超越感的本色特征。求复古于神韵是神韵说提出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诗歌取法乎上与由法入神的... 胡应麟所标举的神韵说是明代复古诗学转变的重要观点,其来源于画论,入诗学而救格调弊端。它又与以神品论诗相契合,从而赋予了诗歌生命力、自然与超越感的本色特征。求复古于神韵是神韵说提出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诗歌取法乎上与由法入神的复古道路。最终胡应麟正是凭借书画理论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复古诗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应麟 神韵 神品 格调 复古诗学
下载PDF
“诗中有画”辨析
13
作者 袁宪泼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4-68,124,共6页
"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诗学的经典批评术语,围绕着它,生发出了诗画转化说、诗画相异说和诗画一致说。究其本意,苏轼所认为的"诗中有画",是指诗歌要像绘画一样具有相似写意风格,并且这种艺术风格是由绘画主导产生。... "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诗学的经典批评术语,围绕着它,生发出了诗画转化说、诗画相异说和诗画一致说。究其本意,苏轼所认为的"诗中有画",是指诗歌要像绘画一样具有相似写意风格,并且这种艺术风格是由绘画主导产生。围绕着"诗中有画"的争论,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诗歌形与神关系的不同看法,是一种话语运作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中有画” 形与神 天工 苏轼
下载PDF
从意象到神韵:明代复古派诗学美典的画学路径
14
作者 袁宪泼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2,共8页
明代复古派深谙绘画与诗歌的会通之理,以画论诗,以诗咏画,绘画的形神兼备对诗学美典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绘画善于形容,贵意象,前七子以诗中有画的方式追求诗歌意象的塑造。后七子借助绘画,对诗歌写景状物进行探索,彰显出诗歌比兴手法... 明代复古派深谙绘画与诗歌的会通之理,以画论诗,以诗咏画,绘画的形神兼备对诗学美典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绘画善于形容,贵意象,前七子以诗中有画的方式追求诗歌意象的塑造。后七子借助绘画,对诗歌写景状物进行探索,彰显出诗歌比兴手法和情景交融的特征。末五子屠隆和胡应麟重视绘画的写神和气韵,从而实现了诗歌美典由意象向神韵的重要转向。总之,由应物象形到气韵生动,伴随着画学观的演变,复古派对诗歌美典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神韵 画学 复古派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以独立学院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元峰 袁宪泼 汪贻菡 《科技信息》 2009年第26期I0019-I0019,I0021,共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时下焦点,究其原因,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现当代文学面临着教育改革,就业压力,学科危机,学生特点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向应该朝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时下焦点,究其原因,之所以要进行改革,是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现当代文学面临着教育改革,就业压力,学科危机,学生特点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向应该朝着这几点前进,即文学史教学坚持以点带面,加强原著的阅读和分析,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作为独立学院,在坚持上述三点的情况下,还应该注意课堂"对话"式关系的建立,多种教学媒介的运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以点带面 原著阅读 “对话”式关系
下载PDF
永宣艺术场域与台阁文学书写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宪泼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101,共9页
明前期永宣时期兴起的台阁体,不仅是诗文概念,还属于书画概念,因而反映出时代整体的审美旨趣。由于院体画和台阁体书法的提倡,台阁文人通过会通诗文、书法和绘画的文艺制作,构建出以书画为载体的山林空间,以区别于庙堂之上的政治空间,... 明前期永宣时期兴起的台阁体,不仅是诗文概念,还属于书画概念,因而反映出时代整体的审美旨趣。由于院体画和台阁体书法的提倡,台阁文人通过会通诗文、书法和绘画的文艺制作,构建出以书画为载体的山林空间,以区别于庙堂之上的政治空间,他们在休沐闲暇之时畅神适意,恣意享受山林闲适之趣。馆阁文人的书画题咏借用图画比德模式,鸣盛颂美,求得性情之正,实现山林与台阁、个体与家国的和谐统一,改变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山林文学书写模式,从而建立了属于有明新王朝的盛世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场域 山林文学 比德 性情之正
下载PDF
阳明后学“游艺”演变及其文艺思想的形成
17
作者 袁宪泼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81-89,共9页
面对王阳明建立的“游艺”之学,如何解决心性和文艺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阳明后学在困惑和矛盾之中进行了探索,大体提出了两条路径:一是由外到内,即强调下学上达、博学反一,在泛滥艺术之中涵养道德心体;二是由内向外,纵情于艺,彰显彰显... 面对王阳明建立的“游艺”之学,如何解决心性和文艺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阳明后学在困惑和矛盾之中进行了探索,大体提出了两条路径:一是由外到内,即强调下学上达、博学反一,在泛滥艺术之中涵养道德心体;二是由内向外,纵情于艺,彰显彰显文艺独特的美学价值,据此,阳明后学进一步发展了王阳明的“游艺”之学,造就大批阳明后学广泛涉猎书画、琴乐,积极与艺术家交游,形成丰富多彩的“游艺”生活。大批阳明后学更是超越文艺门类的艺术界限,实现诗歌与书画、音乐的会通,从而对自然传神、本色自我和诗乐一体文艺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后学 书画 自然传神 本色自我 歌诗
下载PDF
“游艺正心”之学与陈庄体的艺术之美
18
作者 袁宪泼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4,共14页
陈献章和庄昶精通书画、琴乐艺术,强调“游艺”以“正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游艺正心”之学。在“游艺正心”过程中,他们不仅以观物静坐的工夫适情琴乐、执笔翰墨、博览书画,达到正心见性的目的,还以行草书法书写诗歌,用绘画艺术观物... 陈献章和庄昶精通书画、琴乐艺术,强调“游艺”以“正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游艺正心”之学。在“游艺正心”过程中,他们不仅以观物静坐的工夫适情琴乐、执笔翰墨、博览书画,达到正心见性的目的,还以行草书法书写诗歌,用绘画艺术观物作诗,创造出书画融通于诗歌的艺术书写形式。陈、庄又会通书画、琴乐艺术理论,在谈诗论艺中主张自得真见,发展了文道合一思想,构建出天机自然的文艺境界。因此,作为明代性气诗的代表,陈庄体不仅以说理言性见长,还善于与书画、琴乐相会通,兼具独特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艺正心” 书画琴乐 陈庄体
原文传递
晴雯形象塑造的骚赋渊源考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宪泼 杨美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9-280,共12页
晴雯是《红楼梦》精心设计的中心人物之一,这一形象塑造的材料来源于屈原骚赋艺术,形成了与屈原相似的人格结构、个人才能和悲剧命运。这便使晴雯具有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她蕴含着忠诚与高洁的人物品格。这使得《红楼梦》超越了传统的... 晴雯是《红楼梦》精心设计的中心人物之一,这一形象塑造的材料来源于屈原骚赋艺术,形成了与屈原相似的人格结构、个人才能和悲剧命运。这便使晴雯具有了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她蕴含着忠诚与高洁的人物品格。这使得《红楼梦》超越了传统的"典型论"的人物塑造法,具有了符号的象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雯 屈原 香草美人 象征
原文传递
公安派诗学新变中的书画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宪泼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9,共10页
公安派诗学具有取新变于书画的特质,形成了独特的诗学生成路径。他们的核心诗论于徐渭诗书画中得到确定,并受到董其昌"以天地为师"的画论影响,形成了与书画相似的崇尚天然平淡的诗歌风格。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公安派也将实景... 公安派诗学具有取新变于书画的特质,形成了独特的诗学生成路径。他们的核心诗论于徐渭诗书画中得到确定,并受到董其昌"以天地为师"的画论影响,形成了与书画相似的崇尚天然平淡的诗歌风格。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公安派也将实景转化为画境,偏重诗歌画面空间感的渲染,形成了熔铸笔墨艺术于诗法的诗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 书画 董其昌 徐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