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T间期及其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袁沃亮 王景峰 +3 位作者 聂如琼 韦育林 张燕 周淑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探讨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 (QTd)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分析 13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 ,观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冠状动脉病变对QT指标的影响。结果 :无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QTd为 42 .0± 18.... 探讨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 (QTd)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分析 13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 ,观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冠状动脉病变对QT指标的影响。结果 :无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QTd为 42 .0± 18.2 4ms,单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的QTd分别为 48.42± 17.11,5 9.15± 2 2 .75ms ,P均 <0 .0 5 ;轻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的QTd分别为 48.6 7± 2 0 .45 ,5 8.12± 2 1.6 1ms ,P均 <0 .0 5。结论 :QTd延长有助于心肌缺血的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QT离散度 心电图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访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袁沃亮 孔敏仪 +3 位作者 王景峰 林永青 聂如琼 谢双伦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近远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62.0±15.6(35~80)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缺血性心肌病l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心功能Ⅲ...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近远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62.0±15.6(35~80)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缺血性心肌病l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34例、Ⅳ级14例。植入CRT系统(含CRTD),随访23.4±15.8个月。结果48例中有良好反应者32例,对治疗无明显反应者11例。死亡9例,其中2例猝死,4例死于心力衰竭恶化。结论CRT疗效肯定,定期随访和程控,将有助于减少无反应者。CRTD有助于降低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力衰竭 死亡
下载PDF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沃亮 聂如琼 +4 位作者 刘英梅 周淑娴 张萌 王景峰 陶恩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观察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行家系调查,家系成员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心电图、肌电图、彩超检查;4位患者取肌肉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的病理观察。【结果】系谱显示4代共有9位患者,每代... 【目的】观察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伴心肌损害家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行家系调查,家系成员行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心电图、肌电图、彩超检查;4位患者取肌肉标本进行组织化学的病理观察。【结果】系谱显示4代共有9位患者,每代都出现,男女均受累及。健在5位患者,均出现进行性肌肉无力、萎缩,以肩带及盆带部明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检查正常;部分患者出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理检查见明显肌萎缩、核内移、肌裂等现象,符合肌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Dystrophin免疫组化结果为(+)。【结论】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肌损害,以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ⅠB型(LGMD-ⅠB)可能性大;进一步明确其基因分型需行分子遗传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诊断 病理学 心肌损害 家系调查
下载PDF
内科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沃亮 江山平 +1 位作者 王景峰 许冰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12期181-183,共3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内科学是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本文通过总结我科的内科实习教学经验,认为只有通过加强管理、监督,切实落实既定的教学措施,才能培养出合乎我们要求的实习毕业生。本文提出了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内科学是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本文通过总结我科的内科实习教学经验,认为只有通过加强管理、监督,切实落实既定的教学措施,才能培养出合乎我们要求的实习毕业生。本文提出了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方法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 实习 方法
下载PDF
提高CRT患者疗效的机理和方法
5
作者 袁沃亮 王景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836-840,共5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通过运用以组织多普勒为基础的超声技术,合理评价心脏机械不同步收缩,选择合适的患者,并指导选择左室电极理想的起搏位置、设置最佳房室间期及室间间期,是目前实现提高CRT疗效的...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通过运用以组织多普勒为基础的超声技术,合理评价心脏机械不同步收缩,选择合适的患者,并指导选择左室电极理想的起搏位置、设置最佳房室间期及室间间期,是目前实现提高CRT疗效的主要方法。但还需要更多的以临床事件为终点的数据以证实这些观点。应用新的超声方法,以心脏电标测方法指导电极放置,以腔内电图的方法优化参数设置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CRT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再同步化治疗 组织多普勒
下载PDF
高频刺激左心房引起家兔慢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12
6
作者 韦开福 王景峰 +4 位作者 李飞 张丽媛 袁沃亮 谢双伦 伍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左心房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但不起搏,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入高频率起搏器(1000次/分)刺激左心房30d,术后定期监测起搏、心... 目的: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左心房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但不起搏,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入高频率起搏器(1000次/分)刺激左心房30d,术后定期监测起搏、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房颤时心室率变化,同时测定起搏前及房颤发生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均完成了实验,术后第7d,7只(70%)兔发生了房颤,2周时共有8只(80%)发生了房颤并能稳定维持(与对照组比较,P<0·01),30d时仍示房颤,其余2只兔至30d时仍呈起搏心律,对照组则未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情况。心房颤动时的心室率最初明显增快(P<0·05),随后有所降低(P<0·05),但仍高于基础心室率(P<0·05)。AERP缩短,AERP频率适应不良,与基础状态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长期高频率起搏刺激家兔左心房是建立慢性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刺激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家兔
下载PDF
膳食补充黑米皮对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氧化应激、炎症和脂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庆 韩平华 +4 位作者 张名位 聂如琼 袁沃亮 胡艳 凌文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给予冠心病患者日常膳食中补充黑米米皮,评价其是否可以增强患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其炎症及血脂水平。【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选取60例年龄为45~75岁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入2组,30例... 【目的】给予冠心病患者日常膳食中补充黑米米皮,评价其是否可以增强患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其炎症及血脂水平。【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选取60例年龄为45~75岁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入2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膳食额外补充10g黑米米皮为干预组,余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膳食额外补充10g白米米皮为对照组。此外,分别从干预组及对照组中选取3名志愿者,在受试者进食前和进食后0.5、1、1.5、2、4h采肘静脉血10mL,通过HPLC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花色苷水平。【结果】经6个月的干预试验后,干预组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升高了(1.3±3.0)kU/L,而对照组则降低了(0.6±1.7)kU/L,两组间患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变化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可溶性CD40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分别从(1.4±0.8)g/L、(8.4±4.1)mg/L和(3.8±1.8)mg/L降至(1.0±0.5)g/L、(5.7±2.4)mg/L和(2.6±1.7)mg/L,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间的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只有在服用了黑米米皮患者血浆中能检测到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其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为(20.2±3.0)mg/L出现在1.5h,而服用白米米皮的患者血浆中在所有的时间段都未检测到任何的花色苷产物。【结论】膳食补充黑米皮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一种辅助和补充从而增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部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黑米皮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富含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花色苷类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皮 花色苷 冠心病 抗氧化 炎症
下载PDF
以转录因子AP-1为靶点的decoy ODNs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双伦 王景峰 +3 位作者 聂如琼 袁沃亮 李飞 林茂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AP-1decoy ODNs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5%胰酶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羟脯氨酸比色法测... 目的探讨AP-1decoy ODNs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5%胰酶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胶原合成,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AP-1decoy ODNs对AngⅡ诱导的CFs增殖,胶原的合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FsMTT比色法显示10-7mmol/LAngⅡOD490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451±0.014和0.342±0.096,n=9,P<0.05);100nmol/L和200nmol/L组的OD490值分别为0.329±0.04和0.214±0.25,均较AngⅡOD490值显著降低(P<0.05);AngⅡ作用24h后能够显著增加CFs胶原合成,decoy ODNs可以抑制这种作用,其中100nmol/L和200nmol/L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FCM细胞周期分析表明,AngⅡ作用24h后能够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21.93±0.71%和10.93±0.2%,n=6,P<0.01),随着decoy ODNs浓度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其中100nmol/L和200nmol/L作用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突变的decoy ODNs对CFs的增殖及胶原合成均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AP-1decoy ODNs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Fs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激活蛋白1 decoyODNs 血管紧张素Ⅱ 胶原
下载PDF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聂如琼 王景峰 +3 位作者 袁沃亮 谢双伦 李松鹤 程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合并右心室梗死对病情和转归的影响,并探讨早期再灌注治疗对预后的作用。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04例,其中单纯下壁心肌梗死232例,合并右心室梗死72例,记录一般资料、并发症... 目的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合并右心室梗死对病情和转归的影响,并探讨早期再灌注治疗对预后的作用。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04例,其中单纯下壁心肌梗死232例,合并右心室梗死72例,记录一般资料、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结果右心室梗死组心源性休克、机械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持续性室速和再梗死均明显增高。单纯下壁心肌梗死组病死率为8.6%,右心室梗死组病死率为34.7%。右心室梗死组进行再灌注治疗者病死率为27.8%,保守治疗者病死率为55.6%。结论右心室梗死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亚组,其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通过早期再灌注治疗能显著降低右心室梗死的住院期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 病死率
下载PDF
OX-LDL对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GW1929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飞 王景峰 +6 位作者 聂如琼 罗年桑 耿登峰 袁沃亮 谢双伦 林永青 赵文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9-914,共6页
目的:研究ox-LDL对巨噬细胞TLR2、TLR4表达和TNF-α、L-10、IL-12、NO以及MDA生成的影响并观察GW1929的干预作用。方法:ox-LDL(50mg/L;100mg/L)、GW1929(20μmol/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h后,测定培养液上清中MDA(TBA法)和NO(硝酸盐... 目的:研究ox-LDL对巨噬细胞TLR2、TLR4表达和TNF-α、L-10、IL-12、NO以及MDA生成的影响并观察GW1929的干预作用。方法:ox-LDL(50mg/L;100mg/L)、GW1929(20μmol/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h后,测定培养液上清中MDA(TBA法)和NO(硝酸盐还原酶法)以及TNF-α、IL-10和IL-12(ELISA法)的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ox-LDL(50mg/L)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6h、12h及24h后TLR2、TLR4的表达。结果:ox-LDL(50mg/L,100mg/L)组MDA、NO2-/NO3-、TNF-α以及IL-10的浓度均明显高于control与GW1929组;而ox-LDL(50mg/L,100mg/L)+GW1929组以上指标的浓度分别明显低于ox-LDL(50mg/L,100mg/L)组;各组培养液中均无检测到IL-12的生成。ox-LDL(6h、12h、24h)组以及ox-LDL+GW1929(6h、12h、24h)组TLR-2、TLR4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与GW1929组。其中,ox-LDL+GW1929(6h、12h、24h)3组TLR-2的表达分别低于ox-LDL(6h、12h、24h)组;ox-LDL+GW1929(12h)组TLR-4的表达明显低于ox-LDL(12h)组。(P<0.05)。结论:ox-LDL上调了巨噬细胞TLR2及TLR4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活性氧、NO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10的生成,GW1929对抗了ox-LDL在以上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类 受体 Toll样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安置后电风暴的处理与预后 被引量:3
11
作者 聂如琼 王景峰 +3 位作者 程凌 袁沃亮 周淑娴 方昶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的长期随访资料,总结电风暴(ES)的诱发因素、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48例患者共植入50台ICD,ES定义为24hICD正确检测到≥3次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促发ICD电治疗。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6.9个... 目的通过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的长期随访资料,总结电风暴(ES)的诱发因素、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48例患者共植入50台ICD,ES定义为24hICD正确检测到≥3次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促发ICD电治疗。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6.9个月。共6例发生了8次ES。常见诱因为严重感染、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通过纠正诱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减少和避免ICD电治疗。ES发生后,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ICD患者发生ES有比较明确的诱发因素,并且ES具有一定的预后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电风暴 室性心动过速 随访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及除颤器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如琼 王景峰 +3 位作者 袁沃亮 周淑娴 方昶 陆佩霞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总结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及除颤器(CRT-D)的初步体会和随访结果。方法病例入选标准①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②QRS波时限≥120ms;③快速室性心律失常;④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左室电极置... 目的总结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及除颤器(CRT-D)的初步体会和随访结果。方法病例入选标准①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②QRS波时限≥120ms;③快速室性心律失常;④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左室电极置入冠状静脉后侧分支或后分支,右室电极置入右室心尖,右房电极置入右心耳。结果3例均成功置入CRT-D,无严重并发症。左室电极1例置于心脏侧后静脉,另外2例置于心脏后静脉。除颤测试,2例为20J能量1次除颤成功。另1例20J、30J能量除颤未成功,通过调整除颤波斜率,30J成功除颤。随访期间,3例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均有改善,心室起搏比例均超过95%。2例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抗心动过速起搏或除颤治疗成功转复。结论CRT-D能恢复心脏同步活动和识别、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下载PDF
农村基层远程医疗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梅青 杨靖 +5 位作者 李桥 陈冬梅 姚友生 王良岸 黄海 袁沃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6期141-142,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立适合在农村基层医院推广的新型远程医疗信息服务体系,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构建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和专家资源库建设,让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农村基层地区,以及培养基层骨干医疗队伍来提高农村基层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关键词 远程医疗 信息服务平台 基层
下载PDF
结合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的诱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
14
作者 谢双伦 王景峰 +3 位作者 聂如琼 袁沃亮 李飞 林茂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结合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的诱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AP-1 decoy ODN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影响,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片用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 SD 大鼠心肌成纤维细... 目的探讨结合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的诱杀性寡聚脱氧核苷酸(AP-1 decoy ODN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影响,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片用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 SD 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上清胶原合成,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 AP-1 decoy ODNs 对 AngⅡ诱导的 CFs 胶原的合成、Ⅰ型及Ⅲ型 mRNA 的影响。结果①10^(-7) mol/L AngⅡ刺激24 h 后能够显著增加CFs 胶原合成,decoy ODNs 在10~200 nmol/L范围内量-效相关地抑制 CFs 胶原合成,但突变的 decoy ODNs 对CFs 的增殖、胶原合成没有明显的影响。②10^(-7)mol/L Ang Ⅱ作用24 h 后能够显著使 CFs Ⅲ型(1.04±0.07比1.63±0.07,n=3,P<0.05)和Ⅰ型(1.09±0.09比0.20±0.10,n=3,P<0.05)基因表达上调,而100 nmol/L(Ⅰ型0.45±0.05和Ⅲ型0.84±0.04)、200 nmol/L(Ⅰ型0.22±0.06和Ⅲ型0.61±0.07)的 AP-1 decoy ODNs(P<0.05)能够抑制这种作用。突变的 AP-1 decoy ODNs 没有此作用。结论 AP-1 decoy ODNs 通过抑制 Ang Ⅱ诱导的 CFs 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激活蛋白1 decoy寡聚脱氧核苷酸 血管紧张素Ⅱ 胶原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5
作者 廖日房 温预关 袁沃亮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疗效。方法 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 ,拉米夫定治疗开始时给予泛昔洛韦 5 0 0 mg tid口服 4个月。拉米夫定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疗效。方法 联合治疗组用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 ,拉米夫定治疗开始时给予泛昔洛韦 5 0 0 mg tid口服 4个月。拉米夫定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每日口服 10 0 mg,疗程 12个月。结果 治疗开始后第 6个月、12个月、随访 6个月、12个月时AL T复常率、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89.7% (2 6 / 2 9例 )、93.1% (2 7/ 2 9例 )和 93.1%、86 .2 % (2 5 / 2 9例 ) ;拉米夫定组分别为 6 4 .5 % (2 0 / 31例 )、71.0 % (2 2 / 31例 )和 6 1.3% (19/ 31例 )、5 1.6 % (16 / 31例 ) ,AL T复常率各时间段联合治疗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χ2值分别为 5 .2 9、4 .90和 8.4 8、8.2 9,P<0 .0 5和 P<0 .0 1,有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意义。治疗后第 6个月、12个月和随访 6个月、12个月时血清 HBV DNA转阴率 ,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96 .6 % (2 8/ 2 9例 )、89.7% (2 6 / 2 9例 )和 82 .8% (2 4 / 2 9例 ) ;拉米夫定组分别为 93.5 % (2 9/ 31例 )、80 .6 %(2 5 / 31例 )和 77.4 % (2 4 / 31例 )、6 7.7% (2 1/ 31例 )。各时间段 HBV DNA复常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 0例接受肝活检复查的患者中 ,分别有 16例 (80 % )和 8例 (40 % )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得到改善 (P<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药物联合疗法 泛昔洛韦
下载PDF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临床随访
16
作者 程凌 聂如琼 +4 位作者 王景峰 袁沃亮 周淑娴 方昶 罗年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6期514-514,共1页
46例接受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ICD成功终止了18例(38.3%)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共146次。7例(16.3%)发生不恰当治疗,调整ICD参数及药物治疗方案后好转。结论:ICD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室性心律失常 抗心动过速起搏
下载PDF
艾司洛尔成功治疗交感风暴并严重心力衰竭一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费翔 袁沃亮 +1 位作者 王景峰 张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2-282,共1页
患者男,51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出现肺部感染并使心力衰竭恶化,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0余次。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药物效果欠佳,考虑为交感风暴。予艾司洛尔静脉推注,终止了交感风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 患者男,51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经治疗病情稳定后出现肺部感染并使心力衰竭恶化,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0余次。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药物效果欠佳,考虑为交感风暴。予艾司洛尔静脉推注,终止了交感风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存在心力衰竭的交感风暴患者,也可考虑使用艾司洛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艾司洛尔 交感风暴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储存功能双腔起搏器的临床随访 被引量:7
18
作者 邝伟文 王景峰 袁沃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具有腔内心电图储存功能(stored EGMs)的双腔起搏器对房性快速心律失常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例植入stored EGMs功能起搏器患者,观察1个月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记录情况,根据储存的腔内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和药... 目的:探讨具有腔内心电图储存功能(stored EGMs)的双腔起搏器对房性快速心律失常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例植入stored EGMs功能起搏器患者,观察1个月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记录情况,根据储存的腔内心电图进行分析诊断和药物治疗,了解经过1个月药物治疗后腔内心电图和自动模式转换(AMS)发生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药物治疗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和自动模式转换(AMS)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分别为111vs367,P<0.05;82vs138,P<0.05)。结论:通过对腔内心电图的分析,其结果可以作为临床用药和疗效判断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腔内心电图储存功能 自动模式转换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随访
下载PDF
华法令与阿斯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国钦 聂如琼 +2 位作者 罗年桑 袁沃亮 王景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6期446-448,共3页
比较华法令、阿斯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抗血栓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索适合中国人的抗凝强度。入选NVAF患者126例,按2:1随机分成两组,华法令组予华法令1~3mg/d,阿斯匹林组予阿斯匹林200mg/d,所有患者均同时给予基础疾病治... 比较华法令、阿斯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抗血栓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索适合中国人的抗凝强度。入选NVAF患者126例,按2:1随机分成两组,华法令组予华法令1~3mg/d,阿斯匹林组予阿斯匹林200mg/d,所有患者均同时给予基础疾病治疗。华法令组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将其控制在1.6~2.5。门诊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脑卒中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完成随访114例,其中华法令组76例,阿斯匹林组38例,失访率10.53%。华法令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2.63%,阿斯匹林组为15.79%(P<0.05)。华法令组有12例出现不同程度出血,阿斯匹林组无明显出血并发症,仅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79%和10.5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法令(INR1.6~2.5)预防NVAF并发血栓栓塞的疗效优于阿斯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华法令 阿斯匹林 脑栓塞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自身房室传导搜索功能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邝伟文 袁沃亮 +1 位作者 聂如琼 王景峰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价具有自身房室传导搜索功能(Autointrinsic Conduction Search,AICS)双腔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比例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病窦综合征患者(排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观察应用AICS功能前后患者自身房室传导的比例变化。结果除2例... 目的评价具有自身房室传导搜索功能(Autointrinsic Conduction Search,AICS)双腔起搏器减少右心室起搏比例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病窦综合征患者(排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观察应用AICS功能前后患者自身房室传导的比例变化。结果除2例失访外,16例在自身房室传导功能打开后,总心室起搏比例明显下降(5.43±1.7%vs29.5±10.05%,P<0.05),心室起搏百分比>10%的患者比例亦明显减少(5/16例vs10/16例)。结论自身房室传导自动搜索功能可以有效降低右心室起搏的比例,因而可以减少起搏器的能量消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自身房室传导搜索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