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坡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力学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袁雪红 高照良 +2 位作者 张翔 杜捷 张小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为了探讨草本植物根系固土的主要机制。以适宜的护坡植物白三叶、小冠花、黑麦草、早熟禾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根系分布特征和抗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禾本科植物的根长密度以指数函数形式逐渐减少,豆科植物的... 为了探讨草本植物根系固土的主要机制。以适宜的护坡植物白三叶、小冠花、黑麦草、早熟禾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根系分布特征和抗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禾本科植物的根长密度以指数函数形式逐渐减少,豆科植物的根长密度以多项式形式先增后减;随着距主茎距离的增加,禾本科植物根长密度逐渐减少,豆科植物根长密度先增后减;在根径0.1-3mm范围内,豆科植物平均抗拉力大于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的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关系,早熟禾和黑麦草的抗拉力与根径分别呈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关系;四种植物根系抗拉强度均表现为随根径的增加而减小;四种植物根系应力与应变关系表现为对数函数关系,表现为非线性弹性特征;根径相同时,不同植物的应力表现为:白三叶〉小冠花〉黑麦草〉早熟禾。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其护坡特性,表现为豆科植物优于禾本科植物,其中白三叶的护坡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根长密度 抗拉强度 应力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豆科植物对黄土高原弃土场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袁雪红 高照良 +3 位作者 张翔 杜捷 白皓 徐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为了探究豆科植物种植初期对黄土高原地区弃土场的改良效果,本文采用野外模拟弃土场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在弃土场上种植柠条、白三叶、红豆草、草木樨和紫花苜蓿5种豆科植物,研究1年后弃土场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各小... 为了探究豆科植物种植初期对黄土高原地区弃土场的改良效果,本文采用野外模拟弃土场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在弃土场上种植柠条、白三叶、红豆草、草木樨和紫花苜蓿5种豆科植物,研究1年后弃土场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各小区种植植物1年后,土壤水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土壤养分硝态氮质量分数增加,有机质、速效钾的质量分数除了草木樨有所增加以外,其他均减少,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均减少,土壤中的速效钾由于植物生长消耗而减少,但其质量分数丰富,足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质量分数表现为表聚作用,且硝态氮的质量分数均大于铵态氮;植被对土壤的改良程度依次为白三叶>柠条>红豆草>紫花苜蓿>草木樨。因此,种植豆科植物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水分和氮素营养,为今后弃土场土壤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场 豆科植物 土壤改良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特性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翔 高照良 +2 位作者 杜捷 袁雪红 王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4,32,共7页
通过不同流量(35,45,55L/min)、不同坡度(24°,28°,32°)的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强度与放水强度、产沙率密切相关,三者之间呈多元线性相关;坡面径流强度随... 通过不同流量(35,45,55L/min)、不同坡度(24°,28°,32°)的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对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产沙的时空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流强度与放水强度、产沙率密切相关,三者之间呈多元线性相关;坡面径流强度随冲刷时间呈波动式增大趋势;平均含沙量和产沙比均随坡度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峰值出现在坡度为28°时;径流强度和产沙率在冲刷时间为10min时出现第一个峰值;坡面产沙过程呈现产沙率剧增、波动和稳定发展3个阶段;累计产沙量与累计径流量呈线性关系。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堆积体坡面水土流失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验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工程堆积体 放水冲刷 径流
下载PDF
pH与石灰性水稻土铁氧化还原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金珠 王旭刚 +3 位作者 袁雪红 张苹 胡俊 孙丽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光照和pH是调控土壤铁氧化物厌氧生物氧化还原的关键环境因素。本文采用恒温厌氧培养试验研究了黑暗、光照条件下土壤pH的变化及pH对铁氧化还原的影响,探索了pH与Fe(II)和水溶性无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可改变土壤厌氧培养过程... 光照和pH是调控土壤铁氧化物厌氧生物氧化还原的关键环境因素。本文采用恒温厌氧培养试验研究了黑暗、光照条件下土壤pH的变化及pH对铁氧化还原的影响,探索了pH与Fe(II)和水溶性无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可改变土壤厌氧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趋势,避光培养时土壤pH呈降低趋势,光照时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pH介于4-9之间均可发生铁的还原反应,pH=7时还原量最大,128.5 μmol g^-1,pH调至4和9均可抑制避光条件下的铁还原。光照条件下pH 6-8时可发生Fe(II)的再氧化,控制初始pH为7时可使其再氧化量增加77.13%,达49.17 μmol g^-1。厌氧培养过程中Fe(II)与水溶性无机碳在避光时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H与Fe(II)和水溶性无机碳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水稻土 铁氧化还原 水溶性无机碳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晶明 丁蓉 +2 位作者 白新艳 袁雪红 李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检查对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难度的价值。方法对180例因急性胆囊炎接受LC的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综合分析胆囊轮廓、胆囊颈部、囊壁厚度、囊壁回声、囊内回声情况,评估胆囊周围、Calot三角区的粘连程度...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检查对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难度的价值。方法对180例因急性胆囊炎接受LC的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综合分析胆囊轮廓、胆囊颈部、囊壁厚度、囊壁回声、囊内回声情况,评估胆囊周围、Calot三角区的粘连程度,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检查综合性评估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的敏感度为92.78%(90/97),特异度为93.98%(78/83),准确率为93.33%(168/180)。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对预测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难度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超声检查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流水力学参数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翔 高照良 +1 位作者 袁雪红 王凯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为采用水力学参数特性揭示黄土高原沟壑区工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开展了野外放水冲刷试验。通过组合不同流量(35、45、55L/min)、不同坡度(24°、28°、32°)的试验,对坡面沟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水力学参数特性进... 为采用水力学参数特性揭示黄土高原沟壑区工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开展了野外放水冲刷试验。通过组合不同流量(35、45、55L/min)、不同坡度(24°、28°、32°)的试验,对坡面沟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水力学参数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面细沟水流的平均流速与水深主要受流量控制,二者均与单宽流量呈幂函数关系,且流速随冲刷时间的持续和冲刷形态的变化呈现上下起伏—瞬时增大—稳定的波动或减小—趋于稳定的变化历程。在所有坡度和流量范围内,雷诺数Re在42.9-1 082.8之间变化,雷诺数Re随坡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抛物线趋势。由坡面流弗劳德数Fr随冲刷历时变化情况表明,坡面径流形态是由急流向缓流发展。阻力系数f在0.019-0.94之间变化,f随坡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且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粗糙系数n随雷诺数增大而增大,且其与雷诺数存在显著性的指数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数,对解决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弃渣场、取土场等水土流失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堆积体 陡坡 放水冲刷 细沟侵蚀 水力学特性 黄土高原沟壑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建春 张军连 +3 位作者 周杨 李宪文 肖霖 袁雪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38,共7页
研究目的: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建立一套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文献法,实证法,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用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布局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选择适宜性指数、协... 研究目的: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建立一套定量化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文献法,实证法,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用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布局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体系,选择适宜性指数、协调性指数与合理性指数作为分区布局合理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并以银川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例,进行实例论证。研究结论:该研究方法体系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布局评价,通过定量计算,确定银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适宜性指数、协调性指数与合理性指数分别为36.11、34.12和70.23,从而得出银川市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是基本合理的,并结合可视化分析识别出其中不合理区域的分布及其原因。研究对于识别规划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空间布局评价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下载PDF
水稻土中铁氧化还原循环的光照水分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旭刚 郭大勇 +2 位作者 张苹 袁雪红 孙丽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3-859,共7页
水稻土中铁的氧化还原循环与CO2和CH4排放关系密切。采用恒温厌氧培养试验分别在黑暗、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状况对水稻土中铁氧化还原过程、水溶性碳含量及CO2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光照是调控土壤铁氧化还原过程及其... 水稻土中铁的氧化还原循环与CO2和CH4排放关系密切。采用恒温厌氧培养试验分别在黑暗、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分状况对水稻土中铁氧化还原过程、水溶性碳含量及CO2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和光照是调控土壤铁氧化还原过程及其耦合的碳转化过程的关键环境因子。避光时增加含水量缩短铁还原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促进CH4排放。光照条件下含水量小于50%时增加含水量可促进亚铁的再氧化,大于50%时则抑制了亚铁的再氧化。避光时增加含水量可增加体系的水溶性无机碳含量(WSIC),WSIC与CH4的排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光照可显著降低体系的WSIC,降低幅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含水量25%~200%范围内,光照可使CO2和CH4排放量分别降低95.80%和9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厌氧氧化还原 温室气体 碳素转化 水分效应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晶明 沈君礼 +2 位作者 白新艳 丁蓉 袁雪红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检查对预测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难度的应用价值。方法:793例患者因慢性胆囊炎行LC,术前超声检查对胆囊轮廓、胆囊颈部、囊壁厚度、囊壁回声、囊内回声情况进行综合分... 目的:评价术前超声检查对预测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难度的应用价值。方法:793例患者因慢性胆囊炎行LC,术前超声检查对胆囊轮廓、胆囊颈部、囊壁厚度、囊壁回声、囊内回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胆囊周围、Calot三角区的粘连程度,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检查综合评估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的敏感性为91.32%,特异性97.51%,准确性95.08%。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对预测慢性胆囊炎患者施行LC的难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治心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晶明 白新艳 +3 位作者 李文华 袁雪红 洪淑清 郭杰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股动脉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下载PDF
B超影像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的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杰 王晶明 +3 位作者 丁蓉 袁雪红 张波 李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B超 手术难度 评估
下载PDF
超声诊断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艳丹 王晶明 袁雪红 《西部医学》 2009年第10期1787-1788,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及超声引导下组织活检证实的10例腹膜恶性间皮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超声表现为腹膜增厚及腹水。超声诊断正确4例,仅发现中到大量腹水4例,误诊2例。结论超声对... 目的评价超声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及超声引导下组织活检证实的10例腹膜恶性间皮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超声表现为腹膜增厚及腹水。超声诊断正确4例,仅发现中到大量腹水4例,误诊2例。结论超声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有限,在腹部低频超声的基础上应用高频超声可较好地显示腹膜病灶,对腹膜增厚伴中到大量腹水的患者,应考虑是否为腹膜恶性间皮瘤,并做相关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膜恶性间皮瘤 诊断
下载PDF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梗阻性黄疸左心室舒张功能
13
作者 王晶明 高建宏 +3 位作者 白新艳 洪淑清 毛建亭 袁雪红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梗阻性黄疸 二尖瓣环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发育及其与产流产沙量的关系 被引量:23
14
作者 牛耀彬 高照良 +4 位作者 李永红 罗珂 袁雪红 杜捷 张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4-161,共8页
为揭示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细沟形态指标与侵蚀产流产沙量之间的关系,选取5、9、13和17 L/min 4个放水流量,模拟0.5、1.0、1.5和2.0 mm/min雨强条件,对24°、28°和32°共3个坡度工程堆积体进行冲刷试验... 为揭示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细沟形态指标与侵蚀产流产沙量之间的关系,选取5、9、13和17 L/min 4个放水流量,模拟0.5、1.0、1.5和2.0 mm/min雨强条件,对24°、28°和32°共3个坡度工程堆积体进行冲刷试验,选取沟深、沟宽、宽深比和断面积等指标刻画侵蚀过程中细沟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随冲刷历时增加,在前9 min内沟宽和沟深快速发育,沟宽发育宽度占总宽度的57%-90%,沟深发育深度占总深度的38%-73%;2)宽深比随冲刷延长呈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宽深比在0-27 min内快速减小,细沟沿流程纵深方向发育的能力减弱,在27 min之后保持稳定,最终恒定在0.81-1.48,表明细沟断面形态最终大致呈矩形形状;3)沟宽和沟深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与坡度相比流量对细沟发育的影响更显著;4)沟宽和沟深与放水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断面积与放水时间之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沟宽与径流量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沟深与径流量、断面积与累计产沙量和累计径流量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坡面细沟形态的发育过程存在时间差异性,断面积可用来描述侵蚀量的变化过程,宽深比可作为表征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发育方向和能力的重要指标。该研究可以为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指标的动态变化量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径流 冲刷 流量 工程堆积体 细沟形态 产沙
下载PDF
超声早期诊断胎儿浆膜腔积液1例
15
作者 李小英 孔琴 袁雪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浆膜腔积液 胎儿
下载PDF
肝结核及脾结核的超声表现各1例
16
作者 李小英 袁雪红 丁蓉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8期636-,共1页
关键词 脾结核 超声表现
下载PDF
股票期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期盈余管理研究
17
作者 金莲花 袁雪红 石善冲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以实施业绩型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业绩考核期和非考核期的对比,以及与非激励公司的对比的方法,检验股票期权激励中业绩指标的设置是否引发业绩考核期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的业绩显著高于非激... 以实施业绩型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业绩考核期和非考核期的对比,以及与非激励公司的对比的方法,检验股票期权激励中业绩指标的设置是否引发业绩考核期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的业绩显著高于非激励公司,由于行权门槛设置较低,在股票期权激励的业绩考核年度内,经理人通过真实经营活动向下调整利润,这有助于提高经理人行权期业绩,实现经理人更高的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 业绩考核期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下载PDF
土壤中毒死蜱及主要代谢产物的降解与生态风险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寒冰 王冬琦 +2 位作者 薛南冬 邓艳玲 袁雪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46-2454,共9页
为探讨施用农药毒死蜱后土壤中毒死蜱及其主要降解产物3,5,6-三氯吡啶-2-酚(TCP)污染分布特征,评估农田土壤环境中毒死蜱及TCP的环境风险,以玉米、小麦和大豆3种作物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旱地农田田间试验。通过对施用后不同时间农田土... 为探讨施用农药毒死蜱后土壤中毒死蜱及其主要降解产物3,5,6-三氯吡啶-2-酚(TCP)污染分布特征,评估农田土壤环境中毒死蜱及TCP的环境风险,以玉米、小麦和大豆3种作物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旱地农田田间试验。通过对施用后不同时间农田土壤中毒死蜱浓度检测发现,土壤中毒死蜱均在前期消解较快,后期逐渐变缓。小麦、大豆、玉米种植土壤中毒死蜱的半衰期为7.86~24.84 d(均小于30 d),消解速率常数为0.0279~0.0882 d^-1。前期均表现为0~5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最大,15~2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最小,即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毒死蜱的残留量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0~1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逐渐减少,10~2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逐渐增加。TCP比母体毒死蜱更容易迁移,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较高。随着毒死蜱施用剂量的增加,小麦、大豆、玉米3种作物种植土壤中毒死蜱及TCP的短期和长期生态风险均增大。超推荐剂量施用毒死蜱导致毒死蜱及TCP产生较高的短期和长期生态风险,TCP生态风险在3种作物农田中均达到了高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3 5 6-三氯吡啶-2-酚 土壤环境 生态风险
下载PDF
Fe^(2+)耦合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四溴双酚A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韬略 袁雪红 +2 位作者 陈传胜 孙美桢 薛南冬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30-2739,共10页
有效降解和去除土壤中四溴双酚A(TBBPA)是土壤环境化学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Fe^(2+)耦合热活化过硫酸盐体系(Fe^(2+)/热/PS)对土壤中TBBPA的降解,并考察温度、Fe^(2+)初始浓度、PS浓度、初始pH值、无机阴离子(Cl^(−)、HCO_(3)^(-))浓度... 有效降解和去除土壤中四溴双酚A(TBBPA)是土壤环境化学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Fe^(2+)耦合热活化过硫酸盐体系(Fe^(2+)/热/PS)对土壤中TBBPA的降解,并考察温度、Fe^(2+)初始浓度、PS浓度、初始pH值、无机阴离子(Cl^(−)、HCO_(3)^(-))浓度以及金属离子(Cu^(2+)、Zn^(2+)、Ni^(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2+)/热/PS降解TBBPA的效果远高于同等条件下单一热活化和Fe^(2+)活化的情况;提高温度和PS浓度能够促进土壤TBBPA的降解;而过量的亚铁离子会导致TBBPA去除率下降,Fe^(2+)与PS的最佳摩尔比为0.5:1;Fe^(2+)耦合热活化PS体系具有较宽的pH应用范围,在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降解;温度55℃、Fe^(2+)浓度25 mmol·L^(−1)、PS浓度50 mmol·L^(−1)、pH=3下,土壤TBBPA初始浓度为20 mg·kg^(−1),培养12 h,土壤TBBPA的降解效率达到了100%;低浓度Cl−对Fe^(2+)/热/PS体系的影响不显著,高浓度的Cl−会促进TBBPA的降解,而HCO_(3)^(-)在研究浓度范围内均呈现抑制作用;Cu^(2+)和Ni^(2+)对Fe^(2+)/热/PS体系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而随着Zn^(2+)浓度的增加,TBBPA的降解速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 A 均相催化剂 亚铁离子 过硫酸盐 高级氧化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电能替代战略发展要点研究
20
作者 袁雪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17期26-26,共1页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可以实现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其对于经济社会能否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近些年对于资源的无度开采利用,导致资源环境制约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因此,为了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行的发展,...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可以实现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其对于经济社会能否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近些年对于资源的无度开采利用,导致资源环境制约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因此,为了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行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能替代战略发展要点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战略 可持续发展 电能 视域 国民经济 持续性发展 动力源泉 稳定运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