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化的昆仑:《楚辞》中昆仑意象的生成及泛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方愚 张新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在先秦文献中,昆仑作为西域的代表物象被人们所认知。而在《离骚》中,昆仑是屈原所向往的高洁圣地,其承载了诗人深婉的寄托,从而转变为一种文学意象。至此,昆仑完成了由物象到意象的发展变化。并且,在《楚辞》之后的诗歌作品中,昆仑作... 在先秦文献中,昆仑作为西域的代表物象被人们所认知。而在《离骚》中,昆仑是屈原所向往的高洁圣地,其承载了诗人深婉的寄托,从而转变为一种文学意象。至此,昆仑完成了由物象到意象的发展变化。并且,在《楚辞》之后的诗歌作品中,昆仑作为一种典型意象被广泛使用,其意涵也逐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楚辞》 物象 意象化
下载PDF
意、法、神的融合——汤谐《史记半解》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新科 袁方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清代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录了《史记》原文68篇进行点评。汤谐的《史记》评点理论主张是意、法、神三者的融合。他认为'文章之道有三:曰意,曰法,曰神。意之本在识,识高则意高;法之本在心,心细则法细;神之本在养,养到则神到。'... 清代汤谐的《史记半解》,选录了《史记》原文68篇进行点评。汤谐的《史记》评点理论主张是意、法、神三者的融合。他认为'文章之道有三:曰意,曰法,曰神。意之本在识,识高则意高;法之本在心,心细则法细;神之本在养,养到则神到。'评点者以此为出发点,对每篇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评点,大到整个文章布局,小到遣词造句,甚至一般人不注意的地方,都能深入挖掘,一步一步引导读者进入《史记》的世界。《史记半解》对于意、法、神的提出,虽然针对《史记》而论,但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对于后来的古文家产生了影响。《史记半解》对前人的评点有继承,又有发展,对于后来的《史记》评点,也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汤谐 《史记半解》 文学评析
下载PDF
“义法”理论在《史记》评点中的体现——清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析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方愚 张新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87,共8页
清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继承前代评点传统,而又有所创新。从选本角度看,他的选编目的和原则是以儒家思想体系阐释七篇文章背后隐藏的深意。虽然只选择《史记》七篇作品,但涉及到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便于分析文章的义法,而且... 清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继承前代评点传统,而又有所创新。从选本角度看,他的选编目的和原则是以儒家思想体系阐释七篇文章背后隐藏的深意。虽然只选择《史记》七篇作品,但涉及到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便于分析文章的义法,而且传主都是当代历史的重要人物,反映了西汉王朝由建立到逐渐强大兴盛的过程。从评点角度看,王又朴继承桐城派鼻祖方苞的“义法”理论,并把这种理论贯穿在具体的评点之中,由法见义,因义观法,形成了比较严密的论证和相对完整的体系,较之一般的评点有较大发展。从读法角度看,《史记七篇读法》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提供了阅读《史记》的方法,如“一气读”“分段细读”“对比阅读”等。从评点史的角度看,选编者在继承前代评点基础上采用独特的评点方式,揭示了《史记》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叙事写人的手法,既引导读者深刻领会《史记》的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桐城派的古文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又朴 《史记七篇读法》 义法 读法
下载PDF
文人徒诗在西汉的萌芽阶段探析
4
作者 袁方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文人诗在文人创作和诗乐分离的驱动下,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文人徒诗,从作品内容以及诗歌发展史的前后勾连来看,有着萌芽阶段的特点。影响此期文人徒诗创作的原因为: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汉人对骚体文学的接... 文人诗在文人创作和诗乐分离的驱动下,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文人徒诗,从作品内容以及诗歌发展史的前后勾连来看,有着萌芽阶段的特点。影响此期文人徒诗创作的原因为: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看,汉人对骚体文学的接受,在文学书写方面表现为以骚体来倾诉个人情志;从创作的外部环境来看,汉初歌诗的流行,武帝之后汉大赋的勃兴,以及《诗》的经术化,这些西汉时期的典型文学现象减弱了此期文人对徒诗的关注。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文人徒诗在西汉时期并没有取得长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徒诗 歌诗 汉大赋 经学
下载PDF
汤谐《史记半解》评析
5
作者 张新科 袁方愚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年第6期187-188,共2页
唐代古文运动奠定了《史记》的文学地位,此后,《史记》作为古文典范被散文家广泛重视。宋代以来,各类形式的《史记》评点不断出现,到明清时期到达高潮,古文选本以及专门的《史记》评点著作层出不穷,《史记》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的... 唐代古文运动奠定了《史记》的文学地位,此后,《史记》作为古文典范被散文家广泛重视。宋代以来,各类形式的《史记》评点不断出现,到明清时期到达高潮,古文选本以及专门的《史记》评点著作层出不穷,《史记》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而且,《史记》作为文学经典,影响了众多文学家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史记》评点 古文选本 文学家 散文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