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卷本《日知錄》之早印本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晶靖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现存八卷本《日知录》刻本,有国家图书馆藏两部及上海图书馆藏一部。国图藏本之一,为傅增湘舊藏(以下简称傅本),首《[再印]初刻日知录自序》,末附《谲觚十事》,有一九六一年影印本;上海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上图本)文字特点与... 现存八卷本《日知录》刻本,有国家图书馆藏两部及上海图书馆藏一部。国图藏本之一,为傅增湘舊藏(以下简称傅本),首《[再印]初刻日知录自序》,末附《谲觚十事》,有一九六一年影印本;上海图书馆藏本(以下简称上图本)文字特点与傅本相合,有一九八五年影印本;国图所藏另一本,无《[再印]序》《谲觚十事》,乃为未经修改之早印本(以下简称早印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知录》 影印本 上海图书馆 图书馆藏 文字特点 简称 傅增湘 藏本
下载PDF
《文獻通考》引楊復《祭禮》考
2
作者 袁晶靖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4年第3期331-357,398,共27页
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是目前已知惟一的楊復編纂《祭禮》文本,也是研究朱熹及其弟子禮學思想的重要材料。該書因年代久遠,有殘損缺頁之處,而馬端臨《文獻通考》的禮制部分基本抄録了楊氏《天神》、《地... 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是目前已知惟一的楊復編纂《祭禮》文本,也是研究朱熹及其弟子禮學思想的重要材料。該書因年代久遠,有殘損缺頁之處,而馬端臨《文獻通考》的禮制部分基本抄録了楊氏《天神》、《地示》、《宗廟》、《百神》諸篇,可供考訂佚文之用。本文試圖據《文獻通考》對《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進行1佚的同時,總結歸納馬氏吸收楊書的體例,並對兩位學者編纂禮文的體例、思想試作比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复 《祭礼》 马端临 《文献通考》
下载PDF
陈深《周礼》著作辨析
3
作者 袁晶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1-128,共8页
陈深作为明代中后期知名学者,编著、刊刻的书籍数量繁多。传世题名陈深的《周礼》文献共有四种,本文依次辨析其真伪和文本来源,探究陈深《周礼》学价值。《周礼训隽》虽是陈深编纂,但内容完全基于对何乔新《周礼集注》的删节,陈氏本人... 陈深作为明代中后期知名学者,编著、刊刻的书籍数量繁多。传世题名陈深的《周礼》文献共有四种,本文依次辨析其真伪和文本来源,探究陈深《周礼》学价值。《周礼训隽》虽是陈深编纂,但内容完全基于对何乔新《周礼集注》的删节,陈氏本人的批注较为浅近,唯其“《周礼》不缺”论影响较大。《周礼解诂》是陈深编订的另一部《周礼》读本,该书拆解序官,四库馆臣谓其用王应电《周礼传》本,并不准确。华东师范大学藏陈深训注《周礼》即《周礼训注》,该书是书坊节略《周礼训隽》而成。凌杜若刻陈深批点本《周礼》,亦是将《周礼训隽》改头换面,炮制成书。《周礼训隽》《周礼训注》与凌刻本《周礼》的内容都能追溯至何乔新《周礼集注》,而内容依次删节简化,体现出题名陈深的《周礼》系列文献是何乔新《周礼集注》传播和普及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深 《周礼训隽》 《周礼集注》 “《周礼》不缺”
下载PDF
“经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庆彰先生荣退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袁晶靖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6年第4期58-59,共2页
2015年8月20_21日,由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哲学史专业主办,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经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庆彰先生荣退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京都大学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 2015年8月20_21日,由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中国哲学史专业主办,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经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庆彰先生荣退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京都大学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首先由艾尔曼、彭林、池田秀三、王沉森先后作主题发言,研讨会分为8个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经学史 研讨会综述 纪念 展望 京都大学 中国哲学史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考述
5
作者 袁晶靖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80,共14页
本文介绍明代王志长所撰《周礼注疏删翼》的版本情况、编纂方式,讨论王氏的《周礼》学思想,并考察与该书密切相关的两部书籍,说明《删翼》曾在清代不同层次的学者中传播,影响范围远及越南,是当时常见常用的《周礼》读本。《周礼注疏删... 本文介绍明代王志长所撰《周礼注疏删翼》的版本情况、编纂方式,讨论王氏的《周礼》学思想,并考察与该书密切相关的两部书籍,说明《删翼》曾在清代不同层次的学者中传播,影响范围远及越南,是当时常见常用的《周礼》读本。《周礼注疏删翼》的普及,亦可证实明清经学的延续性,或有利于今人重新认识清代学术之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志长 周礼 注疏
原文传递
江永《周禮》學舉隅——以“頓首”考辨為例
6
作者 袁晶靖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01-219,共19页
在清代早期學者當中,江永以博學廣知、精於考訂為後世稱道。江永所撰《禮書綱目》《禮記訓義擇言》《周禮疑義舉要》《鄉黨圖考》均有關於《周禮》'九拜'的内容。本文以頓首為例,對比不同著作中江氏觀點,從中可見江永學術之精... 在清代早期學者當中,江永以博學廣知、精於考訂為後世稱道。江永所撰《禮書綱目》《禮記訓義擇言》《周禮疑義舉要》《鄉黨圖考》均有關於《周禮》'九拜'的内容。本文以頓首為例,對比不同著作中江氏觀點,從中可見江永學術之精益求精,并可知江永的考據學大體仍是經學研究範疇内的考據,與後來清人雜取多種文獻以考證名物制度的做法不同。此外,在閲讀《周禮疑義舉要》過程中,筆者發現該書與明代王志長《周禮注疏删翼》關係密切,前者殆為閲讀後者的札記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 頓首 經學 考據
原文传递
《春秋集傳纂例》版本小考
7
作者 馮茜 袁晶靖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19年第2期101-115,共15页
《春秋集傳纂例》是《春秋》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惜無精善之本傳世。清代以及當代學者在校理《纂例》時,對《纂例》的傳世版本及其源流的掌握尚有未備。本文考證《纂例》現存的最早版本有兩種明刻本——嘉靖十九年(1540)吴縣汪旦刻本與明... 《春秋集傳纂例》是《春秋》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惜無精善之本傳世。清代以及當代學者在校理《纂例》時,對《纂例》的傳世版本及其源流的掌握尚有未備。本文考證《纂例》現存的最早版本有兩種明刻本——嘉靖十九年(1540)吴縣汪旦刻本與明仿宋本,二者屬於兩種不同的傳本系統。清康熙年間,龔翔麟所刻玉玲瓏閣叢刻本並非以明刻爲底本,而是有更早的宋元舊本爲據。龔刻本訛奪甚衆,文字遠遜于明刻。道光年間,錢儀吉校刻《經苑》本,《叢書集成初編》本據以排印,最爲讀者所熟知。《經苑》本以汪旦本爲底本,校訂審慎,刊刻精良,但并無獨立的版本價值。《纂例》的校訂應以兩明本的校勘爲基礎,參校龔刻本,至於《經苑》本,則僅備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旦本 明仿宋本 龔刻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