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对北京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袁慧坤 袁文华 +7 位作者 赵文文 刘香杉 李国勤 杜雪 沈军达 李柳萌 卢立志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35-4641,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对北京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北京鸭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对北京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北京鸭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mg/kg杆菌肽锌(试验Ⅱ组)、5×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Ⅲ组)、1×109CFU/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Ⅳ组)和5×108CFU/kg丁酸梭菌+1×109CFU/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Ⅴ组)。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试验Ⅱ、Ⅲ、Ⅳ、Ⅴ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Ⅴ组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补体3、补体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3)试验Ⅴ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之间的法氏囊指数差异不显著(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与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可以有效改善北京鸭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地衣芽孢杆菌 北京鸭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袁慧坤 马倩 +3 位作者 袁文华 赵文文 刘香杉 刁新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45,共3页
地衣芽孢杆菌属于新型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具有绿色、高效、无污染的特点。将地衣芽孢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可以调节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对畜禽产生益生作用;同时,地衣芽孢杆菌也是替代抗生素的选择之一。... 地衣芽孢杆菌属于新型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具有绿色、高效、无污染的特点。将地衣芽孢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可以调节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动物生长,对畜禽产生益生作用;同时,地衣芽孢杆菌也是替代抗生素的选择之一。文章主要对地衣芽孢杆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植物病害防治、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地衣芽孢杆菌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生理功能 应用 动物生产 植物病害防治 环境污染治理
下载PDF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慧坤 袁文华 刁新平 《乡村科技》 2016年第36期43-44,共2页
抗菌肽是抗生素的替代选择之一,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与抗生素不同的作用机制,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是,天然抗菌肽的提取存在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缺点,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型抗菌肽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天然抗菌肽的优势、分离和纯化步骤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抗菌肽 分离纯化 结构测定
下载PDF
维生素A微胶囊化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4
作者 袁慧坤 袁文华 +1 位作者 赵文文 刁新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61,共4页
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是一种可以把均匀分散的微小固体、液体或者气体粒子包裹在连续薄膜内的技术。被包裹的物质可称之为芯材、囊芯、内物质、内相、填充物,它可以单独被包裹或者与其他物质共同被包裹。用于包裹的物质可称... 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是一种可以把均匀分散的微小固体、液体或者气体粒子包裹在连续薄膜内的技术。被包裹的物质可称之为芯材、囊芯、内物质、内相、填充物,它可以单独被包裹或者与其他物质共同被包裹。用于包裹的物质可称之为壁材、囊材、壳材、承载体.通过微胶囊化产生的微小粒子大小介于几毫米与几微米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化 出口温度 阿拉伯树胶 类胡萝卜素 麦芽糖糊精 维生素 番茄红素 喷雾干燥法 β-胡萝卜素 进口温度 乳液法 视黄醇棕榈酸酯 牧豆树胶
下载PDF
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文华 李国勤 +6 位作者 赵文文 袁慧坤 周雪勤 李浙烽 侯嘉 卢立志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21-472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84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252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84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252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试验组(C、D、E、F、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7、1×108、2×108CFU/kg丁酸梭菌,5×109CFU/kg乳酸菌和5×109CFU/kg乳酸菌+1×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 G组乳鸽15~28日龄、1~28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及28日龄时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除E组乳鸽的血清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TC)含量外,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显著提高血清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 G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和C组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升高,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 D和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 C和D组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及空肠、回肠V/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促进乳鸽生长,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且对乳鸽的肠道形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且单独添加以D组的效果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乳酸菌 乳鸽 血清生化指标 消化酶活性 肠道形态
下载PDF
无抗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袁文华 赵文文 +1 位作者 袁慧坤 刁新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9-62,共4页
从"无抗发酵饲料"这一名词中可以得出几条信息,第一,该类饲料不含抗生素;第二,该类饲料是由微生物作用的生物饲料,这样很容易将其与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的新型、绿色、无公害生物饲料这一概念联系起来。文章综述了无抗发酵饲料的定... 从"无抗发酵饲料"这一名词中可以得出几条信息,第一,该类饲料不含抗生素;第二,该类饲料是由微生物作用的生物饲料,这样很容易将其与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的新型、绿色、无公害生物饲料这一概念联系起来。文章综述了无抗发酵饲料的定义、作用机理以及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无抗发酵饲料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抗发酵饲料 畜禽生产 生物饲料 饲料安全 应用
下载PDF
“扶荔宫”展览温室室内景观总体设计及植物配置方案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清 郗望 +3 位作者 吕元林 李兴贵 袁慧坤 许再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1期163-169,174,共8页
介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主展览温室面积、主体建筑设计以及展示内容等基本情况。阐述展览温室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应遵循的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文化特色与科普教育、经济可持续与环保性、功能分区结合空间动... 介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主展览温室面积、主体建筑设计以及展示内容等基本情况。阐述展览温室植物选择与景观设计应遵循的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文化特色与科普教育、经济可持续与环保性、功能分区结合空间动态设计等原则。继而对展览温室的道路与交通组织、竖向设计、园林小品设计,以及植物配置中的总体景观效果、热带雨林区、奇果及水生植物区、干旱植物区的植物配置种类、方式等进行分析、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荔宫 展览温室 景观设计 植物配置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下载PDF
浅议国际一流博物馆的标准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清 刘辉 +2 位作者 吴展奎 袁慧坤 许再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4期159-163,共5页
对国际、国内知名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部分知名博物馆负责人交流,认为应当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从博物馆建筑体量与特色、藏品与展览、科技手段与网络运用、学术成果与国际影响、服务设施与运行管理、文化交流与... 对国际、国内知名博物馆的建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部分知名博物馆负责人交流,认为应当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从博物馆建筑体量与特色、藏品与展览、科技手段与网络运用、学术成果与国际影响、服务设施与运行管理、文化交流与观众等方面探讨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的标准和国内在建设国际一流博物馆时应重点考虑的建设内容,以期为即将规划建设的国家植物博物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一流 博物馆 标准 藏品 建筑特色
下载PDF
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温室群总体规划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清 郗望 +3 位作者 吕元林 李兴贵 袁慧坤 许再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3期157-162,共6页
以对昆明植物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长期的研究积累为基础,在对扶荔宫温室群建设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思想、基本理念和规划原则,对扶荔宫温室群进行精心地规划与设计,以实现保育、景观、科普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模式。在总体... 以对昆明植物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长期的研究积累为基础,在对扶荔宫温室群建设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思想、基本理念和规划原则,对扶荔宫温室群进行精心地规划与设计,以实现保育、景观、科普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模式。在总体构思上,基于云南地理海拔高度划分7种植物区系,截取植物在自然中具有代表性的生境片段,还原山原、溪谷、干旱河谷、热带雨林和静池5种生境环境,阐述总体布局中的温室展示区、室外展示区和科普展示区3个部分以及总体设计中的道路交通组织、竖向及水系和园林小品的具体设计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荔宫温室群 展览温室 总体规划 园林景观 科普教育 昆明植物园
下载PDF
国家植物博物馆规划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清 吴展奎 袁慧坤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5期190-193,201,共5页
从博物馆的定义与功能出发,结合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时,应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展品服从于陈展,陈展服从于教育"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馆、库、... 从博物馆的定义与功能出发,结合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时,应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展品服从于陈展,陈展服从于教育"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馆、库、园"三位一体、近期任务与长期目标、藏品与展品、陈展与教育、实体博物馆与虚拟(数字)博物馆、室内展陈与室外展示、财政补贴与开发创收等7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即将规划建设的国家植物博物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博物馆 规划建设 藏品 展品 开发创收
下载PDF
频谱分割扫描处理技术的研究
11
作者 袁慧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2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的斑点效应影响了雷达图象的质量。一般的光学处理器无法消除雷达斑点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只扫描器放在付氏变换频谱面上,用频谱分割扫描技术有效地消除雷达散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了雷达图象的信噪比和改善了图象... 合成孔径雷达的斑点效应影响了雷达图象的质量。一般的光学处理器无法消除雷达斑点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只扫描器放在付氏变换频谱面上,用频谱分割扫描技术有效地消除雷达散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了雷达图象的信噪比和改善了图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图象 斑点效应 频谱面 扫描处理 光学处理器 付氏变换 散斑 合成孔径雷达 相干光学 信噪比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文文 袁文华 +5 位作者 沈军达 袁慧坤 王源 李国勤 卢立志 刁新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3-415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的杆菌肽锌(抗生素组)、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以及800 mg/kg的黄芪多糖+250 mg/kg的丁酸梭菌的复合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Ⅳ组(P<0.05),Ⅴ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补体3(C3)、补体4(C4)的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2)Ⅴ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法氏囊指数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Ⅳ组、Ⅴ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Ⅰ组(P<0.05),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的血清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4)Ⅴ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Ⅴ组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复合剂比单独添加黄芪多糖或丁酸梭菌能更好地提高蛋雏鸭的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改善肠道绒毛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丁酸梭菌 免疫 抗氧化性能 肠道形态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对育成期山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文文 李国勤 +4 位作者 袁慧坤 王蕾 沈军达 刁新平 卢立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9-102,共4页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对育成期山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山麻鸭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0 mg/k...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对育成期山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器官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山麻鸭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0 mg/kg黄芪多糖、250 mg/kg丁酸梭菌、800 mg/kg黄芪多糖+250 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Ⅳ组鸭血清IgA、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 05);Ⅱ组鸭血清Ig G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 05);Ⅳ组鸭血清TC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 05);Ⅲ组鸭血清白蛋白(ALB)含量高于Ⅰ组、Ⅱ组、Ⅳ组(P>0. 05);Ⅳ组鸭胸腺指数显著高于Ⅰ组(P<0. 05),Ⅱ组、Ⅲ组鸭胸腺指数高于Ⅰ组(P>0. 05);Ⅳ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Ⅰ组、Ⅱ组、Ⅲ组(P<0. 05);Ⅳ组法氏囊指数高于Ⅰ组、Ⅱ组、Ⅲ组(P>0. 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复合剂对育成期山麻鸭免疫性能的作用优于单独添加黄芪多糖或丁酸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丁酸梭菌 山麻鸭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器官
下载PDF
大豆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文文 袁慧坤 +1 位作者 袁文华 刁新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44,共3页
虽然大豆是畜禽所需的优质蛋白质饲料,也在日常的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对畜禽的生长会产生危害,导致畜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下降,而且还会对机体功能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文章就大豆凝集素(SBA)的定义、... 虽然大豆是畜禽所需的优质蛋白质饲料,也在日常的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对畜禽的生长会产生危害,导致畜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下降,而且还会对机体功能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文章就大豆凝集素(SBA)的定义、结构和含量特点、抗营养作用、测量方法以及消除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概述,为畜牧业生产中进一步开发利用大豆中丰富的营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凝集素(SBA) 抗营养作用 动物肠道 胆囊收缩素(CCK) 凝集活性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版纳甜龙竹笋早发多发技术措施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展奎 王博武 +1 位作者 罗勇 袁慧坤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158-162,共5页
对云南省勐海县竹类科技园的版纳甜龙竹笋用林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即施肥、晒塘、覆盖、断顶4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水平。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笋总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晒塘、覆盖和断顶都能明显提高提前发笋产量,达到显... 对云南省勐海县竹类科技园的版纳甜龙竹笋用林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即施肥、晒塘、覆盖、断顶4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水平。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提高竹笋总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晒塘、覆盖和断顶都能明显提高提前发笋产量,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肥、晒塘和覆盖都能提高经济效益,而断顶对提高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版纳甜龙竹笋早发多发技术措施最优组合为在春节后对竹篼晒塘30天,原表土恢复后,再用砻糠覆盖20cm厚,在10中旬施底肥(农家肥),3月中旬施第一次追肥(尿素+复合肥),6月中旬施第二次追肥(尿素+复合肥),能明显提高其发笋总产量、提前发笋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纳甜龙竹 施肥 晒塘 提前发笋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益生菌免疫研究热点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论文的共词分析
16
作者 赵文文 袁慧坤 +2 位作者 袁文华 王源 卢立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7-80,共4页
将大数据分析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相结合,以"益生菌"并包含"免疫"为检索对象,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高级检索,CNKI包含相关文献总共1 804篇。以共词分析的研究为总体思路,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等方法... 将大数据分析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相结合,以"益生菌"并包含"免疫"为检索对象,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高级检索,CNKI包含相关文献总共1 804篇。以共词分析的研究为总体思路,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等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分析了益生菌并包含免疫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及方向。结果表现在两个方面:益生菌对畜禽肠道内营养以及体内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益生菌对畜禽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由此推测益生菌未来研究方向:益生菌对畜禽生长、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益生菌对畜禽体内酶活性、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益生菌对畜禽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免疫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野生八月瓜扦插繁殖试验
17
作者 吴展奎 罗勇 +1 位作者 袁慧坤 杨清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6-9,共4页
通过3水平4因素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为试验材料,研究枝条年龄、ABT2号生根粉质量分数、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等因素对八月瓜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1年生枝条,平均成活率为82.33%,成... 通过3水平4因素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八月瓜(Holboellia latifolia)为试验材料,研究枝条年龄、ABT2号生根粉质量分数、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等因素对八月瓜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1年生枝条,平均成活率为82.33%,成活所需时间最短(平均为51 d);生长最好的是多年生枝条,扦插6个月后成活苗木的长度平均为188.33 cm。在昆明及其附近地区,利用八月瓜枝条扦插育苗,最好在秋季,插穗采用1年生或多年生枝条,用200×10^(-6)的ABT2号生根粉溶液处理3 h,在粗沙床上扦插,其成活率可逾80%,且成活所需时间最短,成活苗木生长最快,可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瓜 扦插 繁殖 ABT生根粉 季节
下载PDF
益生菌对乳鸽生长、免疫及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袁文华 赵文文 +3 位作者 袁慧坤 李国勤 卢立志 刁新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3-1238,共6页
本试验探讨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108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324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乳鸽测初始体质量后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抗生素组(B... 本试验探讨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与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108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324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乳鸽测初始体质量后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抗生素组(B组)和7个试验组(C^I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基础日粮+150 mg/kg金霉素,C^I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5×10~7,1×10~8,2×10~8 CFU/kg丁酸梭菌制剂、5×10~9 CFU/kg乳酸菌以及5×10~9 CFU/kg乳酸菌+5×10~7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5×10~9 CFU/kg乳酸菌+2×10~8 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G、H、I组显著提高了乳鸽28日龄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与A、B组相比,各试验组均不同程度提高了乳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的含量,整体上以D组和复合制剂组效果最好;D、G、H、I组的GH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5);除B、E、F组外,其余各组的IGF-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5)。结果表明,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促进乳鸽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并促进与生长有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单一菌种以1×10~8 CFU/kg剂量的丁酸梭菌制剂即D组效果最好,复合组以H组即5×10~9 CFU/kg乳酸菌+1×10~8 CFU/kg丁酸梭菌制剂组最好,且整体上复合制剂组效果优于单一制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乳酸菌 乳鸽 生长性能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