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师眼中要有“单元”
1
作者 袁有鹏 《江苏教育》 2008年第10期17-17,共1页
苏教版小语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组织课文,每个单元由三到四篇课文、习作训练和练习组成,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训练体系。单元树立了整体教学的观念,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的凭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 苏教版小语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组织课文,每个单元由三到四篇课文、习作训练和练习组成,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训练体系。单元树立了整体教学的观念,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的凭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教材以单元编写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章教学,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忽视了单元训练的重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增强单元教学意识,弄清楚本单元训练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习作训练 教学过程 单位组织 训练体系 整体教学 阅读能力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别让道德绑架科学
2
作者 袁有鹏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4年第5期67-67,共1页
拿到崭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本,我照例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习作4"的例文《乌鸦反哺》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作文大意是说陆孝娟跟妈妈在树林里散步,亲眼看到了两只小乌鸦给老乌鸦送食物的情景,十分感动,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 拿到崭新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本,我照例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习作4"的例文《乌鸦反哺》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作文大意是说陆孝娟跟妈妈在树林里散步,亲眼看到了两只小乌鸦给老乌鸦送食物的情景,十分感动,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读完以后,我又打开与之配套的《语文参考用书》,发现一份题为《动物的"美德"》的参考资料。其中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叙述的:"一些动物对长者的尊重不亚于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 苏教版 第一自然 参考用书 参考资料 小猴 弱体 教学参考 学术机构 幼鸟
下载PDF
发生在语文课堂的“变脸”——熊开玉老师《争论的故事》教学赏析
3
作者 袁有鹏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2年第2期35-36,共2页
2011年4月,江苏省“名校课堂巡礼”活动中,熊开玉老师为来自全省的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一《争论的故事》。在这节课上,熊老师创造性地把川剧变脸手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听课教师留下了全新的印象。
关键词 “变脸” 语文课堂 教学赏析 老师 故事 争论 听课教师 语文教学
下载PDF
用两只眼睛读课文
4
作者 袁有鹏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09年第3期24-25,共2页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课文《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本课对于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提高习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课文 眼睛 引导学生 迁移运用 习作能力 苏教版 金蝉 教材
下载PDF
以课文为范例,训练学生联想
5
作者 袁有鹏 《天津教育》 2009年第2期49-49,共1页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间相互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景物、意象生动具体之感。苏教版中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状物...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间相互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景物、意象生动具体之感。苏教版中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状物的课文,里面不乏联想方面的鲜活范例。借鉴这些典型的范例,拓展开去,进行相应的片段训练,对学生的写作,尤其是把内容写具体的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提高的作用。此类训练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段训练 联想 课文 学生 心理过程 写景状物 语文课本 中高年级
下载PDF
莫做他人传声筒
6
作者 袁有鹏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4年第1期73-73,共1页
几次公开课都有苏教版第九册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执教老师对于课文的“点睛之笔”——“‘给’.永远比‘拿’愉快……”有着大同小异的认识。兹举一例:
关键词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他人 苏教版 公开课 课文 老师 执教
下载PDF
睡“武觉”
7
作者 张妍 袁有鹏 《创新作文(小学3-4年级)》 2015年第5期14-14,共1页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睡觉喜欢乱踢乱打,就像在练武术。奶奶总是批评我睡觉太“武”,弄得我很难为情。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以前,我总要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多次才能睡着,奶奶说我是“烙大饼”。非天晚上睡觉前,我再三提...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睡觉喜欢乱踢乱打,就像在练武术。奶奶总是批评我睡觉太“武”,弄得我很难为情。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以前,我总要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多次才能睡着,奶奶说我是“烙大饼”。非天晚上睡觉前,我再三提醒自己要斯文一些,不要乱踢乱打。钻进被窝后,我努力克制自己,尽量保持一种睡姿。可不一会儿,我就感到浑身难受,一点睡意都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下载PDF
时代呼唤以人为本的师德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有鹏 《学校管理》 2005年第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不下火线 工作型 工作方式 中心小学 职业定位 教育事业 骨肉亲情 献身精神 直接受益者 窦娥
原文传递
尊重诗人的创作初衷——与刘卫锋老师商榷
9
作者 袁有鹏 《小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2-62,共1页
最近拜读了刘卫锋老师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上的一篇文章——《风景的再造》,笔者也曾经多次执教《泊船瓜洲》,有一些相左的看法请教。
关键词 老师 创作 诗人 尊重 小学语文教学 《泊船瓜洲》 文章 执教
原文传递
学生有权利说“不”吗
10
作者 袁有鹏 《中国教师》 2012年第8期66-67,共2页
学生和成年人一样拥有隐私权,这种隐私权一样应该得到尊重,然而在语文考试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学生隐私权 “不” 权利 语文考试 成年人
原文传递
教材回归真实刻不容缓
11
作者 袁有鹏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1年第10期13-13,共1页
近年来,一套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配插图的"中华民国"时期的老课本——《开明国语》备受青睐,个中缘由耐人寻味。从心理学角度说,人在对现实不满的情况下往往会把目光投向过去。换句话说,现行的课本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平心... 近年来,一套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配插图的"中华民国"时期的老课本——《开明国语》备受青睐,个中缘由耐人寻味。从心理学角度说,人在对现实不满的情况下往往会把目光投向过去。换句话说,现行的课本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平心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苏教版 三疑 中心小学 沈石溪 原文作者 江苏省句容市 个人色彩 生死关头 文中
原文传递
谁是英雄——与李卫东老师商榷
12
作者 袁有鹏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1年第A1期18-18,共1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上拜读了李卫东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对文中的一个观点不敢苟同,愿与李老师探讨。李老师在"文本解读"中说:"如果选择了被俘或投降。
关键词 李卫东 学语文 李老师 文本解读 狼牙山五壮士 马宝玉 文中 张自忠 赵一曼 共产主义战士
原文传递
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特级教师教学片段赏析
13
作者 袁有鹏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4年第11期39-39,共1页
听特级教师上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高超的教学技巧、精妙的课堂语言,无不令人心悦诚服。尤其是他们在课堂上展现的那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人文关怀,也让听课者感动不已。
关键词 特级教师 人文关怀 教学片段 赏析 课堂语言 语文功底 教学技巧 听课者
原文传递
不妨在语文课上做做数学题——特级教师李烽《水》课堂教学片段赏析
14
作者 袁有鹏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0年第9期35-35,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片段 特级教师 《水》 数学题 现代科技手段 赏析 课堂
原文传递
谁是“苍龙”
15
作者 袁有鹏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09年第5期30-30,共1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第十册《练习6》“诵读与积累”介绍了毛泽东主席的名篇——《清平乐六盘山》,词的下面有这样的注释:“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笔者认为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六盘山 毛泽东 第十册 苏教版 名篇 诵读 练习
原文传递
一堂得不偿失的作文课——与林春曹老师商榷
16
作者 袁有鹏 《小学语文教学》 2009年第10期19-19,共1页
在2009年第5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上拜读了林春曹老师的《习作评改:把真话说到底》,心中产生许多感想,一言以蔽之:本节课在“战术”上可圈可点,而在“战略”上则得不偿失。成功之处众所周知,无须赘言,笔者想谈谈本节课的不足,... 在2009年第5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上拜读了林春曹老师的《习作评改:把真话说到底》,心中产生许多感想,一言以蔽之:本节课在“战术”上可圈可点,而在“战略”上则得不偿失。成功之处众所周知,无须赘言,笔者想谈谈本节课的不足,请教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师 林春 作文课 《小学语文教学》 习作评改
原文传递
是“?”还是“!”
17
作者 袁有鹏 《小学语文教学》 2014年第1期53-53,共1页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西湖》苏教版三上)笔者以为该句末尾的感叹号用得不恰当,应该改为问号。
关键词 《西湖》 苏教版 句末 问号
原文传递
两个“一刻”铸就永恒——再读《钱学森》
18
作者 袁有鹏 《小学语文教学》 2010年第7期45-45,共1页
一、“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1.什么叫“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就是对祖国“魂牵梦绕”,就是“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读到这里,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张明敏的歌声... 一、“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1.什么叫“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就是对祖国“魂牵梦绕”,就是“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读到这里,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张明敏的歌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学森 中国印 祖国 忘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