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袁芮芮 殷利川 杨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30-34,38,共6页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4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常规组254例...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4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常规组25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感染预防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感染预防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局部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关节愈合不良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置管率、置管时长、手术人员、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葡萄球菌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葡萄球菌感染率和非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稍高于常规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率术后切口总感染率均稍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葡萄球菌致病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试验组深部切口感染率及骨髓炎发生率稍低于常规组,关节融合不良的发生率稍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相对于常规预防用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降低术后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方面能起到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去甲万古霉素 局部应用 切口感染
下载PDF
卡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栗红星 袁芮芮 赵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究卡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在血... 目的探究卡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在血糖控制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血糖控制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卡格列净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量白蛋白尿(MAU)、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β2-微球蛋白(β2-MG)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1、3个月FBG、2 h PBG、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7%(51/5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9.64%(39/56),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632,P=0.019)。两组治疗后3个月MAU、TGF-β1及β2-MG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MAU、TGF-β1及β2-M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01);两组治疗后3个月血清IL-6、hs-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血清IL-6、hs-CRP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卡格列净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有效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MAU、TGF-β1及β2-MG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有利于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卡格列净 厄贝沙坦 尿微量白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Β2-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真实世界骨科术后康复影响因素及围术期用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袁芮芮 刘海净 +1 位作者 吴叶红 吕立勋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探究影响骨科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并依据影响因素提出可采取的药学干预策略及用药合理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开滦总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相关信息以及围术期应用... 目的探究影响骨科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并依据影响因素提出可采取的药学干预策略及用药合理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开滦总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相关信息以及围术期应用药物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住院时长、术后24 h视觉模拟(VAS)评分、出院时VAS评分、3个月复诊时VAS评分以及住院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分析,建立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共收集到9258例患者信息,性别、年龄、手术类别、麻醉类别及术后镇静药物均可影响骨科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其中,女性、应用静吸复合麻醉、单用吗啡类镇痛药及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可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的概率。结论老年女性患者在骨科术后康复的过程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静脉麻醉及术后应用吗啡联合非甾体抗炎药镇痛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预后 围手术期用药 影响因素 用药合理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