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全身与局部骨结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石磊 张宏其 +7 位作者 李韬 袁小港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李艳冰 易小平 高琪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20-924,共5页
[目的]比较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 STB)和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 PS)患者的全身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病灶局部骨结构的差异。[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骨质破坏患者36例,分为STB组... [目的]比较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 STB)和化脓性脊柱炎(pyogenic spondylitis, PS)患者的全身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病灶局部骨结构的差异。[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骨质破坏患者36例,分为STB组与PS组,两组患者按性别进行配对,比较两组全身术前骨密度、病椎与邻椎的CT灰度值、术中取出的病灶周围骨组织体积骨量(bone volume/tissue volume, BV/TV)、骨小梁厚度(thickness of trabecular bone, 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sparse density of trabecular, Tb.Sp)。[结果] STB组与PS组腰椎总和骨密度、股骨颈部骨密度、转子区骨密度、Ward三角区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患者革兰染色阳性组与阴性组间腰椎总和骨密度、股骨颈部骨密度、转子区骨密度、Ward三角区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B组病椎CT灰度值显著大于PS组(P<0.05)。STB组和PS组病灶周围硬化骨质CT灰度值均显著增高(P<0.05),且是STB组显著高于PS组(P<0.05)。STB组的BV/TV和Tb.Th显著高于PS组(P<0.05),前者的Tb.Sp显著小于后者(P<0.05)。[结论]与PS相比,脊柱结核患者病灶周围病理性成骨更显著,病灶局部骨小梁密度、厚度增高,但两组患者全身骨密度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化脓性脊柱炎 骨密度 病灶硬化骨 CT 显微CT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应力骨折后路经骨折线闭合截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韬 高琪乐 +3 位作者 张耕铭 张宏其 袁小港 郭超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介绍强直性脊柱炎应力骨折后路经骨折线闭合截骨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6年6月,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应力骨折的16例患者行上述手术治疗。行后正中切口,显露骨折椎侧部至前侧,于上下节段各置入2~3对... [目的]介绍强直性脊柱炎应力骨折后路经骨折线闭合截骨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6年6月,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应力骨折的16例患者行上述手术治疗。行后正中切口,显露骨折椎侧部至前侧,于上下节段各置入2~3对椎弓钉。切除相应的椎板关节突,清理骨折间隙,在上下对椎体行“V”形截骨,截骨间隙植骨。安放双侧棒,调整钉-棒系统,闭合截骨间隙。[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除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显著下降,经康复治疗4个月后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影像方面,随访时胸椎后凸角、整体后凸角、固定节段角度、局部后凸角、矢状面躯干偏距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骨折端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结论]后路经骨折线闭合截骨能彻底清除骨折断端坏死组织,明显缓解疼痛,并矫正畸形,利于骨折愈合,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应力骨折 后凸畸形 经骨折线闭合截骨 后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