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 被引量:8
1
作者 袁治国 方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4-334,共1页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治疗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棋盘井选煤厂煤泥浮选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治国 温磊 +2 位作者 耿郑州 张金山 周志龙 《选煤技术》 CAS 2014年第1期23-26,29,共5页
为改善棋盘井选煤厂煤泥浮选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煤泥分级浮选、二次浮选、分级浮选+二次浮选试验来探究最佳浮选工艺,并对聚丙烯酰胺的最佳用量和作用时间进行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浮选对于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的作用不大;二次浮... 为改善棋盘井选煤厂煤泥浮选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煤泥分级浮选、二次浮选、分级浮选+二次浮选试验来探究最佳浮选工艺,并对聚丙烯酰胺的最佳用量和作用时间进行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浮选对于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的作用不大;二次浮选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特别是精煤的精选可有效降低精煤灰分;在合理的药剂用量和作用时间内,聚丙烯酰胺可改善煤泥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分级浮选 二次浮选 聚丙烯酰胺 药剂用量 作用时间 灰分
下载PDF
BMP-7 mRNA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和脑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治国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6-497,共2页
目的 :观察骨形态构建蛋白 (BMP) 7mRNA在大鼠心肌和脑缺血 /再灌注中表达的改变。方法 :Wistar大鼠 32只 ,随机分成 4组。各组大鼠经过不同处理 ,处死后心肌、脑组织标本放入液氮中保存并行RT PCR检测BMP 7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心... 目的 :观察骨形态构建蛋白 (BMP) 7mRNA在大鼠心肌和脑缺血 /再灌注中表达的改变。方法 :Wistar大鼠 32只 ,随机分成 4组。各组大鼠经过不同处理 ,处死后心肌、脑组织标本放入液氮中保存并行RT PCR检测BMP 7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心肌对照组BMP 7mRNA表达丰度为 1.14± 0 .0 8;心肌缺血 /再灌注组有明显降低(丰度为 0 .90± 0 .0 5 ,P <0 .0 5 ) ,脑缺血 /再灌注组的BMP 7mRNA表达 (丰度 1.0 4± 0 .0 5 )与脑对照组 ( 1.17± 0 .0 9)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心肌和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使BMP 7mRNA表达明显减弱 ,提示BMP 7基因mRNA表达与机体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构建蛋白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监测冠脉搭桥患者诱导期间容量变化准确性的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治国 马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SVV)监测冠脉搭桥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冠脉搭桥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53~74岁,体质量指数21~27,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脏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应用常规监测及Vigileo/Flo Trac系统...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SVV)监测冠脉搭桥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容量变化的准确性。方法 择期行冠脉搭桥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53~74岁,体质量指数21~27,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脏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应用常规监测及Vigileo/Flo Trac系统分别在T1(基础值)和T2(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SV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的变化。计算SVV、CVP和CI的变化率(△SVV、△CVP和△CI)。患者的△CI降低超过15%被定义为对容量不足具有反应性。绘制SVV和CVP监测血容量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与T1相比,T2时CO、CI和SVI均显著降低。同时,SVV由(8±5)%升高至(17±12)%(P=0.012)。30例患者中24例对容量不足具有反应性,其SVV明显高于无反应性患者[(20±13)%vs(9±4)%,P=0.036]。以SVV为10.5%作为阈值预测冠心病患者对容量不足的反应性,其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0%;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可信区间为0.689~1.000。结论 SVV监测冠脉搭桥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容量变化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容量监测 冠脉搭桥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袁治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95-896,共2页
目的观察在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在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低浓度组(0.5 ng/ml);中浓度组(0.6 ng/ml)和高浓度组(0.7 ng/ml)。每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S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结果低浓度组血压(BP)和HR在T3和T4时较T1时均明显增高,而高浓度组在T2时BP和HR明显降低(P〈0.05);而中浓度组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变化。三组间在T2-T4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在各个时间点的CO、CI、SI、SVR均无明显变化;而高浓度组在T2-T4时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低浓度组均明显降低(P〈0.05)。高浓度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在T2时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以Ce0.6 ng/ml浓度进行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可安全地用于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效应室浓度 靶控输注 冠心病
下载PDF
多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袁治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1430-1431,共2页
目的 :观察多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1 996年 2月~ 1 998年 8月对 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多根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 38~ 68个月 ,平均 47个月。结果 :骨折愈合率为 97.4 % ,1例骨不连患者行二次... 目的 :观察多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1 996年 2月~ 1 998年 8月对 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多根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 38~ 68个月 ,平均 47个月。结果 :骨折愈合率为 97.4 % ,1例骨不连患者行二次手术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植骨 ,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为 5 .2 %。结论 :闭合复位、多根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为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根加压螺钉 内固定 治疗 股骨颈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髓腔减压并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治国 余新林 李德平 《现代医学》 2003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髓腔减压加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效果。方法 应用直径 8mm的自制打孔器先行股骨头颈部髓腔减压 ,3d后再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检查并介入疗法治疗 18例 2 0髋股骨头无菌坏死。结果 疼痛消失及明显减轻 18... 目的 探讨应用髓腔减压加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效果。方法 应用直径 8mm的自制打孔器先行股骨头颈部髓腔减压 ,3d后再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检查并介入疗法治疗 18例 2 0髋股骨头无菌坏死。结果 疼痛消失及明显减轻 18髋 (90 % ) ,随访 6个月~ 3年功能明显改善 17髋 (85 % )。DSA检查提示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局部循环改善。结论 应用髓腔减压并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 ,创伤小 ,易于操作 ,效果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腔减压 介入疗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血管扩张药 溶栓药物
下载PDF
无创阻抗心动图对老年冠心病人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治国 吕黄伟 马虹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16-418,共3页
目的采用无创阻抗心动图方法(noninvasive 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观察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CABG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舒芬太... 目的采用无创阻抗心动图方法(noninvasive 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观察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CABG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Ⅱ~Ⅲ级。按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L组(0.5ng/mL);M组(0.6ng/mL)和H组(0.7ng/mL)。每组各20例。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记录HR、SBP、DBP、CO、CI、SI、SVR。结果L组BP和HR在T3和T4时较T1时均明显增高,而M组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变化。两组组间在T2~T4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L组和M组在各个时间点的CO、CI、SI、SVR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以Ce0.6ng/mL浓度进行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可安全地用于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创阻抗心动图监测系统可准确方便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阻抗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 老年
下载PDF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芬太尼和氯胺酮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袁治国 江晓菁 +1 位作者 傅文 王俊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 :观察芬太尼、氯胺酮在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子宫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0例 ) ,蛛网膜下腔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C组 )、芬太尼 2 0μg(F组 )、氯胺酮 10 m g(K组 )或芬太尼 2 0... 目的 :观察芬太尼、氯胺酮在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子宫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0例 ) ,蛛网膜下腔分别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 (C组 )、芬太尼 2 0μg(F组 )、氯胺酮 10 m g(K组 )或芬太尼 2 0μg+氯胺酮 10 mg(F+ K组 )。在脊麻后及术中记录血压、心率、麻醉平面及牵拉反应情况 ;比较各组麻醉起效时间 (Ti)及维持时间 (Tm)。术终请外科医师和病人对麻醉情况行评分。结果 :K组 Ti 明显延长 ,但 Tm与 C组无明显变化 ;F组和 F+ K组的 Tm 明显延长 ,且 F+ K组牵拉反应发生率较 C组明显降低 (P <0 .0 5 )。外科医师和病人对麻醉评分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中伍用芬太尼或芬太尼和氯胺酮合剂可明显延长麻醉维持时间 ,而且后者能更好地防止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麻醉 芬太尼 氯胺酮
下载PDF
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0
作者 袁治国 马虹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49-652,共4页
摘要:目的冠脉搭桥手术全麻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FloTrac/Vigileo(Flotrac),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c组(2mL·kg-loh“醋酸林格氏液... 摘要:目的冠脉搭桥手术全麻诱导期间应用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FloTrac/Vigileo(Flotrac),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扩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c组(2mL·kg-loh“醋酸林格氏液静脉持续输注,n=30)和S组(10mL·kg^-1万汶扩容.n=30)。应用心电监护仪及FloTrac分别于TI(基础值)、T2(扩容40min后循环稳定期)、T3(麻醉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前)、T4(气管插管后1min)和T5(气管插管后5min及麻醉维持)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结果与各组T1相比,全麻诱导后MAP、CO、CI和SVI均显著降低(P〈0.05),但S组的CI、SV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麻诱导后C组SVV显著升高.并且明显高于s组(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CVP、SVR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麻诱导期间应用万汶扩容,可有效改善麻醉诱导造成的心排出量降低,有利于维持冠脉搭桥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130/0.4 心排出量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冠状动脉搭桥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霁虹 王俊科 +1 位作者 袁治国 张铁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 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I-R(I组)和rhBMP-7处理组(B组),B组于血流阻断前10 m in股静脉给予rhBMP-7 250μg/k...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 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I-R(I组)和rhBMP-7处理组(B组),B组于血流阻断前10 m in股静脉给予rhBMP-7 250μg/kg,C组和I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血流再灌注后24 h取血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含量,心肌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rhBMP-7处理组大鼠心肌I-R24 h后,其心肌酶含量、氧自由基MDA、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低于I组;SOD活性增加(P<0.01)。心肌细胞的坏死程度也明显轻于I组。结论rhBMP-7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抗氧化酶活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重组鼠骨形态发生蛋白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霁虹 王俊科 袁治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构建重组鼠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RT-PCR法获得的重组鼠BMP-7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在FuGENE6.0介导下转染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72... 目的:构建重组鼠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RT-PCR法获得的重组鼠BMP-7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在FuGENE6.0介导下转染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72h后分别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PCR及酶切鉴定证明获得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BMP-7;通过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证明pcDNA3.1-BMP-7能有效转染心肌细胞并表达BMP-7蛋白。结论:应用pcDNA3.1载体系统可有效转染重组鼠BMP-7,为应用于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心肌细胞 基因表达 转染
下载PDF
棋盘井洗煤厂煤泥水分级浮选工艺改造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磊 袁治国 +2 位作者 曹永丹 曹钊 张金山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2,共4页
针对煤泥水处理过程中浮选跑粗和浮选时间不足的问题,神华蒙西棋盘井洗煤厂结合自身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煤泥水分级设备和浮选工艺流程改造。通过工艺流程改造提高了分级效率和精煤产率,降低了浮选尾煤损失、精煤高灰率和尾煤低灰率,提升... 针对煤泥水处理过程中浮选跑粗和浮选时间不足的问题,神华蒙西棋盘井洗煤厂结合自身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煤泥水分级设备和浮选工艺流程改造。通过工艺流程改造提高了分级效率和精煤产率,降低了浮选尾煤损失、精煤高灰率和尾煤低灰率,提升了生产指标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跑粗 技术改造 效率
下载PDF
矿物粒径对煤泥浮选效果影响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金山 袁治国 +1 位作者 张弘强 李现龙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4年第4期7-10,共4页
为了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利用水平,浮游选矿理论研究在洁净煤技术中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与科研单位的重视。影响浮选的因素很多,矿粒直径作为有用煤的本身性质,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也很大。结合实际生产与试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阐... 为了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利用水平,浮游选矿理论研究在洁净煤技术中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与科研单位的重视。影响浮选的因素很多,矿粒直径作为有用煤的本身性质,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也很大。结合实际生产与试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阐述了国内外关于粒径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煤泥浮选中的颗粒效应提供多种参考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颗粒效应 动力学 煤岩学
下载PDF
Mg修饰锌孔雀石催化甲醇合成的性能研究
15
作者 袁治国 张凡 +4 位作者 杨世礼 徐晓颖 刘晨阳 邱正璞 魏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9-1255,共7页
焦炉煤气制甲醇的复杂工况给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带来挑战。本工作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镁含量的锌孔雀石样品,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热重-质谱、N_(2)物理吸附、H_(2)程序升温还原、CO_(2)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锌孔雀石及焙烧... 焦炉煤气制甲醇的复杂工况给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带来挑战。本工作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镁含量的锌孔雀石样品,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热重-质谱、N_(2)物理吸附、H_(2)程序升温还原、CO_(2)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锌孔雀石及焙烧后的样品进行表征,考察镁元素的添加对锌孔雀石结构和甲醇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镁元素的添加提高了锌孔雀石结构内部的铜取代程度,促进了焙烧后催化剂内部高温碳酸盐的形成。随着镁含量的增加,焙烧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还原后的单质铜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原位XRD结果表明,少量镁元素在催化剂热处理过程中能有效抑制单质铜晶粒尺寸生长。评价显示催化剂的初始活性随着镁元素的添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热处理后含镁催化剂活性仍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镁元素的适量添加有助于提高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初始活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晶粒 镁元素 热稳定性
下载PDF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PTCA支架内再狭窄
16
作者 袁治国 孙爱军 +2 位作者 张红旗 王克强 葛均波 《解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PTCA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联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50例经PTCA支架植入术后半年内发生再狭窄的患者和85例经PTCA支架植入在半... 目的 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PTCA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联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50例经PTCA支架植入术后半年内发生再狭窄的患者和85例经PTCA支架植入在半年内未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之间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结果 再狭窄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型频率(CC 14%、CT 54%、TT 32%),等位基因频率(C 41%、T 59%)与未狭窄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型频率(CC31.8%、CT 44.7%、TT 23.5%),等位基因频率(C 54.2%、T 45.8%)比较统计学上有差异。结论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可能与PTCA支架内再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亚单位基因 G蛋白 C825T PTCA 支架内再狭窄 多态性 CT 等位基因频率 片断长度 限制性内切酶
下载PDF
ACE基因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王时俊 葛均波 +3 位作者 孙爱军 袁治国 张红旗 王克强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2003年入我院治疗,成功实施PTCA合并支架植入手术的华东地区冠心病患者共197例,并作为期半年的追踪随访,按照二次...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2003年入我院治疗,成功实施PTCA合并支架植入手术的华东地区冠心病患者共197例,并作为期半年的追踪随访,按照二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术后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然后运用PCR技术对这197例患者样本进行ACE基因分型,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判断ACE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结果:197例患者中再狭窄组为58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25.9%、39.6%、34.5%;未狭窄组为139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33.8%、43.9%、22.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3.2N).P>0.05)。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的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2.6%和55.8%,亦无显著差异(x2=3.326.P>0.05)。结论:ACE基因1/D多态性与支架术后再狭窄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多态性 术后再狭窄 PTCA 相关性研究 支架植入 ACE基因I/D多态性 2001-2003年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支架内再狭窄 基因的多态性 E基因型 冠心病患者 PCR技术 统计学方法 D等位基因 植入术后 华东地区 植入手术 追踪随访
下载PDF
rrBMP-7基因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许霁虹 王俊科 +1 位作者 袁治国 张铁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对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将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120min,复氧240min;转染组(BT组):将重组鼠BMP-7质粒转染心肌细...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对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将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120min,复氧240min;转染组(BT组):将重组鼠BMP-7质粒转染心肌细胞后,再缺氧120min/复氧240min。每组重复8次。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以心肌细胞搏动功能评定、台盼蓝摄取率和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来表示,同时检测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钙含量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LDH、CPK含量显著增高,台盼蓝摄取率增加,SOD活性和细胞搏动频率显著下降,MDA和钙离子含量显著增高。与HR组比较,BT组心肌细胞台盼蓝摄取率降低,LDH活性减低,SOD活性增高,MDA含量下降,细胞内钙离子含量降低。结论BMP-7转染可对抗缺氧复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对抗缺氧复氧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7 转染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谈职技高师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19
作者 袁治国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0年第1期88-88,共1页
一、过硬的政治品质和良好的思想修养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报效祖国的各项技能,而且应该具有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坚定持久的政治信仰.目前,职... 一、过硬的政治品质和良好的思想修养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跨世纪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报效祖国的各项技能,而且应该具有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坚定持久的政治信仰.目前,职技高师院校各专业办学特色突出——职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三者有机统一,而且毕业生大都走上科研、生产、教学和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尤其是农、林、牧等专业),因此过硬的政治品质和良好的思想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技高师 学生干部 素质 综合能力 工作方法
下载PDF
扶贫扶智,把希望播撒在田野上——修武县扶贫工作侧记
20
作者 彭永 袁治国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09年第8期22-23,共2页
大置广厦千万间 一排排整齐的新房,独立的小院,蓝白相问的栅栏…… 这不是富豪的别墅群,这是河南省修武县方庄镇里窑村的整体搬迁工程,是里窑村里长浴河、外长浴河、小边沟三个自然村村民的新房.
关键词 扶贫工作 修武县 搬迁工程 别墅群 河南省 自然村 新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