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8年:我的无问南北——袁济喜谈治学
1
作者 袁济喜 《艺术广角》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袁济喜教授1978年参加高考,之所以报考中国人民大学主要有三个原因。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但挡不住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这些学子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与信念。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期间,袁济喜教授养成了... 袁济喜教授1978年参加高考,之所以报考中国人民大学主要有三个原因。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但挡不住处在历史转折关头的这些学子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与信念。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期间,袁济喜教授养成了独立思考、不傍他人的学术价值观,特别是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他的学术探索影响至深,也是他的学术志趣所在。老师们的传道授业也为他后来的研究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治学态度上,袁济喜教授认为学术贵在勇气,贵在创新,他的《六朝美学》就是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中国人民大学 思想解放 治学 《六朝美学》
下载PDF
“青青河畔草”何以成为经典
2
作者 袁济喜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4,共10页
《青青河畔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大胆打破了思妇诗的正统模式,以其率真自然的表达与无迹可求的风格,展现出新的人性内容,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并在六朝引起了许多著名文人的拟作,成为经典作品。汉魏以来一些著名文... 《青青河畔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大胆打破了思妇诗的正统模式,以其率真自然的表达与无迹可求的风格,展现出新的人性内容,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并在六朝引起了许多著名文人的拟作,成为经典作品。汉魏以来一些著名文士对于《青青河畔草》的拟代之作,体现出经典化的实质精神是对内在生命的真实抒写,其所代之物乃生命之感兴,反映出六朝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重新认识与表达,而拟代作品能够经典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当时玄学思潮宣扬的自然人性之道。这种拟作过程折射出文士的审美观,有着深层的心理因素,反映出经典内容的代兴,有助于发掘汉魏以来文学经典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青河畔草 经典 代兴 现代视野
下载PDF
《彖传》与中国文学
3
作者 袁济喜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彖传》是《周易》的重要部分,它与《周易》的其他内容共同构筑起这本群经之首的思想智慧与精神意蕴。《彖传》对于中国文学的审美判断、人文化成、言说方式都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启悟作用。对于它的这些功能与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 《彖传》是《周易》的重要部分,它与《周易》的其他内容共同构筑起这本群经之首的思想智慧与精神意蕴。《彖传》对于中国文学的审美判断、人文化成、言说方式都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启悟作用。对于它的这些功能与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文学的深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判断 二气交感 人文化成 叹卦
下载PDF
汉魏易代与高堂隆“切谏”诗学
4
作者 袁济喜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1期63-77,共15页
高堂隆是三国时魏国的重要政治人物,经历了武帝、文帝与明帝三个时期,他秉持儒家人格风操,对当时的政治活动发表了许多看法。尤其是他勇于对魏明帝劳民伤财、穷奢极欲的行为进行谏阻,利用经学加以说服,光大了儒家诗学的切谏精神,发展了... 高堂隆是三国时魏国的重要政治人物,经历了武帝、文帝与明帝三个时期,他秉持儒家人格风操,对当时的政治活动发表了许多看法。尤其是他勇于对魏明帝劳民伤财、穷奢极欲的行为进行谏阻,利用经学加以说服,光大了儒家诗学的切谏精神,发展了汉代的诗学,并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堂隆 魏国政治 切谏 诗学
下载PDF
古代山水审美中物我关系的重构——以谢灵运《山居赋》为中心
5
作者 袁济喜 刘睿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50,共7页
谢灵运《山居赋》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卓有建树,在中国古代山水审美理论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拓展了中国古代山水审美中的物我关系,即改变了先秦两汉以来的单一静观方式,形成了居游享受与审美赏会相结合的物我关系,体现出对山水审美中身... 谢灵运《山居赋》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卓有建树,在中国古代山水审美理论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拓展了中国古代山水审美中的物我关系,即改变了先秦两汉以来的单一静观方式,形成了居游享受与审美赏会相结合的物我关系,体现出对山水审美中身心关系、性理关系的思考。《山居赋》中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不同于辞赋传统与以往的山水栖居传统,而是表达了以“意得”“赏心”为旨趣的观点,开拓出超世与现世的自得之场,影响着后世山水审美中对主体精神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山居赋 物我关系 审美距离
下载PDF
《世说新语》之“我”与魏晋社会风景
6
作者 袁济喜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114,共9页
《世说新语》的称谓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从“我”这一称谓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可以考量当时的社会风景,审视时代趣尚。魏晋是世族名流占据历史舞台,与皇权平分秋色的特殊年代,《世说新语》中“我”的称谓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彰显出当时... 《世说新语》的称谓中蕴藏着丰富的内容,从“我”这一称谓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可以考量当时的社会风景,审视时代趣尚。魏晋是世族名流占据历史舞台,与皇权平分秋色的特殊年代,《世说新语》中“我”的称谓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彰显出当时世族生活的情景,以及世族与文士任诞开放、崇尚自我的伦理意识,影响到当时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我”字演变 时代风尚 文学观念
下载PDF
“诸子的黄昏”与华丽的转身——萧绎《金楼子》再探讨
7
作者 袁济喜 王子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1-118,共8页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是南朝子书的代表作,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本书既是对传统子书的传承,又充满着内在的矛盾,它以杂家的方式进行编写,原创性有所缺失。但从深层的历史原因来看,齐梁世族与皇室中人精神世界的世俗化,导致了作者萧...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是南朝子书的代表作,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本书既是对传统子书的传承,又充满着内在的矛盾,它以杂家的方式进行编写,原创性有所缺失。但从深层的历史原因来看,齐梁世族与皇室中人精神世界的世俗化,导致了作者萧绎原创性的匮乏,与此同时,该作子书与集部诗文评的交叉互融,产生了《金楼子·立言篇》中对于文笔之辨的新观点。从总体上来看,《金楼子》不应视为“诸子的黄昏”,而应看做子书在南朝的“华丽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绎 《金楼子》 文笔之辨 华丽转身
下载PDF
疏野与诗话
8
作者 袁济喜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4期36-47,I0002,共13页
诗话中的“疏野”之境,是一种“天放”境界,与中华古典文化中“野”的概念发展紧密相关。在传统文化中,庄子、孟子、荀子以及《吕氏春秋》对“野”都有过阐释,嵇康、陶渊明、苏轼等在诗歌中对“野”趣都有过创作实践,这些都推动了“疏... 诗话中的“疏野”之境,是一种“天放”境界,与中华古典文化中“野”的概念发展紧密相关。在传统文化中,庄子、孟子、荀子以及《吕氏春秋》对“野”都有过阐释,嵇康、陶渊明、苏轼等在诗歌中对“野”趣都有过创作实践,这些都推动了“疏野”诗学的发展。晚唐诗论家司空图以人的生存状态来彰显“疏野”的诗学理念,将生存与疏野加以诗性融合,并影响到明清诗书画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野 天放 诗学
下载PDF
再论西魏、北周之际文学复古思想的兴起与衰落——兼论陈寅恪先生之“关陇文化本位政策”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济喜 李俊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0-197,共8页
西魏苏绰推动文风"复古"是六朝至隋唐文学思想史最具转折意义的事件。近人陈寅恪从史学的角度考察以之为"关陇文化本位政策"的一部分。其实,复古思想的兴起乃是缘于当时仍然流行的"文质相革"的思想传统,... 西魏苏绰推动文风"复古"是六朝至隋唐文学思想史最具转折意义的事件。近人陈寅恪从史学的角度考察以之为"关陇文化本位政策"的一部分。其实,复古思想的兴起乃是缘于当时仍然流行的"文质相革"的思想传统,同时包含着转换西魏集团内部山东士人政治认同的现实需要。其衰落也是因为这种政治认同实现,山东士人在苏绰死后复又占据优势地位,使得他们所秉承的"洛阳文风"复兴,从而取代了复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绰 入关山东士人 复古思想 兴起 衰落
下载PDF
《周易》贲卦对六朝文学理论的启迪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济喜 李小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共7页
《周易》是"六经之首",作为经典对于人生奥秘与文章枢机进行的阐释,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周易·贲·彖传》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学观念和"白贲"美学思想... 《周易》是"六经之首",作为经典对于人生奥秘与文章枢机进行的阐释,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周易·贲·彖传》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学观念和"白贲"美学思想,不仅为古代文论提供了一种美的范式和标准,也反映并实践了魏晋审美观念的变化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卦 人文化成 贲象穷白 六朝文论
下载PDF
当代中国美育的悲壮使命 被引量:14
11
作者 袁济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7,共5页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正处于严峻的挑战之中 :一方面正经受着现代化过程摆脱体制僵化、愚昧无知、贪污腐化与经济变革等的痛苦 ,另一方面正经受着西方传来的后工业文明价值解体的冲击 ,因而当代中国的美育悲壮的使命 ,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正处于严峻的挑战之中 :一方面正经受着现代化过程摆脱体制僵化、愚昧无知、贪污腐化与经济变革等的痛苦 ,另一方面正经受着西方传来的后工业文明价值解体的冲击 ,因而当代中国的美育悲壮的使命 ,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其重要任务 ,一是人生价值的启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当代 中国 人生价值 人格境界
下载PDF
神会与妙悟──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心理学范畴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济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6-33,42,共9页
“神会”是指鉴赏心理中的直观体验,它是基于老庄直觉论之上的审美把握方式;“妙悟”说则是唐宋以后在禅宗影响下形成的审美方式;古代文论的鉴赏理论从神会走向妙悟,是随着唐代中叶特别是宋代以后,士大夫的审美心理走向淡泊宁静而... “神会”是指鉴赏心理中的直观体验,它是基于老庄直觉论之上的审美把握方式;“妙悟”说则是唐宋以后在禅宗影响下形成的审美方式;古代文论的鉴赏理论从神会走向妙悟,是随着唐代中叶特别是宋代以后,士大夫的审美心理走向淡泊宁静而形成的,它们鲜明地标志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鉴赏心理与西方文论迥异的直观浑朴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会 妙悟 鉴赏心理 中国 古代 文学理论 禅宗 文学鉴赏 审美心理
下载PDF
论林语堂的审美人生观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济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97,共7页
林语堂是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对于中西文化的了解与修养,阐释了中国文化与美学中的重要问题。他的美学重在对于生活艺术的探讨,以及倡导感性至上的审美价值观,其中既有西方美学的影子,更有中国传统美学与文化的神髓。
关键词 林语堂 人生哲学 审美观念 审美价值观 西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下载PDF
孤苦与逍遥——汉魏以来文士的一种心态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济喜 洪祖斌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7年第6期42-49,共8页
孤苦与逍遥———汉魏以来文士的一种心态袁济喜洪祖斌也许在人类所有的心理障碍中,孤独是一种最为难治,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尤其是对从事精神文化创造活动的士人来说,往往身体的苦难与摧折可以挺过,但是孤独却是最为可怕的... 孤苦与逍遥———汉魏以来文士的一种心态袁济喜洪祖斌也许在人类所有的心理障碍中,孤独是一种最为难治,也是最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尤其是对从事精神文化创造活动的士人来说,往往身体的苦难与摧折可以挺过,但是孤独却是最为可怕的。苏武在被匈奴拘囚的十数年中,除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阮籍 《大人先生传》 嵇康 庄子 逍遥游 逍遥论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政治斗争 自然之道
下载PDF
学术腐败与道德危机 被引量:12
15
作者 袁济喜 《学术界》 2000年第4期180-18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学术腐败 官本位 社会道德
下载PDF
文化保守主义:世纪之交中国文化的重新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济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中国文化 世纪之交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文化主张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托古改制 物质文明 近代以来
下载PDF
兴:魏晋六朝艺术生命的激活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济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8,共8页
“兴”是中国古代审美人生范畴的集中体现,它在先秦两汉年代还大多局限于对《诗经》的解说与演绎上,至魏晋六朝时代则与艺术人生融为一体,成为士人精神的体现,并进而激活了艺术创作。它使文士借助于自然景观与社会人事的种种感发而... “兴”是中国古代审美人生范畴的集中体现,它在先秦两汉年代还大多局限于对《诗经》的解说与演绎上,至魏晋六朝时代则与艺术人生融为一体,成为士人精神的体现,并进而激活了艺术创作。它使文士借助于自然景观与社会人事的种种感发而兴怀抒情,咏物寄心,将自然生命升华为艺术生命,形成了丰厚的范畴内涵,并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 魏晋六朝时期 审美活动 士人精神 艺术创作 美学 艺术观念
下载PDF
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应劭《风俗通义》新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济喜 宋亚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0-135,2,共6页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历来归为子部杂家,研究者较少从审美批评和风俗批评的角度进行探讨。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既沉潜在精英文化中,又浸润在感性可观的社会风尚中,后者容易为研究者忽视。《风俗通义》中的采风观俗意识,以及在士林士...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历来归为子部杂家,研究者较少从审美批评和风俗批评的角度进行探讨。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既沉潜在精英文化中,又浸润在感性可观的社会风尚中,后者容易为研究者忽视。《风俗通义》中的采风观俗意识,以及在士林士风、人物品鉴、审美风尚、音乐歌谣等方面所体现的批评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风俗批评与审美批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俗通义 风俗批评 审美批评 审美风尚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特质及创新性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济喜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7期15-25,共11页
传统艺术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她是在远古生民的生存与创造活动中形成的。传统艺术精神追求人生的自由与解放,在儒、道两家的思想形态中得到孕育与光大,汉代以来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兼收并蓄,富有活力。传统艺术精神具有自我批判、... 传统艺术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她是在远古生民的生存与创造活动中形成的。传统艺术精神追求人生的自由与解放,在儒、道两家的思想形态中得到孕育与光大,汉代以来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兼收并蓄,富有活力。传统艺术精神具有自我批判、不断创新的功能,在近现代获得重新阐释与发展,成为我们今天艺术精神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艺术 人文魅力 艺术精神 “两创”发展
下载PDF
国学与现代中国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济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4,共6页
国学与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在现代命运多悲.然而,历经磨难,生生不息,在今天的生命力更得到激活。
关键词 国学 中华命运 生生不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