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ras基因突变与不同部位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袁辰桐 杨方正 +2 位作者 王胜男 宫之奇 李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8-92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结肠癌肿瘤原发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2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K-ras基因突变情况与不同部位结肠癌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结肠癌肿瘤原发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2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K-ras基因突变情况与不同部位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左、右半结肠癌患者K-ras基因的突变率羞异有统计学意义(26.4%比47.8%,P=0.001)。肿瘤部位与患者的K-ras基因型、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T分期及清扫淋巴结数量均有关(均P<0.05)。与左半结肠癌患者相比,右半结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阳性突变率更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HR=0.499,95%C1:0.266~0.934,P=0.030)、,肿瘤位置(HR=2.695,95%CI:1.350~5.380,P=0.005),肝转移(HR=5.600,95%CI:1.683~18.635,P=0.005)及组织学类型(HR=0.461,95%C1,0.225~0.941,P=0.034)均是影响K-ras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RR=2.245,95%CI:1.269~3.971,P=0.005),K-ras基因突变(RR=1.847,95%CI:1.078~3.165,P=0.026)及肝转移(RR=2.903,95%C1:1.368~6.161,P=0.006)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K-ras基因突变与结肠癌肿瘤原发灶部位密切相关,可以为患者靶向药物治疗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突变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袁辰桐 李兆鹏 +3 位作者 杨方正 王胜男 宋彦呈 李宇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与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原发灶的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292例,检测其...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与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原发灶的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292例,检测其MSI状态,将两组患者按照1∶1匹配,应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COX回归分析MSI状态与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度MSI的风险在年轻患者(OR=0.340,95%CI:0.126~0.921,P=0.034)、肿瘤于右半结肠(OR=7.985,95%CI:3.040~20.973,P<0.001)、病理倾向于黏液腺癌(OR=4.285,95%CI:1.495~12.284,P=0.007)、分化更差(OR=4.848,95%CI:1.597~14.716,P=0.005)、N0分期(OR=0.235,95%CI:0.077~0.719,P=0.011)的结肠癌患者中增加。微卫星稳定组结肠癌患者总生存率(66.7%)与MSI-H组总生存率(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回归分析显示MSI状态(HR=0.367,95%CI:0.151~0.891,P=0.027)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在Ⅱ期和Ⅲ期结肠癌中,MSI-H肿瘤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MSI状态可以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Miles术中折刀位与截石位近期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3
作者 刘曙光 宋彦呈 +6 位作者 李兆鹏 李兆 郭栋 袁辰桐 陈栋 牛兆建 李宇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les术式在折刀位与截石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腹腔镜下行Miles手术治疗的2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体位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折刀位...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les术式在折刀位与截石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腹腔镜下行Miles手术治疗的2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体位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折刀位组55例,截石位组159例。按1:2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共纳入165例进行后续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血液检查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折刀位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截石位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5,P<0.05),术后会阴部切口引流管第一天引流量(Z=-2.10,P<0.05)、第二天引流量(Z=-2.46,P<0.05)、第三天引流量(Z=-2.39,P<0.05)均少于截石位组引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最高值低于截石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术后患者出院会阴部带引流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结论:从近期的临床疗效来看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折刀位与截石位组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创面渗出较少,术后炎症反应轻,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俯卧折刀位 传统截石位 MILES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