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TGF-β_1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卫兵 刘健虎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福兵 韩永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IFN -α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血清TGFβ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HA、LN和PCⅢ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GFβ1、HA、LN和PCⅢ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 目的探讨IFN -α对慢性乙型病毒肝炎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血清TGFβ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HA、LN和PCⅢ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GFβ1、HA、LN和PCⅢ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在治疗后TGFβ1、HA、LN和PCⅢ都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统计学无意义 (P >0 .0 5 )。且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FN -α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治疗 转阳率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医院感染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卫兵 袁福兵 +1 位作者 王春莉 刘健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3月间收治的 7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8例重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有 38例 ,感染发生率为4 8.7% ,感染部位以腹腔、胃肠...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3月间收治的 7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78例重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有 38例 ,感染发生率为4 8.7% ,感染部位以腹腔、胃肠道、呼吸道占前 3位 ;G-杆菌 11株 (5 5 % ) ,真菌 5株 (2 5 % ) ,G+球菌 4株 (2 0 % ) ;并发医院感染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率为 94 .7% ,病死率为 6 8.4 % ,均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P<0 .0 1)。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容易继发各种医院感染 ,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重型肝炎 预后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卫兵 袁福兵 石尧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4-226,共3页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报道了1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23.1%。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和使用激素的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者医院感染率达47.1%,与单独应...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报道了1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23.1%。医院感染率随住院时间和使用激素的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者医院感染率达47.1%,与单独应用激素者医院感染率17.4%比较,P<0.01。另外,脏器累及数越多,医院感染率也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占前3位。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共检出3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8株(51.5%)、革兰氏阳性球菌12株(34.2%)、真菌5株(14.3%)。发生医院感染后的病死率(20.6%)与无医院感染者的病死率(2.66%)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院感染 调查
下载PDF
抗结核化疗对73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肝功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卫兵 卢柏安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福兵 刘健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69-169,共1页
关键词 肺结核 并发症 乙型肺炎 HBV 药物疗法 肝功能
下载PDF
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抗痨化疗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卫兵 卢柏安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福兵 刘健虎 《南京部队医药》 2000年第3期3-4,共2页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抗痨化疗中肝功能受药物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则肺功能。采用以异烟肼、利福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抗痨化疗中肝功能受药物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则肺功能。采用以异烟肼、利福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结果 73例合并 HBV 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受损率达53.4%,而不合并 HBV 感染的单纯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率为9.1%,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HBeAg 阳性组的肝功能受损率达80%,与 HBeAg 阴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改用对肝功能损害较轻的抗结核药物,并积极行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缓解,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肺结核合并 HBV 感染的患者,在抗痨化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病毒有复制者尤其如此。故尔对抗痨化疗方案应作适当调整,并要加强保肝治疗,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患者 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肝功能
下载PDF
NLR联合血清IL-6水平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祝欣雯 王卫兵 +1 位作者 袁福兵 吴鑫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HBV-ACLF患者72例,给予综合内科治疗,观察28 d生存率.常规检测血... 目的研究应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HBV-ACLF患者72例,给予综合内科治疗,观察28 d生存率.常规检测血常规,计算NLR,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期预后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联合血清IL-6水平预测近期预后的效能.结果72例HBV-ACLF患者28 d生存53例,死亡19例(26.4%);死亡患者NLR为(7.2±2.2),血清IL-6水平为(13.6±3.5)pg/ml,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分别为(3.7±1.0)和(8.7±1.5)pg/ml,P<0.05],死亡组年龄、肝性脑病发生率和MELD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而PLT计数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肝性脑病、MELD评分、NLR和血清IL-6水平均为影响近期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经ROC分析显示,分别以NLR>4.93和血清IL-6水平>10.9 pg/ml为截断点,两者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4.9%.结论应用NLR和血清IL-6水平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下载PDF
血清HBsAg阴性肝炎患者肝内HBsAg和 HGVNS_5检测
7
作者 欧阳茂 刘健虎 +3 位作者 李锡寿 王春莉 谭晓风 袁福兵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0-31,共2页
临床上经常有病原学不明的病毒性肝炎,为了探讨其病原学特点,本文检测了68例血清HBsAg阴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及庚型肝炎病毒抗原情况,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组织标本 选自1984~1997年我院收治的血清学HBsAg阴... 临床上经常有病原学不明的病毒性肝炎,为了探讨其病原学特点,本文检测了68例血清HBsAg阴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及庚型肝炎病毒抗原情况,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组织标本 选自1984~1997年我院收治的血清学HBsAg阴性的肝炎病人68例,男性64例,女性4例,年龄17~35岁,平均26岁。全部病例均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68例中HBVM全阴性5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阴性 HBSAG阳性 肝炎患者 病理组织学 肝组织 传染病科 活组织检查 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时患者血清IL-6、IL-8动态变化及意义
8
作者 王春莉 刘健虎 +1 位作者 王卫兵 袁福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 治疗 IL-6 IL-8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39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卫兵 袁福兵 王国俊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42-43,共2页
为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认识,我们利用B型超声图像对389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检测,发现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并不少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本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89例,诊断... 为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认识,我们利用B型超声图像对389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检测,发现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并不少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本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89例,诊断分型参照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389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脂肪肝39例(10.03%),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11~58岁,平均36.5±8.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分析 重度脂肪肝 肝炎患者 肝炎病人 无脂肪 实验室检查 诊断分型 传染病
下载PDF
肝穿刺抽吸组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庚型肝炎病毒的定位
10
作者 欧阳茂 刘健虎 +3 位作者 李锡寿 王春莉 谭晓风 袁福兵 《南京部队医药》 1998年第4期10-15,共6页
国内、外大量资料证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为一种重要指标已用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笔者等对68例各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肝穿刺抽吸组织中HBsAg和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定位检查。
关键词 肝穿刺 庚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定位检查 病理组织学 乙型肝炎病毒 HBCAG 龙舟 晓风
下载PDF
医院内感染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王卫兵 顾晓娅 +2 位作者 袁福兵 王春莉 刘健虎 《肝脏》 2001年第4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重型肝炎 预后 影响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区T^1762-A^1764和前C区A^1896变异对干扰素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卫兵 韩永年 +2 位作者 刘健虎 王春莉 袁福兵 《世界感染杂志》 2002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X区和前C区热点变异对干扰素(IFN)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形态(RFLP)技术检测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治疗前病毒核苷酸序列的突变。结果:A^189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X区和前C区热点变异对干扰素(IFN)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形态(RFLP)技术检测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治疗前病毒核苷酸序列的突变。结果:A^1896变异株不影响治疗结束时应答率,6/8例T^1762-A^1764变异株感染者为应答者。停药后12mo时,l例T^1762-A^1764变异株感染者由无应答者变为应答者:在复发者中,既有T^1762-A^1764变异株感染者,又有A^1896变异株感染者,或两者同时存在。结论:T^1762-A^1764变异者近期疗效好,而A^1896变异者不影响近期疗效;T^1762-A^1764变异者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区 T^1762-A^1764 前C区 A^1896 基因变异 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观察
13
作者 王卫兵 韩永年 +2 位作者 刘健虎 王春莉 袁福兵 《南京部队医药》 2001年第6期26-27,共2页
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具有多种生物作用,不仅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又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3].
关键词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医院感染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卫兵 顾晓娅 +2 位作者 袁福兵 王春莉 刘健虎 《世界感染杂志》 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2年1月~2000年3月间收治的7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78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38例,感染发生率为48.7%,感染部位以腹腔、胃肠道、呼吸道占前3...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2年1月~2000年3月间收治的7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78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38例,感染发生率为48.7%,感染部位以腹腔、胃肠道、呼吸道占前3位。医院感染的致病菌共检出20株,其中G-杆菌ll株(55%),真菌5株(25%),G+球菌4株(20%)。并发医院感染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率为94.7%,病死率为68.4%,均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低于无医院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P<0.01);总胆红素高于无医院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P<0.01)。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容易继发各种医院感染,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后 重型病毒性肝炎 调查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常见的弓形虫病一例
15
作者 王春莉 刘健虎 +1 位作者 朱燕芳 袁福兵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儿童 治疗 弓形虫病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袁福兵 王卫兵 李妮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3102-31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9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9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区不适、腹胀、纳差、乏力、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ST、TBIL、ALT、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下降,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IFN-γ、IL-10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药物性肝脏损伤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肝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关联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海燕 袁福兵 +3 位作者 周学士 吴桂香 戴亚新 徐满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730-2733,共4页
目的探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HBV感染组,同期7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 目的探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HBV感染组,同期7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析、肝功能测定,分析HBV感染、肝功能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关系。结果HBV感染组患者DRB1*1501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DRB1*0701、DRB1*0301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DRB1*1501基因频率呈负相关(P<0.05),与DRB1*0701、DRB1*0301基因频率呈正相关(P<0.05);HBV感染慢性化(PI)组患者DRB1*1501基因型频率低于自限恢复(SR)组(P<0.05),DRB1*0301基因型频率高于SR组(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DRB1*0301基因型频率高于HBV-DNA阴性组(P<0.05)。结论HLA-DRB1*0301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HBV病毒感染、慢性化风险,而HLA-DRB1*1501等位基因可能会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及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病毒 DNA复制状态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1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王春莉 刘健虎 +2 位作者 谭晓风 朱燕芳 袁福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85-787,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P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女性19例,确诊时平均年龄(49.3±9.7)岁,从初诊到确诊间隔时间为9.6(1.5~22)年。常见临床表现多为乏力(90.5%),黄疸(85...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P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女性19例,确诊时平均年龄(49.3±9.7)岁,从初诊到确诊间隔时间为9.6(1.5~22)年。常见临床表现多为乏力(90.5%),黄疸(85.7%),脾肿大(57.1%)。所有患者血清谷胺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显著升高,分别为(879.0±199.5)U/L和(710.4±564.6)U/L,85.7%(18/21)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8例肝穿刺病理形态学改变主要为:小叶间胆管损伤87.5%(7/8)、碎屑样坏死75%(6/8)、纤维化62.5%(5/8)、胆色素聚集50%(4/8)等。结论PBC以中年女性多见,临床工作中需综合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检查及时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谷胺酰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