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鹰茶挥发油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林颖 杨娟 陈善敏 《福建茶叶》 2024年第6期21-23,共3页
老鹰茶是由毛豹皮樟、川黔润楠、贵州润楠和红果黄肉楠等树叶片加工而成的植物饮品,其所含挥发油虽然微量,但种类丰富,具抗氧化、抑菌等活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保鲜剂来源。通过对老鹰茶挥发油成分提取工艺、含量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 老鹰茶是由毛豹皮樟、川黔润楠、贵州润楠和红果黄肉楠等树叶片加工而成的植物饮品,其所含挥发油虽然微量,但种类丰富,具抗氧化、抑菌等活性,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保鲜剂来源。通过对老鹰茶挥发油成分提取工艺、含量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老鹰茶作为天然添加剂、抑菌剂等在食品、医疗等领域获得更好地开发利用,进而为促进山区产业振兴、农业经济高质高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鹰茶 挥发油 提取 成分 功效
下载PDF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娟 袁林颖 +4 位作者 王杰 王廷华 吴全 徐泽 钟应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5-271,I0011,I0012,共9页
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 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5.2%~49.6%,多酚含量在14.7%~21.6%,游离氨基酸含量在2.8%~5.6%,咖啡碱含量在3.4%~4.7%(均为质量分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12种氨基酸组分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3个组分为重庆针形绿茶滋味主要特征成分。而通过滋味物质贡献度[浓度/阈值(dose-over-threshold,Dot)]分析出天冬氨酸、谷氨酸、GA、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ECG、EGC、儿茶素(catechin,D/L-C)对滋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滋味成分聚类分析表明永川、巴南两地的针形绿茶聚类效果较好。该研究为重庆针形绿茶品质成因及品质改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形绿茶 主成分分析 滋味物质贡献度 滋味特性
下载PDF
防控措施对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及重庆沱茶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罗红玉 陈世春 +6 位作者 陈善敏 江宏燕 王奕 常睿 袁林颖 杨娟 钟应富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为了探寻适宜重庆茶区夏秋季沱茶生产的小贯小绿叶蝉防控措施,比较“友好型色板”(处理F1)、“友好型色板+化学农药”(处理F2)、“友好型色板+生物农药”(处理F3)3种防控处理对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茶鲜叶品质及所制沱茶品质等的影响。... 为了探寻适宜重庆茶区夏秋季沱茶生产的小贯小绿叶蝉防控措施,比较“友好型色板”(处理F1)、“友好型色板+化学农药”(处理F2)、“友好型色板+生物农药”(处理F3)3种防控处理对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茶鲜叶品质及所制沱茶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F3的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显著减少,茶鲜叶产量比处理F2仅低11.3%,产值却高32.4%;茶鲜叶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F1,分别高出14.54%、7.93%;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F2,高出92.37%;咖啡碱,没食子酸,EGC,EGCG含量,酚氨比值比处理F1、处理F2分别降低33.45%、40.44%,49.86%、39.85%,41.77%、37.83%,142.0%、115.23%,1.80、1.69。2)所制沱茶中,处理F3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F2的73.27%,EGCG显著低于处理F1、F2,分别低16.68%、25.35%;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值最低,为1.53;处理F3所制沱茶感官品质最好,其茶汤、叶底、色泽较绿,滋味较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虫口数 防控措施 重庆沱茶 茶叶品质
下载PDF
重庆沱茶粉对蛋糕焙烤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善敏 袁林颖 +3 位作者 杨娟 罗红玉 王杰 钟应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6-233,共8页
研究重庆沱茶粉部分替代小麦粉(2%~12%)对蛋糕质构特性、色泽、感官、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重庆沱茶粉对蛋糕质构特性产生负面影响,蛋糕的硬度和咀嚼性显著升高(P<0.05),弹性降低,回复性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重庆沱茶粉部分替代小麦粉(2%~12%)对蛋糕质构特性、色泽、感官、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重庆沱茶粉对蛋糕质构特性产生负面影响,蛋糕的硬度和咀嚼性显著升高(P<0.05),弹性降低,回复性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茶粉添加量的增多,蛋糕亮度L*和色度C*降低,总多酚和总黄酮质量浓度随之升高,2,2-联苯基-1-苦基肼(Diphenyl picryl hydrazin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显著增强(P<0.05)。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对照组感官得分最高,与茶粉处理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茶粉处理组中重庆沱茶粉添加量为2%和10%时,蛋糕焙烤品质较优。综合分析表明,添加10%的重庆沱茶粉替代小麦粉,改善了蛋糕的风味品质并提高其功能性,此时,蛋糕中总多酚和总黄酮质量浓度分别为431.53和292.7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43.89μgVC/mL提取液,ORAC值为38.88μmol_(VC)/mL提取液,蛋糕综合品质较好,本研究结果为丰富蛋糕种类和功能性茶制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沱茶 茶蛋糕 焙烤品质 抗氧化活性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氨基酸总量及组份与云岭永川秀芽茶品质级别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袁林颖 李中林 +3 位作者 钟应富 邓敏 邬秀宏 张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9-831,共3页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法对不同级别云岭永川秀芽茶氨基酸总量及组份进行测定,并对其与云岭永川秀芽茶品质级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岭永川秀芽茶氨基酸总量越少其品质级别越低。分析鉴定出的23种氨基酸组份中只有功能...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法对不同级别云岭永川秀芽茶氨基酸总量及组份进行测定,并对其与云岭永川秀芽茶品质级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岭永川秀芽茶氨基酸总量越少其品质级别越低。分析鉴定出的23种氨基酸组份中只有功能氨基酸——γ氨基丁酸1种的含量越低,其品质级别反而越高;而分析鉴定出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8种人体所需的非必需氨基酸中的4种含量都随品质级别的降低而减少;特征氨基酸——茶氨酸,以极品中含量最高,珍品次之,特级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组份 云岭永川秀芽茶 级别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绿茶茶多酚及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袁林颖 高飞虎 +4 位作者 钟应富 邬秀宏 邓敏 张莹 敬廷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74-1079,共6页
为提高茶多酚提取率及纯度,减少有机溶剂用量,选择粉碎粒度为80目的绿茶粉,利用水为提取剂,微波辅助提取,超滤分离、大孔树脂纯化提取茶多酚。研究确定茶多酚提取工艺流程为:微波功率在600W,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7min,浸提次数为2... 为提高茶多酚提取率及纯度,减少有机溶剂用量,选择粉碎粒度为80目的绿茶粉,利用水为提取剂,微波辅助提取,超滤分离、大孔树脂纯化提取茶多酚。研究确定茶多酚提取工艺流程为:微波功率在600W,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7min,浸提次数为2次效果最好,其浸提率达84.73%。采用中空纤维膜超滤,膜孔径在0.0015~0.02μm,操作压力0.10~0.12 Mpa。选择4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茶多酚,上样浓度0.46 mg/mL,上样流速1.4 mL/min,溶液pH值3.0。上样体积600 mL,洗脱剂80%(体积比)食用乙醇,洗脱流速为2.0 mL/min,洗脱剂用量为520 mL。低压下抽真空干燥,得纯度高于95%、咖啡因含量低于1%的茶多酚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提取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袁林颖 钟应富 +5 位作者 马强 邬秀宏 张莹 邓敏 杨娟 敬廷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60-1664,共5页
杀青和干燥是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和干燥有利于提高其品质。为了提高针形绿名茶品质,本文对比研究了微波杀青、滚筒杀青、汽-热组合杀青和汽-热-微波组合等4种杀青方式、微波干燥和传统烘干等2种干燥... 杀青和干燥是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和干燥有利于提高其品质。为了提高针形绿名茶品质,本文对比研究了微波杀青、滚筒杀青、汽-热组合杀青和汽-热-微波组合等4种杀青方式、微波干燥和传统烘干等2种干燥方式、以及微波和常规2种加工工艺对针形绿名茶品质(感官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杀青方式来看,以汽-热-微波组合杀青效果最好,微波杀青比其它3种杀青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针形绿名茶外形色泽和叶底,会有损于其香气和滋味,但微波与汽-热组合后杀青能提升针形绿名茶的感官品质;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C和叶绿素等主要内含成份保留量以微波杀青针形绿名茶为最高。从干燥方式来看,微波干燥比常规干燥更有利于改善针形绿名茶外形色泽、汤色和叶底,但有损于其香气和滋味,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C和水浸出物等主要内含成分含量均以微波干燥针形绿名茶为最高。从加工工艺来看,采用微波加工工艺更有利于改善针形绿名外形色泽、滋味和叶底,但有损于其香气和汤色;微波加工工艺针形绿名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总量、碳水化合物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常规加工工艺针形绿名茶。因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微波技术加工针形绿名茶能明显提高其商品价值和饮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针形绿名茶 杀青方式 干燥方式 加工工艺 品质
下载PDF
针形绿名茶加工过程中茶氨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袁林颖 高飞虎 +5 位作者 杨娟 张莹 邬秀宏 邓敏 范守城 罗红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01-804,共4页
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是绿茶的呈味物质。本文从针形绿名茶的加工过程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比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嫩度,鲜叶摊放过程、不同杀青方式、不同揉捻方式、理条温度、干燥温度对其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并对针形绿名... 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是绿茶的呈味物质。本文从针形绿名茶的加工过程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因素入手,对比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嫩度,鲜叶摊放过程、不同杀青方式、不同揉捻方式、理条温度、干燥温度对其茶氨酸含量的影响,并对针形绿名茶加工过程中茶氨酸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其茶氨酸含量是有明显差异的,茶氨酸含量与鲜叶嫩度呈正相关;鲜叶适度摊放有利于茶氨酸的形成;蒸汽杀青+热风脱水组合式杀青更有利于茶氨酸含量的提高;揉捻对茶氨酸的形成或保留不利;茶氨酸含量以理条叶温(55±2)℃、干燥温度90℃左右最高;针形绿名茶加工过程中茶氨酸含量是呈先增加,中间下降,后又上升的趋势,总的情况是从鲜叶到成茶,其茶氨酸含量是增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形绿名茶 加工工艺 茶氨酸含量 影响
下载PDF
蒸汽杀青对针形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2 位作者 高飞虎 钟映富 胡翔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采用蒸汽杀青制作针形名优绿茶 ;初步探讨了蒸汽杀青对针形名优绿茶的色泽、香气、滋味的影响。结果表明 :蒸汽杀青的针形名优绿茶色泽优于对照锅炒杀青 ;香气属不同类型 ,前者属清香型 ,后者属栗香型 ;而滋味比对照略显苦涩。
关键词 蒸汽杀青 针形名优绿茶 品制裁 制茶
下载PDF
针形栀子花茶窨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1 位作者 钟映富 高飞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9-661,共3页
采用针形茶坯窨制栀子花茶,对鲜花的不同开放度、配花量、窨花时间、不同窨次以及复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栀子鲜花以初开带萼为最好;一窨次下花量以每50kg茶坯15kg左右鲜花为宜;一窨次时间以19h左右为佳;窨制工艺采用连二... 采用针形茶坯窨制栀子花茶,对鲜花的不同开放度、配花量、窨花时间、不同窨次以及复火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栀子鲜花以初开带萼为最好;一窨次下花量以每50kg茶坯15kg左右鲜花为宜;一窨次时间以19h左右为佳;窨制工艺采用连二窨间隔烘焙窨制的三段连窨一提(六窨一提),总的配花比为茶坯/花之比1/1.5,复火温度头连窨后以90℃左右、二连窨后以80℃左右、三连窨后提花之前以70℃左右较好。此工艺窨制的针形栀子花茶花香浓郁持久,香气鲜灵,滋味鲜浓,汤色淡黄明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形栀子花茶 窨制工艺 因素 品质
下载PDF
名优蜡梅花茶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特点 被引量:10
11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2 位作者 钟映富 蔡伦红 高飞虎 《福建茶叶》 2005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品质特点 加工工艺 花茶 蜡梅花 观赏价值 名贵药材 香气 芳香
下载PDF
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3 位作者 高飞虎 蔡伦红 胡翔 钟映富 《西南园艺》 2001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花香绿茶 加工工艺 特种绿茶
下载PDF
LED光质萎凋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林颖 杨娟 +3 位作者 钟应富 张莹 罗红玉 邬秀宏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6期90-92,共3页
采用1芽1叶、1芽2叶鲜叶为原料,以自然光萎凋为对照,分别采用红、橙、黄、绿、蓝光质LED灯单色光照射萎凋,研究了不同LED单色光质在萎凋过程中对主要内含成分含量变化及绿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自然光萎凋)相比,LED光质萎凋... 采用1芽1叶、1芽2叶鲜叶为原料,以自然光萎凋为对照,分别采用红、橙、黄、绿、蓝光质LED灯单色光照射萎凋,研究了不同LED单色光质在萎凋过程中对主要内含成分含量变化及绿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自然光萎凋)相比,LED光质萎凋有利于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增加;萎凋叶茶多酚含量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其下降最多的是蓝光萎凋,其含量比鲜叶减少3.59%、比对照减少1.20%;红光萎凋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0.12%。;萎凋可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自然萎凋的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黄光次之;几种方式萎凋叶咖啡碱含量相对稳定;经橙光照射萎凋的茶鲜叶所制绿毛茶综合得分最高为89.65,其次是绿光。从各项评分来看,经橙光、绿光照射萎凋后有利于绿茶汤色、香气及滋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质 萎凋 绿茶 品质 内含成分
下载PDF
微波干燥对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袁林颖 钟应富 +2 位作者 李中林 周正科 敬廷桃 《福建茶叶》 2009年第4期18-19,共2页
通过对微波与传统热风两种干燥条件下加工的条形绿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短时干燥的条形绿茶与传统热风干燥的相比,其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均相对较高;在感官品质方面,两种干燥方式的香型有所不同:微... 通过对微波与传统热风两种干燥条件下加工的条形绿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短时干燥的条形绿茶与传统热风干燥的相比,其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均相对较高;在感官品质方面,两种干燥方式的香型有所不同:微波干燥属清鲜香的香型,而传统热风干燥的属栗香型,而微波干燥的条形绿茶色泽、滋味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热风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条形绿茶 品质
下载PDF
红茶萎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林颖 钟应富 +4 位作者 张莹 罗红玉 杨娟 邬秀宏 敬廷桃 《南方农业》 2014年第3期63-67,共5页
综述红茶萎凋过程中内含物质变化、影响因素、判定标准和萎凋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红茶萎凋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红茶 萎凋 香气 做青 展望
下载PDF
茶叶品质等的量化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2 位作者 皮利 钟应富 邓敏 《南方农业》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运用相关仪器和技术量化识别茶叶品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光谱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电子鼻技术等在茶叶品质量化评价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茶叶 品质 量化识别
下载PDF
蒸青针形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与品质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2 位作者 李中林 钟应富 敬廷桃 《福建茶叶》 2007年第3期18-18,共1页
针形绿茶是我国从外形上分类的一大类名茶,也是现今重庆名优茶的一大特色。近十多年来,重庆的永川秀芽、巴南银针等针形名茶,先后多次荣获国家、部、省(市)优质名茶奖,被评为全国名茶。目前在此类名茶的杀青技术上多采用锅炒杀青... 针形绿茶是我国从外形上分类的一大类名茶,也是现今重庆名优茶的一大特色。近十多年来,重庆的永川秀芽、巴南银针等针形名茶,先后多次荣获国家、部、省(市)优质名茶奖,被评为全国名茶。目前在此类名茶的杀青技术上多采用锅炒杀青和滚筒杀青,很少采用蒸汽杀青,但蒸汽杀青能有效地保持鲜叶的绿色,不会产生烟焦味等优势是锅炒杀青所不能比拟的,但另一方面,锅炒杀青较蒸汽杀青更有利于茶叶香气提高,通常具有栗香或清新的香气;而蒸青茶因蒸青时间短,鲜爽型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低沸点香气成分含量较高,青草香(或称苔菜香)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形名优绿茶 蒸青茶 品质特征 加工技术 针形名茶 杀青技术 蒸汽杀青 香气成分
下载PDF
新技术在茶鲜叶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林颖 杨娟 +3 位作者 钟应富 张莹 罗红玉 邬秀宏 《南方农业》 2016年第4期62-64,共3页
茶鲜叶的前处理是茶叶加工和优良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适宜的鲜叶前处理技术有利于各茶类风味品质的形成。综述了茶鲜叶超高压处理技术、人工光源处理技术和冷冻处理技术等在茶鲜叶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并作了展望。
关键词 茶鲜叶 前处理 超高压 人工光源 冷冻处理
下载PDF
颗粒风味茶的风味协调性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2 位作者 高飞虎 李中林 钟映富 《西南园艺》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采用颗粒茶加工工艺加工风味茶,对风味物质与茶叶的协调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功能型风味中,鲜薄荷需经蒸汽杀青处理并加入2%的甜蜜素调味与茶叶风味较协调;果香型风味中,橘皮以烘干磨成粉后加入与茶叶风味协调性较好;花香型风味中,... 采用颗粒茶加工工艺加工风味茶,对风味物质与茶叶的协调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功能型风味中,鲜薄荷需经蒸汽杀青处理并加入2%的甜蜜素调味与茶叶风味较协调;果香型风味中,橘皮以烘干磨成粉后加入与茶叶风味协调性较好;花香型风味中,总的协调性都不太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性 试验 工艺加工 风味物质 蒸汽杀青 颗粒茶 茶叶 功能型 甜蜜素 果香型 烘干磨 花香型 调味
下载PDF
不同杀青方式云芽名茶品质与香气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林颖 周正科 胡增旬 《西南园艺》 2000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云芽名茶 杀青方式 品质 香气特征 绿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